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秦代半兩錢

創造時間

公元前336 年 (秦惠文王二年)


基本說明

秦代半兩錢以圓形方孔、錢幣上鑄有「半兩」二字見稱,在秦始王統一六國時成為各國間流通的貨幣。因此,不少人,甚至是學者,都把秦代半兩錢的起源定於秦皇統一六國的公元前221 年。但 [1]《史記·秦始皇本紀》當中提及:「惠文王二年『初行錢』。」,意指秦惠文王二年,即公元前336 年起,這種圓形方孔的錢幣已經存在,唯只局限於秦國境內通用,並未遍及各國。事實上,半兩錢曾於 [2] 四川青川縣郝家坪50 號墓中被挖掘出,而從該墓的木牘中得知,最後的時間為武王四年十二月,學者因此而推斷下葬時間為秦昭王元年。而秦昭王元年與惠文王之間相距只有的三十年,因此,足以證明墓中所挖掘出之圓形方孔錢幣實屬『初行錢』當中的錢幣。以上的推斷及實證,足以證明半兩錢早於秦始王統一六國的公元前221 年,已在秦國境內通行了足足115 年。而秦半兩亦一直沿用至秦的衰落,直到公元前206 年,一共130 年。

另外,《史記索隱》引 [3]《古今注》:「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按古今度量衡的換算,[4] 即每枚錢幣標準直徑約2.77 厘米,重約 8 公克。而錢幣的錢文以 [5] 篆書鑄上「半兩」二字,背面則平坦,並沒有任何修飾。

而實際上,現今所挖掘出的半兩錢,重量上的偏差很大,由最輕 [6] 6公克至最重20 公克不等;錢幣直徑的差異亦相差於約2.5 厘米至3.4 厘米之間。可見,錢幣統一後於鑄造方面仍未能達到一致。而錢文字體方面,現今有不少學者認為,半兩錢上是以隸書鑄上錢文,實際上,篆書中的小篆實為隸書中早期的形態,因此流傳中所指錢文字形多樣化其實有跡可尋。

最後,秦半兩娥的出土數量很高,而且主要集中於 [7] 秦的舊地,如四川﹑陝西和咸陽等。單單在咸陽遺址長安張堡,於1962 年發現的千枚古錢中,當中除了3 枚其他錢幣外,其餘均為半兩錢。


歷史意義

於戰國時期,各國分別自鑄貨幣,當時主要流通貨幣主要有布幣﹑刀幣﹑圓錢和布幣。而當中各種貨幣形制上的差異極大,面值亦不劃一。於經濟交流和商品交換上都造成嚴重的不便和阻礙。[8] 司馬遷在《史記‧平准書》中記載:「及至秦,分一國之幣為二。黃金以鎰為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期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秦始皇便廢除各國原有的舊幣,並以秦境內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制定為全國唯一流通於平民百姓間的貨幣,刻服了貨幣換算上的困難,從而大大促進了各地經濟上的聯繫,因而發展出大平盛世及安定的社會。

另外,秦代統一以「圓形方孔」﹑「文如其重」的半兩錢為各地流通貨幣後,亦同時奠下了往後數千年錢幣形制的基石。由於這樣圓形方孔的錢幣容易鑄造,而且錢文精準而容易辨識,有利於經濟及社會層面,因此在往後的朝代亦衍生出相同概念的錢幣。如 [9] 漢朝的「五銖錢」﹑「三銖錢」,這些錢幣同樣如「半兩錢」一樣「文如其重」,意思是錢文與錢幣重量相符;及至唐朝的「開通元寶」,雖錢文並未有明確標明錢幣重量,但仍然採用圓形方孔的鑄造模式。可見,[10] 秦代所統一的半兩錢,貫穿了中國的封建之社會,為錢幣定下基本的形式,對往後二千餘年的錢幣史影響深遠。

此外,半兩錢「圓形方孔」的設計當中: [11] 錢幣的「外圓」象徵「天圓」;錢幣的「方孔」象徵「地方」,代表着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念。而同時這種設計亦代表着當時天命皇權的觀念,[12]《呂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說天道之圓也,精氣一下一上,圓周複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圓;何以說地道方也,萬物殊類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主執圓,臣主方,方圓不易,期國乃昌。』[13] 意指外圓是天,而皇權是天命所賜,而當中的方在外圓錢幣的中央,就似是君臨天下,管治着各個方城。由此可見秦始皇統一天下之雄心壯志及當時強烈的君臣制度。


相關史料説明

除此以外,所涉及之文物亦存在着一個野史。[14] 史料指出,秦始皇鑄造半兩錢所用的銅礦,有著一種未知名特殊物質,可能促使人體骨質癒合,治療人體跌打損傷。


延伸研究用途

古語有曰:「物以罕為貴」。由於秦代半兩錢的出土數量很高,以現今科技仿製偽造亦相對簡單,因此導致市面上流出大量真假不分的秦半兩錢,亦因而衍生出半兩錢文物貶值的趨向。唯所研究的文物出土數量實不應與其價值掛鉤。

外界一直忽略秦半兩錢幣前於鑄造技術上的研究,秦半兩錢雖要標準的直徑及重量,但所挖掘出的文物卻大多與標準大相逕庭。往後學者或可以鑄造技術作切入點,從而耍深入探討當時民生及政治層面上為何不能確保錢烯質素上的統一。


主要參考資料

1. 《史記·秦始皇本紀》
2. 蔣若是: 《秦漢錢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7)
3. 高英民﹑雪農:《古代貨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統藝術》,第26-37 期(2008),32 頁
5. 高大倫﹑蔡中民﹑李映福:《中國文物鑒賞辭典》(桂林:灘江出版社,1991)
6. 路迪民﹑王大業:《中國古代冶金與金屬文物》(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7. 華夏收藏網,整理。2012。秦半兩的出土。
http://news.cang.com/infos/201203/190408.html 。(上網日期:2013)
8. 司馬遷:《史記‧平准書》
9. 路迪民﹑王大業:《中國古代冶金與金屬文物》(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10. 顏吾芟﹑顏品忠:《中國歷史文化概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有限公司,2002)
11. 賴明德:《華人社會與文化》(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2009)
12. 《呂氏春秋‧圜道篇》


注腳

[1] 《史記·秦始皇本紀》
[2] 蔣若是: 《秦漢錢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7)
[3] 高英民﹑雪農:《古代貨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統藝術》,第26-37 期(2008),32 頁
[5] 高大倫﹑蔡中民﹑李映福:《中國文物鑒賞辭典》(桂林:灘江出版社,1991)
[6] 路迪民﹑王大業:《中國古代冶金與金屬文物》(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7] 華夏收藏網,整理。2012。秦半兩的出土。http://news.cang.com/infos/201203/190408.html 。(上網日期:2013)
[8] 司馬遷:《史記‧平准書》
[9] 路迪民﹑王大業:《中國古代冶金與金屬文物》(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10] 顏吾芟﹑顏品忠:《中國歷史文化概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有限公司,2002)
[11] 賴明德:《華人社會與文化》(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2009)
[12] 《呂氏春秋‧圜道篇》
[13] 王雪農﹑劉建民:《半兩錢研究與發現》(北京:中華書局,2005)
[14] 張壯年﹑張穎震:《中國歷史秘密軼事》(出版地缺: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4)


資料收集及撰寫 : 郭美寳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92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資料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