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hough student projects available on this page were highly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quality and accuracy, they may or may not be fully verif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faculty.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HKBU do not hold responsible for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se projects.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STUDENT PROJECT

貞節牌坊

創造時間

最早記載於明代,成法制保證。明初朱元璋下詔旌表貞節:「大者賜祠祀,次亦樹坊表,烏頭綽楔,照耀建成定井閭」。[1]


基本說明

古人重儒家禮教,貞節觀在儒學盛行之先已被倡導。凡保持貞節的人,皆獲牌坊表揚。早在秦已旌表貞節。[2] 自明朱元璋,更對婦女問題偏執,開創了牌坊之舉。[3]

貞,據《易經》說:「恒其德貞,婦人吉」,即夫妻關係應該長久保持下去,[4] 不難連繫到古代婦女就是要守「從一而終」和「一女不能事二夫」等規條,才令夫妻長久。貞節,意味著婦女「不改嫁」或「不失身」。[5] 基本上,就是要對婚姻忠心不二,謹守貞節,便會獲得牌坊。但牌坊一般是紀念名人,以標榜其功德。[6] 但自明朝,便開立了具法律制度的貞節牌坊,洪武元年令:「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7] 由此,明起旌表貞節變得規律化,不少婦女在利誘下堅持守節。貞節的旌表分兩類,一是「節婦」,二是「烈女」,而獲貞節牌坊的,一般都是民間普通婦人。[8]


歷史意義

貞節觀在明清兩代進入巔峰狀態,對貞節的道德要求日益走向制度化和宗教化。明代開國時下詔,節烈婦人可「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清朝時期,節烈女子死後,官府為其祠中設位,春秋二祭。[9] 因此,歸結出兩大點。

首先,女子地位低微,如班固所指:「女者,如也,從如人也。」[10]「三從四德」就是女子為男性附屬品的最好證據。在這個男女不公平的社會裡,若給予婦女一個肯定,一個美譽,就令她們不惜一切遵循守貞守節的觀念,為的是一匾貞節牌坊,祠中靈位,一個流芳百花世的機會。其次,貞節牌坊只頒授給民間普通婦人,因此他們若獲此名譽,可「 除免本家差役」。由此看來,一個女人的聲譽可令全家免受徭役,貢獻了一個家族。

明朝時期,節婦共 27141 人,而烈女共 8688 人;清朝時,節婦人數共 9482,烈女 2841 人。[11] 明清兩代的節烈婦人總計起來,是歷代節烈婦的三分之二,可見朝廷著重貞節問題,婦女亦因個人和家族的榮譽,渴望得到貞節牌坊。因此,貞節牌坊對當時婦女的意義,不單是個人受人敬仰,更是光宗耀祖,因此受明清女性所追求。

透過歷史,我們看到不少婦女為得到貞節牌坊,被夫家壓逼,做假虛報,或被社會影響。有些家族,為了榮譽,夫家便強制寡媳守節,而寡婦為了自己和家族的聲譽,必須忍辱負重。[12] 有些婦女,為了榮譽,為早得到牌坊而虛報寡婦年齡,弄虛作假,都是為求在牌坊上留名。[13] 甚至未婚女子,夫死也要守志;被男子調戲、觸摸也要為貞節尋死。[14] 三十至五十歲是女姓的黃金時期,卻早已被冷冰冰的貞節牌坊壓在她們身上,以鮮血和青春換取一座座的貞節牌坊 — 封建倫理的人造化石,貞節牌坊無疑是女性的枷鎖。

然而,沒有貞節牌坊的壓制,就激發不起新一代知識份子的批判。知識份子在革命運動上,為女性自由和解放爭取不少。孫中山曾流學海外,有些價值如「平等」、「博愛」、「自由」,都受西方所影響,透過不斷的交流和反思,明白女性的地位在社會重要。孫中山有言:「女界多才,其入同盟會奔走國事百折不回者,已與各省志士媲美。」此話肯定了女性的能力,也確切地利用革命打破女性的枷鎖,讓她們可以走出社會。

因此,貞節牌坊啟示的歷史意義,不僅是女性個人與家族的榮辱,更揭示女性為守貞守節而曲從。而從女性的甘於曲從的性格,反映出儒家的宗教性深深影響中國歷史發展,也帶領新時代的知識份子批判古代的儒家學說。


相關史料説明

討論中國或西方婦女史的研究暫不算很多,對於貞節牌坊作深入研究與反思更是寥寥無幾,因此,我們可以集中研究貞節牌坊背後的觀念,包括男女平等、貞操等課題。

春秋戰國時期,男尊女卑觀念產生,《周易》提出「陽成男,陰成女」、「陰卑不得自專,就陽而成之」的說法,這都是指男有成就,而女則卑微,女性地位日漸低落。而西漢劉向的《列女傳》和東漢班昭的《女誡》,更成為宋後女子的讀物,明清在宋明理學的推動下,有更多書強調婦女的地位低,要服從於男性,謹守名節,例如徐皇后的《內訓》、溫璜的《溫氏母訓》,加上朝廷大力推動貞節,由此強化了男尊女卑的思維。

