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和氏璧

創造時間

春秋戰國時期


基本說明

[1] 相傳和氏璧在春秋戰國時(公元前758 年間),被一位楚國的農民卞和在楚地荊山腳下發現。[2] 後來,他曾三次將此玉(當時還未經打磨)獻給三朝的楚國君主,分別是楚厲王、楚武王及楚文王。可是卞和首兩次的獻玉都被兩位君主駁斥,指出此玉是頑石,並非美玉,更分別將卞和的左、右腳砍下。直至第三次獻玉,楚文王命工匠將玉打磨,結果發現是璞玉,並將此命名為「和氏璧」。[3] 之後,秦始皇統一天下,和氏璧歸秦國所有,秦始皇更將此璧琢磨成皇帝國璽。而在漢高祖劉邦時期,他把和氏璧正式封作「傳國璽」,成為歷代皇朝必爭的傳國之寶。直至五代十國這混亂的時期,和氏璧下落不明,遂成千古之謎。而在其後的朝代都有出現過「傳國璽」,可是都被評定是贗品。


歷史意義

和氏璧由一開始被視為一塊頑石變成璞玉後,受到各國君主的垂涎,[4] 使歷史出現《藺相如完璧歸趙》、《始皇琢璧成國璽》和《玄武樓李從珂抱璧自焚》等故事。而這些爭璧、搶璧的過程,引起了不少政治風波,[5] 貫穿著中國由春秋戰國至五代十國時期的朝代興衰起跌。而當和氏璧正式封為「傳國璽」後,各朝君主視和氏璧此玉璽為「真命天子」的標誌,[6] 因為擁有它能證明皇帝的身份和擁有巨大的權威,因此世人為了它引起不少爭奪。這都反映出中國的皇者都追求「名正言順」之名。

[7] 在戰國時期,和氏璧落入趙國手上,秦國昭襄王(秦昭王)揚言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但事實上,秦國想以大國的身份搶奪和氏璧。最終被機智的藺相如將趙國的危機化解,把和氏璧帶回趙國。[8] 但在秦昭王五十年時,秦國終為璧玉出兵攻入趙國邯鄲,更不理在趙國的人質——子楚(秦昭王孫子)的生死。最終秦昭王都得不到和氏璧,含恨而死。[9] 直到秦王政(即子楚)登位,把趙國消滅,最終取得和氏璧。[10] 當秦王政統一天下後,自稱為「秦始皇」,更接受李斯的建議將和氏璧琢磨成皇帝國璽,在正面刻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並且要將此國璽萬代世代的傳下去。

可見和氏璧的出現,引起了各霸主的垂涎,令他們願意犧牲金錢、土地,甚至出兵搶奪,不惜人命傷亡。而且和氏璧影響了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更成了戰爭的其中一個原因。同時,它亦見證了中國走向統一的歷史局面。

[11] 當劉邦攻入咸陽,秦二世投降,並獻上國璽和氏璧。後來,劉邦成為漢高祖,將和氏璧正式封為「傳國璽」,一共傳了九位皇帝,經歷214 年。後來,傳國璽開始落入不同人手中,[12] 王莽、孫堅、曹操、司馬炎……到東晉、十六國時,傳國璽的爭奪更為激烈,先落入漢、前趙、後趙、前燕、晉穆帝;南北朝時,國璽傳給宋武帝,後落入南齊、梁、北齊;隋滅北周,奪得傳國璽;唐滅隋後,傳國璽歸漢高祖李淵所有,在唐朝傳了270 多年,到唐昭宗時,傳國璽落入後梁;五代十國時,後梁被後唐滅掉,傳國璽傳給後唐的李從珂,之後李從珂抱璧自焚,從此傳國璽下落不明。

[13] 和氏璧一共經歷了14 個朝代,110 餘位皇帝,前後約1700 多年。它的魅力大得令不少英雄為它折腰,使歷代皇帝、忠良、小人都為它大動干戈、展開爭奪。可見,和氏璧不但見證了中國前部分的歷史變遷,更反映出各朝君主都追求「名正言順」之名,證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大權掌握。


相關史料説明

由於和氏璧貫穿了很多時期、朝代,所以研究和氏璧可以從春秋戰國至五代十國的史書著手。

而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等時期,因政權分裂的原因,出現了同一時期有不同霸主和朝代的局面,自然這些朝代的史書都有可能提及到和氏璧,更能透過比較它們對和氏璧的描述內容,而論證出當時與和氏璧有關的歷史真偽。可是,在這些政局混亂的時期,和氏璧不斷落入不同朝代的君主手中,所以其有關資料會較為零碎。

