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盆」歷史源流

盆菜是甚麼

盆菜是指不同食材放到一個大盆(例如木盆或不鏽鋼盆)裡食用的菜餚。這些食材分開烹煮後,再依次放進盆裡,盆菜的材料會根據場合和需要而改變,但通常有蘿蔔、筍蝦(乾筍)、豬皮、枝竹和豬肉等,食材相對簡單,以本地食材為主。吃盆菜在新界的說法是「食盆」。盆菜發展至今有很多種形式,商業化的盆菜選料層出不窮,而本文特指香港鄉村舉辦儀式時食用的盆菜,非一般酒家提供的新式盆菜,也非分開上菜的「九大簋」。

盆菜的樣子

傳說

現時未見有歷史文獻記載了盆菜的來源,但其主流的傳說有兩個,而且皆與皇帝相關:

南宋末年(1279年)元兵大舉南下,文天祥(1236-1283年)、陸秀夫(1237-1279年)及張世傑(?-1279年)帶同宋端宗趙昰(1270-1278年,在位:1276-1278年)逃難,來到九龍灣,後人立「宋王臺」石碑以紀錄這件事。後來皇師向西移,來到了新界,狼狽非常,新界居民見到皇帝駕臨便殷勤招待,但在倉促之間無法準備大量碗碟, 於是用大木盆裝起自己僅有的食物來招待皇帝及其軍隊,成為今日的「盆菜」。

「宋王臺」石碑

乾隆皇帝微服出巡來到廣東佛山,喬裝成農民的乾隆皇帝沒有錢,得到舉辦「九大簋」廚師的款待,翻炒宴會剩下的材料,然後裝到一個大碗裡供乾隆享用,餓極的乾隆覺得這是天下間最美味的食物,回宮後決定以後在宮廷的節慶節日都要煮這一味菜。

過去的多以木盆放置菜餚,現時則因為衛生問題多用不鏽鋼盆(左方圖片來源:香港文化博物館藏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准予複製。

盆菜的流行

今時今日盆菜已經成為香港的普及美食,在華人傳統團聚的節日都會看見一家大細男女老幼圍爐共食盆菜。然而,盆菜是在近年才開始廣泛地流行於香港的飲食文化中,過去只是圍村的食品。現時最早見香港有關盆菜的資料,是1962年4月8日的《華僑日報》,當中的新界版印有一張眾人圍坐食盆的照片,旁邊介紹:「十八鄉水蕉新村程族子孫,祭畢祖坆後,在村內大宴。圖示:桌上放有大盆菜者,族人正圍而大嚼,津津有味。」

P2000.385

1960-70年代煮盆的照片。

(圖片來源: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准予複製。)

《華僑日報》(1962-04-08)

人類學家華琛(James Watson)在1970年代於香港的村落中進行田野考察,並以新田村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村落的飲食文化。他發現村中遇上辦丁酒、更練團的宴席、喜宴等情況時,有一稱為「Sihk Puhn」(「食盆」的音譯)的飲食習俗,村民會圍坐起來共吃一盆菜餚。

新田村村民在祠堂舉辦宴席。

新田村村民在祠堂舉辦宴席。

(© J. L. Watson )

預備盆菜的工作。

預備盆菜的工作。

(© J. L. Watson )

預備分發的盆菜。

預備分發的盆菜。

(© J. L. Watson )

為食盆所預備的肥豬肉。

為食盆所預備的肥豬肉。

(© J. L. Watson )

食材豐富的盆菜。

食材豐富的盆菜。

(© J. L. Watson )

請點擊圖片兩側箭嘴翻閱其他照片。

「食盆」或「盆菜」這些稱呼在大眾間尚未普及。查看1980年代的報導,1985年有一篇名為〈元朗一條村擺喜酒 宴後半數村人中毒 今晨仍有四十男女在醫院接受隔離觀察 出事原因疑與一品窩材料有關〉(《大公報》,1985-12-31)的報導,當中的「一品窩」是「按鄉例」,「將豬肉、牛肉、魚肉、蘿蔔、豬皮及枝竹等煮成一大窩,大家圍席而吃」。換句話說,即是盆菜,但從媒體所用的稱呼和描述,可見「盆菜」和「食盆」還未成為大眾間普遍通用的詞彙。

大公報-1985-12-31(2)

《大公報》(1985-12-31)

1965年,由上水村村民所辦之重陽節祭祖儀式。
(圖片來源:Baker, Hugh D. R. A Chinese Lineage Village: Sheung Shui/. London: Frank Cass, 1968.)

