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的眞面目 宋淇
所謂歷史的真實性往往很成問題。正史照理應該翔實可靠,但總是代表官方的觀點,未必眞能接觸到事件的眞相。至於稗官野史是根據道聽塗說,有時以訛傳訛,難以令人信服。舉一個例,阮籍有一次登臨廣武,正是楚霸王項羽與漢高祖劉邦作戰之處,不禁臨風太息,說: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這是一千多年來大家所一致公認的史實。可是淸朝詩人潘來却寫了一首詩:
蓋世英雄項與劉 曹奸馬譎無堪羞
阮生一掬英雄涙 不爲前朝楚漢流
照他的說法,阮籍心中仍甚佩服項羽與劉邦,他所看不起的乃是曹操和司馬懿等一流人物和他們的子孫,可是又不敢公開譏笑,以免 引起殺身之禍,所以他實在是指桑罵愧。給潘來這樣一解釋,阮藉的佯狂以及他當時的心理和處境,我們才會恍然明白。潘來不僅是在做翻案文章,而是根據他詩人的直覺一下直入阮籍的內心——使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不但是唯一的解釋,而且事件本身的眞相非如此不可。
關於西施的傳說,散見於古人著作很多,但都是一麟一爪,等到出現於民間傅說之後,則又遠了一步。近人的解釋性的歷史小說 和歷史劇,更造成錯誤的印象。很難令人接受。這次姚克先生在寫「西施」之前,承他將他的出發點詳細講給我聽。他和近人的看法非但不同,有時還完全相反。他認爲吳王夫差並不是一個荒淫無恥的昏君,吳國的滅亡也决非简單的美人計或越王的臥薪嘗胆所造成,西施也决不是一個普通工讒善媚的美女。戲的重點並不在西施和越王,甚至范蠡的身上,因爲他們中間沒有衝突,根本不會有戲。戲的重點應放在西施,吳王夫差和伍子胥身上,然後才有個人與國家,愛情與責住,愛與恨的交織,矛盾和搏鬥。聽了這一番話之後,悶在我心中十幾年的疑團才一下打破。我相信讀者和觀衆在看到姚克先生的西施之後,一定會同我同意,認爲他並不是在做翻案文韋,而是根據藝術家和戲劇家的直覺一下深入到人物的內心,甚至事實的眞相。因爲社會習俗會變,人性是不會變的。如果一個劇作家能把提到人性的話,他的解釋一定比歷史的記載還要合理,還要真實。說一句不過份的話,姚克先生可以說是第一個恢復西施眞面目的人。這也就是我和很多人都在引頸以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