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地貌

「三水環村」

薄扶林村位於香港島南區,是一處陽光充沛、水源充足的山谷之內。溯自1819年編纂的《新安縣志》內,便載有「薄鳧林」這村落的名字,學者憑這名字推敲,上址很可能是一處野鴨群集棲息的叢林。時至今天,其居民仍普遍流傳該村受惠於一個「三水環村,金水環帶」的風水格局,匯聚人流、凝聚福澤。

薄扶林村三面環山,面向東博寮海峽。村民所謂「三水環村,金水環帶」中,的「三水」便是指由奇力山、太平山和西高山的山澗匯聚成,環繞著村落的三條河溪。三條河溪交匯後,經過今薄扶林道橋底,成為瀑布飛瀉而下,流過瀑布灣一帶。

從開埠後的土地登紀錄所見,在上址築建石屋(今人稱「十八間」)的居民,分別為陳、黃及羅三姓,當中又以陳姓人數居多。據陳氏後人追述,其先祖為寶安人(「本地人」),約200多年前經水路,從瀑布灣上岸抵現址,建村定居,村民會在岸邊捕魚,但主要依賴務農為生。及1882年,清末文人王韜遊歷香港時,就親臨上址,見到「博胡林一帶有屋二十餘家,依山滂澗,結構頗雅。」


牛奶公司牧場

水源充足,加上背山面海的環境,除了給予農耕作業條件,上址亦吸引了在港的西方人的注意,把此地發展成香港乳業的生產基地。當時牛奶對歐美人士來說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在南中國卻可謂是奢侈品。蘇格蘭籍醫師白文信(Dr. Patrick Manson, 1844-1922,又譯「萬巴德」)遂於1886年發起設立牛奶公司,建立牧場,大規模地生產品質可控的牛奶產品。白文信對牧場的選址提出了四個條件:接近人口中心、食水充沛、適合牧草成長、免除受在市區飼養的牛隻感染疾病的風險。及後,他把選址定在了薄扶林。

牧場的設立,給薄扶林帶來了一批新的住民。牛奶公司通過外判聘請了一批來自廣東海陸豐地區的人士從事割草餵牛的工作,並在薄扶林道下山谷(今西國大王廟)設置了三棟宿舍供他們住宿。這三棟宿舍被合稱為「草廠」,因居住者都是從事割草的工人;宿舍又被稱為「鶴佬寮」,因工人都是「鶴佬人」(即廣東海陸豐人)之故。隨著牛奶公司的發展,這批新住民攜眷落戶於薄扶林。

這批工人工作所收割的植物,主要為象草和大黍,這兩者都是泛稱為禾草的禾本科植物,用於餵飼牧場的牛隻。為了確保飼料的充足,牛奶公司向政府申請了薄扶林村附近的土地來種植從外地引入,且容易生長的大黍,其後又引入來自荷屬東印度首都巴達維亞的象草。牧場的大量種植,亦使兩種植物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成了早年紥火龍的主要材料。

由牛隻餵飼和清潔,到牛奶運送,再到公司管理,牛奶公司對人力的需求製造了更多不同的工作機會,更多公司職員亦選擇定居於薄扶林。針對這些牛奶公司職員的生活所需,位於圍仔大街的墟市亦應運而生。1840至1940年代間,昔日人口不過百餘、以務農為主的小村落隨著牛奶公司的業務發展而成為人口超過2000人、具有一定規模的社區。戰後,牛奶公司應牧場工人的訴求,在1961年再興建了兩座職員宿舍。增長的人口使當地的市集日漸興旺,圍仔大街市集在高峰期有近50間商戶,可見當時人流之密集。

牛奶公司薄扶林牧場全景(資料來源:1919年牛奶冰廠有限公司出版書籍)

戰後發展

戰後,薄扶林村人口迅速增加,人們的居住範圍以圍仔大街為中心向外擴展,寮屋林立。更多村民關心村落的建設和發展,相繼成立各樣的村落組織。在1970年代,地產發展大大改變了薄扶林村內昔日 經濟和生活模式。如1972年,置地集團收購了牛奶公司,把薄扶林村以南的牧場發展為置富花園。1983年,薄扶林牧場宣告關閉,不少村民失去了在當區工作的機會,紛紛外出就業。到了2000年代,薄扶林村更面臨拆村的危機,村民遂於2009年成立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策劃各種導賞和文化項目來推動薄扶林村及周邊古蹟的保育運動。2014年,薄扶林村獲列入世界文物建築監察名單。2017年,牛奶公司牧場部份遺址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級為三級歷史建築。其後,地境保育小組與香港明愛於2015年獲發展局選中,把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活化為「薄鳧林牧場」博物館,向公眾展示牧場的歷史。今天,薄扶林村己被認定是香港市區內唯一仍被保留的百年古村。

1940年代中期牛奶公司薄扶林牧場物業(資料來源:哈佛燕京圖書館)

地理資訊

航拍影片

Copyright © 2022 Department of Histor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