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種

錄得顯著變化的鳥種例子

黃嘴栗啄木鳥

黃嘴栗啄木鳥分佈於南中國及東南亞,在香港為棲息於次生林的留鳥。牠用喙在樹幹鑿洞,再以長而帶倒剌的舌頭將內裏的無脊椎動物如白蟻挖出為食。1990年代只有3筆來自大埔滘的記錄,直至2005年起每年有穩定記錄。2010年開始出現大埔滘以外地區的記錄,廣泛分佈於新界的郊野公園內例如大欖、林村、大帽山、城門、馬鞍山、西貢、新娘潭及荔枝窩。穩定的觀察記錄及漸趨廣泛的分佈顯示黃嘴栗啄木鳥於這數十載成功建立了穩定的本地族群,這亦有賴因植被演化而日漸增長的次生林面積。

黃嘴栗啄木鳥 相片提供: Ivan Tse

相片提供: Ivan Tse


黃嘴栗啄木鳥 相片提供: Kwok Tsz Ki

相片提供: Kwok Tsz Ki


黃嘴栗啄木鳥 相片提供: Kwok Tsz Ki

相片提供: Kwok Tsz Ki


小鸊鷉

小鸊鷉棲息於基圍、魚塘、水塘及潟湖,善於潛水覓食。腿部生在身體較後方以增加在潛水時的推進力,但這特化的身體結構亦令牠不善於在陸地上行走。小鷿鷉在香港有繁殖及非繁殖的族群。繁殖季的記錄集中於新界北部,由后海灣至沙頭角海。繁殖季外的分佈更為廣泛,例如大嶼山、城門、錦田及船灣,而那些地點的個體很可能是遷徙鳥或冬候鳥。小鸊鷉的族群在近年有明顯增長,每年最高數目由2002年的179隻上升至2018的445隻,這可能是因繁殖族群的同時增長所致。

小鸊鷉 相片提供: Chung Wing Kin

相片提供: Chung Wing Kin


小鸊鷉 相片提供: Chung Wing Kin

相片提供: Chung Wing Kin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是東亞沿岸的明星水鳥。在1990年代,牠的數目下降至少於300隻而被評定為「極度瀕危」。幸得國際間的協力,各國重要的沿岸濕地得到保護,在2019年族群數目超過了4000隻。黑臉琵鷺繁殖於朝鮮半島,度冬於東亞沿岸,而台灣坐擁最大的度冬族群。在香港,黑臉琵鷺棲息於后海灣的降水魚塘、基圍及潮間帶泥灘,覓食時用琵琶狀的嘴,在淺水窪裏掃蕩、感應並捕捉獵物如魚和蝦等。隨著全球族群數目穩步上升,香港的度冬族群比起上世紀有明顯上升:由1989年的50隻上升至2018年的383隻。然而,近年香港度冬的數目浮動於350至450隻之間,並無隨著整個族群的趨勢而顯著上升,這或許意味現時后海灣的生境對黑臉琵鷺的生態承戴力已近乎飽和。

黑臉琵鷺 相片提供: Chung Yun Tak

相片提供: Chung Yun Tak


黑臉琵鷺 相片提供: Chung Yun Tak

相片提供: Chung Yun Tak


金頭縫葉鶯

金頭縫葉鶯是一種分佈於南及東南亞的細小鳴禽,棲息於帶濃密樹冠的林地及灌叢,尤喜樹冠下昏暗處盤纏的藤木。自1999年在大埔滘觀察到的本地首次發現後,金頭縫葉鶯的觀察記錄持續上升。在2003年,大埔滘以外的地點如梧桐寨、城門、沙田坳及九龍山亦有記錄。2005年梧桐寨有繁殖活動及幼鳥的觀察記錄。2010年出現離島的記錄,如香港島、東平洲及蒲台島。時至今日金頭縫葉鶯的分佈已遍及全港,而大部分記錄來自新界。非繁殖期的觀察記錄多於繁殖期顯示有屬於過境遷徙鳥及冬候鳥的個體。由於金頭縫葉鶯不會作長途遷徙,非繁殖期出現的個體可能包括從其他高海拔山林降遷而至的候鳥。

金頭縫葉鶯 相片提供: Chung Wing Kin

相片提供: Chung Wing Kin


金頭縫葉鶯 相片提供: Chung Wing Kin

相片提供: Chung Wing Kin


鳳頭潛鴨

鳳頭潛鴨繁殖於北及中古北界,向南遷徒並度冬於非洲、歐亞大陸中部及南部。鳳頭潛鴨在香港為冬侯鳥,族群集中於后海灣一帶,偶有記錄於船灣及沙頭角海。牠棲息於基圍、海灣及廣闊的魚塘,以便於潛水覓食。香港的度冬族群在這數十載有顯著的上升。1980年代后海灣每年的度冬族群少於150隻,到了1990年代族群數目已升至1,000隻,2,000年代抵達4,000隻,而2016年12月更錄得歷史新高的11,613隻。這爆炸性的上升趨勢並未見於香港其他鴨科物種,導致上升的原因亦有待研究考証。

