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在香港
在港試映前台特寫
看了「一江春水向東流」試映,我有這樣的一個經驗:就是當太太,小姐和感情豐富的先生們要去看這部片子的時候,請不要忘了摘帶兩樣東西,第一是手帕,第二黑眼鏡。
手帕當然是用來抹眼淚(小姐們帶兩條爲佳),而黑眼鏡,則是用來散場遮着眼睛出場,免得要借故跑進厠所去躱一會(以至厠所擠滿滿的),或紅着眼睛低頭跑出來而不敢見人。
香港試映時,白燕看「一江春水向東流」,前些小時都聽見她「一輪嘴」给這說那,當映至母,媳,孫三人至溫宅見張忠良,而張忠良於「懺悔」中忽然由穿着西式大禮服變成「文裝」時,又以爲執到痛脚,立卽指出:「換衫換得甚快嘅?」倒是黄曼梨比較高明,隨卽答她:「係幻覺呀嘛!」
又一粵語的「導演」,在看完了該片之後,大讚舒繡文換睡衣鏡頭「盞野」,該鏡頭的導演手法高明。
「三句不離本行」其斯之謂乎?
四小時連續放映招待各界,在香港還是第一次,「一江春水向東流」嚴肅的主題,把觀衆迫得氣也透不過來,散場時,還有人不願走「四小時過得太快呵!」
一般人看過了「一江春水向東流」,都很喜歡拿它來和「八千里路雲和月」作比較,大致的意思是「它比「八千里路雲和月」,更完整,更深刻,更動人!」也就是說,更富於「戲劇性」,一位攪戲劇的行家看住說:「我看戲常常是意識地要不受劇的情緖感染而保持批評的態度的,看「八千里路雲和月」,我沒有流淚,但看「一江春水向東流」,我不禁流下了十次淚,幾次這樣自己對自己說:「忍住它吧!」但結果還是忍不住。
有一對靑年夫婦去看試映,太太哭得眼紅了,離場時到難爲情,跑到厠所去抹眼淚,累得丈夫在外頭候了十多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