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百駿圖

創造時間

雍正二年(1724)


基本說明

郎世寧的「百駿圖」於清朝雍正二年(1724)開始繪畫,於雍正六年(1728)完成。 畫家郎世寧是名來自意大利的傳教士,擅長畫畫馬,在清朝畫壇享負勝名。而「百駿圖」更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百駿圖是一幅長卷畫,圖中包含了一百隻肥瘦不一,千姿百態的馬匹。這幅畫縱長九十四厘米,橫長七百七十六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館。


歷史意義

郎世寧來自歐洲長靴意大利,是當時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也是中國的宮廷畫家。他大平生都留在中國,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差不多有一整個甲子。他年青時曾暫住葡萄牙,故此他1715 年來到中國時,他曾先停留在澳門居住和學習中文。當時傳教士來中國並非稀奇之事,但能夠像郎世寧官拜三品大員,歷待三朝的外國傳教士可謂凰毛鱗角。

郎世寧本來到達中國的責任是傳教,但他早早就被康熙帝策封為宮殿畫師,故此他並非像一般傳教士,在民間落戶傳教。 郎世寧剛到達中國時便對清代當時的畫壇風氣提出質疑,他認為中國畫中遠近配合的觀念有錯誤,逐向康熙帝建議改用西方繪畫的技術,用幾何學的透視原理來應用在畫學上。後來雖然被康熙帝拒絕,但他和清代學者年希堯作合著的《視學》,對後來的中國畫壇起了相當重要的影響。

郎世寧到達中國,被康熙召入宮中的時候是康熙耳順之年,幾年後康熙駕崩,雍正帝登位時,將原本滿清推崇的禁止西方宗教,科技流入民間的政策強化。令當時外藉傳教士在中國數量銳減,而郎世寧是屬於少數安然無礙的外國人。 不少人提出質疑的是為什麼康雍乾幾位皇帝對西方學術都富有興趣,但對待西方傳教士上卻態度嚴苛。 對此,不少歷史學家提出了觀點,我認為,作為一國之君,」」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城。」」由於前朝朱明對外藉傳教士禮賢相待,對西方宗教(天主教)不抗拒,甚至許多朝中大臣,王親貴戚都先後受浸入教。加上當時西方傳教士不時向明朝皇帝提出以西方練兵,抵抗邊疆女真族的入侵。所以,當滿人順利入關,改朝換時,他們大部分人都認為外藉傳教士是與朱氏宗室站在同一陣線,普遍對洋人印象頗差。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康雍乾三位皇帝雖然對西方知識有興趣,但對待大部分西方學者的態度和明朝君主大有不同,恰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雍正帝在位期間,郎世寧得到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令他可以透過自已的作品向雍正帝和其他宮廷畫家一展歐洲明暗畫法的獨特之處。 他於1728 年完成的百駿圖,採用歐洲油畫的風格和手法,雍正帝十分欣賞,逐命令郎世寧傳授歐洲畫藝予當時的中國宮廷畫家。從此,當時的清朝宮廷裏開始流行畫西洋油畫的風氣。再加上郎世寧和當時雍正帝幾位的兄弟關係密切,而且還替親王們作畫,所以當時不僅是宮廷內,連滿州貴族圈子裏也產生了欣賞和收藏歐洲藝術品的風氣。

雍正帝在位13 年後就由乾隆繼承大統,這時候的郎世寧歷經康雍兩代,已經成為宮廷畫家中的佼佼者。其地位與當時的宮廷元老級畫家冷枚,唐岱等人相同。在乾隆期間,郎世寧得到前所未有的機會,他的作品和乾隆在位期間的大大小小事蹟都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他除了作畫方面作出貢獻,朗世寧還參與了圖明園內長春園的設計和施工,後來官拜正三品也是因為此原因。

郎世寧一生作畫數量無數,清史稿內對他的評價是:「郎世寧,西洋人。康熙中入值,高宗猶賞異。凡名馬,珍禽,異草。輒命圖之,無不栩栩如生。設色奇麗,非秉貞等所及。」 他由當初在環境惡劣的畫室完成百駿圖起,受皇帝賞識,繼而為清朝畫壇掀起新一頁,通中的歷史意義除了在藝術層面上呈現,還在宗教和政治層面上表現出來,他的出現,亦反映了清政府對西洋傳教士高壓懷柔政策的並存,以及反映了皇帝的喜好。


相關史料説明

郎世寧所畫的百駿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西合壁的繪畫技術形容了別具一格的風格特色。 由於郎世寧差不多大半生人都留在中國,連死後也葬於北京市,所以他的作品只對於當時滿清宮廷,中國畫壇產生了相對較大的影響,除了滿清宮廷外,直接提及此畫的人不多。 因此我把討論重點稍作調整,集中討論此畫的作家郎世寧身上。

郎世寧本身身份是傳教士,來自天主教耶穌會。耶穌會為天主教的主要修會之一,成員:耶穌會的成員都是神父,非神父者不能成為成員。耶穌會的成員必須發誓他們將生活貞潔,貧窮,對修會和教宗的命令絕對服從。

基於郎世寧是耶穌會成員之一,所以他應該格守遵循教宗的命令,來到中國傳教。可是,機緣巧合下郎世寧成為了宮廷畫家,結果令他違背了當初來到中國的使命和責任。 郎世寧出現前,耶穌會最著名的訪華傳教士是利馬竇,他以專業的天文和數字知識,加上通曉中國傳統社會的經典故事,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後來順治,康熙入關後,都重用西方傳教。當時全國信徒人數達二十七萬人。 但雍正帝登位後,全國查禁天主教風氣盛行,郎世寧由於得康雍賞識,故獲幸免。 從此可以看到,雖然郎世寧等少數洋人能夠在清廷內深得皇帝賞識,但也並不代表這會惠及至其他洋人,這就說明郎世寧能達至官拜三品項戴的成就純屬少數,對於洋人的態度,清政府一直沒採取開放態度。


延伸研究用途

從清史的記載中可以知道,繼郎世寧以後,還有不少的洋人被清朝皇帝召入宮中擔任宮廷畫家。 可是後來的人始終不及郎世寧的成就以及影響力。郎世寧他在乾隆在主要貢獻在於大膽探索西畫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畫法為一爐,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法、新格體,堪稱郎世甯新體畫。郎世甯來到中國研習了中國畫的繪畫技巧,他畫的畫中西合璧,煥然一新。以其獨創的新畫體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和信任。從《百駿圖》便可看到。


主要參考資料

聶崇正: 〈郎世寧的百駿圖〉 天津出版社 2008


資料收集及撰寫 : 李佳斌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17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資料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