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態思想簡述若然有一個「最環保宗教獎」的話,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佛教。佛教思想深入中華文化,這本源於印度的靈性傳統於東漢時期傳入中國,其後盛行於東南亞地區。佛教思想如「輪迴」、「眾生平等」和「因果報應」都影響追隨佛教思想的人如何對待環境,更加塑造他們友善的生態觀。佛教的世界觀與西方宗教不同,佛教並不承認世界有所謂的「第一因」,即是不相信有創造主和超越的神,故在宗教研究的領域上,佛教被認為是「無神論」。佛教以「緣起」pratīty-utpanna 的概念來理解宇宙萬物以及人的生存和命運,正因如此,佛教對人和生態的關係有獨特理解,也衍生了佛教「眾生平等」的環境倫理。而佛教的思想也受到深層生態學 Deep Ecology 的青睞,其萬物共生共榮、不分彼此的關係也廣泛被西方引用,作為其生態原則的靈性資源。 《雜阿含經》說:「彼有此亦有;彼生此亦生。……彼無此亦無,彼滅此亦滅。」事物彼此的關係是緊緊扣連,沒有時間上的先後次序,「彼」和「此」是共生共存,失去對方的話也會一同滅亡,意即在佛教的世界觀中,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獨立存在。在佛教的理解中,眾生都不離開「因緣和合」的法則,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男女老少都沒有獨自存在的可能,同時是「因」,也可能是「果」。而緊扣著「彼」「此」萬物的就是「因緣」,《雜阿含經》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因緣」 (hetu-pratyaya) 二字意指「原因」,萬物得以聚集,同樣也一同滅亡。世間沒有所謂的創造者,佛教思想對世界起源不感興趣,相反,佛教洞悉世間每件事物複雜和互相緊扣的屬性和關係,以至進一步推演萬物沒有其「自性」,也即是「無我」。 《中論》記著:「眾因緣說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空」這一概念剛好與被認為導致生態危機的人類中心主義相反,世界萬物因「因緣」而生滅,人類社會也一樣不能獨立存在,而早與眾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和命運。西方強調理性和思考-「我思故我在」的人類價值,在佛教看來這並不存生,相反認為這是人的執著,佛教思想提倡的,是「無我」。 「無我」使人意識到人的本相只是因緣生合的因果,眾生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先後和層級的關係。人類不應以自己為中心,以剝奪其他生物生命和破壞環境而利己,因為破壞大自然的話,人類的社會也同時遭到破壞。「無我」更加令人能夠從自我經驗感受出發,了解萬物的苦困和心情,萬物既為一體,即能「自通」,難怪有參與佛教靈修的人分享說在森林冥想時能感受自己是樹上的一塊葉子。既然人自知自己不是獨立存在於天地間,佛教所理解的存在是「關係式的存在」。 佛教始創人對世界的理解是「苦」,人們看不透萬物相互的關係而不斷種下惡,而最終得惡報。三世論是佛教其中一個中心思想,就時間而言是一個不斷的循環(所以並非只有三世的意思,而是循環不息),同時在這個輪迴的巨輪下,眾生的關係更是千絲萬縷,有因果,有報應。眾生在佛教思想中是相互依賴的,「無我」的心能感天地之苦,眾生命運相依,慈悲待眾生便是慈悲待己,與眾生建立一個「共生的共同體」。眾生活在苦困和剝削中,「眾生平等」的思想有助人解決深層自我中心的世界觀所帶來的問題,對人類愛護眾生有極大的幫助。 佛教的世界觀和人觀都建基在「緣起」法之上,眾生的生存是相互的「因」和「果」,不分彼此。「無我」使人類知道眾生大自然與人類的價值一樣,都具佛性,眾生都是平等的。這些教導構成了佛教對自然萬物的獨特理解,也同樣衍生了愛護眾生、尊重生命的環境倫理,如不殺生、素食、節儉和斷貪婪的靈性特質。這些靈性資源對現今過度膨脹的人類中心主義來說,實在是當頭棒喝。 — 陳嘉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