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佛教中的動物

「眾生平等」是佛教的中心思想,即使佛教世界中有不同的宗派及傳統,一般人都能道出這概念。佛教比起其他宗教更尊重動物,在佛教的思想中,萬物因不同的因緣業力而呈現出不同的生命形態,但在本質上是平等無異的,萬物都具佛性,動物也不例外。佛教一般認為生命有「六道」,包括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是因為「癡」而受報,以至要經歷種種苦。畜生中又因其生成而分四類:卵生、胎生、濕生及化生。動物與人一樣,在輪迴中受苦,也同樣渴求解脫成佛,《無量壽經》曰:「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牲,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在佛教故事中,就有不少動物擺脫輪迴的成佛故事。

因著緣起的原理,眾生都是隨緣生而無自性,故佛教不認為人有更高的價值,而在佛教中,以動物來講述佛理的故事可謂數之不盡。佛教講論動物不似道家思想,以觀動物的自然行為來領悟道理,佛教常提到菩薩化身為動物以點化眾生,其中在佛陀的本生故事中,就常提到佛陀前世為動物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有些動物會遇到佛陀的點化而成功覺悟,擺脫輪迴之苦,也有動物因行善而使眾生得福,以後成佛成僧。在《六度集經》卷六中,記載了獼猴王的故事,獼猴王因旱災率領五百猴群到國王的園子偷摘果子,後來國王得知,下令圍捕猴子,獼猴王十分自責,決心犧牲自己拯救猴群,最後以自己身驅來助猴群逃生。國王見狀,感慨猴王雖為動物,也有如此胸懷,就讓猴群自由出入摘吃水果,而這故事的獼猴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往生。佛教所理解的動物同樣是充滿佛性的,因不同的業力因緣,生在不同的處境,即使動物能遇到佛陀,也是千萬因緣結合的果。

動物除了有佛性,也表達了眾生的苦。人因貪、瞋、癡作孽墮入畜牲道,在佛教的故事中,常以動物說明輪迴之法,例如,狗就被比喻為貪和瞋,因為當狗常到一家覓食後,牠會視其為「地盤」而「嫉妒」其他狗到這家求食;其他例子如貓在佛教故事中是狡猾的,而佛陀其中的往世就是老鼠,以機智揭穿貓的謊話,以免更多同伴被捕吃。佛教的故事不是要說明某些動物就必然有什麼性格,有些動物能得解脫,有些動物則反映了人往生的罪孽,如一比丘取笑同伴過河時姿勢像猴子,犯了口戒,便輪迴成為猴子。對佛教來說,動物和人也許在修行上有層級之分,但在本質上都是平等,人若稍有不慎則會墮入畜牲道。

人與動物不同的地方在於其緣起,這使人有多一重道德責任,得以在今生的因緣中修行,以擺脫輪迴為目標。在佛教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除去內心的三毒:貪、瞋、癡,隨佛教在不同地方發展,也發展不同的「戒、定、慧」,而在中國傳統中,則十分強調不可殺生。但在其他地方的佛教,素食並沒有成為必然的修行條件,如西藏地區的喇嘛們因地理原因不能茹素,並以牛羊為主食。佛教理解到「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這食不單是食物的食,《雜阿含經》曰:「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觸食,三意思 食,四者識食。」「食」對於佛教來說包括肚腹的、感官的、情感的、和意識形態的接收和增長,佛教靈性提醒世人在四食中要克服「愛慾」,避免因追求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作孽。

佛教中的動物是充滿靈性的,人與萬物同為一體,應能感到身受,可惜人類為求滿足自己的私慾,起了「慾諍」,殘殺動物。「食」不單只在肚腹,佛教更希望人在生活各個層面上都能夠體會眾生平等的價值,善待和保護動物。現在不少環保團體和佛教組織都關注到因人類物慾而被大量捕殺動物的權益,如象牙、皮草皮革產品、鯨魚脂肪製化妝品、動物表演、獵鳥( game bird,供人打獵射擊的鳥類)等。雖然我們未必把牠們吃了,但卻因我們的慾而死,佛教眾生平等的動物觀領人重新審視現代人的生活,甚至挑戰更深層的意識形態和消費模式。

— 陳嘉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