本地一日遊的興起,屏山及粉嶺龍躍頭文物徑的成立是盆菜逐漸成為大眾普遍通用的詞彙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區議會成立後,各區區議會都嘗試推出不同的活動來突出該區的特色,例如:《華僑日報》「推出傳統美食及盆菜 今年沙田節 籌辦菊花展 並擬邀粵省紅線女參加」(1989-03-06) 及「建立社區基礎居民打成一片 沙田節獲十萬人參與 歷廿九天圓滿閉幕 官紳共話十年成就 懷舊鄉村盆菜聯歡 傳統工藝舞蹈多姿」(1990-01-15) 。為了突出該區的特色,區議會採用「盆菜」這個名字而非「一品窩」,這也解釋了為何媒體逐漸改變其對盆菜的叫法。從「社會開放元宵佳話不如前 新界圍村仍保留傳統」(《華僑日報》,1998-03-07》) 一篇報導指出,盆菜乃圍村獨有食物,真真正正代表香港,由此可見,盆菜被視為代表香港的食物,媒體也因此不再以一品窩來標示盆菜。從這個時候開始,「盆菜」一詞屢次見於香港報章。

在本地一日遊興起後,愈來愈多城市人來到圍村旅遊,而1980年代中英談判後,香港確定回歸中國,香港人對於未來充滿不安,故此熱衷於尋求自己的文化歸屬感,探索自己的根源,而傳媒的報導也印證了這一點。例如〈社會開放元宵佳話不如前 新界圍村仍保留傳統〉(《華僑日報》,1988-03-07)這份報導指出盆菜乃真真正正代表香港的菜餚,而其他粵菜則廣東省共有;〈新界人「吃盆」慶元宵〉(《華僑日報》,1988-02-28)也說明了圍村人把盆菜稱作「盆菜」而非一般人稱呼的「一品窩」,這份報導更非常仔細的描述了丁酒儀式,也詳細地說明了盆菜的食材,及圍村村民如何品嘗盆菜。

1970年代起,不少本地旅客前往效區旅行,左圖為1970年代的新界旅遊圖。
(圖片來源: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准予複製)

另外,《旅業之聲》在1988年8月報道了新界鄉村的美食,其中便包括了盆菜。從雜誌的內容可以得知,1988年的香港鄉村美食嘉年華是香港食品節的重要一環,可見當時主辦者旅遊業議會有意向全港,以至外國旅客推廣鄉村的美食,這有助大眾了解鄉村的習俗,尤其是飲食傳統,這篇報道更進一步介紹了盆菜背後的傳說及習俗。《亞洲週刊》於1991年更特意花整整一頁的篇幅介紹盆菜的歷史、圍村有關盆菜的習俗、盆菜的食材、盆菜宴的習慣及探討盆菜的承傳問題,這些報導向普羅大眾介紹了圍村的習俗,其背後是希望藉此講述香港的根源,盆菜這個稱呼也因此變得廣為人知,逐漸變成大眾口中的常用詞彙。

《旅業之聲》,第139期,1988年8月,第12-13頁
(香港特別行政區旅遊發展局准予複製。)

1996年12月31日,知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在回歸前最後一個除夕夜,在屏山祠堂舉辦了一場盆菜宴,宴請了二百多位文化界人士,包括劉健威和梁秉鈞(也斯)等人。消息傳出後引起了多方關注,連香港旅遊協會也派員來了解。其後在1998年,香港旅遊協會於添馬艦舉行「千人盆菜宴」,把盆菜推上更矚目的位置。 從此以後,盆菜成為大時大節香港節慶美食,大型連鎖快餐店、大酒樓等都會在新年推出特價盆菜款式吸引顧客,旅遊社也會將盆菜列為外地旅客其中一個必吃的美食,在不同的單位配合下,「盆菜」已經成為香港普及美食,也成為香港市民日常接觸到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