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hough student projects available on this page were highly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quality and accuracy, they may or may not be fully verif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faculty.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HKBU do not hold responsible for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se projects.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STUDENT PROJECT

候風地動儀

創造時間

東漢事期(公元132 年)


基本說明

候風地動儀是中國天文學家張衡於東漢事期(公元132 年)能發明的,也是世界第一部用來偵測地震的儀器。[1] 然而,真正的候風地動儀原型卻已經失傳。根據《後漢書》中記載:「候風地動儀以精銅製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樽。」候風地動儀以精銅製造。八個主要方位上各有含着銅球的龍頭。對準龍頭的下方,各有一仰頭張嘴的青銅蟾蜍。當其中一方傳來地震時,此方的銅球便會跌落青銅蟾蜍的口中。因此,根據口中有銅球的蟾蜍的方位,便能確定地震發生的方向。[2]


歷史意義

從二十世紀開始,地震發生的次數愈見頻密,人們對於地震學的研究愈來愈重視。東漢時期,候風地動儀成功監測到公元138 年的隴西地震,令地動儀得到重視,開創中國對地震研究的歷史。[3] 中國地震發生頻繁,自夏商周以來,地震災害對人們的傷害甚大,人們也認為地震與君主的行為有很大的關聯。這種封建迷信的看法令古人一直對地震逆來順受。然而,張衡對地震的研究和候風地動儀的發明打破了中國的傳統,讓人們從另一角度認識地震,同時亦讓中國的科學發展邁進了一大步 [4]。

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歐洲在1880 年才製造出相似的地震儀,這比候風地動儀的出現晚了差不多一千七百年。[5] 但如此驚人的發明最終卻失傳於東漢末年的戰亂之中。由此可見,根心蒂固的封建思想和其朝代的統治者對科學技術和發明並不重視,候風地動儀也沒有得到廣泛使用和推崇,以致在戰亂期間沒有受到應有的保護而保存下來 [6]。

再者,中國古代的科學發展亦受到中國早期的哲學概念如重關係、重經驗而輕分析、輕邏輯等傳統思想的局限。中國古代在科學理論和方法上一直欠缺研究,缺乏系統式的理論和在邏輯上進行論證。例如,在編輯書籍上,《本草綱目》和《天工開物》等著作皆是應用經驗而非邏輯理論7。這導致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局限於狹窄的領域,造成科學技術在傳播和保存上的難題。由此可看出候風地動儀的失傳可說是由於當時科學發展的不完善和文化思想及社會背景的阻礙。


相關史料説明

張衡的候風地動儀在一百多年來一直備受重視和關注,並且在國內國外不斷被研究。對於候風地動儀,我國不少學者一直認為「候風地動儀」是一種儀器。後來,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已故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對此觀點並不同意,認為在《後漢書張衡傳》「复造候風地動儀」一句中所記載的「候風地動儀」其實是兩種不同用途的儀器,一是測風向的「候風儀」,一是測地震的「地動儀」。[8]

這種新穎的觀點被提出後,引起了學術界廣大的迴響。儘管不少學者對這種說法不置可否,但有些歷史學的學者均認同竺可楨先生的看法,如從谷岱的《張衡與渾天儀,地動儀》和杜石然、范楚玉等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中可看出這些學者紛紛採取和接納這個前所未有的新觀點。[9] 另外,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亦在《中國通史簡編》中指出候風地動儀實是兩種用途迥異的儀器。[10]


延伸研究用途

在將來的研究中,學術界可再加以研究候風地動儀終究是一種還是兩種儀器。因在《後漢書張衡傳》中並沒有記載對候風儀的描述,相關研究可加深人們對候風儀及地震儀的了解。再者,若候風地動儀只是一種儀器,那麼真正的候風地動儀原型是只有地動儀的功能還是也包含了候風儀和地動儀兩種用途?更多的考究可幫助理解真真正正失傳已久的候風地動儀。

除此之外,雖然候風地動儀備受國內外的關注和研究,然而學術界卻忽略了候風地動儀與西方第一台地震儀的比較。候風地動儀比歐洲地震儀的出現足足早了約一千七百多年。研究中西兩方的地震儀並且作出比較,能有助更深入探討候風地動儀的發明對西方科學技術和發明地震儀有何影響。


主要參考資料

馮銳 : 〈地動儀的歷史真實和科學價值〉,《科學時報》,2011 年1 月3 日
方舟子 : 〈方舟子:張衡的地動儀管用嗎〉,《中國青年報》,2010 年12 月1 日
李尚鴻 : 〈失傳千年的張衡地動儀在山西成功「復原」〉,《三晉都市報》,2008年8 月7 日
劉夙 : 〈地震釋疑:張衡「地動儀」能否記錄地震〉,《新京報》,2008 年5 月19日
黃興濤 : 〈西方地震知識在華早期傳播與中國現代地震學的興起〉,《中國人民大
學學報》,2008 年第五期
陳建源 : 〈神奇的候風地動儀〉,2008 年1 月3 日
《中國科學技術與發明》,僶勉出版社,1978 年
王志堯: 〈張衡:世界史中罕見的全才偉人〉,《漢文化研究》,2004 年10 月
王仁宇: 〈張衡與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 兼論中國古代科技發展滯後的文
化原因〉,《漢文化研究》,2004 年10 月
Leopold Leeb:《張衡,科學與宗教》,2000 年11 月
段治文:《中國現代科學文化的興起1919-193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1月
史延廷: 〈東漢張衡所造「候風地動儀」補論〉,《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年第3 期
李志超: 〈候風地動儀新說〉,《尋根》
竺可楨: 〈中國過去氣象學上的成就〉
范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 (修訂本)第三編,1958 年4 月第3 版


注腳

[1] 〈中國科學技術與發明〉,《僶勉出版社》,1978 年,頁282
[2] 〈中國科學技術與發明〉,《僶勉出版社》,1978 年,頁283
[3]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唐錫仁: 〈中國古代的地震測報和防震抗震〉,《中國古代科技成就》,1978年,頁318
[4] 〈中國古代地震和古人對地震的看法〉,《文化中國》,2008 年5 月17 日
[5] 王志堯: 〈張衡:世界史中罕見的全才偉人〉,《漢文化研究》,2004 年10 月,頁433
[6]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唐錫仁: 〈中國古代的地震測報和防震抗震〉,《中國古代科技成就》,1978年,頁318
[7] 王仁宇: 〈張衡與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 兼論中國古代科技發展滯後的文化原因〉,《漢文化研究》,2004 年10 月,頁514-515
[8] 竺可楨: 〈中國過去氣象學上的成就〉
[9] 史延廷: 〈東漢張衡所造「候風地動儀」補論〉,《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年第 3 期
[10] 范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 (修訂本)第三編,1958 年4 月第3 版,頁238


資料收集及撰寫 : 麥向婷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43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中國風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