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hough student projects available on this page were highly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quality and accuracy, they may or may not be fully verif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faculty.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HKBU do not hold responsible for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se projects.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STUDENT PROJECT

打小人儀式

創造時間

源於中國古時的農業社會


基本說明

打小人這項習俗源於中國古時的農業社會,後來以廣東一帶(例如東莞、增城)的發展及流傳較為活躍。不同的地方對打小人儀式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根據廣東一帶流傳的說法指打小人儀式是源於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1]。中國務農社會相傳,驚蟄期間(按中國的曆法計算,驚蟄代表春天的來臨)響起的春雷」會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蛇蟲鼠蟻,然後牠們便會四出破壞並且影響農民的耕種 [2],而只要在驚蟄當天拜祭百獸之首白虎就能鎮壓該些害蟲,而且驅除百邪千害。打小人的儀式主要有祈求平安、解災解難及趕走小人的作用,是祈福一種 [3]。後來,打小人儀式漸漸由廣東一帶流傳到香港 [4],而儀式多年來於香港的發展間呈現了許多不同方面轉變,包括步驟、儀式、內容、形式等。


歷史意義

雖然在傳統的打小人儀式中不論其起源、進行過程及實際作用均全無科學根據,但時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項儀式仍被以不同的形式流傳著,可見其有一定的存在價值和深層的歷史意義。事實上,打小人儀式的內容和流傳方式都可反映出古今的人類對這項傳統習俗有著一定程度上的需要──心理上的滿足及調劑。

就打小人儀式的源起與驚蟄之關係而言,蟄伏於地底的昆蟲是聽不到「春雷」的,更莫說會被驚蟄期間的雷聲轟醒,昆蟲之所以於驚蟄期間不斷「出現」是由於大部份地區都逐漸進入春耕狀態,蟲卵亦開始孵化 [5]。因此,進行打小人儀式不代表能夠鎮壓大地的害蟲和「小人」,亦不能使他們得到保佑。然而,古時中國的人類卻將自然現象跟他們的傳統觀念銜接在一起,便衍生出打小人儀式。人們於每年驚蟄進行此儀式,祈求冬去春來的一年能風調雨順,農耕豐收,遠離小人並希望有貴人扶持。而這種求心安理得及平安的心態和表現,也就是打小人儀式出現的最根本意義。

表面看來,古時候人類於驚蟄進行祭白虎及打小人儀式是基於一個「拜神」的迷信心態 [6],但深入來看,農民們希望農耕豐收、生活平安等都是非常合理的需求,而他們選擇將此需求訴諸於一個儀式上,亦相信其成效。由此可見,傳統的打小人儀式並不是膚淺地反映出傳統中國人迷信的特點,而是有助後人理解古時人們一些心理上的需要,例如自身平安,也證明到此儀式於古時的實際功能其實就是提供一個給予農民們表達心理訴求的途徑。隨著時代的發展及轉變,打小人儀式都起了不少的變化,例如儀式的步驟被省略、打小人時唸的口訣內容亦「日新月異」。這代表著打小人儀式背後主要為了祈福、求平安的觀念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然而,此等改變除了因為時代的發展外,跟人們不同的心理需要也有著唇齒相依的關係 [7]。

以流傳到香港地區的打小人儀式為例,其於現代社會中具有減壓和平衡心理的功能。這可由時下打小人的口訣內容及進行的形式反映出來。在口訣方面,內容由傳統主要與神佛及祝福語有關字句被改成怨毒的罵句,如「打你個小人頭,等你有氣冇埞唞,日日去扻頭,打你個小人面,等你全家中非典,成世都犯賤」[8],內容甚至可以針對「仇家」、目的而自創。至於進行形式方面則變得非常多元化,例如網上的打小人遊戲 [9]。

事實上,人們在打小人時拍打和咒罵紙人可以宣洩出心中的不滿,讓人暫緩心中的鬱結、紓解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有助平衡心理。也由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對「小人」發洩不滿,針對性地進行打小人可以讓他們有例如有不少婦人會以丈夫的情婦為打小人的對象(有人甚至會攜同情婦的照片),希望把她「打走」[10]。雖然儀式中稟神及祈福等傳統觀念被淡化,但儀式中的心理功能(發洩不滿)並沒有減退,能夠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個宣洩和訴求意願的渠道。

簡而言之,不論古今人們打小人的原因和形式,都能反映出此文物的心理功能是令其一直被傳承至今的原因之一,於歷史上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相關史料説明

