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田義墓

創造時間

明朝萬曆33 年(1605 年)


基本說明

田義墓,是明朝萬曆皇帝的寵信太監田義與十多位明清太監的墓群,建於明萬曆33 年(1605 年),是中國現時保存最完整,最有規模的太監墓。到清代有一僧人在墓園旁建庵以及庵前有一個巨石香爐,所以田義墓又稱慈祥庵和石香爐庵。現在,墓園旁更有一個「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對外開放參觀。墓園建築有神道門、華表、文武官石像生等,儘管歷經400 年,墓園仍保留原有建築風格。墓園另一特點為石刻,石刻又包括八仙、八寶、吉祥花卉等,精巧細緻,代表不同的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1]


歷史意義

以田義墓作為文物題材是因為它使人有以下三個思考方向和歷史意義。

第一,反映明朝宦官專制的政治現實。田義墓的碑文述說了田義生前是明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元老,萬曆年更掌司禮監大印,授蟒袍玉帶等特有待遇,死後萬曆帝更為他封城,賜葬,建墓,享有太監中最高規格的待遇。墓中神道兩旁有文臣、武官的石人像,田義為四品官,理應只有一、二品官員的墓前才能建石人,所以田義墓的禮制明顯是越軌的。另外,墓前也有大量龍的圖騰,龍是皇帝的象徵,宦官這卑微的階級是不應挪用的。這可以說是反映了出明朝宦官的顯貴,也反映出皇帝對其的恩寵和寬待,更甚便是反映明朝宦官專制跋扈的政治特點。

第二,反映當時社會有濃厚的宗教意味。田義墓內有不少豐富色彩,具藝術價值的圖騰石柱等,比如墓西的一個陪葬墓雕有具道教意味的寶珠、畫、珊瑚、方勝、祥雲、三環套、犀角「七珍」圖案以及具佛教意味的法螺、法輪、蓮花、寶瓶、盤腸、白蓋、金魚、寶傘「八寶」圖案。[2] 由此可見,明朝重道敬佛的思想相當根深蒂固。除此之外,更有一些石刻藝術如何仙姑、曹國舅、呂洞賓等「暗八仙」的畫像,反映神仙傳說也是深入民間。

第三,帶出歷史典故和哲理教示。在太監墓內,有不少精緻石刻,而很多石刻背後都有一些歷史故事和寓言。驟眼看似意義不大,但墓園內每一個石刻卻具有深厚的人生哲理和典故。比如說,慈有方墓東邊有一石雕,刻著兩個人,左面那個拱手而立,右面的官員用手指著一棵掛著魚的梧桐樹,這意味著成語羊續懸魚的典故。[3] 這教示人們應該要學羊續廉潔清白,以身作則,便會讓其他人都在朝野中達到廉政效果。


相關史料説明

在研究田義墓的過程中,因為田義墓作為博物館形式對外開放,所以涉及的資料是頗多的。不過,蒐集田義墓的正史仍相對少,這是由於田義在《明史》中無傳,具代表性的就只有《田義墓碑》和《司禮監太監田公墓誌銘》,而且在民國期間,一些軍閥為籌資金,竟盜竊了不少墓葬品,使一些文物史料流失。

田義墓雖然很少在正史中記載,但通過當時的一些人的描述不難發現田義墓的建造和保留原因。歷史上對於太監、宦官等人,一般人都感到咬牙切齒,對這些「庵人」都感到憤恨,認為他們權傾朝野,禍國殃民。但事實是凡事總有例外的,宦官田義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因為他辦事「周慎簡重,練達老成」,對國家和民族有功,所以深受萬曆帝重信,死後更有一些宦官敬重他人品和功德而隨葬於田義墓群,即使改朝換代,墓園仍未受到拆卸,原因也都是因為田義口碑不壞,明史都有正面記載,因此沒有受到如魏忠賢等宦官被人死後刨坟挖骨的下場。[4] 這些資料都有助我們了解更多歷史的另一面,宦官並不一定全是壞人,對於培養我們持平客觀的歷史態度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田義墓園有三個碑亭,中亭記錄田義鎮守南京的偉績,東西亭各述田義的生平和功績,但田義墓的碑碣也暗示了明代太監史的縮影,如東西亭的碑文記述了田義的生平和待遇。[5] 太監在朝廷是個特別的存在,不論出身或口碑都屬卑賤,但暗中卻是操控朝中政事的核心。雖然他們在宮中衣食無憂,但伴君如伴虎,始終有得罪顯貴的危機,臨老又要為自己的後事作打算,因為他們無後。由此可見,正因為自己無後沒有後顧之憂,所以大部份宦官在歷史上都是掌軍政控制君、臣、民,玩弄朝野,無惡不作的心態也是能理解的。另外有一個《皇恩准給》碑文記載慈有方向康熙提出護持田義墓的事,證明田義墓的歷史意義和重要性也相當大。由此可見,田義墓是相當值得保留的文物。


延伸研究用途

在將來的學術研究上,田義墓可以和其他墓碑或皇陵作比較。因為大多關於田義墓的研究只是剖析太監墓的價值和還原宦官生活史況,並沒有真正和其他墓園作比較。比如,田義墓可以和明十三陵作比較,從而得知明朝宦官的身份地位有否僭越皇權。又或者可以在石刻和建築上和皇帝陵墓作分析,觀察皇帝陵園的建築風格和太監墓有何不同。

除此之外,田義墓只是太監墓的其中一個代表,也可以研究其他朝代的太監有否私下建墓,反映當時宗教風氣是否濃烈或是反映太監在當時的專橫和跋扈。研究墓陵不單是研究價值和歷史意義,還可以在文化風俗和民間傳說的角度上分析,了解平民大眾對禮教、生死、宗教上存在怎樣的想法。對於分析文物的學術研究,考慮更多持分者意見會使我們審閱歷史更為客觀。


主要參考資料

杜飛豹: 〈京西有座田義墓〉 《時尚旅遊》,1999 年第04 期
舒乙、陳翰: 〈民間文化的浪漫和智慧‐‐‐田義墓的石刻裝飾藝術〉,《紫禁城》,2007 年第04 期
舒乙: 〈地宮變天堂‐‐‐田義墓的石刻裝飾藝術絕品〉,《北京觀察》,2006 年 05 期
秋陽: 〈善惡忠奸各有報‐‐‐謁北京田義墓〉,《貴陽文史》,2011 年第02 期
賀海: 〈首座宦官文化陳列館‐‐‐田義墓〉,《紫禁城》2001 年03 期


注腳

[1] 杜飛豹: 〈京西有座田義墓〉 《時尚旅遊》,1999 年第04 期
[2] 舒乙、陳翰: 〈民間文化的浪漫和智慧‐‐‐田義墓的石刻裝飾藝術〉,《紫禁城》,2007 年第04 期
[3] 舒乙: 〈地宮變天堂‐‐‐田義墓的石刻裝飾藝術絕品〉,《北京觀察》,2006 年05 期
[4] 秋陽: 〈善惡忠奸各有報‐‐‐謁北京田義墓〉,《貴陽文史》,2011 年第02 期
[5] 賀海: 〈首座宦官文化陳列館‐‐‐田義墓〉,《紫禁城》2001 年03 期


資料收集及撰寫 : 陳乾坤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13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拮圖至17u.com(尖兵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