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庫 History in Data
switch language

部隊種類與編制說明

香港戰役期間,雙方參戰人數近六萬人,參與兵種和部隊各有不同,以下部分說明不同兵種和部隊的圖示:

部隊規模說明

總體而言,互動地圖的部隊規模與層級以北約部隊標示慣例表示(圖像部隊標示則不會顯示部隊規模):師、旅、團、營、連、排、班

英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陸軍最大的戰術單位(unit)為營(砲兵為連),以下為連、排、班,以上的戰略單位(formation)則為旅,通常以三營步兵和附屬的砲兵和支援兵力組成。《香港1941》互動地圖通常以連為基本顯示單位,各連所屬的營則以名稱簡寫表示,例如D/Rj就是拉吉普營D連。入前面再加上數字,就是排的號碼,例如7/3/VDC就是防衛軍第3連第7排。由於空間和資料有限,地圖少有顯示班的位置。如果出現同一部隊的部分,則以「(s)」表示,例如「A/RJ(s)」,部隊資料有時會記載個別的排的隊號(例如「第18排」等)。

至於砲兵,互動地圖通常顯示個別砲兵分隊的位置,通常兩至四門火砲一組,有時亦會顯示個別火砲的位置。

艦艇方面,互動地圖通常顯示個別艦船的位置,但魚雷艇隊則以兩艘或一隊表示。

日軍

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編制與英軍大同小異,但名稱有所不同,即師團(英軍為「師」)、旅團(英軍為「旅」、聯隊(英軍為「團」)、大隊(英軍為「營」)、中隊(英軍為「連」),以及小隊(英軍為「班」)。

進攻香港的日本陸軍部隊基本上全部隸屬第23軍,其中第38師團屬下有三個步兵聯隊,互動地圖通常顯示它們屬下各大隊和中隊的位置,有時另外顯示其指揮部。部隊名稱表示的寫法由「中隊/大隊/聯隊」組成,其中大隊的隊號以羅馬數字表示,例如「3/II/229i」即為第「229步兵聯隊第2大隊第3中隊」。砲兵和其他兵種亦循此例。與英軍一樣,如果出現同一部隊的部分,則以「(s)」表示,例如「3/II/229i(s)」。

日本海軍進攻香港的部隊為第2遣支艦隊,互動地圖顯示了屬下的大型艦艇(相對而言),掃海艇與登陸艦艇則以一隊顯示。

航空兵力方面,互動地圖大多以中隊表示,每中隊有飛機6-12架。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