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PERIAL LADY
(Synapsis)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Hsien Feng (Chao Lei) of the Ching Dynasty, a joint British-French army attacked the imperial capital of Peking, forcing the Emperor to flee to Jehol. Prince Yi Su (Lo Chi) stayed behind in the capital to seek a peaceful solution. In view of the poor health of the Emperor, a power struggle unfolded between Su Shun (Li Ying), an influential member of the imperial family, and Yi Kwei-fe (Li Mei) an imperial concubine who was later known as Empress Dowager. Outmaneuvering Su, Kwei-fei chose her own son to succeed the Emperor and proclaimed him as Emperor Tung Chih. When the young emperor was six years old, the old emperor died in Jehol and Su again sought to usurp power. It was again Kwei-fei, now as Empress Dowager, who emerged victorious. When Su and his followers returned to the capital, they were arrested by General Jung Lu (Chiao Hung), a right-hand man of the Empress Dowager, and were executed. By then the Empress Dowager had wielded power in her hands.
When the fragile Emperor Tung Chih died at the age of 19, Empress Dowager, acting contrary to the practice of imperial succession, chose her nephew, son of Prince Chun, and put him in the throne as Emperor Kuang Hsu (Lei Chen). She herself was still in firm control of the Imperial Court.
Emperor Kuang Hsu was dissatisfied with his wife, Empress Lung Yu (Mo Chou), who was chosen for him by the Empress Dowager. However, to console him, the Empress Dowager allowed him to take two beautiful concubines, Chen-fei (Chang Mei-yao) and Chih-fei (Yung Yung).
Confront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weakening imperial power, Emperor Kuang Hsu issued an edict calling on the governors of all provinces to raise funds for building up a strong navy. However, the Empress Dowager, who saw no need for a strong navy, used the funds to build the magnificent Summer Palace.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the Ching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pay indemnities and make territorial concessions to the foreign powers. Emperor Kuang Hsu, accepting the advice of Kang Yu-wei (Wang Hao), a Minister for Political Affairs and a noted scholar, introduced a new deal that aimed at reform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country. The Empress Dowager was so infuriated that she wanted to dethrone Kuang Hsu.
When word of the attempted dethronement spread, the followers of the Emperor sought to protect him. At this time, General Yuan Shih-kai (Tang Ti) was recommended to the Emperor for an important position. Yuan was instructed to go to Tientsin to have General Jung Lu arrested and executed, and then lead ten thousand reinforcements into the capital to besiege Summer Palace and demand a promise from the Empress Dowager that she would henceforth refrain from interferring with the affairs of the State. But the treacherous Yuan betrayed Emperor and revealed the secrets to Jung Lu and the Empress Dowager. As a result, Kuang Hsu and Chen-fei were detained in the palace and deprived of their freedom.
At this time, the Boxer Rebellion broke out. The rebels proclaimed as the aim the support of the Ching Government and the expulsion of the foreign powers from the Chinese territory. They were encouraged by the Empress Dowager to burn down foreign embassies and slaughter foreign nationals. This resulted in the invasion by the eight-nation allied force. At this critical moment, Chen-fei persuaded Emperor Kuang Hsu not to follow the Empress Dowager in fleeing to west China but to stay in the capital to handle the situation. To force the Emperor to flee with her the Empress Dowager had Chen-fei thrown into a well. Left with no other choice and his heart broken by the death of his beloved, Kuang Hsu sadly left the palace with the Empress Dowager.
電懋鄭重攝製淸代歷史宮闈內幕赫赫巨片
西太后與珍妃
最偉大的演員陣容
最豪華的煌煌巨鑄
電懋公司籌拍「西太后與珍妃」時,曾經數度商討主角及重要演員問題。電懋號稱 「電懋一家」,表示公司中上上下下的融洽,所以製片部的工作十分順利,除了拍片期及戲路不合的明星外,其餘的都參加了「西 太后與珍妃」的演出,不但如此,電懋更重金聘了不少生力軍,使這部彩色宮闈歷史鉅片有最偉大的演員陣容,「西太后與珍妃」 成爲最豪華的煌煌巨鑄。試看該片的陣容:有李湄、喬宏、雷震、張美瑤、白冰、林靜、李英、洛奇,陳浩、屠光啓、錢蓉蓉、莫愁、鹿瑜、唐迪等,還有客串演出的趙雷和王豪。在今日的影壇中有如此陣容,眞可以稱爲「堂堂無敵」了。
淸朝離開現在年代不遠,一切服飾都可以查考得出,因此「西太后與珍妃」中的服飾和佈景道具,都極力逼眞,例如珍妃投井的那口井和周圍情景,都是根據當年的實景來仿製,使觀眾產生眞實感而引起更大的同情,使「西太后與珍妃」的成就更加輝煌!
