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四合院

創造時間

西周時期


基本說明

有人說:四面都有房子的院落,便是四合院;[1] 也有更準確的說法是,四合院就是四座單幢房屋在四面,中間圍合成一個露天庭院的建築組合。[2] 中國無論從南到北還是從東到西都有四合式建築的分佈:不論是東北的大院、雲南的「一顆印」也有四合院的影子。[3] 因此,四合式建築可說是中國民居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種形式,是中國民間建築的代表,當中以北方四合院是其代表,而在眾多北方四合院中又以北京四合院的發展最為成熟、久負盛名。

一座基本的北京四合院主要由宅門、倒座、正房(北房)、廂房、圍牆等元素組成。[4] 同時也具有四種特徵:1) 房屋皆為平房 2) 以北房為正房,四面的房屋互不相連;講究的四合院會用抄手游廊把正房與廂房連接起來 3) 房屋的門窗都開向院內 4) 強調中軸線,採用對稱佈局;主要建築(如正房)都位於中軸線上,呈現出四周封閉、中軸對稱的形式。[5]


歷史意義

早在西周時期,人們的居所已採用四合式的結構:中軸線由南至北為門道、前堂、後室;前堂與後室有廊道相通;院落兩側為前後相連的廊房,中間形成兩組院落,是一座相當工整的四合院。6西周時極具代表性的建築遺址──陝西岐山鳳雛遺址正好符合四合院的四項特質 [7],這說明,四合式建築的雛型始於西周時期。

談及北京四合院,不少人會追溯到元代的歷史,筒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皆因有充分史料和考古發掘文物,證明北京四合院形成於元大都的格局中。至元四年(公元1267),元世祖忽必烈營建大都;《元史‧世祖記》中提及: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貲高(富戶)及居職(官吏)者為先,乃定制此地八畝為一分,其或地過八畝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聽民作室 [8]

於是,元朝的貴族及官員就按此規定在大都城內蓋起一座座院落,院落與院落間是供人行走的通衢街道,稱為「衖通」。[9] 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中〈街制〉曾記載:大都街制,自南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小街十二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 [10]

火巷即是現時的街巷,衖通是今天的胡同;胡同與胡同之間便是四合院的所在之地。明代的民居住宅繼續沿襲元代四合院式的設計,並沒有太大的轉變;而滿清自入主中原後在多方面進行漢化,在民居建築方面也承襲了明代的建築風格。若要比較明清北京四合院與元代四合院明顯的分別,就要數院落佈局的變化、工字形平面的取消等。[11] 元代時期,四合院的前院面積較大,到明清時後院(內宅)的面積較前院(外宅)的大;明清時還進一步取消由前堂、穿廊、後寢組成的工字形佈局,改由正房、廂房、抄手游廊組成的四合式格局,這些便是元代四合院與明清時期的主要區別。

在上文曾提及,四合院的結構呈現出四周封閉和中軸對稱的格局;有學者指出這體現了中國傳統社會的一種秩序:封建宗教制度。[12] 首先,四合院是一種封閉式的建築,四周都是高聳的院牆;牆上絕少留窗,即使留窗,也只是小小的一兩扇。而大門在絕大多數時間總是緊閉的,以上種種設計均與中國人內向、保守的心態是脫不了關係。

其次是強調中軸線,採用對稱格局。四合院內的主要建築(如正房)都位於中軸線上,使中軸線上的正房更具威嚴感,從而襯托出居住正房內的長輩的無上權威,這正好有效維護封建制度 [13];同時也體現中國家庭的倫理道德。[14]《禮記》中便有「居處有禮」、「居處不莊非孝也」等要求,加上中國傳統家庭大多三代、四代同堂,幾十口同住在一個地方,因此對於劃分住處有嚴謹的要求:正房坐北朝南、四季朝陽、冬暖夏涼,多由家中長輩居住;成家的長子或長孫多住在次一等的西廂房;而終年不進陽光的南房多作貯藏室或傭人的居所。這種尊卑有別、嚴謹有序的佈局,可說是對封建宗法制度的維護。[15]


相關史料説明

雖然四合式的建築分佈在中國不同的地區,但南北四合院仍存有一定的差異;儘管形式同樣採用四合式的,但南北四合院會根據地理環境和風俗文化而作出相關的調整,從而配合當地人民的生活所需。若要了解兩者的差異,必先認識中國四合式建築的「兩大部類、三大體系」。[16]

所謂兩大部類是指以中國北方為主的房房相離式四合式建築和以中國南方為主的房房相連式四合式建築;三大體制的劃分,則是在房房相連式四合式建築中,以中國西南地區為代表的一顆印式和以中國東南地區為代表的天井式建築;這兩種有較大差異的建築再加上房房相離式住宅便是中國四合式居住的三大體系。[17]