相對而言,在中國統一的時期,如漢朝、隋朝和唐朝等,相關資料則比較集中,但是亦較難單憑該朝的史書去判斷其對和氏璧的描述是否正確無誤。

除了史書外,有許多古時的文學作品亦可作為研究資料。例如 [14] 戰國時,劉向所寫《戰國策》記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指出當時楚國擁有珍貴的玉樸——和氏璧。[15] 又如秦朝時,李斯的《諌逐客書》中有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指出秦始皇擁有和氏璧。


延伸研究用途

由於和氏璧的創造時間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距離現在已有千多年歷史,加上歷史記載它在五代十國時已失傳,下落不明,所以現時的學者只能透過史書和當時的文學作品研究。因此現時對和氏璧的歷史描述未必是完全正確的。

而現時最令人質疑的是秦始皇的國璽是否由和氏璧琢磨而成。雖然史書和文獻等都有記載秦始皇將和氏璧琢磨成國璽,但是 [16] 歷史學家王春雲博士根據史書和文獻對和氏璧的外貌、質料和價值等描寫,認為和氏璧很大可能是顆大鑽石。由於鑽石十分堅硬,理應無法琢磨成璽,所以秦始皇琢璧成璽的說法亦不成立。而這說法推翻了李斯《諌逐客書》和秦朝以後的史書等記載。因此,研究學者可以從這方面再深入研究。

假設和氏璧是大鑽石,無法琢磨,為何史書、《諌逐客書》等會記載錯誤的歷史?是在抄錄文本時出錯,抑或是背後具有政治的因素?而秦始皇當時的國璽又是用什麼璧玉琢磨而成的?若是用常見的璧玉,國璽的質料又怎能令日後的君主都認定它是獨一無二的「和氏璧」,價值連城?另外,和氏璧在戰國時的價值高過十五座城池,這證明了和氏璧是稀有和珍貴,質料並非當時常見的。而和氏璧出土於楚國荊山,或許附近曾出土過同樣稀有的玉樸,並記載在歷史文獻中,亦能作為研究和氏璧質料的參考。


主要參考資料

1. 任汶︰(千古之謎和氏璧),《中國期刊》,1995 年01 期。
2. 宋萬學︰(和氏璧與傳國璽),《鞍山師範大學學報》,1984 年01 期
3. 佘選明︰(和氏璧的價值),《中國期刊》,2004 年24 期。
4. 栾秉璈︰《和氏璧失傳之謎》,2008 年6 月。
5. 張程︰(歷史把脈之疑難雜案),《鳳凰歷史期刊》,2010 年3 月。
6. 郭寶發、李秀珍︰(和氏之璧與秦漢傳國玉璽),《中國期刊》,1993 年02期。
7. 霍有光︰(和氏璧改琢傳國璽質疑),《中國期刊》,1995 年03 期。
8. 謝見世、孫英︰《和氏璧千秋風波》,1994 年7 月。
9. 老北︰(和氏璧之謎),《文化中國》,2010 年9 月18 日。


注腳

[1] 謝見世、孫英︰(序〉,《和氏璧千秋風波》,1994 年7 月,頁1。
[2] 謝見世、孫英︰(第一回〉 至(第四回),《和氏璧千秋風波》,1994 年7 月,頁1 – 48。
[3] 栾秉璈︰(引言),《和氏璧失傳之謎》,2008 年6 月,頁1 – 2。
[4] 栾秉璈︰(引言),《和氏璧失傳之謎》,2008 年6 月,頁1。
[5] 謝見世、孫英︰(序),《和氏璧千秋風波》,1994 年7 月,頁1。
[6] 張程︰(歷史把脈之疑難雜案),《鳳凰歷史期刊》,2010 年3 月。
[7] 謝見世、孫英︰(第六回),《和氏璧千秋風波》,1994 年7 月,頁49 – 56。
[8] 謝見世、孫英︰(第八回),《和氏璧千秋風波》,1994 年7 月,頁67 – 77。
[9] 謝見世、孫英︰(第九回),《和氏璧千秋風波》,1994 年7 月,頁78 – 80。
[10] 謝見世、孫英︰(第九回),《和氏璧千秋風波》,1994 年7 月,頁81 – 84。
[11] 栾秉璈︰(劉邦始封傳國璽),《和氏璧失傳之謎》,2008 年6 月,頁22 – 23。
[12] 栾秉璈︰(引言),《和氏璧失傳之謎》,2008 年6 月,頁1 – 2。
[13] 栾秉璈︰(引言),《和氏璧失傳之謎》,2008 年6 月,頁1 – 2。
[14] 老北︰(和氏璧之謎),《文化中國》,2010 年9 月18 日。
[15] 老北︰(和氏璧之謎),《文化中國》,2010 年9 月18 日。
[16] 老北︰(和氏璧之謎),《文化中國》,2010 年9 月18 日。


資料收集及撰寫 : 李惠心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22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