西太后與珍妃本事
遜淸咸豐年間,英法聯軍進攻京畿,京城圓明園內仍歌舞昇平,漢女牡丹春(白冰飾)與懿貴妃(李湄飾)爭寵,旋戰火逼近京城,咸豐帝(趙雷飾)以北狩名義,出奔熱河行宮,由恭親王奕訢(洛奇飾)留京議和,辦理善後。
熱河行宮內,咸豐帝衰病交侵,態度消極,宮內外則互相對峙,醞釀巨變,宮外以宗室肅順(李英飾)爲首,聯同瑞華,杜翰等人,擬擁立近支親王載垣(陳浩飾)即帝位,宮內則以懿貴妃爲首,貴妃在宮中原無地位,嗣生大阿哥,晋位爲貴妃,爲人聰明機變,皇后(林靜飾)不育,視大阿哥如已出,因是皇后與貴妃相處頗洽。
咸豐帝匿牡丹春,並有孕,帝頗有意使牡丹春進宮,肅順亦暗中助成此事,貴妃偵知肅順此舉有奪寵之意,乃先下手鋤除牡丹春,咸豐帝悲戚過度,病益劇。
肅順等見機不可失,派禁軍守宮門,勸咸豐帝遺詔立載垣,緊急間,貴妃抱大阿哥入寢宮,力斥肅順之非,皇后亦以大阿哥爲親骨肉,勸帝當機立斷,帝意遂决,大阿哥即位,是爲同治帝,皇后稱東宮太后,生母貴妃則爲西宮太后。
同治帝年甫六歲,肅順等數人以贊襄王大臣名義把持朝政,並詔令恭親王等所有文武大臣不必來熱河奔喪,意擬挾帝自重,號令天下,漸有篡竊之意。
兩宮太后逼處深宮,形勢亦甚危殆,幸賴西太后運用機謀,密詔恭親王奏請皇上返京,東太后亦竭力主張,肅順等不得已奉帝還京,甫抵京,肅順即被西太后心腹榮祿(喬宏飾)奉詔拿辦,斬於菜市口。其餘附從者或死或囚,鋤誅殆盡。同治帝重新即位,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晋爵爲議政王,榮祿亦成朝廷重臣。
東太后賦性仁和寛厚,拙於智術,西太后獨攬朝政,寵用內監李蓮英(屠光啓飾),擅作威福,兩宮之間,遂亦難免於軋鑠,未幾,東宮太后崩逝,其死因迄爲千古疑案。
同治帝體素弱,年十九即崩,西太后不惜違背祖制,立醇親王之子載湉爲帝,是爲光緖(雷震飾),以光緖帝爲西太后母家內侄,便於控制,仍施行「垂簾聽政」,掌握實權。
光緖帝年長,選立皇后,太后暗示取捨,帝不得已選立隆裕皇后(莫愁飾),實則心所不喜,太后乃爲帝另立珍,瑾二貴人,珍貴人(張美瑤飾)柔婉明艷,聰明過人,甚得帝寵,未幾晋爲珍妃,姊稱瑾妃(容蓉飾)。
時國勢日弱,光緒帝思有所振作,着各省督撫籌儲建造海軍專欵,西太后却以天下承平,以聲色爲樂,有意將建造海軍專欵,移造頤和園,權監李蓮英更先意承旨,豉吹甚力,而終被光緖帝反對,太后疑爲珍妃影响,蓋珍妃胸懷坦蕩,少不更事,平時據理直言,早已失歡於西太后,而皇后及李蓮英又從中構搧,至此已勢同水火。
甲午戰後,賠欵失地,喪權辱國,光緖帝乃接受工部主事康有爲(王豪飾)之奏議,詔行新政,銳意維新,派譚嗣同等六人爲軍機章京,一日數詔,意甚操切,一班老臣,慄慄自危,乃環請於太后,太后忍而未發,但內心已隱有廢立之意。
廢立之說不脛而走,帝左右不能不爲之防,康有爲等乃籌思保皇之策,譚嗣同力荐袁世凱(唐廸飾)才堪大用,光緖帝於勤政殿召見袁世凱,授以密詔,着馳赴天津,斬榮祿,帶一萬新兵入京,圍頤和園,請母后勿再干政,帝實以天下爲重,初無不利母后之意。
袁世凱權衡利害,反向榮祿及母后吿密,兵圍大內,拘光緖帝,禁於瀛台,而珍妃亦以「莠言亂政」獲罪,拘於北三所,形同囚犯。
此時山東等省,義和團蠭起,倡言刀槍不入,扶淸滅洋,西太后及一班老臣愚昧無知,竟以爲「民氣可用」,縱使義和團燒使館,殺洋人,坐致八國聯軍攻進京城,太后鑒事急,改作漢裝,倉皇西奔避難。
光緖帝內外甚得人心,故珍妃力勸光緖留京主持國政,勿隨太后離京,太后則以死相脅,命珍妃勸光緖出奔,珍妃不屈,遂被宮監崔玉桂沉於井,一代佳人,香消玉殞。
光緖帝萬念俱灰,隨同太后西奔,車仗在途,行色匆匆,夕陽殘照中,光緖帝澘然淚下。 (完)
人物介紹
西太后……李湄飾
西太后是咸豐的妃子,因生太子載惇册封爲懿貴妃,爲人好大喜功,同治崩後,爲獨攬大權起見,立載湉爲皇,自己親政。晚年寵信太監佞臣,鼓勵拳匪作亂幾致亡國。
榮祿……喬宏飾
榮祿是西太后未入宮時的情人,西太后執同道堂印信後,不斷提拔,及咸豐駕崩,西太后執政,榮祿扶搖直上,對西太后忠心耿耿,他始終守君臣之份,衛護着西太后。
光緒……雷震飾
光緖以幼年入宮,長成後由西太后作主大婚,他是一個明智之主,可惜在西太后積威之下,使他的維新政策不能實行,婚姻上得不到安慰,珍妃死後,不久亦抑鬱而終。
珍妃……張美瑤飾