延伸研究用途

上文已介紹中國四合式居住的兩大部類、三大體系。以下將會比較南北兩地四合院的主要差異。

首先在佈局上,北方四合院的基本特徵是房房相離式:意指東西廂房和南北房呈分離狀,相對地院落會較為寬敞[18];牆身及屋頂也相對的厚。因北方的緯度較高,氣候也十分極端;這種房房相離的佈局,優點在於抗震、納陽、防風、避沙,同時能冬季保溫、夏季通風。這樣的民房設計讓北方人民即使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天也能得到充足的陽光。[19] 為配合農耕生產的需要,一個廣闊的院落也是十分重要:可以用來放置大車、堆柴禾、養豬和雞,甚至開菜圃。

南方四合院主要分佈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一帶。[20] 其建築採用天井式的設計:特徵是由數目不等的小天井所組成的住宅,俗稱「四水歸堂」:「四水」指四面屋頂的排水,「歸堂」是排水的方向是朝向天井 [21];典型住宅以天井作為中心,東西廂房與南北房連成一片,房屋多為兩層,院落面積較小。南方屬於低緯度地帶,天井式的四合院有防止夏季陽光直接照射、具有良好通風效果的優點。[22]

除了建築體系上的差異,在結構上南北四合院也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體系。北方四合院在結構上是「抬樑式」;意指「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樑,樑的兩端承檩」。如一間房子共有四根柱子、兩架樑,如果需要建造三開間的房屋,便在其中一間的左右再各豎兩根柱,支上兩架樑,這樣便是三開間的屋架,俗稱「四樑八柱」。[23]

南方四合院則採用穿斗式結構,其特點是由多根柱子直接承托檩條,柱間不放樑而是以穿枋(橫木)聯繫;柱與穿枋連成網狀的一個整體。這樣便可以隨著縱向柱子的增多以增加房間的深度,從而不受木材大小的限制,因此我們可以在南方看見多個開闊深遠的廳堂。[24]

總括以上,為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南北四合院均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北方的牆及屋頂較厚,院落寬敞而室內空間狹小,以爭取較多的日照;南方的屋檐深挑,天井狹小,室內空間寬敞,門窗高大,有利通風及遮蔽日照。這均說明南北四合院需同樣採取四合式的形式,但在體系、佈局、結構等方面仍存有一定差異。


主要參考資料

馬炳堅:《北京四合院建築》(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
翁立:《北京的四合院與胡同》(北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03)
吳汾、匡峰:《四合院時光》(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王彬:《北京微觀地理筆記》(北京:三聯書店,2007 年)
姜波:《四合院》(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年)
樓慶西:《中國建築》(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 年)
陸翔、王其明:《北京四合院》(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


注腳

[1] 王彬:〈井田制與北京的四合院〉,《北京微觀地理筆記》,(北京:三聯書店,2007 年),頁209
[2] 樓慶西:〈居住建築〉,《中國建築》,(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 年),頁135
[3] 姜波:〈民居與四合院〉,《四合院》,(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年),頁15
[4] 王彬:〈北京四合院的建築佈局與人文精神〉,《北京微觀地理筆記》,頁217
[5] 姜波:〈影響深遠的民居-四合院〉,《四合院》,頁16
[6] 馬炳堅:〈北京四合院的歷史變革〉,《北京四合院建築》,(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頁2
[7] 翁立:〈北京四合院與胡同的形成〉,《北京的四合院與胡同》,(北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03),頁11
[8] 翁立:〈北京四合院與胡同的形成〉,《北京的四合院與胡同》,頁21
[9] 馬炳堅:〈北京四合院的歷史變革〉,《北京四合院建築》,頁4
[10] 王彬:〈井田制與北京的道路〉,《北京微觀地理筆記》,頁65
[11] 馬炳堅:〈北京四合院的歷史變革〉,《北京四合院建築》,頁4
[12] 姜波:〈影響深遠的民居-四合院〉,《四合院》,頁16
[13] 馬炳堅:〈北京四合院的空間關係〉,《北京四合院建築》,頁47
[14] 姜波:〈影響深遠的民居-四合院〉,《四合院》,頁17
[15] 吳汾、匡峰:〈我住過的三個四合院〉,《四合院時光》,(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頁45‐51
[16] 陸翔、王其明:〈中國四合式居住的體系劃分〉,《北京四合院》,(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頁26
[17] 陸翔、王其明:〈中國四合式居住的體系劃分〉,《北京四合院》,(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頁26
[18] 姜波:〈四合院的差異與代表-─南北四合院的差異〉,《四合院》,頁40‐41
[19] 陸翔、王其明:〈中國四合式居住框架的建立及北京四合院所處地位〉,《北京四合院》,頁27
[20] 樓慶西:〈南方天井院〉,《中國建築》,頁139
[21] 陸翔、王其明:〈中國四合式居住的體系劃分〉,《北京四合院》頁28
[22] 陸翔、王其明:〈中國四合式居住的體系劃分〉,《北京四合院》頁28
[23] 姜波:〈四合院的差異與代表-─南北四合院的差異〉,《四合院》,頁46
[24] 姜波:〈四合院的差異與代表-─南北四合院的差異〉,《四合院》,頁46‐47


資料收集及撰寫 : 王梓欣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68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古都文化歷程資源庫--王府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