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
|
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瓶 |
創造時間 15 世紀 基本說明 這件青花瓷器由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官窯燒製(具體年代無法考證)。因明宣德年間瓷器皆有款名 [1],而上面又有傳統的纏枝蓮紋圖案,故被名為青花纏枝蓮紋瓶。[2] 瓶身高 19.8cm,口徑 3.8cm,足徑 7.1cm,為直口瓶。圓唇,細長頸,扁腹,圈足,全身為青花紋飾。口沿下飾朵梅紋,身部飾纏枝花卉,足墻外飾卷枝紋。口沿下從右至左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此器造型樸實,青花明豔,瓶口沿下橫書款者較為少見,是明宣德青花瓷器之佳作。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3] 故宮博物院(北京)作為之前明清兩代的皇宮,現今收藏著包括本文文物在內的 414 件一級古代陶瓷製品。 歷史意義 青花瓷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南青北白」的隋唐時期。[4] 在隋唐時期,與繁榮的唐三彩瓷器的製作工藝中所產生的共同之妙催化了青花瓷的誕生--青花瓷是通過使用鈷料在瓷胎上描繪出花紋再施加透明釉在高溫中烤製而成,而唐三彩中的藍彩也是以鈷料作為髮色劑,和青花瓷相似。兩者彼此相互啟發,才造就了青花瓷的誕生和唐三彩在唐朝的極盛之況。 然而雖然青花瓷降生於唐代,明麗出眾而被珍為稀有品種,但是它的創製卻並沒有造成任何對當時陶瓷產業的震動,數量非常珍稀並更少有完整者。1975 年在江蘇揚州唐城遺址出土的唐代青花瓷片和另一件港大博物館收藏的完整清華三足鍢都被研究證明為河南鞏縣窯所產。[5] 當時的青花瓷製作工藝尚剛剛起步,玻璃感強,流釉明顯,而又因為凸起感較強,被認為可能是釉上上彩製得。 [6] 可是,在唐代的曇花一現之後,青花瓷嗣響寥寥,幾乎沒有辦法確定在宋代是否存在過。不過到了元代,在結束了長期對峙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國內市場的統一和對外商貿的擴展,統治者促進了手工業的蓬勃發展。隨著元世祖在 1278 年就設立了「浮樑瓷局」,作為後來古今中外舉世聞名的景德鎮瓷官窯在此時有了雛形,留下了湖田,羅馬橋,塘下,厲堯等眾多瓷窯。元青花的色質較為灰褐而不似明代青花瓷色調鮮豔。 [7] 重要的是,從元代開始,成熟的景德鎮青花瓷已經銷往域外的中亞,東南亞等國家,並且使用了國內外相互不同的青花鈷料以造成不同的藝術效果。配方的進步,再加上手工藝的成熟,使得元代青花瓷的胎質和釉色都有所長進,並且和諧適宜。在這一期間還催生了釉裡紅瓷器的產生,和釉下青花瓷相互映照成為姊妹產品。 景德鎮經歷了元代的孕育後,已經基本成功壟斷了中國的製瓷業,成為名副其實的瓷業首都。[8] 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曾述:「若夫中華四裔,馳名獵取者,皆繞郡浮樑景德鎮之產也。」萬曆年間王世懋在《二酉委譚》中記述景德鎮製瓷盛況也說:「萬杵之聲殷地,火光燭天,夜令人不能寢,戲呼之曰四時雷電鎮。」可見當時製瓷氣氛之旺盛。工匠紛至遝來,工藝愈發精煉,景德鎮作為瓷業中心,自然也得到了宮廷的重視,歷史上著名的官窯也便呼之欲出了。條件優越,生產不計成本,只為精製精品供應宮廷的官窯所生產的瓷器順理成章代表了當時瓷業生產的最高水平。[9] 這其中,永樂和宣德兩朝又是明代青花瓷的鼎盛時期,更是中國青花瓷的典範。官窯多用進口材料,呈色濃艷,蒼翠瑩潤,造型紋飾多樣。相比之下,宣德年間瓷器大多有款,較重,而且有橘皮紋,青色暈散較輕。 在此之後,青花瓷器的製造已經開始步入下坡階段,歷史上也沒有一個年代的青花瓷器品質足以超過永樂宣統之精品。[10] 不過在 1680 年之後,康熙後期的青花瓷製品則又逐漸精細且形成本朝的時代風格,如清末陳瀏在《陶雅》中讚道「獨步本朝」--即使不能超永樂宣德之作,也是其餘各朝所望塵莫及的。 相關史料説明 在青花瓷的歷史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青花瓷器身上與其他文化產物的不同之處--青花瓷作為中國唐朝誕生的精品瓷器,它的製作工藝和風格受到不同朝代政治背景和其他工藝品的巨大影響。 [11] 作為中國古代最為開放包容的朝代,唐朝的陶瓷藝術形式繁多而且在當時的影響力大多都遠遠超過青花瓷,如黑釉,黃釉,花釉(唐三彩等)和絞胎瓷等等都是當時非常普及的陶瓷種類。甚至從出土的唐朝青花瓷碎片的色澤中(泛黃或泛黑),我們可以揣測當時其他釉色的陶瓷對青花瓷製作潛在的作用。 