珍妃是光緒的妃子,深得光緖歡心,珍妃非但長得美麗,生性聰慧不讓西太后,惜少年氣盛,不能圓滑處世,以致樹敵太多。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她被逼投井自盡。
咸豐……趙雷飾
淸朝的歷代皇帝中,除了末代宣統外,要數咸豐最無出息,他在位時除了醇酒婦人,一無所嗜,因懶於朝政,將奏摺讓懿貴妃批閱,造成大淸帝國後來一蹶不振的情勢。
牡丹春……白冰飾
牡丹春是咸豐在圓明園中挑選的漢女中的魁首,她雍容華貴使咸豐在羣雌粥粥中,對她不能忘情,千方百計令牡丹春入宮,她因與肅順合謀,被懿貴妃窺破,畏罪自盡。
東太后林靜飾
東太后自咸豐死後,與西太后垂簾聽政,因她面慈心軟,優柔寡斷,被西太后挾持,雖有咸豐遺詔可殺西太后也被騙焚去,憂忿攻心,體弱多病,後忽暴卒,死因成謎。
肅順……李英飾
肅順是咸豐的寵臣,英法聯軍時隨駕到熱河行宮侍候,他百忙中還帶了牡丹春以媚主,得咸豐歡心,但因懿貴妃精明,肅順雖有篡奪之心,難遂所願,卒被西太后殺死。
恭親王……洛奇飾
恭親王是咸豐的胞弟,在一羣親王中,他是一個最能幹有胆畧的,咸豐倚爲左右手,西太后對他也言聽計從,後因小事逆西太后被撤職,他一生對淸朝盡忠,功不可沒。
載垣……陳浩飾
載垣是一個沒出息的親王,在宗人府的名冊中,他也是近支皇孫之一,如咸豐無子,可能被立爲儲君,肅順想擁他爲皇以自保,載垣終因參與篡位密謀,被西太后所害。
李蓮英……屠光啓飾
李蓮英倔起於安得海死後,爲人奸滑無比,善於趨迎,以熟悉西太后性格獲得寵信。慫恿西太后移海軍費建頤和園,從中取利,逼珍妃以減光緖帝威風,眞是無惡不作。
瑾紀……容蓉飾
瑾妃是珍妃之姊,忠厚誠實。珍妃獲寵,隆裕后籠絡她以抗珍妃,瑾妃明是向皇后低頭,暗中却迴護珍妃,珍妃入北三所,瑾妃照料飮食,無微不至,獲得光緒的信任。
隆裕……莫愁飾
隆裕是西太后的內姪女,不爲光緖所喜,大婚後皇帝絕跡坤寧宮,隆裕不甘寂寞,在西太后面前哭訴,讒言珍妃干涉朝政,使珍妃失歡西太后。隆裕終身過着寂寞時光。
小徳張……鹿瑜飾
小德張是隆裕的近侍太監,他恃寵犯上,對光緖都不客氣,光緖恨極他,屢次痛責,都被皇后以西太后的名義迴護,同時小德張對李蓮英恭順異常,光緖也奈何他不得。
康有爲……王豪飾
康有爲是南海舉人,光緒賞識他對朝政有新見識,特地提拔他,康有爲報答君恩,引荐譚嗣同、林旭等,幫助皇帝推行新政,惜被袁世凱所出賣,新政未成,倉皇出走。
袁世凱……唐廸飾
袁世凱是大淸罪人。光緖因譚嗣同力保,把自己的新政和國運都付與袁世凱,希望他盡忠報國,誰知袁世凱權衡輕重,竟出賣光緖,向西太后吿密,以遂自己升官之願。
鄭重推荐「西太后與珍妃」
電懋公司籌拍「西太后與珍妃」一片時,外界猜測一定以光緖一朝為背景,及至開拍時發表陣容,赫然有趙雷客串咸豐帝的消息,也就是說,「西太后與珍妃」要從咸豐時代拍起,描寫淸末三朝興亡史實,把西太后從頭寫來,使觀衆對這專橫一時的婦人有深度的了解。「西太后與珍妃」一片可想而知是如何的偉大,不但陣容空前,再加上彩色攝製,它將名副其實成為中國影壇空前偉大的巨鑄。
「西太后與珍妃」中以李湄飾演西太后,環顧影壇,李湄的影齡和演技是最適合這個角色的了,她夠嫵媚也夠威風,把慈禧的喜怒哀樂刻劃得不失身份,尤為難能可貴。珍妃是「寶島玉女 」張美瑤。觀眾對張美瑤大槪不會陌生吧?她在「諜海四壯土」及「吳鳳」中給觀衆的印象甚佳。以張美瑤淸麗脫俗的美姿,來飾演珍妃,眞有不作第二人想之感。
「西太后與珍妃」攝製經年,電懋公司以最鄭重的態度來處理該片,寸寸膠片,皆是心血,我們且看一看本片的演員陣容:李湄、喬宏、雷震、張美瑤、白冰、林靜、洛奇、陳浩、李英、屠光啓、容蓉、鹿瑜、唐迪等,加上客串演出的趙雷和王豪,都是以演技著稱的明星。「西太后與珍妃」是値得向觀眾推荐的影片,因為除了娛樂成份外,它還有歷史價値。
陰險狠毒的慈禧太后
俗語道:物必先腐而後蟲生。淸朝開國以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都能治國,雖剛柔有別,均不失爲英明的皇帝,乾隆以後,則一朝不如一朝,咸豐皇帝更是糊塗昏君,終日沉溺酒色,遂有慈禧的崛起。
慈禧以宮女身份,生太子載惇獲封懿貴妃,其中花費不少心血,安排機會,年靑時代她已如此工於心計,及至大權在握,當然更提防別人暗算,所以在寧枉毋縱的心理下,慈禧顯得陰險狠毒,變成了連母愛都沒有的一個男性化女人。在兒子同治朝中,她憎恨媳婦,害得同治寄情於花街柳巷,身染惡疾而死。光緖生性聰慧,熱心愛國,她又怕他鏟除自己勢力,百般折磨光緖,殺其愛人珍妃,幽禁瀛台十數年,甚至在慈禧臨危,猶設法命人酖害光緖。
