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研究前言梁美萍長洲飄色巡遊以中國大陸和香港歷史文化作模範,參與者遍及長洲各個街區,是當地流傳已久的傳統工藝,亦對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育帶來舉足輕重的參照。作為一種文化遺產,長洲飄色受惠於當地孤立的海島地貌,使其跟隨當地的時代步伐而發展,與國內的飄色大相徑庭。長洲獨特的地理結構,亦使當地建構出與別不同的地方風俗,這促使長洲飄色在過去數十年的發展間,鮮少受外來因素所影響。同時,儘管長洲的社區單一,這種相對孤立的發展模式卻成了長洲飄色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研究長洲飄色不但能深化對這種傳統藝術形式的了解,更能研究這種傳統藝術形式與社區之間的關係。這項研究除了能構成一種以省、市或鎮作為地理背景的比較研究,同時更可讓我們清楚看到傳統文化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2011年長洲太平清醮成為國家非物質遺產文化中「民俗」類別的一項,長洲的飄色巡遊是長洲太平清醮包含的一個項目;筆者因而產生研究長洲的飄色巡遊的動機,它的美學結構和內容是甚麼?它的成因、過程和非物質型態是甚麼?它申遺的過程?保育香港傳統飄色巡遊的非物質遺產型態是否可能?若是,它可以如何被保育?它延伸長遠保育和傳承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各樣提問。 這項長洲飄色巡遊的研究結合傳統工藝和人類學現場觀察研究方法,希望藉此對長洲飄色進行深入全面的美學分析。與此同時,由於當代視覺藝術常挪用傳統藝術與工藝以表達對相應文化的關注,因此本研究希望成為一個嶄新的教育平台、傳承長洲飄色非物質傳統工藝,並將之帶入當代視藝創作的語境中,更廣泛地促進長洲飄色的研究與教育。 此研究平台資料包括現場訪談和觀察,相片、錄像、錄音、分析的繪圖、視覺文獻等,是研究資料的多媒體載體,同時亦是發報成果的方式的跨學科研究。研究著重長洲飄色巡遊的美學結構和內容,同時,尋找長洲島嶼身份、記憶和其文化的重要相關社會脈絡。這個平台希望作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的其中一個知識轉移渠道。長遠的研究,針對觀察長洲飄色巡遊的生態環境和發展,作為長洲飄色巡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育和相關的政策發展的參考;亦希望接近公眾閱讀習慣的聲景、普及媒體報導,從而對長洲飄色巡遊文化帶來更廣泛的更普及的關注;於教育層面,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在2010年正式地把香港傳統工藝納入課程 ——「香港傳統工藝和轉換」,以此為視覺藝術院的一個香港傳統工藝和轉換的學習平台,學生隨了可從中掌握學習即時知識,還可以延續學生課堂以外的相關補充和回應,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 鳴謝翁志明主席,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