到了宋代,儘管很可能是動盪的政治局面(北方有遼,西夏和金政權覬覦)導致青花瓷技藝失傳或斷傳,但是我們可以找到與青花瓷外表有相近之處的青白瓷和磁州白瓷。瓷業的中心開始向景德鎮逐漸靠攏(可能是因為景德鎮位於江西,地理位置偏南穩定利於工藝品製作),青白瓷的工藝進步其實也為青花瓷的再次繁盛埋下伏筆。 元朝時期,大一統王朝的建立為青花瓷的重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12] 另一方面,因為民族融合的原因,蒙古文化中豪放粗獷的元素似乎被融合於某些青花瓷的製作中。而到了青花工藝極致的明代,[13] 漢族的重新統治使青花瓷的製作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一方面摒棄了先前小數民族氣息的製作流派及風格,另一方面有著極高中央集權性質的政府機構甚至成功利用「官窯」壟斷並間接提升了青花瓷的製作水準和其代表的宮廷身價。[14] 清代之後,由於接近封建統治的尾端,傳統青花瓷經歷了先短盛後緩衰的歷程,隨著政治制度的覆滅而一同消逝了。 延伸研究用途 青花瓷在唐朝和宋元明清之間留下了一片巨大的歷史空白,[15] 至今發現的宋代青花瓷非常稀少而且仍然難以確認。但是實際上宋代雖然領土有限但是內部基本保持相對穩定且為漢族王朝,我們很難相信青花瓷這門精良的工藝會突然完全地消失而在宋代之後又即刻重新出現。所以,探索發掘宋代青花瓷可能隱藏的歷史,應該是青花瓷研究延伸發展的一個合理的重要方向。 歷史上留下的關於宋青花瓷的史料寥寥無幾,但是通過對為數不多的宋青花瓷的考察,和對它們的發掘地點的進一步勘探和查驗,得到更多的關於宋青花瓷的訊息不但不是不現實的幻想,還會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因為這將打破傳統「遵史尋物」的考古路線而大量地採用實體探勘和推理驗證的方法探尋宋青花瓷的歷史足跡。既然連兵馬俑那麼大規模的陶俑墓葬群都只是一鋤頭間的偶遇,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持續耐心對宋青花瓷的訊息進行推斷和分析,這將是對文物歷史有重要意義的又一項發現。 主要參考資料 故宮博物院:《故宮陶瓷館》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 http://www.dpm.org.cn 注腳 [1]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177 [2] 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China/phoweb/Relicpage/2/R826.html 故宮博物院網站 [3] 故宮博物院:《故宮陶瓷館》,頁 9 [4]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97 [5]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98 [6]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153 [7]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154-156 [8]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169 [9]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171 [10]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175 [11]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94-102 [12]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155 [13]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169 [14]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178 [15]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頁 98 資料收集及撰寫 : 黃百川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72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