慈禧一生中,殺忠諫之臣不少,弄得滿朝盡是佞臣,義和團之亂,也是臣子討好她而起,大淸國運,完全斷送在這個陰險狠毒的慈禧之手。
珍妃支持光緒變法維新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爲什麽要讀書?求明理也。讀書明理非得良師不可,珍妃在家時,她的父親不以女子廢學,聘請文廷式敎導女兒,使珍妃能在書本之外,得到了一知半解的政治敎育。及長,被選入宮廷爲妃,光緖的勤政,引起她的政治興趣。但珍妃對政治興趣的出發點是爲了愛光緖,她目覩光緖在慈禧手中受盡痛苦,做的是傀儡皇帝,一舉一動受太西太后牽掣,珍妃不避「婦人干涉朝政」之罪名,支持光緖變法維新。
光緖得珍妃鼓勵,又獲康有爲等效忠,决心實行維新,日夜策劃,盡力推行,珍妃在光緖的薰陶下,對政治逐漸有深刻了解,憑她的一份聰明,也能批評一二,光緖內有賢妃,外有良師,他當然更加倍努力,想獨力挽囘垂危的大淸國運。
珍妃的美麗和才智,隆裕皇后對她妒忌不算,西太后對珍妃也相當忌憚,她知道珍妃是光緖之翼,所以在倉皇避亂中,西太后也要置珍妃於死地而甘心,蓋防她協助光緖成自己大敵也。
深宮艷
綦湘棠曲
陽季詞
〝西太后與珍妃〞揷曲之一
(合)深宮禁苑日月長
後庭笙歌樂未央
(牡)圓明園(杏)人間天上(合)雕樑畫楝
金碧輝煌
(杏)亭台
樓閣玉欄杆 (牡)千𢌞
百轉九曲廊 (杏)满園
燈光 明如畫(牡)六宮粉黛舞
霓裳(合)六宮粉黛舞
(深宮艷②)
霓裳
(牡)長春仙舘歡樂
地(杏)別有洞天温柔
鄉(牡)酒未殘(杏)春意闌
珊(牡杏)脂香粉█懶整 紅粧
莫問紛紜天下事
繁絃急管且歡唱(合)誰說後宮
幽怨多鶯鶯燕燕笑語
狂鶯鶯燕燕笑語
狂
飛上枝頭作鳳凰
綦湘棠曲
陽季詞
〝西太后與珍妃〞揷曲之二
(牡)若在大清宮裡唱要唱
江南女𠒇腔消魂處
(杏)軟玉温香(牡杏)百煉金剛也難抵擋
(杏)一旦恩寵入羅帳千方百計
(合)一旦恩寵入羅帳千方百計
媚君王 但求生個皇太子飛上
媚君王 但求生個皇太子飛上
枝頭作鳳凰 (合)飛上枝頭作
枝頭作鳳凰飛上枝頭作
鳳凰
作鳳凰
咸豐與牡丹春
滿淸入關後,有志之士不斷地進行反淸復明運動,淸朝歷代帝皇,為懼謀剌,定下規例不准漢女人宮。但江南女兒的温柔秀麗非旗人所能比擬,好色的咸豐皇帝,因以圓明園選漢女侍寢,圓明園不是禁宮,不必守祖訓,他每日沉醉在長春仙舘,聆牡丹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的江南小曲,欣賞她們的如花美色,樂不思蜀。牡丹春長得雍容華貴,儀態萬方,深得咸豐歡心,她知滿洲皇帝有不選漢妃的規定,但因身懷六甲,為地位與兒子的前途起見,她千方百計要求進宮,咸豐寵她,得償所願,不料引起懿貴妃的妬忌,被下藥墮去胎兒,一塲歡喜一塲空,牡丹春本想飛上枝頭變鳳凰,誰知落一個投湖自盡凄慘的下塲
西太后與珍妃
・電影小説・
懿貴妃隨着皇后和咸豐皇帝奕詝,到圓明園去閒遊。圓明園是一所離皇宮不太遠的行宮,却沒有宮中的規矩,所以奕詝不怕違背祖宗家法,納了四個漢女侍寢,她們被題名為牡丹春、武陵春、杏花春、海棠春,其中以牡丹春最美,眞有「花王」之姿,艷壓羣芳,奕詝寵幸異常,格於規律,不能帶入宮中,因此時時流戀圓明園中不返,皇后是個賢淑的人,她對奕詝的迷戀四春,不發一言,但懿貴妃却是費盡心機才掙扎到現在的地位,眼看漢女們輕易地從她手中搶去皇帝,未免妒火中燒。
她是一個工於心計的婦人,雖然最近皇帝已信任地將同道堂印信交給了她,命她代拆代行,批閱奏摺,但這不能証明奕詝對懿貴妃的愛,相反的,皇帝的委任祗不過為了他自己的方便,他擺脫國事,就可以整天和四春混在一 起,因此懿貴妃决定要乘游園之便,對四春來一個下馬威,讓她們永遠記得她——懿貴妃是她們的主子,懿貴妃是名正言順的皇帝的貴妃。
那天晚上,牡丹春等探聽得皇帝和皇后、懿貴妃及儲君載淳在一起飮宴,想必一時不會到她們的住所,於是四個人凑在一起飮酒作樂 ,歡笑唱曲,自由自在的談天。
牡丹春飮得微醉,一時興起,唱了一段小調,杏花春大聲喝采,衆人隨聲附和,亂作一團。一個年長的宮女看不過眼,上前勸說:
「今天上頭都在園中,少喝點吧!」
「怕什麽?」杏花春使性的說:「他們樂,就不許我們樂?」
