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說唱陶俑

創造時間

東漢


基本說明

這件說唱俑1963 年出土,通高66.5釐米,灰陶,捏塑 [1]。陶俑形象滑稽,上身赤裸,垂乳突腹,下身穿著的淺襠長褲僅能兜住撅起的肥腴臀部的下半部,搖搖欲墜;陶俑的動作誇張,聳肩撅臀,脖子向前伸出;臉上表情豐富,擠眉弄眼,嘴巴歪斜,舌頭向上甚至要舔到鼻子,額頭的皺紋也應景的皺起幾道褶子;搭配上手上欲敲的扁平鼓,可以想像當時這說唱藝人定是講到極精彩之處。製作手法看似粗糙,卻將說唱藝人的表演情況體現的活靈活現,體現了製作者高超的技藝。值得注意的是,此陶俑的身材極不符合比例,製作者為將滑稽效果放大,拉長了上身的比例,令人忍俊不禁,匠心獨具。

俑,就是偶人,東漢大儒鄭玄於《禮記》檀弓篇的註釋便指出「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似於生人。」[2] 是中國古代喪葬中使用的一種隨葬品,也是人殉的替代品。這件東漢說唱俑便是這高潮時期的產物,製作技藝優良,亦極具時代特色。

這件陶俑描述了東漢時期說唱藝人表演的場景。漢代時,表演樂舞百戲的藝人稱為俳優和倡優。《漢書·霍光傳》有「擊鼓歌吹作俳倡」之語,唐人顏師古的註釋指出「俳優,諧戲也。」[3] 由此可知,俳優便是東漢時的搞笑藝人,也可說是中國最早的說唱說書藝人,也不怪其形象如此滑稽。表演的內容逗趣兒,自身形象也不在話下。


歷史意義

俳優的表演在兩漢時盛極一時,這些從相關典籍中的描述中就可以證明。但由於俳優的地位低下,除了宮中一些受寵的俳優如優孟,郭舍人等的行為得以被記錄在冊外,市井的俳優表演情況就缺乏典籍記錄。陶俑作為陪葬品,被埋在地下兩千多年,並未受社會活動影響,保持完整;而且由於視死如生的思想影響,陪葬品的內容追求的正是如實的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所以透過研究這生動的實物資料,配合墓中其他相關陪葬品,我們對東漢時期的俳優的表演情況、當時的平民生活娛樂、雜技藝術都可以有更形象、全面的瞭解。例如,此陶俑在表演時誇張的動作、表情,以及其手上的鼓,可以推斷其表演形式是以說、唱,甚至演,三者結合的表演方式。

不僅如此,陶俑自春秋開始發展,至清朝才真正衰亡,幾乎出現於整個中國古代。期間受不同朝代的社會風氣、審美情趣及生產方式影響,其外形也隨之轉變,具有時代特色。作為雕塑的一種,研究不同時代的陶俑對瞭解中國雕塑的發展也有幫助。例如,對比秦俑和東漢俑,前者崇尚寫實,手法精細嚴謹,務求如實的重現真人形象,猶以兵馬俑聞名;而後者追求神似,僅以簡單的線條將輪廓勾勒出,豪邁大氣,又由於國情不似秦朝般好戰,安定繁荣,使這時期的陶俑在技藝和類型上都有很大發展,對當時各階層的人物形象皆有涉獵。作為陪葬品只求意到,捉其氣韵,形狀也大大縮小。當中猶以說唱俑聞名,這件便是當中精品。

除了作為雕塑發展的實證外,俑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陪葬品其實就是人們慾望的延續,希望在世時的享受也能延續到地下。又以秦俑和東漢俑做例子,前者多以軍隊的形式出現,士兵和戰車馬列隊出現,反映當時社會對武力的看重,但多是有權有錢有地位的人才能維持這樣的出行儀仗,所以兵馬俑在當時上流社會的墓中才會出現。東漢時期,政府對婚喪嫁娶的禮儀訂立了一套標準,將其推而廣之,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的墓中都出現了陶俑的痕跡。此時社會穩定發展,娛樂事業很受歡迎,所以東漢的墓室中有關休閒娛樂的陪葬品增多,例如這說唱俑。