但從中國晚清至民國時期,都不乏知識份子挺身而出,宣揚男女平等的訊息。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帶起了女性解放思潮。陳獨秀強調「女子參政運動,求女權之解放也。」[15] 提倡婦女地位要提升,男女要平等。胡適對於民國時期還宣傳的烈女、節婦觀念,對於頒布婦女「節烈貞操」的《褒揚條例》等,進行了嚴厲的批判。他反對條例並指出,法律既不獎勵男子的貞操,又不懲男子的不貞操,便不該單獨提倡女子的貞操。[16] 可見他著重男女平等的問題,也著力爭取婦權的解放,再不停留在封建時代。而魯迅亦是另一位激烈表示反對節烈觀的知識份子,他寫道:「丈夫死得愈早,家裡愈窮,她便節得愈好。」[17] 諷刺節烈婦人獲貞節牌坊後便可有金錢作獎勵,他又提出「男子決不能將自己不守的事,向女子特別要求」,[18] 其一解釋到片面節烈觀要改變,其二是提出平等的概念。

另一方面,十八世紀英國女權主義者瑪莉.沃斯通克拉夫特 (Mary Wollstonecraft) 指出,很多女性是愚蠢和膚淺,但這是因為男人剝奪了她們受教育的機會。[19] 她知道男女沒有可能有同等地位,但希望兩性在生活上得到平等的對待。[20] 此為西方最早婦女研究的學說,與中國一樣,知識份子都是在渴求著人人平等的理想,以及女子不再受壓於男性。


延伸研究用途

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將古歐洲對女性在性方面的枷鎖,與中國古代貞節觀念作比較研究。貞操帶(Chastity Belt)是男性不擇手段地強制女性保貞守節的最有力證據 [21],正正與中國貞節牌坊不謀而合,二者都是男性冀望女性為他們守貞守節的附屬品,這也說明了貞節概念對古代社會為之重要,卻忽略了人性基本的自由與權益。因此,學者可以多在此方面作研究,探討中西貞節觀的異同,才可確切反映中外古代婦女都受到種種枷鎖,以及被社會不公平地對待。

另一方面,在二十一世紀,各人都在追求人權和自由,在香港,愈來愈多人有婚前性行為,對於傳統的貞節觀迥然不同。在西方社會新思潮的衝擊下,守貞守節可能對年青一代以不視為重要,甚至視之為落伍過時。在未來的學術研究上,可關注現今社會,女人是否都欠缺了守貞的精神,而從貞節牌坊的背後意義,我們應思想,它究竟是為女性帶來沉重的包袱,抑或是作為一個世人的榜樣,眾人的警惕呢?而在道德倫亡的社會下,貞節牌坊所帶出的貞節觀,其實應讓人好好的反省。


主要參考資料

參考期刊:
王麗韞: 〈從徽州貞節牌坊的盛行看徽商婦的生存狀態〉,《銅陵學院學報》,第6 期(2007 年),頁88-90。
辛靈美: 〈貞節牌坊考論〉,《聊城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四期 (2006年)。

主要參考書目:
常建華:《婚姻內外的古代女性》(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汪玢玲:《中國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石雲、章義和:《柔腸寸斷愁千縷.中國古代婦女的貞節觀》(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年)。
孫曉:《中國婚姻小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 年)。
章義和、陳春雷:《貞節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年)。


注腳

[1] 《明史.列女傳序》。
[2] 常建華: 〈旌表貞節〉,《婚姻內外的古代女性》,頁110。
[3] 汪玢玲: 〈明初婚姻政策與貞節牌坊〉,《中國婚姻史》,頁325。
[4] 石雲、章義和: 〈貞與貞節〉,《柔腸寸斷愁千縷.中國古代婦女的貞節觀》,頁45。
[5] 常建華: 〈婦女再婚〉,《婚姻內外的古代女性》,頁106。
[6] 汪玢玲: 〈明初婚姻政策與貞節牌坊〉,《中國婚姻史》,頁325。
[7] 《明會典》卷十九。
[8] 常建華: 〈旌表貞節〉,《婚姻內外的古代女性》,頁111。
[9] 常建華: 〈旌表貞節〉,《婚姻內外的古代女性》,頁111。
[10] 班固:《白虎通義》。
[11]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
[12] 汪玢玲: 〈明初婚姻政策與貞節牌坊〉,《中國婚姻史》,頁326。
[13] 汪玢玲: 〈明初婚姻政策與貞節牌坊〉,《中國婚姻史》,頁326。
[14] 汪玢玲: 〈清代貞節觀念的宗教化〉,《中國婚姻史》,頁377。
[15] 陳獨秀: 〈敬告青年〉,《青年雜誌》,第1 期 (1915 年)。
[16] 胡適: 〈貞操問題〉,《新青年》,5 卷1 號 (1918 年)。
[17] 魯迅: 〈我之節烈觀〉,《新青年》,5 卷2 號 (1918 年)。
[18] 同上。
[19] 維基百科。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http://en.wikipedia.org/wiki/A_Vindication_of_the_Rights_of_Woman (上網日期:2013 年04 月 20 日)。
[20] 同上。
[21] 章義和、陳春雷: 〈貞節帶〉,《貞節史》,頁250。


資料收集及撰寫 : 潘琪慧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34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Gend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圖片來源 : Ocean。2009 年。金門之旅—建築(上網日期:2013 年04 月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