錄音和錄影

騎著馬兒守邊疆:二胡獨奏曲

《騎著馬兒守邊疆》是湯良德於一九六五年在西藏邊境軍隊中生活期間,受自身見聞啟發而作之二胡獨奏曲。就此而言,一般認為湯氏的樂曲素材處理,尤其在調式運用方面,受到西藏民間音樂影響。音統處現存有此曲之樂隊合奏版,由二胡領奏,伴以揚琴、琵琶、中阮、大提琴和大革胡,當中二胡樂段以拋弓、仿馬叫等演奏技法,營造與標題相關之意境。

閱覽「騎著馬兒守邊疆:二胡獨奏曲」樂譜

大戰太行山:太行兒女:二胡與樂隊

《大戰太行山》,又名《太行兒女》,是湯良德改編一九七一年紀錄片《紅旗渠》配樂(王立平作曲)而成的一首二胡與中樂團作品,初稿於一九七五年完成,修改稿於一九七八年完成。一如紀錄片本身,此曲以四個樂段(渠水奔流,苦仇悲憤,移山造田,人定勝天),歌頌河南林縣(今林州市)農民於太行山東鑿山引水,對抗大自然之事蹟,當中第二樂段之二胡慢板獨奏尤其突出。另外,此曲不時被另一歌曲《太行兒女學大寨》混淆。SC453 的總譜是為此計劃的錄影按現存的分譜打制。SC453a 相信是湯良德先生早期的編曲版本,和現存的分譜在配器上稍有出入。

閱覽「大戰太行山:太行兒女:二胡與樂隊」樂譜

春江花月夜

湯良德分別於一九七九年及一九八九年,改編傳統琵琶獨奏文曲《夕陽簫鼓》為中樂合奏曲《潯陽夜月》及《春江花月夜》。《夕陽簫鼓》描繪江南水鄉優美迷人的月夜春江景色。清朝琵琶演奏家李芳園於一八九五年編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期間,納《夕陽簫鼓》入其譜,並另命曲名為《潯陽琵琶》;樂曲因而亦有《潯陽夜月》及《潯陽曲》之名。上海大同樂會成員柳堯章和鄭覲文於一九二五年期間,改編《夕陽簫鼓》為中樂合奏曲,並為此樂曲版本命名為《春江花月夜》。湯氏之《潯陽夜月》版本以小合奏形式為據,為十二件樂器編寫聲部,當中以琵琶及簫領奏樂曲主題,其他樂器則演奏相類樂句,甚具江南絲竹的風格。湯氏之《春江花月夜》版本則以樂團形式為據,全曲分為十段,由引子、主題及多次主題變奏組成。

閱覽「春江花月夜」樂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