她斟了一杯酒,搖搖擺擺走到牡丹春面前,把酒送到牡丹春嘴邊,說:
「姊姊,我再敬你一杯,你為我們漢人爭光,過幾天照樣生出個皇帝兒子來!」
她的話逗得室中的人們嘩笑。牡丹春抿着嘴笑,她攔着杏花春遞過來的酒說:
「知道是男是女的?妹妹以後不要再提這個,傳了出去,讓懿貴妃知道可不得了!」
原來懿貴妃早已威名四播,懦弱的牡丹春連提也不敢提,倔强的杏花春都要一再的說懿貴妃當年事,說她以唱小調勾引皇帝,以生兒子才升到貴妃,講得高興索性學懿貴妃唱曲,那知杏花春樂極悲生,她唱得得意時,懿貴妃悄沒聲息的帶了一大羣太監宮女到達長春仙館。
「懿主兒吉祥!」
牡丹喜領導衆人,向懿貴妃行禮。
「這是什麽地方,容你們這樣放肄!」懿貴妃神氣十足指着杏花春說:「你南方小調唱得眞好,再唱一個我聽聽!」
她那種冷冰冰的語調,使倔强的杏花春大驚,不知如何應付,牡丹春怕肇事,對杏花春說:「蘭兒,給主兒叩頭……」
牡丹春的話還沒有說完,站在旁邊的太監安得海就一巴掌摑過來,斥道:
「貴妃的名諱是你叫得的嗎?」
「給我拉下去重重的打!」懿貴妃的眼中釘是牡丹春,她不理杏花春辯白,怒冲冲駡道 :「你們裝狐媚子哄住皇上,當我不知道?外頭軍情吃緊,你們還在作樂?這就該杖責。來 !把她們這種奇形怪狀的衣裳剝下,請家法出來,給我重重的打!」
安得海等巴不得這一聲,個個上前動手,牡丹春等不敢反抗,嚇得流淚滿面。
「住手!想造反嗎?」
咸豐皇帝奕詝及時趕到,喝住了安得海。他看見脂粉殘零的牡丹春,無限憐惜去扶了起來,碍於懿貴妃在側,他揮手令四春退出。
懿貴妃上前請安,皇帝怒斥她說:
「園子裡的事,早就叫你少管。」
「皇上這樣袒護,宮中還有何體統?」
「你連我也頂撞?給我跪下!」
奕詝把心疼牡丹春的一份情意化爲怒火,向懿貴妃發洩,懿貴妃委屈下跪,安得海早已溜出去請皇后解圍,不多時,皇后携了儲君載淳進來,三言兩語,替懿貴妃說情,使咸豐皇帝怒氣消釋,皇后是個賢德的人,極得奕詝尊重。
當年是英法聯軍攻打中國,淸朝對外政策失敗,軍事又不利,眼看就要攻入北京城,所以大臣肅順建議,以北狩爲名,勸咸豊到熱河行宮暫避,京中的事,交舆恭親王善後。
奕詝疏懶成性,自然接納肅順提議,即日命駕到熱河,皇后和懿貴妃隨侍。
在熱河行宮中,懿貴妃仍舊代替皇帝批閱奏摺,與恭親王互通消息,她在處理國事中,發覺肅順野心頗大,但她屢次在皇帝面前提及肅順時,皇帝都顧左右而言他,這種情形不由得懿貴妃大起疑心,她派遣安得海暗中調查,安得海聯絡皇帝近侍,知道肅順秘密把牡丹春接到熱河,皇帝每天出宮與牡丹春私會。
奕詝對牡丹春一往情深,肅順與載垣等把牡丹春當作抵禦懿貴妃的武器,在上愛下捧的情形下,加上牡丹春懷孕,奕詝輕易地獲得皇后的允許,牡丹春改作滿洲女兒裝束,進入了熱河行宮。
懿貴妃在表面上不能反對牡丹春入宮,暗中千方百計,務求拔去這眼中釘。這一年的秋天,恭親王辦妥了對英法的和議,消息傳到熱河,咸豐皇帝大喜,每天傳伶人進宮做戲,並賞賜隨行官員聽戲,牡丹春初次逢到如此熱鬧塲面,看得出了神,懿貴妃見大家歡樂中渾忘禮節,示意安得海,安得海交了一包藥末給小太監置入茶中,遞給牡丹喜飲,牡丹春毫不留意何人遞茶,接過來就飮,不料禍從口入,剎時間胸腹疼痛,腹中一個成形的男胎墮下。
咸豐帝爲此無限傷心,肅順等慫恿他查問懿貴妃,皇帝倒並不相信,誰知懿貴妃瞞了皇帝,私自委舊情人榮祿署理盛京將軍,觸怒了奕詝,口口聲聲要教訓懿貴妃,皇后在旁好言慰勸,皇帝嘆口氣說。
「朕看人不會錯的,蘭兒等到她的兒子做了皇帝,大權在手,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了,最担心的倒是你,趁朕還在的時候,先寫下遺詔,你收看,將來如果她恃子而驕,逼你太甚,你就取出遺詔殺了她!」
說罷,取過紙筆,振筆直書後交付皇后。 另一方面,肅順與載垣等也顧忌懿貴妃,他們想趁皇上留熱河之時,先謀殺他,然後誅貴妃,擁載垣繼位,肅順的富貴可待。他們利用牡丹春,命她下巴豆使皇帝腹瀉,本來孱弱的奕詝,瀉得奄奄一息。
那天,肅順又進宮見牡丹春,牡丹春驚惶萬分對肅順說:
「我不能做,皇上對我這樣好,我再下不了手!」
