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hough student projects available on this page were highly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quality and accuracy, they may or may not be fully verif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faculty.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HKBU do not hold responsible for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se projects.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STUDENT PROJECT |
|
秦始皇陵銅車馬 |
創造時間 公元前3 世紀(秦始皇年間) 基本說明 兩乘銅車馬於1980 年12 月出土,[1] 銅車馬被埋在秦始皇陵西側一個約200 平方米大小的坑道中。[2] 兩組大型銅車馬與其他兵馬俑出土時一樣,皆是彩繪的。[3] 惟一前一後放置的兩組大型彩繪銅車馬出土時因陪葬坑塌陷而被壓至破碎不堪,經過搬移和修復後,於1988 對外開放。[4] 一號銅車馬,車長2.55 米,高1.52 米,總重量1061 公斤;車馬按真實大小的二分之一所造。[5] 雙輪馬車前駕有四匹銅馬,並插上一柄大銅傘;傘下為一個立乘的銅馭官俑。[6] 據《晉書》謂,此車在古時被稱作「立車」(或「高車」),而「立車」則是用作開路、保駕的兵車。[7] 故此,兩乘銅車馬出土時,一號銅車馬置於二號銅車馬之前,並且車內裝備了銅製的弓弩、箭矢、盾牌等兵器。[8] 二號銅車馬,車長3.17 米,高1.06 米,總重量達1241 公斤;車馬也是按真實大小的二分之一所造。[9] 雙輪馬車前同樣駕有四匹銅馬,馬車上端有一個龜甲狀的篷蓋;車內的銅馭官俑則是坐乘的。[10] 而銅車馬上的文字則指出其名為「安車」,而「安車」則是供賢士、達官、王公等官員、貴族所乘。[11] 因此二號銅車馬設有窗櫺,並放置了金、銀飾物逾1600 件。[12] 歷史意義 雖然考古學家發現了不少戰國時期以後製造的車子,但是那些車子都是用木所製的,經過數千年後,大都已朽壞。因此,對於中國遠古時期的車子的結構,我們所知的不多;幸好兩組銅車馬為我們解開了中國遠古車子之謎。[13] 另一方面,秦陵銅車馬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製造、同時結構最為完整的車馬。[14] 秦陵銅車馬還為我們展示了當時的最高超的冶金和鑄造等工藝的水平,包括嵌鑄法、包鑄法、焊接法、套接、卡接等十多種工藝。[15] 秦代的鑄造技術是中國古代一個前無古人的奇蹟,美藉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感慨道:「其結構之複雜,技術之精湛,是以往所出的銅器中沒有任何一件可與之相比」。[16] 因此它們被一眾學者稱為「青銅之冠」。 一號銅車馬的車馬鞁具的鑄造技術驚為天人。馬軛上的构件是用銅板以子母扣法連接;鞁具由約350 件金屬构件組成;而銅馬的纓則是用直徑以半毫米計的銅絲所製。[17] 鑄造這麼細小和細緻的配件是需要一定的冶煉水準。二號銅車馬則有更為創新的技術。銅車馬的車門和車廂以「門軸合頁」的結構連接;這種現代工匠廣泛應用的門框「合頁」技術在二千多件前的銅車馬中已經出現。[18] 另外,銅馭官俑的神情一個嚴肅,一個恭謹;身體各部分如髮絲、關節等都雕塑得活靈活現。銅馬俑的神態各異,有的昂首、有的左顧右盼;同時,銅馬俑的肌理突出,顯得強壯有力。[19] 這除了展示出秦代的工藝水平,也反映了秦朝的官階等級和軍力強盛的時代背景。 相關史料説明 有關秦陵銅車馬,我們必須瞭解當時帝王的車駕制度。在古代,馬車是其擁有者的身份和地位之象徵。[20] 因此,在秦代,乘車是有森嚴的等級制度,而帝王的車駕制度則曰「鑾駕制度」。[21] 皇帝出行乘坐的是「金根車」,另設屬車──即立車、安車。[22] 根據《後漢書》記載:「天子所御駕六,余皆駕四」,說明了駕有四馬的一、二號銅車馬只是屬車,並非秦始皇御駕。[23] 秦始皇乘坐的車子稱作金根車,是因為車子以黃金裝飾,富麗堂皇,而根是指萬物的根本,故得此名。[24] 至於金根車的下落,學者相信在始皇死後陪葬於陵園,只是我們還未發現而已。[25] 此外,秦時的卤簿制度(即皇帝出行時的車隊排序)則分為大駕、法駕和小駕。[26] 蔡邕《獨斷》記載:「大駕屬車八十一乘,法駕半之」,可見秦始皇出行時,車隊龐大,人數眾多。[27] 延伸研究用途 由於中國的名字在國際間日益響亮,當代的中外電影紛紛加入中國元素,而秦陵和兵馬俑則常為電影的背景題材,例如電影《神話》、《秦俑》等。可是銅車馬在電影中有重要戲份的便可算是《神鬼傳奇3》(英語:The Mummy:Tomb of the Dragon Emperor)。背景是戰國時期的霸主「龍帝」(參考秦始皇設計之人物)的屍首被置身一輛駕有四馬的銅車馬裡,及後「龍帝」復活,並繼續劇情。[28] 雖然「劇情純屬虛構」,但從歷史學角度而言,故事的設計是與史實不符。首先,在秦陵出土的銅車馬只有上述兩組,而戲中那拖著棺木的銅車馬則不存在於世(起碼考古學家到現在還未發現)。此外,由於戲中的銅車馬安放了皇帝的屍首,依照相關史料推斷,該銅車馬應由六匹馬所拉動。然而,戲中的銅車馬只駕四馬;加上按該車的外觀而言,拖拉著銅棺的是一乘立車(但無銅傘)。故此,這和史書中記述,與皇帝所乘的「金根車」駕有六馬的內容是有所出入。這亦表明了在此電影中,帝王御駕的銅車馬被「降格」,並不符合古時(尢指秦代)的「鑾駕制度」。因此,該電影的細節存在了一些瑕疵。 