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此項目

對傳教工作而言,音樂是非常有效的工具,特别是在十九世紀的中國,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學會唱聖詩通常比學會足够數量的文字去閲讀聖經容易。基督教作為來自西方的宗教,中文聖詩也是基督教本土化的重要指標。

第一本基督新教的中文聖詩是由首位來華新教傳教士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編譯、在1818年出版的《養心神詩》,包含三十首詩歌,譯自英國教會當時所用的韵文詩篇和聖詩。此後很多著名的傳教士,像麥都思 (Walter H. Medhurst)、粦為仁 (William Dean) 和理雅各 (James Legge) 等都陸續編譯讚美詩集。出版地點分佈全中國及東南亞,並慢慢開始有不同方言的詩集,像上海、福州、寜波方言等,在廣東也有廣州話、潮州話的詩集出版。在十九世紀的晚清時期,聖詩的音樂仍然主要採用西方作品,西方傳教士及他們的助手或中國本土傳道人把歌詞翻譯成中文,教授信眾。

本項目從兩本晚清時代編撰出版的詩集中選出一百零四首聖詩,像多數民國前出版的詩集一樣,這兩本詩集都是只有歌詞没有歌譜,但有英文歌名,在資料庫中就可以通過每首歌與Hymnary.org或YouTube的連結,找到相關的樂譜或歌曲演出,把這些百多年前的詩歌再現。「歌曲重演」網頁則呈現了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演唱精選的四首聖詩,希望能抛磚引玉,吸引教會人士或詩班嘗試演唱這些一百多年前的中文詩歌。

一百零四首聖詩中每首各有不同主題和語言風格,在本網站中可以找到由研究團隊對每首詩歌制訂的主題詞和簡介,使用者也可以通過搜尋主題詞找出同類的詩歌。由歌詞做成的詞雲(word cloud)更令使用者可以採用形像化的方式搜尋歌詞中對基督宗教具意義的詞語。

作為一個晚清詩歌的研究項目成果,本網站現成為浸會大學圖書館的數碼人文資料庫之一。這個項目的成功有頼研究助理薛子樂、圖書館特藏及文獻組助理館長黄韞瑜、圖書館數碼人文部項目經理周浩智博士和項目助理鍾兆燊、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及詩班指揮胡永正、以及歷史系一眾同事的鼎力支持和協助,謹此致謝。

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黄文江 (項目負責人)

參考資料:

  • 盛宣恩. “中國基督敎聖詩史論述”,原載《聖樂季刊》,1979-1984年不同期數
  • 謝林芳蘭. (2011). 《華夏頌揚 : 華文讚美詩之研究》/ 謝林芳蘭著 = A history of Chinese Christian hymnody : from its missionary origins to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productions / by Fang-lan Hsieh. (初版, 華文修訂版.). 浸信會出版社國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