「你不要傻,皇上本來虛弱,早點晚點升天有什麽兩樣?等到囘了北京,懿貴妃有恭親王榮祿里應外合,你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肅順的一席話,令牡丹春心動,懿貴妃的險惡是她所畏懼的,爲了自己的前途打算,牡丹春不能不接受肅順的指使。她接過巴豆,轉過假山石,走向凝碧軒時,忽然看見一條繡有蘭花的手絹遺留在地下,她給起手帕,知道方才與肅順的一番話都已被懿貴妃聽去,牡丹春心頭頓如小鹿亂撞,驚悸萬分中遙遙見到皇后和懿貴妃同行,於是把心一橫,躍入池沼中自盡。
牡丹春之死,肅順和懿貴妃各執一詞,在病榻前爭論不休,皇帝不理他們說什麼,他是深深哀悼心愛的牡丹春,悲痛加深他的病况漸漸入彌留狀態。
肅順把握時間,以重兵守宮門,阻攔懿貴妃,一方面自己在病榻前再三請求皇帝立載垣爲帝。奕詝平日雖懶理國政,但他精明之處不下於肅順,他明知肅順弄權,故遲遲不答,皇后心中不願立載垣,頻頻抹淚,肅順催促不已時,懿貴妃手抱載淳,直闖病榻前。
她不待任何人開口,氣喘喘先說:
「皇上恕奴婢來遲,皇上恕罪。」
懿貴妃向皇帝吿罪後,放下載淳,轉身向肅順,厲聲責問:
「肅順,你是什麼意思?派兵守住宮門,不讓我們母子進來,你是想離間皇上爺兒倆?皇上,肅順等算計淳兒已經不止一日了,皇上千萬不要信他們的話,阿哥是你的親骨血。」
懿貴妃說罷,暗中搯了載淳一把,載淳受痛,哭着奔向床邊,抱住皇帝大哭。
奕詝一時親情激發,摟住兒子目視皇后,皇后點頭,皇帝就說:
「朕祗有這個獨子,不能不立他。」
肅順等跪下聽遺詔,奕詝吩咐幾句,聲音漸細,語不成聲,隨即駕崩。
六歲的載淳登基,改國號爲同治,尊皇后爲慈安太后,懿貴妃爲慈禧太后。
同治雖然即位,肅順等野心未冺,他以贊襄王大臣的身份,向二后逼取玉璽。
「這是大家的公意,名位不正,不敢取信於天下,所以傳國寳一定要立刻拿出來,請太后不要更留難了。」
慈安太后向慈禧看一眼,說:
「傳國寶不在熱河,在京裡恭王爺手中,去年秋狩匆匆忙忙和逃難一樣,所以……」
慈安是老實守禮之人,要她向大臣撒謊,簡直連話也說不像,慈禧心中暗暗着急,怕她洩漏機關。
「把傳國寳璽隨便交付給恭王爺,就不怕他造反嗎?」
肅順語氣咄咄迫人,慈安被他一嚇,畏縮不語,慈禧立刻反駁道:
「肅順,你這話可不對了,恭王爺是大行皇帝的親兄弟,你不造反,他怎麼會造反?」
慈禧的話直擊肅順心事,肅順知道僵持對自己無益,就拂袖而出。他的狂妄之態,令懦弱的慈安不禁掩面痛哭。
「姊姊,老是哭不是辦法,處理國事要緊,大家想個辦法。」慈禧說。
「你拿主意吧,我的心實在亂了。」
慈安旣然推辭,慈禧就不客氣地自作主張 。以當時的情形來講,她不出主意,可能母子三人全遭肅順毒手,她們仗着傳國玉璽暫保性命。慈禧畧加思索,囘顧侍候在側的李蓮英。
「小李子,我看你平日忠心耿耿。」慈禧胸有成竹的對跪下的李蓮英說:「我這裡有密詔一道,要你叫人帶到京裡,面交恭王,你辦不辦到?」
「奴才一定辦到!」李蓮英恭敬地囘答:「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還有密札一件,叫奉天將軍榮祿即刻來熱河。這兩件事半點風聲都不能漏,你要小心着才好。」
李連英唯唯答應,啣命而去。
肅順對二后沒有辦法下手,他唯有挾持同治,以皇帝口吻吩咐杜翰起草上諭,批駁兩后批垂簾聽政之議,並囑令恭王,不准來熱河,他站在殿上頤指氣使地在分派時,太監傳話,禀報恭王駕到。
同治在座位聽見叔叔來,大喜,不理肅順,立即吩咐太監:
「叫他進來!」
恭王朝拜新君完畢,同治初見親人,心內凄哀交集,他向叔叔說:
「恭王,你爲什麽到今天才來看朕?」
他言簡情哀,令恭王墮淚。肅順在旁邊羼言道:
「𡂿,恭王爺,今天你第一次拜見皇上,怎麽可以哭吶?」
恭王逆來順受,低聲下氣囘答道:
「是我看見皇上和大行皇帝太像了,所以不由自主地難過起來,請皇上恕罪。」
肅順的心目中恭王爺是當前大敵,恨不得馬上趕出他,所以他借「贊襄王」的權力,斥責恭王不應到熱河。恭王異常柔順,他表示自己爲念手足之情,趕到熱河奔喪,隨柩歸京後,他將要歸隱西山,朝中一切都付與肅順等偏勞,他婉轉陳述,倒使肅順不好意思再扳起面孔說話,恭王乘機要求見兩宮太后,肅順最顧忌的是慈禧,怕恭王與她相見後改變態度,趕緊說:
「大行皇帝新喪,叔嫂應避嫌疑。」
恭王笑着答道:
「請贊襄王陪伴相見。」
肅順不願見慈禧,恭王又請杜翰相陪,杜翰自然不敢答應,恭王作無可奈何之態,對肅順說:
「那末,我祇能單獨晋見了。」
恭王在殿中絆住肅順,榮祿從後宮門進內朝見兩宮太后,他雖是慈禧的舊情人,但兩人以舅甥相稱。榮祿受命帶兵到熱河,部署一切 ,加上恭王相助,由慈禧用計激得肅順交出兵權,榮祿立刻接收,於是兩宮立即傳出懿旨,起駕囘京。
