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hough student projects available on this page were highly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quality and accuracy, they may or may not be fully verif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faculty.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HKBU do not hold responsible for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se projects.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STUDENT PROJECT

鄭和寶船

創造時間

明代永樂年間(約1402-1405 年間)


基本說明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帶領超過二萬七千人的船隊,先後七次下西洋。鄭和的船隊共分五大類---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和戰船。元帥,副帥,國師,天師及各國使節等重要人士才有資格登上寶船 [1]。一般人認為寶船只有一艘,然而,鄭和的船隊共有63 艘,可見其出海遠洋聲勢浩大。 各類船的建造及改造地點遍及江蘇、浙江、江西、湖廣、福建沿海各地,不過寶船主要在南京龍江船廠建造。[2] 縱使鄭和寶船背負著神聖的歷史象徵,但是尚未有一艘明永樂時海上沉船或船塢近處古船的殘體被發現,故此所有寶船的資料只能從文獻參考。而寶船的「消失」是由於花費巨大,國家財力難以維繫,故在明成祖逝世,繼位的明仁宗便下禁海令,而這隊連綿天際的船隊亦隨之消失。


歷史意義

鄭和七下西洋是第一個吹響了遠洋交流的號角,世界一眾的頂尖航海家,例如哥倫布,麥哲倫等等都只能排在其身後。現代的西方一直被人類認為是文明的象徵,科技發展的先鋒。但是正當歐洲才擺脫中世紀神學的束缚;鄭和的船隊便已經著手準備出發至人迹罕至,從未有人探索過的印度洋。由此可見,中國的海上實力在當時的時代絕對站在世界的頂點。當時以明的海上實力絕對可以稱霸海上,絕非一般西方眾國能疪美;明皇帝最後選擇了以文化交流的模式出海探索而非軍事侵占,發展殖民地亦體現了中國對當時落後國家的尊重。

此外,鄭和的船隊和各類船型亦能檢視到中國科技發展的步伐,及龐大的船隊顯示了明代中國驚世駭俗的造船水平 。許多中外人士 [3] 對於世界尚未昌明的古代,中國竟然能派出如此规模,組織有秩的遠洋木帆船隊長期在充滿變數的海洋上馳騁,紛紛大感神奇。要知道木經過長期浸水會出現腐爛,不過鄭和的船隊仍能七下西洋,可見其技術的長。當然,這種技術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發展出來,經過了不同朝代,逐步演變而成。從西漢發明了櫓,東漢發明了舵,到了唐發明了水密隔艙和撐條式席風帆,再到了宋發明指南針;中國航海技術一點一滴累積,一點一滴地進步。舵與指南針的發明絕對是人類進行遠洋航行的先決條件。[4] 最終到了明代,集合了前人的造船技術再配合鄭和自身去探清航路、召募航海人才、研究地文和天文導航技術的大量出海前準備,最終完成了這七次史詩式的偉大航道。

再看,鄭和下西洋主要進行海上貿易,但同時亦是由明成祖朱棣所發動的外交誘惑。鄭和下西洋按照 ''厚往薄来''的方針與所有到訪的國家建立起外交。在東西亞有4 個國家共9 位國王先後8 次到訪中國;亦有16-17 個國家先後4 次每隔2-3 年遣使来華。[5] 正正是鄭和寶船的啟航為中國帶來了繼唐代以後外交史的另一頂峰。

再言,寶船作為了一個良好的橋樑,把中國文化向東南亞國家傳揚。同時因為''厚往薄来''的方針,東南亞國家大量接受中國的賞賜,加上各國國王及外交特使訪華,使當時的永樂年間進入了盛世。若非鄭和乘坐寶船到處進行外交任務,恐怕永樂年間并不能如此安寧。不過在我看來,其實這是一種外交的侵略,明成祖以物質恩惠使各國都向他俯首稱臣,不僅減少了人命的傷亡,這可算是一種和平侵略。某程度體現了明成祖追求「普天之下莫非皇土 率土之濱莫非皇臣」的權力。

另外,鄭和寶船雖站在歷史的頂點,但同時亦見証著中國航海事業及科技的衰落。[6] 值得驕傲的是鄭和比起哥倫布和麥哲倫的成就更上一步而且不論船隊规模或是船隻大小都使他們鞭長莫及。不過,上文曾提及明成祖以''厚往薄来''的方針進行外交。這種外交手法經歷永樂一朝,已使國庫空虛,入不敷支。繼位的明仁宗當機立斷,再次頒布「禁海令」,并下令把這支叱吒一時的海上巨無霸拆毀。隨後幾百年,中國便不再在航海科技及技術上有新的突破,反而不思進取,漸漸被西方的各國所取代。而隨後,英國、西班牙等國家更加利用海軍不斷建 立殖民地。由此寶船見証了中國科技的威風的一面,但亦同時見証著中國海上科技的沒落。