主要參考資料 武伯綸、張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王仁定等:《秦始皇兵馬俑》(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年)。 孫偉剛:《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 徐衛民:《遊訪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夢回大秦帝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徐衛民:《地下軍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 年)。 段清波:《秦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 年)。 袁仲一:《秦兵馬俑》(北京:三聯書店,2004 年)。 汪少華:《中國古車興名物考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 《神鬼傳奇3》(英語:The Mummy: Tomb of the Dragon Emperor),導演:羅伯•柯漢,演出:布蘭登•費雪,瑞秋•懷玆,李連杰,楊紫瓊等(美國:環球影片,2008) YouTube,筆錄或整理。2011。國寶檔案2011-06-16 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e4XP7LRw8w。(上網日期:2013 年4 月25 日) 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 「一統天下:秦始皇帝永恆國度」 注腳 [1] 武伯綸、張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2] 王仁定等:《秦始皇兵馬俑》(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年)。 [3] 同上。 [4] 孫偉剛:《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 [5] 段清波:《秦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年)。 [6] 孫偉剛:《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 [7] 同上。 [8] 同上。 [9] 段清波:《秦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年)。 [10] 孫偉剛:《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 [11] 孫偉剛:《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 [12] 徐衛民:《地下軍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 年)。 [13] 武伯綸、張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14] 孫偉剛:《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 [15] 袁仲一:《秦兵馬俑》(北京:三聯書店,2004 年)。 [16] 孫偉剛:《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 [17] 同上 [18] 同上。 [19] 徐衛民:《遊訪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夢回大秦帝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20] YouTube,筆錄或整理。2011。國寶檔案2011-06-16 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 [21] 徐衛民:《遊訪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夢回大秦帝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22] 徐衛民:《地下軍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 年)。 [23] 同上。 [24] 徐衛民:《遊訪秦始皇帝陵與兵馬俑・夢回大秦帝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25] 徐衛民:《地下軍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 年)。 [26] 武伯綸、張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27] 徐衛民:《地下軍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 年)。 [28] 《神鬼傳奇3》(英語:The Mummy:Tomb of the Dragon Emperor),導演:羅伯·柯漢,演出:布蘭登·費雪,瑞秋·懷玆,李連杰,楊紫瓊等(美國:環球影片,2008) 資料收集及撰寫 : 廖心皿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79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