相關史料説明

陶俑的最初價值是代替活人隨葬死者,使死者在「另一世界」也可以享受和生前一樣的生活。但由於陶俑在歷史和藝術上的價值,人們將其視為史料來研究,視為藝術品來觀賞,也不能它最初的功用和目的。古代視死如生的思想根深蒂固,殉葬之說因此出現。奴隸制時期便有以人為殉的情況,但此舉令奴隸消耗過快,而且殺生以送死的行為與道德不服,人殉在商代終被禁止。但視死如生的思想並未消失,俑就是替代人做為陪葬品。最開始的俑是以稻草紮成,陶俑至春秋時代便出現。往後,還有很多不同材質的俑,如玉俑,木俑等,但終究陶俑因其價格低及保存時間久最為普及。

漢代時國家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理念治理天下,孝的重要性得到極力推廣。朝廷以儒家經典擬定了喪葬禮節,陶俑作為陪葬品被制度化和法令化。 《潛夫論》浮潛篇中提及「今京師貴戚,郡縣豪家,生不極養,死乃崇喪……多埋珍寶,偶人,車馬。」[4] 當時的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孝順及道德,將孝體現在父母的喪葬禮儀上,陪葬品的規格比較上。厚葬之風得到普及,無論貴族社會,還是普通百姓,陶俑的需求大增,並藉此得以快速發展,達到其發展過程中的第一個高潮。而且由於社會繁榮安定,陶俑的設計內容得以拓闊,包含各類娛樂生活,終於使地位低下的俳優陶俑得以發展。


延伸研究用途

始作俑者這個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子的一句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當中的俑,指的便是陶俑。俑是人殉的替代品,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責即使以陶俑代替人殉,也違背了仁愛的原則,因為背後的思想其實並沒有改變,使用陶俑的目的還是要代替那些努力去侍奉上流社會的人,想出這個主意的人後代是不會興旺的。

但筆者認為,老子的說法其實過於極端。以俑代人殉葬,背後的思想雖無改變,但這想法卻拯救了許多當時極可能成為陪葬品的奴隸和罪犯,也算美事一件。而且,俑的出現,不僅保存了人命,還滿足了當時上流社會的慾望,也是一種平衡。但無論何等美事,過於極端也會成了壞事一件。例如在漢代時,人們為盡孝道,極盡所能的以最大規格殉葬,死的人倒是死的風光,活的人卻家徒四壁,未免本末倒置。總的來說,俑的發明者還是該記一功,畢竟此發明增加了人們對古代生活的了解,也為中國的藝術發展提出了另一種出路。


主要參考資料

曹者祉,孙秉根著 《中国古代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 年9 月),p.118-120
熊寥 著,《中國陶瓷與中國文化》,(浙江美術出版社,1991 年6月),p.344-363
昝風华 著,《漢代風俗文化與漢代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年10 月),p.304-305,171-187
李少林 著,《中华文化大觀—漢代文化大觀》,(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4 月),p.185-196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著,《陶俑:泥塑的永恆藝術》,(台北:國立
歷史博物館,1988 年) p.5-15
楊樹達 著,《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年10 月),p.123-131
王決等 著,《中國相聲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年6 月),p.3-18
呼林貴 劉恒武 著,《替代殉葬的隨葬品--中國古代陶俑藝術》,(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年7 月),p.57-139


注腳

[1] 曹者祉,孙秉根著 《中国古代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 年9 月),p.118-120
[2]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著,《陶俑:泥塑的永恆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88 年) p.5-15
[3] 昝風华 著,《漢代風俗文化與漢代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年10 月),p.304-305,171-187
[4] 楊樹達 著,《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年10 月),p.123-131


資料收集及撰寫 : 余玉梅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55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資料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