兩宮太后心急囘京,車駕啓行甚速,榮祿領兵衛護。到達京中,同治正式坐朝,羣臣按班朝拜,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慈安爲東太后,慈禧爲西太后,恭王爲議政王,所有朝中事件,都由兩后决議交付恭王辦理。
肅順、載垣、端華、杜翰等從熱河囘到北京時,西太后早已部署停當,不容肅順四人入宮朝見,命榮祿在宮門把守,循例審問,載垣是近支皇族,發往宗人府審問,東太后爲人慈和,她不願將載垣判死刑,因爲他倒底是皇子皇孫,但西太后傳下密旨,令榮祿不必將肅順等付司法審問,直接提向菜市口斬首。
肅順等的死訊,由東宮太監崔長壽傳給東太后知道,東太后不由得大怒,她不是可惜肅順等四人,祗是恨西太后越權和藐視,憤憤地說:
「給先帝料中了。」
她悲忿攻心,有點暈眩,崔長壽扶持東太后囘寢宮,一面打發人傳太臣,東太后說:
「把先帝的遺詔請出來!」
她的命令給伏在窗外偸聽消息的李蓮英聽見,連忙奔報西太后,西太后開始有點慌張,後來聽見東太后病,她胸有成竹,保持沉默。
東太后的病勢很兇。她從熱河咸豐帝薨逝起,肅順陰謀篡位,强迫玉璽,恭王爺奉密諭解圍後,又辛苦地囘鑾北京,朝政甫定,西太后又刺激她,素來荏弱的她,經不起再三打擊,病勢頗爲危險,日日傳太醫診治,西太后每天向宮門請安,因爲東太后不接見她。
那天,崔長壽在偏殿煎藥,西太后帶了李蓮英等到臨。崔長壽怕她不利於東太后,戰戰兢兢說一聲:
「太后吉祥。」
他不敢稍離藥罐,提防下毒。西太后一派温和,對崔長壽說:
「把蓋拿開!」
崔長壽遲遲不敢應命,西太后先在庭院中焚香,虔誠禱吿一番,然後從宮女手中要過金剪,咬牙向臂上剪去,對剪下來的肉往藥罐中放下,崔長壽看得十分感動,連連叩首,西太后吩咐:
「誰都不准吿訴太后!」
西太后成功地先使崔長壽心服,他少不免在東太后處境說上幾句好話,東太后病勢漸減時,聽從崔長壽的話,接見西太后。
西太后先向東太后問好,然後自己認罪,十分婉轉的對東太后說:
「姊姊,我知道您是爲肅順他們的事跟我生氣,是我年輕冒失,可是我知道姊姊你面慈心軟,要是跟您一商量,少不得恩赦了他們,留着這些奴才總是一個後患,咱們的孩子又小,所以我才斗胆先把他們斬了,再向姊姊請罪。」
一番話表面上聽來很有理由,東太后倒不能使她難堪,僅僅說:
「我也沒說你做得不對,可是總該先跟我商量一下。」
這句話完全暴露了東太后的弱點,使西太后明白她只是爲面子問題,越發恭順地跪下去囘道:
「我已知道錯了。我受了姊姊恩典才做了太后,因爲皇帝幼小,這大淸江山就在咱們身上,別爲這件小事氣壞了身子,那我的罪孽可大了,您看在皇帝份上別生氣啦!」
她儘量地捧東太后,使那位病在床榻的東太后不能不軟化,命西太后起身,西太后裝作孱弱得很的樣子扶着榻邊站起,東太后見狀,驚問:
「你也身體不好?」
西太后搖頭。崔長壽上前囘稟道:
「太后可眞一片眞誠,奴才不敢隱瞞,太后彷照那割股療親的故事,對臂子上的肉給您做了藥引了。」
東太后聽見崔長壽的話深為感動,她是老實人,深信神佛之說,以為西太后誠心誠意感動菩薩,才能把她從危殆中救囘,旣然是虔誠禱吿來醫治自己的,當然不會有背叛之心,於是取出咸豐遺詔給西太后看。西太后露出驚駭之色,叩求賜死,東太后就在燈火中焚去遺詔,以示自己無殺西太后之意。
她這樣做無非想西太后永遠感激她,可是東太后不知自己已墮入西太后的圈套中。
在同治一朝中,頗現中興之兆,同治年幼,內有兩宮太后執政,外有恭親王管理,他為了婚姻不愉快,常私自作狎邪遊,不久身染惡疾,十九歲就駕崩了。
繼同治之位的是載湉,載湉是醇親王之子,也是西太后妹妹所生。朝中大臣在西太后積威之下,無人敢反對,東太后此時此地,已鬥不過西太后。四歲的載湉在西太后命令下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光緖。
光緖七年,東太后暴病死。至光緖十五年,西太后隆重地為皇帝選后。光緖依照西太后吩咐,挑選了皇后和二個妃子,成婚之日,冊封皇后為隆裕皇后,二個妃子,一名瑾妃,一名珍妃。
隆裕后是西太后娘家的人,她深深了解西太后的性格,所以她拘束於宮中禮節,萬事以太后為前題,對着光緖皇帝嚴守君臣之禮,完全不像夫妻,使皇帝無毫樂趣,因此絕跡坤寧宮,常常宿於珍妃的景仁宮中。
那天,光緖帝興冲冲的駕臨坤寧宮,隆裕聞報,連忙伏地接駕。光緖忙道:
