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安順地戲面具

創造時間

約1381 年


基本說明

安順地戲,俗稱「跳神」,屬於儺戲(上古先民創造的一種驅逐疫鬼的原始宗教活動 [3])的一種。於明洪武十四年前後(約1381 年)由朱元璋派駐屯守黔中安順的南大軍及隨軍的移民帶入當地 [4],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地戲是安順地區幾百年來農曆新年必有的傳統表演,內容為歷史故事,如《楊家將》、《三國演義》等,人們對地戲有著莫名的崇敬感,因為地戲表演不僅娛樂百姓更加娛樂神靈,並寄託了祈求風調雨順和祛災除難的心願。地戲面具(俗稱「臉子」)可謂是地戲的靈魂,現時安順地區的地戲面具估計多達萬數 [5],因安順地戲以武戲為主,故這當中絕大多數為武將的面具,這些表情誇張、形態各異的木制面具的製作從選材到雕琢皆精緻細膩,十分考究工匠的手藝,每次啟用和收放面具時更有所謂「開箱請神」和「封箱送神」的說法,民間也流傳「戴上面具是神,脫下面具是人」這樣的俗諺 [6],可見地戲面具對當地民眾而言具有一種無法詮釋的神性。


歷史意義

為了鞏固西南邊陲的安定,大批駐軍及隨軍家眷於明朝初期進入貴州並定居安順,這一群人的遷移同時也將他們的文化帶入當地,這種現象對我們而言並不陌生,就像現代華人移民到外國也將中國的餐飲、服飾等文化帶到當地一樣。然而,值得我們留意的是,地戲在安順的紮根並非單純因為紓解一眾駐軍及其家眷的思鄉情懷,而是有另外更重要的目的。有資料 [7] 提到:「當草萊開闢之後,人民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事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於是乃有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可見,「跳神」這一有代表性的活動當中還摻雜著軍事因素,以免士兵們在軍民共融、和諧相處的情況下逐漸喪失戰鬥力和警覺性,為國家帶來隱憂。

地戲之所以長久以來一直深受百姓喜愛和崇敬,地戲面具可謂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地戲面具的製作及其形態特徵都具有不可言喻的神性,當然,這與中國民眾傳統以來的迷信思想分不開。關於地戲面具的每一道工序都很講究 [8]:首先,選材方面,以被視為「神木」的「丁木」為首選,砍伐前更要對即將被用作雕刻面具的大樹進行頂禮膜拜;其次,製作方面,要將雕刻面具所用的工具盒木砧放在神寵前供放,並念祝詞。而面具雕刻完畢要經過「開光」儀式(供奉在神寵前,點上公雞血,口念祝詞)才可以使用,這一儀式是要將面具昇華為「神」;再者,存放方面,面具不能隨意擺放,要講究「開箱請神」和「封箱送神」的儀式。由此種種傳統而講究的過程,可見人們始終對地戲面具持著莊重認真的態度並懷著無比的崇敬,傳統對於自然和鬼神的崇拜,令他們對戴上面具的地戲表演總有些渴望和寄託,或祈求平安豐收,或求去災除難。長久以來,人們習慣了地戲表演,這也許已不僅僅是一場表演,對於傳統而樸實的百姓而言,它更是一場莊重的儀式,是一個與神靈接觸的機會。人與文化總是不可分割的,這或許就是安順地戲經得起時間考驗,至今仍存在於安順一帶各個大小村寨和民眾心中的原因。


相關史料説明

歷史上有一些關於安順地戲的資料記載,地戲在明朝時候傳入黔中安順,且成為當地民眾喜愛的活動,地方誌上有關於這一專案的記錄9。筆者循著地方誌的方向找到部分記載,但是當中直接提及地戲面具的則較少。明朝嘉靖年間的《徽州府志》[10] 提及『假面之戲』,「假面」相信指的正是安順地戲表演中演員所佩戴的面具。康熙三十一年的《貴州通志》卷三附有《土人跳鬼之圖》[11],筆者於相關抄本 [12] 中可見當時居住於貴州一帶的少數民族手持面具和武器在田野間表演的情景,圖畫旁的文字『扮儺擊鼓以唱神』,正與前文提到的安順地戲的其中一個作用-娛樂神靈相呼應。

