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在2023年1月份從一百首詩歌中選唱了以下四首並錄成視頻,供大家參考。請注意演唱所用的粤語讀音未必與清末時期採用的一致。
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在1967年成立,前身是在1963年成立的浸會學院合唱團。合唱團發展很快,人數不斷增加,在1967年便分為三組,其中一組便是基督徒詩班。一直以來詩班都積極參與浸會大學校内、校外以致海外的聖樂獻唱、交流活動。這次本項目得到詩班的支持,使清末的中文聖詩得以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網絡上再現。
We shall meet bye and bye
這首聖詩的英名原名:We Shall Meet, By And By。原作者是美國人約翰‧阿特金森 (John Atkinson, 1835-1897) ,出生於紐澤西州(New Jersey)的迪爾菲爾德(Deerfield),18歲就投入美以美會(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一生服務教會。1869年,狄金森學院 (Dickinson College)授予他文學碩士;1878年,伊利諾伊衛斯理大學(Illinois Wesleyan University) 授予他神學博士。牧養教會以外,他從事教會史研究及著述,他又創作聖詩。他的重要著作包括:《沉痛之園》(The Garden of Sorrows)、《衛理宗在美國的歷史》(The History of the Wesleyan Movement in America and of the Establishment Therein of Methodism)等。這首聖詩是他在1867年的作品。
與這首聖詩相關的聖經經文:「並且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歎息盡都逃避。」(以賽亞書 35:10) 以及「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馬太福音13:43)
Oh come, all ye faithful
這首聖詩的英名原名:O Come All Ye Faithful。原作者是英國人約翰‧韋德是英格蘭(John F. Wade, 1711-1786),其原作是題為"Adeste Fideles"的拉丁文作品,由 弗雷德里克‧奧凱利(Frederick Oakeley, 1802-1880)在1841年翻譯成英文的聖詩。韋德是因1745年的詹姆士黨叛亂流亡到法國。在當地以音樂教育及音樂創作為職業。有一種說法,因為韋德是詹姆士黨的熱中分子,曲詞中用隱喻方式,含蓄地號召該黨支持者(faithful)的意味。奧凱利畢業於牛津大學,他成為聖公會的牧師。1845年,他加入若望‧紐曼(John H. Newman, 1801-1890)的行列,一同皈依羅馬天主教,並領司鐸品。1851年,他晉升為樞機,終身服務西敏寺教區。這首聖詩成為基督教及天主教均常在聖誕節使用的經典聖詩音樂。天主教的聖詩傳統中,為此曲取名為「齊來欽崇」。
與這首聖詩相關的聖經經文極其繁多,這裡只是摘錄一部分。「天使對他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路加福音1:30-35);「大哉,敬虔的奧祕!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或作:在靈性)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提摩太前書3:16)以及「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他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他所承受的名,既比天使的名更尊貴,就遠超過天使。所有的天使,神從來對哪一個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又指著哪一個說: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再者,神使長子到世上來的時候(或作:神再使長子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神的使者都要拜他。」(希伯來書1:3-6)
The new year
這首聖詩的英名原名:The New Year。原作者是英國人約翰‧牛頓 (John Newton, 1725-1807),出生於倫敦。母親教導他認識基督教信仰,但六歲喪母,父親安排他入讀寄宿學校,學校容不下他的反叛性格。十一歲起,他與任職公司東主兼船長的父親一同出海,成為海員學徒。他沾染海員的惡習。日後即使加入海軍,軍紀不能修正他的行為,最終被海軍開除。及後,他從事黑奴貿易,苦待奴隸,不理他們死活。1748年,某次海上的事故幾乎釀成沉船,經歷了生死之間,他逐漸改變人生的想法。對於一直從事黑奴貿易,他愧疚不已。他深刻體會上帝恨惡罪惡,但祂卻深愛罪人。1754年起,他投入教會生活。1764年,他成為奧爾尼(Olney)的聖彼得及聖保羅堂(St Peter and St Paul Church)的牧師,他尤其憐恤工人的苦況。牧會之餘,他開始創作聖詩。1773年,他發表〈奇異恩典〉,日後這成為廣受愛好的作品。1779年,他成為伍爾諾斯聖馬利亞堂 (St Mary Woolnoth Church) 的主任牧師,他更積極投入反對黑奴貿易。他啟發英國國會議員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 1759 – 1833)。他的生平故事成為不少電影的主題。
這首聖詩是牛頓演繹〈歷代志上〉17 章的要義。大衛因拿單轉述上主的心意,把過去、現在和未來綜合起來,並立願說:「耶和華啊,惟有你是神,你也應許將這福氣賜給僕人。現在你喜悅賜福與僕人的家,可以永存在你面前。耶和華啊,你已經賜福,還要賜福到永遠。」牛頓也同樣的把昔日從上主而來的恩典與未來盼望結合起來。這是新年的立願的最隹示範。
與這首聖詩相關的聖經經文:「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誰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詩篇90: 10-15)
Cut it down
這首聖詩的英名原名:Cut it Down! 原作者是美國人菲利普‧布利斯(Philip P. Bliss, 1838-1876)。受著名佈道家德懷特‧穆迪(Dwight L. Moody, 1837-1899) 的啟發,他成為巡迴音樂佈道家,在美國中西部及南部主領奮興聖詩聚會。日後,他與艾拉‧桑奇(Ira. D. Sankey, 1840-1908)合作,出版一系列的聖詩。這首作品的編排別出心裁,用擬人化的手法演繹出耶穌的一個比喻。他把「義」(Justice) 及「慈」(Mercy) 放置於對立的位置,產生戲劇性的張力。另一方面,兩者以討價還價的方式呈現上主具有公義和仁慈的屬性,是用於佈道會以及信徒個人靈命的反思。
與這首聖詩相關的聖經經文:「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裡。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他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他砍了。」(路加福音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