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鄧氏:山頭盆菜

村落介紹:屏山鄧氏

村落介紹:屏山鄧氏

屏山鄧氏宗族在香港歷史悠久,按《屏山鄧氏族譜》所載,鄧氏八十六世祖漢黻公於北宋開寶六年(973年)宦遊至廣東,並定居於寶安縣岑田(今香港新界錦田),被視為粵派一世祖。

漢黻公以後,粵派七世祖鄧元禎在南宋時自錦田遷居屏山,奠定了屏山鄧氏的基礎,被尊稱為屏山房一世祖。鄧元禎的後代相繼在屏山建立了「三圍六村」,即上璋圍、橋頭圍與灰沙圍的「三圍」,以及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新起村和洪屋村合稱的「六村」。

屏山鄧氏宗族成員人口不斷增長、村落範圍不斷擴展,同時他們承傳著祭祖禮儀,並依靠祭祖禮儀來維繫彼此的關係,祭祖地點多是在村內的祠堂和村外的祖墳,而祭祀活動往往伴隨著飲宴,當中包括盆菜的出現,所以屏山食盆這種飲食方式是與宗族文化息息相關。

unnamed

鄧聯興師傅

鄧師傅所開之「屏山傳統盆菜」

師傅介紹:鄧聯興師傅

鄧聯興(鄧師傅)現年(2021年)六十多歲,是坑尾房的子孫,其父鄧來發(發叔)是過去多年包辦了附近三圍六村的大小喜宴,經驗豐富的煮盆師傅。發叔有七名兒女,鄧師傅排行第五。他不想父親的手藝隨退休而失傳,所以決定子承父業學習煮盆,並在約三十年前開始經營元朗「屏山傳統盆菜」。

不論是鄧師傅的祖父還是父親(發叔),他們皆非全職煮盆,鄧師傅於1995年正式接過父親的衣缽,成為盆菜師傅。 話雖如此,當時鄧師傅正在環保署任職,直至約2000年買下了屏山屏廈路塘坊村36號地下的鋪位,開始以店鋪經營盆菜生意,但也只是偶然請假煮盆,直至他54歲時,才提早退休轉為全職煮盆。

 

鄧師傅未及十歲時,其父親和村中其他師傅都會往祠堂烹調食物,除了村內的大人,一些外來但居住或工作於屏山的農場、魚塘和小型工廠等的人士亦會獲邀去享用。盆宴中吃的是「兩杉四缽」的規格,「兩杉」有豬肉、魷魚、豬皮、枝竹、蘿蔔或筍蝦,「四缽」有雞、鴨、冬菇,甚至還有「車輪鮑」(鮑魚的一種),十分名貴。以往村民甚少有吃肉的機會,因此仍是孩子的鄧師傅還不能坐上席,吃的是大人吃剩的食物,也覺高興。

師傅至今還記得自己14、15歲時第一次隨父親食山頭,那是蓮花山的山頭。那時去的人數不少,而且都是鄧氏的族人,還未有「客票」(即食山頭時供村外的客人換取盆菜用的票)的出現。

屏山食山頭

「食山頭」是一種村落裡的儀式和活動,村民會在特定日子前往祖先的墓前拜祭,並在附近即席烹煮盆菜和享用。
 
龍鼓灘食山頭
每逢清明節及重陽節前五天(農曆三月初五及九月初五),屏山的鄧氏族人都會到龍鼓灘拜祭屏山十八世祖鄧若虛與其母和妻子。維新堂為若虛祖之祖堂,亦即位處屏山坑尾村的若虛書室。除了是一棟建築的名字,「維新堂」在鄧氏子孫的語境中還有另外兩層的意思。一是代表了生為鄧若虛子孫的身份稱呼,這些鄧氏會介紹稱自己是維新堂的子孫;二是意味著主持每年食山頭的投標,管理著專屬維新堂收租之用的物業和田地,以族產提供每年祭祖所需費用之公家。

祭祀欖口、農場、蝦公地三個祖墳時用的祭文

蓮花山食山頭
屏山的鄧氏可大約分為坑頭和坑尾兩房的子孫,兩房合共一年有7次食山頭。坑頭的食山頭有農曆九月十五日和九月十八日兩次,其中十五日的食山頭,整個屏山所有年滿五十歲的父老也可出席。坑尾則有維新堂清明和重陽各前五日和前兩日4次食山頭,以及霄羽祖農曆九月二十日的食山頭。

鄧氏進行食山頭的照片

如想對鄧氏的祭祖活動有進一步認識,可參考鄧氏宗族的祭祖活動

影片回顧

研究團隊參與了兩次屏山鄧氏的食山頭活動,分別是2021年10月10日往龍鼓灘山頭,以及2021年10月25日往蓮花山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