鳳頭潛鴨 相片提供: Chung Yun Tak

相片提供: Chung Yun Tak


鳳頭潛鴨 相片提供: Ivan Tse

相片提供: Ivan Tse


卷羽鵜鶘

卷羽鵜鶘是世界最大的鵜鶘,繁殖於歐洲東南部至蒙古西部。蒙古有繁殖族群在繁殖後會遷徙至中國東南部,而當中有部分個體會度冬於后海灣。不幸地后海灣的度冬族群於這數十載持續下降,1970年代最高峰83隻,1980年代74隻,1990年代24隻,2000年代16隻,到2010年代已再沒觀察紀錄。在香港以外地區的狩獵活動和棲地退化是導致族群近乎滅絕的主要威脅。現時卷羽鵜鶘在東亞的度冬族群估計少於150隻,敲響了保育的警鐘,國際的保育行動計劃亦正草擬中。

卷羽鵜鶘 相片提供: Kinni Ho

相片提供: Kinni Ho


牛背鷺

牛背鷺是其中一種會在香港鷺鳥林繁殖的鷺鳥,但族群正處於下降趨勢。牛背鷺於開闊草地及淡水沼澤覓食,例如錦田及貝澳的棄耕地,但這類生境因非法傾倒廢物,和農業用地被改劃成貨倉及工業用地而日漸萎縮。繁殖個體數目從2010前的 60-80對跌至每年20-40對。儘管非繁殖的過境遷徙族群並無顯著下降,繁殖族群的下降趨勢及其生境的萎縮值得本地的保育關注。

牛背鷺 相片提供: Ivan Tse

相片提供: Ivan Tse


牛背鷺 相片提供: Ivan Tse

相片提供: Ivan Tse


鵪鶉

鵪鶉繁殖於亞洲東北部,在香港屬侯鳥。牠棲息於低海拔多草生境如乾草地、農地及魚塘邊長滿草的塘壆,常潛行於草堆中難以觀察。隱蔽的習性令鵪鶉在香港的實際數目難以估算,但透過比較不同年代的高峰數目會發現牠確實有下降趨勢。將十年內每週的高峰數目相加,秋季的每週高峰數目總和在1990至1999年和2005至2014年分別不大,均在20隻左右;1990至1999年冬季的每週高峰數目總和是20至40隻,但到了2005至2014年卻不多於5隻。儘管秋季的遷徙數目變化不大,度冬族群已有顯著下降趨勢,這意味香港可能將不再是鵪鶉的度冬地,原因可能出於本地農地面積的萎縮。

鵪鶉 相片提供: Ivan Tse

相片提供: Ivan Tse


黃胸鵐

黃胸鵐繁殖於古北界,度冬於中國南部、東南亞至印度。在香港為過境遷徙鳥,常見於秋季但春季數目相對較少,尤喜在農田裏啄食稻穗。黃胸鵐在中國是大有市場的野味佳餚,遷徙期間受到的猖獗捕獵遏而不止,導致其數目在各個繁殖地均估計有約80%至90%的銳減。將十年內每週的高峰數目相加,秋季的每週高峰數目總和在1990至1999年最高達至約1,200隻,但數目在2005年至2014年下降至少於300隻,而本地與繁殖地的跌幅在時間及規模上近乎同步,証實黃胸鵐族群在急速邁向滅絕邊緣。

黃胸鵐 相片提供: Ivan Tse

相片提供: Ivan Tse


冠魚狗

冠魚狗是香港最大的翠鳥。牠曾經是稀少的留鳥,現今已沒有穩定記錄。冠魚狗棲息於林木沿岸的急湍河溪。記錄大多來自新界東北,例如:船灣、荔枝窩、南涌等。其餘在西貢、大欖、大嶼山及香港島有零星記錄。1990年代的記錄最穩定︰1992至1999每年都錄得1至4隻個體,而1998年則有一筆進出巢洞的觀察記錄。2000年代有連續4年的記錄:2001至2004每年都錄得1至2隻個體,之後直到2009年才有一筆在鎖羅盤的記錄。2010年代的只有2017年涌尾的一筆記錄。近年失去穩定的冠魚狗記錄,反映本地留鳥族群的消失,間中記錄到的個體可能是由其他地區遊蕩或降遷而來。

冠魚狗 相片提供: Kenneth Lam

相片提供: Kenneth 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