相關史料説明

研究有關文物涉及的歷史資料眾多,當中多從鄭和本身進行深入探究。然而,直接提及寶船的資料其實非常有限,到現今為止,歷史學家對寶船的真實大小仍有所懷疑。「撥舡六十三號,大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中船長三十七丈,闊十五丈 」[7] 學界一直認為文獻記載的大小對於鄭和寶船的真實大小記載有所不在乎,認為當時的技術并不可能造出這種體型巨大的船。[8] 即使回歸現代,用當時文獻記載的大小去重新造一艘相同大小的船亦有所困難。在復原鄭和寶船的工程中,其實造船界專家的意見亦可參考;他們表示純用木材造的船,不可能造到400 多呎長而不漏水,其骨架若不用鋼材是很難有適航能力的。400 呎的木船只能在地上或水底打地基造一艘假船。[9] 以現今的技術亦無法以文獻記載的實際大小去造船,更遑論當時的技術。當然,寶船的製造圖已經消失,但我們不能假定當時的技術比現今還要高,所以即使沒有製造圖,理論上現代工程學的技術亦應能做到,不過結果卻是相反。

另一方面,鄭和寶船亦帶出了明成祖好大喜功的一方面。在我看來,作為一艘外交船,其规模犯不著如此龐大,且看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船隊的船隊,它們就如巨人眼中的小昆蟲。明成祖為了炫耀自己的實力,彰顯明朝的威望,故此以巨型船隊到訪各國,利用巨船作為滿足自己權力威嚴的慾望。要知道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修補,重建每一艘船是多勞民傷財,為的只是以'' 厚往薄来''的方式爭取鄰近地區的支持。


延伸研究用途

在未來的研究中,學術界可以利用船廠的遺址或過往的記錄去評估或估計寶船的大小,龍江寶船廠的遺址其實已經出產過小量有關寶船的遺物,如15 米長舵桿。[10] 正正是因為這些的出土文物,使寶船的兩派;質疑派和肯定派出現失平衡。質疑派的理據愈佔優勢,使得寶船的真實大小愈變得撲朔迷離,更令人值得花心思去研究。

另外,鄭和對東南亞的發展有著深遠,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相信,鄭和將軍是所有華人的驕傲 [11],也有人把他當成神來膜拜,馬來西亞亦曾用馬來文寫作《鄭和傳》和《三保大人傳》 [12] 其中的用途在於招呼各國的使節,讓他們隨船訪華,這些使節在船上的日誌相信對於研究寶船大小能作出重大的貢獻。若然歷史學家能返從東南亞各國探索得到當時的一些文獻,并翻譯之,必然能讓這個千古疑團更進一步接近真相。


主要參考資料

楊槱 :海交史研究,Maritime History Studies,2002 年02 期,頁36
蔡世华:歷史教學,History Teaching,2005 年02 期,頁74-75
安飛:《真是英雄一丈夫——記原海軍裝備技術部部長鄭明將軍》,中國船檢,China Ship Survey,2006 年08 期
鄭和 :《聯結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航海家》,北京 :海洋出版社,1988,頁14-18
蕭曦淸 :《鄭和船隊創世奇航 :中國海權的崛起與沒落》,台北市 :牧村圖書有限公司,2006,頁121-161
張侃:《鄭和VS 哥倫布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
郑一钧 :《鄭和下西洋資料汇编》,北京 :海洋出版社,2005
施鹤群 :《鄭和寶船之谜》,哈尔滨市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曾玲 :《東南亞的''鄭和記憶''與文化詮釋》,合肥市 :黄山书社,2008
廖建裕 :《鄭和與東南亞》,新加坡 :新加坡国际郑和学会,2005
清偉:《鄭和寶船有多大》,《养生保健指南》 2012 年第7 期 頁28
頓賀《由古文獻記載談鄭和寶船尺度》:船海工程,Ship & Ocean Engineering,2004 年01 期


注腳

[1] 孫亨利:(大到不可以的鄭和寶船) 〈NOW NEWS〉 2008/05/11 ]
[2] 《寶船的身世》 海洋世界,Ocean World,編輯部郵箱,2011 年12 期
[3] 辛元欧:《郑和下西洋的重大意义与历史源流》 上海交通大学 2003 年第 2 期,P59
[4] 侯樣祥:《傳統與超越—科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對話》,P45.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5]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航程與功績》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6 月01 日
[6] 中国历史从此走向了错误的轨道——明朝禁海令 王娟銳 2009-2-17
[7] 明 馬歡原著 萬明校注 明鈔本 《瀛涯勝覽》校注 第5 頁,第207 頁:海洋出版社 2005
[8] 《南京出土洪保墓志証實鄭和寶船体量和航程》 蘭臺世界,Lantai World,編輯部郵箱,2010 年15 期
[9] 孫亨利 :「鄭和寶船」大小與民族自信心 2008 年6 月11 日
[10] 滌塵山人 :華人時刊,Chinese Times,編輯部郵箱,2001 年05 期
[11] 贾靖峰 :「郑和伞」撑起和平 郑和之旅厚往薄来的四段轶闻 2005 年07月12 日
[12] 鄭鶴聲、鄭一鈞編《鄭和下西洋資料彙編》,頁2031


資料收集及撰寫 : 曾冠豪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58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資料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