另外,地戲文化隨明朝屯軍進入安順,有關地戲面具雕刻製作的巧妙工藝應該在傳統工匠的家譜中有所記載,這些資料將對學者們的研究帶來更直接的幫助。然而,文革帶來的十年浩劫讓部分被視為崇尚封建迷信舊思想的地戲面具被銷毀,導致學者們很難找到明朝遺留下來的原始面具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延伸研究用途

基於筆者在是次探究中所找到的資料大多是關於地戲的歷史和特徵描述,關於地戲面具在歷史洪流中的變遷,包括其經歷明、清兩代,以及在當代社會如何適應社會環境及如何繼續傳承等方面的討論都比較少。故在未來有關中國民俗、戲劇文化的研究中,學術界可以考慮以安順地戲面具為例,探究更多中國歷史民俗文化中之重要元素從古到今的變遷。我們需要更多的實地考察、口述歷史等去對地戲文化和地戲面具雕刻製造工藝有更深的認識。

而且,相關研究的價值應彰顯在這一文化的實際保育和傳承上。雖然安順地戲已於 2006 年 5 月被納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教育及科學水準普遍提升,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及他們對地戲文化的興趣並不足夠高,而且,近年來農村的新春慶祝活動多樣化,例如筆者去年回鄉過年時在村寨裡所見的歌唱表演及一班老年人自編自導的扭秧歌等,地戲表演已不再是安順農村新春期間主要的娛樂項目。作為一名安順人,眼看近年來家鄉的地戲表演逐漸減少,心中既感可惜又感無奈。村民們對地戲表演的熱情減退,地戲表演頻率漸低,地戲面具的被需要性自然大大降低。正如筆者在前文提到,地戲面具的技藝精湛考究,倘若失傳將是我國乃至世界在非物質文化方面的一大損失。


主要參考資料

康保成:《儺戲藝術源流》(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沈福馨,筆錄及整理。2011 年。沈福馨的博客。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bdc2ad0100pdtr.html 。(上網日期:2013年4 月20 日)。
王秋桂、沈福馨:《貴州安順地戲調查報告集》 (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 年)。
吳萍萍、鄭瞳:《地戲面具的功能與審美變遷》,《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第6 期,頁265-267。
唐麗紅:《安順地戲:屯堡文化的載體》,《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 年第 230 期,頁缺。
何東序(進士):《(嘉靖)徽州府志》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年)。
沈福馨:《安順地戲面具》 (臺北:淑馨出版社,1994 年)。
楊庭碩、潘盛之:《百苗圖抄本(彙編)》(上卷)(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 年)。
郭淨:《假面探索---記西南地區假面表演》(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注腳

[3] 康保成:《儺戲藝術源流》(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4] 沈福馨,筆錄及整理。2011 年。沈福馨的博客。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bdc2ad0100pdtr.html 。(上網日期:2013 年4 月20 日)。
[5] 王秋桂、沈福馨:《貴州安順地戲調查報告集》 (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年)。
[6] 吳萍萍、鄭瞳:《地戲面具的功能與審美變遷》,《文學界(理論版)》,2011 年第6 期,頁265‐267。
[7] 唐麗紅:《安順地戲:屯堡文化的載體》,《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 年第230 期,頁缺。
[8] 王秋桂、沈福馨:《貴州安順地戲調查報告集》 (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年)。
[9] 沈福馨指出清道光年間的《安平縣誌》有記載「地戲」這一表演。關於此,詳參王秋桂、沈福馨:《貴州安順地戲調查報告集》 (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 年)。
[10] 何東序(進士):《(嘉靖)徽州府志》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年)。
[11] 沈福馨指出《土人跳鬼圖》中的畫面與現今安順的地戲表演場面類似。關於此,詳參 沈福馨:《安順地戲面具》 (臺北:淑馨出版社,1994 年)。
[12] 楊庭碩、潘盛之:《百苗圖抄本(彙編)》(上卷)(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 年)。該抄本源自乾隆時人陳浩所繪的《八十二苗圖並說》的一系列抄本,由楊庭碩組織的研究小組收集整理而成。


資料收集及撰寫 : 黃塵成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16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Google Image



圖片來源 :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