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三星堆內的青銅首級

創造時間

約公元前三千年


基本說明

這個青銅頭像是來自位於四川盆西部的廣漢三星堆遺址 [1],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發現,連同大量巴蜀文化的出土,當中有六百多件石器、陶片及玉器等文物。[2] 而其中最獨特的便是如圖中的人頭像,完全與傳統的漢人甚或亞洲人毫不相似。頭像特徽為闊眉大眼、雙眼斜且長、眼球突出眼框、鷹鼻闊咀、方面大耳、耳上有雲紋和耳垂有穿孔。[3] 引起了學術界的討論,究竟當時的中國人是怎樣設計這種不是自己種族,甚至不太似人類的頭像。有人說是外星人 [4],有說是群巫之首長,也有人說是神、巫、王的合體。


歷史意義

這種奇特的青銅頭像以至整個三星堆埋藏著五千年前古代巴蜀的祭祀文化、冶金技術及雕塑藝術。

在三星堆遺址中,除了頭像外,還有人面像、神樹、玉璧、璦、璋、等。製作這大量的器物,不可能是沒有目的的。根據《三星堆研究》指出,這都應是祭祀用品。而且,二號坑出土的器物中,有被火燒過的痕跡。應該是進行了一些祭祀儀式,如燔燎祭天等 [5] 加上,古時人類由於敬畏大自然,害怕各種大自然的災害,因此,他們會舉行多種的祭祀,以祈求生活安定。此外,也有可能是對祖先的崇拜式悼念。而這些人頭像則可視為神像,作為神明的標誌。[6] 由此可見,巴蜀的祭祀文化在三星堆中的體現。

此外,在三星堆中發掘出大量青銅頭像或其他青銅的器物,這都顯示了五千年前中國的冶金技術已開始發展。要有這麼具規模、高質量的青銅產品,必須對采礦、精煉以及製造能力有相當深的研究。根據冶金學家陳伯勤所說,這些青銅器的製造,必須經長途運輸並被儲存管理 [7],由此顯示三星堆文明,具現代化的組織能力,並掌握了成熟的冶金技術,實在令人驚嘆。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人頭像的藝術性甚高。頭像的設計者採用了簡單、流暢的風格構畫出頭像的面容,極富現代感。此外,設計者已擁有三維的思考能力,製作出全方位立體的浮雕,見證了人類跳出了平面設計的限制。[8] 但設計者為什麼要設計出這麼大而凸,又帶點妖味的眼睛?有分析指,這是古巫文化中眼睛巫朮的具體體現。[9] 以誇張、特殊的造型,突出巫人具巫力的視覺或能耐,形造神像的嚴肅。

從此可見,青銅頭像對三方面的重要性。


延伸研究用途

一個這麼神秘的部族是怎樣沒落,成為永遠沉睡在地下的古蹟呢?

在三星堆的坑中,很多本來井然有序的殿堂器物,都被燒毀、砸碎後扔到坑中。更重要的是,學者們認為老祖先蚕從的神像,也被人故事砸爛。[10] 試想一下,一個國王兼大巫師,最尊貴,最有權勢的人的神像,都被如此對待。從此,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社會對神明,對祖先,對政府的敵意,民心向背。

另一個可能是,自然災害,導致整個三星堆文明的消失。在三星堆的第四期文化層中,出現了頗深青黑色的泥屠 [11],證明了當時的確遇到過洪水的侵擾。這樣便可以解釋,為何整個文明會在中國歷史上隠形,直至八十年前才被人們發現。


其他說明

古代文明何來

試想一下,五千年前,能製造出這樣高技藝的青銅器,無論在開採、運輸、鑄造、構畫比例上的各種技術都成熟得令人難以置信。事實上,在同一時期,世界的文明古國,都出現了令人驚世的建築或藝術品,散發著超越時空的智慧與科技。[12] 這些古代文明是否真的由我們五千年前的祖先一手創造的?抑或是由外星人傳授的?

