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儒家生態觀簡述

儒家思想影響中國文化深遠,更可說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的根基,有人說儒家是一個哲學思想,也有人認為儒家是一個宗教。不論如何,儒家思想都在塑造我們的靈性及文化,與道家一樣,儒家強調天人合一,但儒學所提出的更注重人的道德性。相比起道家思想,儒家更看重人類的價值和地位,儒學宗師孔孟努力突出人禽之別,並強調萬物和人類的社會秩序,以確定人在宇宙當中的特殊地位。儒家思想的治國之道在不同朝代得到大力發展,宋明理學家們更加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說推演至「天地萬物為一體」。儒家思想既強調人的重要性,又認為天地萬物為一體,儒家提倡以人為主體的倫理社會秩序又能否回應現今的生態問題呢?

先秦儒家在禮崩樂壞的時代背景發展,面對社會及人倫關係的破壞,當時儒家對自然或宇宙的起源並未有興趣,《論語》記: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反映他們認為社會國家問題才是最急切的,並需由人作為出發點解決。儒家的宇宙觀最早見於《易傳》,坤卦《彖傳》說:「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大,品物鹹亨。」乾卦《彖傳》記:「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乾坤為天地,也是父母,萬物都是由天地而孕育生成的。儒家所提到的天地並不是自然的天與地,而是用來比喻「天道」,關心的不是萬物從何處而來,而是探究萬物的價值和本質。儒家相信「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這說明萬物都充滿德性和價值,而這個價值是自然本身的價值,不是人賦予的,是天道所給予的。因此,北宋儒學家張載在《易说‧复卦》提出天地之大德乃是天地之心,人是能夠感應天地之心,同時發展出本體同源的宇宙思想。南宋儒學家朱熹更把「仁」與「天地之心」連合,他在《語類》說:「天地生物之心是仁。人之稟賦,接得此天地之心,方能有生。故惻隱之心在人,亦為生道也。」「仁」就是天地之德,人在其生成過程中得著道德和惻隱之心,也就是人生存的意義和目的,就是在美好的世界中參與生成和孕育萬物。對儒家而言,自然和整個宇宙無時無刻都在演化當中,是有機的整體,萬物與人都源自天道,有同樣的內在價值,同時也強調人在天地之間的特殊地位。

對於儒家學者來說,他們是以道德倫理的目光來看待萬事萬物,這也包括了大自然,在倫理的框架下,萬事都有優先次序。《易傳》序卦下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因此儒家的倫理十分講求秩序,在提及對生態的倫理時,其目的是如何更有效的管理國家。中國文化以農為首,因此其對生態的一些明文規條都是限制各行業對自然的破壞,以免過度消耗自然最終影響整個社會。然而,人之所以要管理好國家社會,是如《中庸》所記:「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人要盡其性,在管理好國家天下時,就可以參贊天地,使萬物欣欣向榮,「成己成物」。儒家提出最高的境界為天人合一之境,是道德的超愈,發揮人性本善的本質,使本個宇宙、天地人和萬物都和諧合一。

儒家既是以人為本的思想,同時其最終目標卻與自然和生態有密切關係,人在成聖人的過程當中不能忽視對自然的關愛。因此,如儒家思想所理解宇宙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的話,其社會倫理也包括自然萬物,人更有能力把愛傳遞到自然萬物,所謂「仁民愛物」,這正是儒家生態思想的核心之一。這就是儒家生態靈性的中心,以個人出發,把愛心伸延到自然,透過對自然惻隱憐憫之心體現人在宇宙當中特殊的地位,天人同感。

— 陳嘉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