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可視化

這個頁面展示了科幻電影之間的引用網絡。例如,一部電影(我們稱其為「引用電影」,為「A」)引用了一部較早的電影(我們稱其為「被引用」電影, 為「B」),那麼我們建立一條從 A 指向 B 的有向連接(在我們的網絡中顯示為「A  B」)。 本研究中引文信息來自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一個公共電影數據檔案 。

探索電影引用網絡的可視化:

1. 我們發現了電影引用網絡的主要社群(Community)。網絡中的社群可以理解為節點連接較為集中的地方,即這些節點之間的連接,比網絡其餘部分更為密集(Radicchi et al., 2004)。我們使用社群探測(Community Detection)演算法 (Heymann & Le Grand, 2013) 尋找了六個最大的社群(即包含最多電影的社群)。我們在頁面上展示了這六個社群(即整個引用網絡的六個子網絡),在每個網絡中,我們展示具有最高中心值的電影名稱。

2. 點的大小代表節點的中心值(Centrality,即網絡節點的「重要性」)。中心值越大,該節點越重要,所以在我們的可視化中,它們就更突出。我們報告了三類節點的中心性:居間中間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指網絡中任意兩個節點的最短路徑會經過指定節點的數量,這是用來衡量節點連接網絡其他子集的能力)、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越高接近中心性的節點,代表該節點更接近其他節點),和特徵向量(eigenvector centrality,具高特徵向量中心性的節點,代表該節點更有可能連接到本身具有很多連接的節點)。

3. 對於這六類以機械人(或人工智能系統和半機械人)為主題的科幻電影,我們可以根據它們在情節中與人類的關係(比如合作或對抗的關係),命名為不同的主題。 我們也發現大部分電影都是以美國為中心,而大多數也是商業大片,在這些程式化的商業作品中,機械人難免被塑造成來自刻板印象的形象。

4. 我們還可以觀察到若干類似爲機械人構建「發源地」的電影,它們對機械人形象的塑造被後人廣泛引用,成為一類電影的經典形象。

按此查閱方法論註釋

按此下載 Gephi 網路檔案(ZIP格式)

選擇科幻電影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