一眼看來這個神秘的青銅頭像,眼睛比常人大這麼多,根本不是地球人種。反而有點像電影中的外星人。古時的人類是怎樣幻想到這種「特別的人類呢」?真的純粹想像一個神明出來嗎?還是真的有外星人來訪,然後傳授人類知識、技術,人類為了報答和崇拜他們,依照他們的模樣,製造這些神像呢?不然,又怎麼解釋他們有的技術和神像的創作意念呢?

同時期中的埃及,也出現過類似超出當時人知識的範圍。埃及的金字塔,一直被人質疑這樣巨大的建築物,就算以現在的科技,都不能照著建一個出來。金字塔的比例近乎完美,需要很精準的測量技術。根據西方學者馮‧丹尼的推斷,天外來客為了建造這座大金字塔,帶來了激光測距儀、電子計算機和起重機。[13] 若沒有上述的儀器根本沒有可能建成今天大家眼見的金字塔。

種種的迷團,都令人懷疑,在五千年前是否真的有外星人或不屬於該時間的人到訪過地球,創造了當時的文明,然後,塑造自己成為當時各地的神明呢?當然,這只屬推斷,並沒有實質的證據。


主要參考資料

江章華 李明斌〈古國尋踪〉,《三星堆文化的興起及其影響》巴蜀書社出版2002年4 月第一版,頁一
江章華 李明斌〈古國尋踪〉,《三星堆文化的興起及其影響》巴蜀書社出版2002年4 月第一版,頁二、三
江章華 李明斌〈古國尋踪〉,《三星堆文化的興起及其影響》巴蜀書社出版2002年4 月第一版,頁一四六
江章華 李明斌〈古國尋踪〉,《三星堆文化的興起及其影響》巴蜀書社出版2002年4 月第一版,頁三十二
三星堆研究阮 三星堆博物館編《三星堆研究》(第一輯)2006 年第一版,頁一八六
三星堆研究阮 三星堆博物館編《三星堆研究》(第一輯)2006 年第一版,頁二零三
吳紅 季元龍 《天問三星堆》花城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八十一
吳紅 季元龍 《天問三星堆》花城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八十三
吳紅 季元龍 《天問三星堆》花城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八十五
吳紅 季元龍 《天問三星堆》花城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一三九
吳紅 季元龍 《天問三星堆》花城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一四一
王政 《戰國前考古學文化譜系與類型的藝術美學研究》 安嶶大學出版社 2006年1 月第一版 頁一三六
Charles Northern Kenya/著 黃語忻/譯 《古代文明興衰之迷-眾神的黃昏》普天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三
施宣圓 李春元 《世界文化之迷》2002 年第一版 文匯出版社 頁三零九


注腳

[1] 江章華 李明斌〈古國尋踪〉,《三星堆文化的興起及其影響》巴蜀書社出版2002 年4 月第一版,頁一
[2] 同上,頁二、三
[3] 三星堆研究阮 三星堆博物館編《三星堆研究》(第一輯)2006 年第一版,頁一八六
[4] 吳紅 季元龍 《天問三星堆》城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八十五
[5] 三星堆研究阮 三星堆博物館編《三星堆研究》(第一輯)2006 年第一版,頁二零三
[6] 江章華 李明斌〈古國尋踪〉,《三星堆文化的興起及其影響》巴蜀書社出版 2002 年4 月第一版,頁一四六
[7] 吳紅 季元龍 《天問三星堆》花城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八十一
[8] 吳紅 季元龍 《天問三星堆》花城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八十三
[9] 王政 《戰國前考古學文化譜系與類型的藝術美學研究》 安嶶大學出版社 2006 年1 月第一版頁一三六
[10] 吳紅 季元龍 《天問三星堆》花城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一三九
[11] 吳紅 季元龍 《天問三星堆》花城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頁一四一
[12] Charles Northern Kenya/著 黃語忻/譯 《古代文明興衰之迷-眾神的黃昏》普天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頁三
[13] 施宣圓 李春元 《世界文化之迷》2002 年第一版 文匯出版社 頁三零九


資料收集及撰寫 : 賴迪生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64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資料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