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生態觀簡述東正教一貫以來帶給人神秘的感覺,金碧輝煌的教堂建築、既莊嚴又榮美的神職人員服飾、一幅幅活靈活現的聖像畫,加上在地如在天的禮儀崇拜,這一切都叫人神往,也反映了東正教的神學思想。東正教有不少教導與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不同,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神學發展受著不同文化的影響,東正教更受形而上的希臘文化影響。因著東正教與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有不同的神學進路和切入點,其生態觀、宇宙觀和人觀都有差異,東正教的神學傳統主要建基於早期東方教父們(Church Fathers)的教導和詮釋。東正教帶神秘色彩的神學思想更看重宇宙和信仰的整存性,使他們的信仰不單看重人,而是關切整個神所創造的萬物,因此東正教與西方現代傾向將自然物化和工具化的思想截然不同。 東正教相信神創造世界萬物是為了彰顯神的愛,神本身就是愛,所以在神的創造中能夠找到美善,故認為萬物都是美好的。因神的愛,萬物有序,神同時藉著自然萬物向世界彰顯自己的自由意志,一切的創造並非偶然,而是永恆神的心意。若然神如此愛萬物,萬物也會一同被拯救,對東正教來說,他們理解神的愛是無所不及的,字宙中一切有形無形之物,神的救恩也必臨到。敘利亞的聖以撒說:「愛就是整個創造歷史的拯救。」聖經《羅馬書》提到一切受造之物都在虛空下一同受苦,並且同樣渴望在「敗壞的轄制下得釋放」,得著神賜予的自由(8章18-22)。對東正教而言,萬物不單會被神拯救,同時也有其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就是參與神所賜整存的神性生命中,意即是東正教十分強調的神學思想-聖化(Apotheosis,或作Deification或Divinization)。神給予了萬物存生的意義和與神聯合的可能,這樣,東正教並不認為人在神面前是獨得寵愛的物種,而是與萬物一同被造及被拯救,使東正教對自然有關愛和尊敬的關係。 東正教強調聖化是源於基督道成肉身的神秘性,相對於當時強調形而上的希臘文化,道成肉身對教父而言是個奧秘,是肉身得以神聖化的可能。聖亞他那修就道成肉身曾說:「神成為人,為要使人成為神」(God Became Man that Man Might Become God),不是人能夠與神同等,而是成聖,道成肉身使人性得以聖化,而不是神性被俗世化,藉基督,人能夠與神聯合。其他基督教傳統或會強調個人得救和如何脫離永死審判,但東正教則追求聖化,而這過程是現世的,不是他世或下世發生的,更是現今整個世界一同參與。固東正教理解人在地的角色雖是萬物之首,但不是支配操控的關係,也不是管家的角色,而是使神的特性得以在地上展現的同時,能代表萬物向神獻祭的角色-祭司。祭司在神面前代表所有創造,而在萬物面前則代表神,而神是充滿慈愛恩典的,又豈會破壞自然?相反,要是人作為神的代表,東正教所強調祭司的身份就是以神的愛去愛護萬物,而不是把自然物化,成為可利用的工具。 自70年代起,東正教便關心現代的生態危機,而東正教認為在自己的傳統中已經有豐富的神學資源來回應。而他們也同樣批評其他過分以人為中心的基督信仰,忘卻了人對大自然的責任和神對萬物的關切。東正教看人為自然萬物與神的中介人,是祭司的身份,不單要保護自然,更要淨化神的創造,把萬物提升到造物主的神性中,分享與神的聯合,也許在東正教的傳統禮儀中能夠找到更多東正教靈性與生態的關連。 — 陳嘉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