研究文物的心理調劑功能在歷史上的價值及意義時需參考的資料範圍較為廣泛,因為有關文物本身所牽涉的相關內容及背後觀念有很多,例如中國傳統宗教、思想、社交各方面等。由於完全集中探討及解構打小人傳統儀式的書藉非常少,因此相關的資料需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蒐集,例如與中國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書籍、與文物相關的影片、圖片及文章,均有助理解文物的背景、作用和反映的觀念等。

上文提到打小人儀式在傳統中國來說的作用主要是為了解災解難和迎接貴人,而儀式中的口訣內容不但是很好的證據,也可直接地加深後人對文物的認識。史料可在與打小人儀式相關的特輯[11]中找到。從口訣「順順利利 大吉大利 小人離開去 貴人守護來 抓走所有小人五鬼……[12]」中可見,古時人們打小人是本著祈求平安順利,遠離小人的心態。雖然口訣都並無科學根據,但由於口訣內容能夠表達出事主們的訴求,所以成為儀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反映出儀式中的口訣在滿足事主們的心理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另外,在打小人儀式的過程中都可反映出傳統的祈福觀念。例如步驟之一的「接貴人」,拿起貴人紙在空中舞動或在事主身上揮來揮去,象徵為事主迎接貴人,同時會唸出「打完小人接貴人 貴人扶持 得心應手 橫財就手 想什麼得什麼」的祝福語句,祈求貴人給事主帶來好運、財富等。


延伸研究用途

打小人儀式表面上似是一項迷信而且無實際作用的傳統活動,然而,此儀式除了可從其心理上的功能和作用反映出古今兩個時代的人的生活模式和心理需要外,還包含了很多方面的歷史意義和價值例如宗教觀念。傳統中國社會主要信奉道教和佛教,但他們基本上都存在「多神觀念」,只要他們覺得可以拜的都會拜,因為他們深信「拜得神多自有神庇祐」,例如他們會同時拜祭太上老君和佛祖。這觀念都在打小人儀式中都可被清晰地反映出來。傳統上,人們在儀式中會祭祀白虎,祈求牠鎮壓害蟲並制服小人 [13]。可見,傳統中國社會裡的宗教觀念並不是一「神」觀念。


主要參考資料

文章:
1. 喬健、梁礎安,〈香港地區的「打小人「儀式〉,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2 年。
2. 謝嘉莉,〈解構 打小人〉,載《大學線月刊第 69 期》,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5 年。
3. Sally Wu,〈Beating a 'Petty Person' under Goose Neck Bridge〉,《Visit Hong Kong Volume 3》。

論文:
梁燕凌、辛永明、吳惠源: 〈香港「打小人」儀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承傳〉,(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2007 年),頁3-13。

期刊:
〈驚蟄〉,《現代養生》第3 期(2011 年3 月),頁1。

報章:
于晶波,〈香港「 打小人」 被視為 亞洲安慰心靈最佳物之一〉,《廣州日報大洋報》,2010 年3 月6 日。
紀曉華,〈漫遊灣仔 打小人〉,《蘋果日報》(副刊),2008 年5 月21 日。

特輯:
《香港獨家》,演出:梁榮忠,(香港 :TVB,2009)。
〝 http://video.online.hk/watch/16287 〞

網站:
驚蟄與打小人 〝http://www.hkedcity.net/article/living_life/insectswaken/ 〞
東南亞華人驚蜇打小人──另有一套
〝 http://www.xiao-en.org/cultural/magazine.asp?cat=34&loc=zh&id=1698〞
http://www.fushantang.com/1003/c1015.html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80500419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051600836


注腳

[1] 梁燕凌、辛永明、吳惠源: 〈香港「打小人」儀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承傳〉,頁3。
[2] 〈驚蟄〉,《現代養生》第 3 期,頁 1。
[3] http://www.fushantang.com/1003/c1015.html.
[4] 喬健、梁健安著,〈香港地區的打小人儀式〉,頁 115。
[5] 〈驚蟄〉,《現代養生》第 3 期,頁 1。
[6] 謝嘉莉,〈解構 打小人〉,載《大學線月刊第 69 期》。
[7] 美國時代雜誌《TIMES》指出打小人是另類的心理治療,有助舒緩壓力。
[8] 摘錄自'' http://www.fightclub.com.pk/text/t-41749-p-1.html ''.
[9] http://www.t45ol.com/play/755/littleman-revenge.html.
[10] 特輯《香港獨家》中,職業打手梁婆婆指出了她部份顧客打小人的原因。
[11] 特輯《香港獨家》(香港:TVB,2009)。
[12] 特輯《香港獨家》中,職業打手梁婆婆親先示範打小人的步驟及唸出口訣。
[13] 梁燕凌、辛永明、吳惠源: 〈香港「打小人」儀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承傳〉 。


資料收集及撰寫 : 吳裕芳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12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雅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