「起來,起來。」
他臉上露出難看見的笑容,坤寧宮中的宮女太監都引為奇蹟。唯有隆裕后仍肅然侍立,毫無笑容。
「今天朕看到一本奇書,講的是日本明治天皇的故事,有趣得很。」光緖對隆裕低聲說 :「有酒沒有?朕想喝一點。」
「太后有過旨意,宮禁之內不准用酒。」
隆裕后鄭重地奉上參湯,侍候光緖飮,光緖不耐煩地往書桌上一放,自己就在側邊坐下。隆裕后行前一步,請安奏道:
「奴婢有一件事耍請皇上成全。奴婢表親裕元,在吏部郞中任上已經有五、六年了,想請皇上給吏部堂官關照一聲……」
光緖乘興而來,至此被隆裕后掃盡興緻,他含有怒意地截斷她話頭,說:
「你怎麽時時都有事相求?」
「皇上不准,奴婢去求老佛爺。」
當時宮中俱稱西太后爲老佛爺,頌揚她慈善心腸和壽與天齊,西太后非常樂意接受此稱呼。光緖一聽見隆裕有輕視之意,立刻拂袖而去,逕往景仁宮。
景仁宮中的珍妃也正讀着「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是禁書之一,珍妃自幼跟隨文廷式讀書,文廷式是個關心國家之人,他不但敎導經書,還灌輸了政治思想給珍妃,他鑒於淸廷腐敗,而光緖帝又受挾制於西太后,文廷式想藉珍妃之力,助光緖對國家有所建樹。
光緖含着盛怒到來景仁宮。他一見到珍妃,宛如雪獅子向火,所有的怒氣全無,同時又看到珍妃也在硏究「明治維新」,兩人旨趣相投,產生了眞正的愛情。
光緖從珍妃處得到鼓勵,决意要革新政治,起用了南海舉人康有爲策劃維新變法,又批駁了移用海軍專欵建頤和園之議。他一團高興地幹,早晨,他親自臨朝和重臣們商議政治,晚間,他有珍妃陪伴,討論日間的得失,談談心中的憂鬱。光緖感慨的說:
「我從小就在宮裡長大,太后就像嚴師一樣,自己的母親在宮外,兩三個月才能見一次,宮裡沒有親情,沒有遊伴,好寂寞的歲月!現在可不同了,我有了你,宮中也有了生氣! 」
珍妃靜聆着光緖訴心事,她感極泣下,對皇帝說:
「皇上,你對我太好了,我沒有任何別的指望,祗望一輩子厮守在一起。」
光緖面對着紅顏知己,又愛又憐,自內襟解下一雙玉連環,送給了珍妃。
「我們像這玉連環一樣,永遠不分開,你藏着。」
他們兩人說不盡郞情妾意之際,坤寧宮太監小德張奉西太后之命,要皇帝往坤寧宮住宿,光緖怒小德張無禮,斥退他說:
「你對你主子說,我愛在那裡就在那裡,她管不着!」
隆裕后得到小德張囘來後一番加油添醬的報吿,酸火中燒,她不敢向西太后面前說皇帝是非,於是把能想得出來的罪名都加在珍妃頭上,對西太后哭訴自己被冷落。
李蓮英對建造頤和園一事非常關心,因爲包建園子的人早已允許他一筆可觀的佣金,如今被皇帝批駁,他不能說皇帝不是,所以這不建園子的罪名又被加上珍妃身上。
珍妃病了五、六天,西太后被隆裕及李蓮英煽動得壓止不住怒火,率領一批太監宮女,往景仁宮問罪。
珍妃病態方癒,在景仁宮外拍照自娛。她把皇帝的便裝穿戴起來,儼然一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和瑾妃二人閒談着。瑾妃日夕追隨太后,消息靈通,她不斷地勸導珍妃不要太任性,珍妃認爲己不損人,有什麼關係,正在說得起勁時,西太后不待人通報二妃接駕,已率領眾人到達景仁宮外。
「老佛爺吉祥!」
珍、瑾二妃雙雙跪下請安。西太后不理兩人,先向走在她前面的景仁宮太監寇連材說:
「好快的腿啊?通風報信來了?」
「奴才不敢!」寇連材連連叩首。
「給我攆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求老佛爺開恩,奴才眞的沒聽見!」
「廢話!」西太后瞧也不瞧一揮手。
李蓮英命令太監把寇連材拖下去,珍妃不忍,上前講情,西太后冷笑一聲,說:
「別人來說情我可不依,如今珍主兒來說情,我怎麽能不依?來,叫他們把這犯上的奴 才重打六十大板,打完了,叫她進來謝謝珍主兒!」
她的話刺入珍妃之心,加强了她反抗之意,珍妃倔强的神情逃不過西太后銳利的眼睛。
「小李子,那是什麽新鮮玩藝兒?」
西太后看見攝影機故意問,李蓮英也故意的答:
「這個就是照相匣子!」
「哦!」西太后作恍然大悟之狀,轉問珍妃,說:「我早就聽說你能幹,原來這些玩藝兒都讓你學會了啊!」
「這不過是偶然拿來解解悶的。」
「解解悶什麽東西不好學,偏偏去學洋鬼子的玩藝兒?」
「是皇上賜給奴婢的。」
「好哇!又把皇上抬出來啦!」西太后勃然大怒,說:「是皇上給你的又怎麼樣?小李子,把這個鬼子玩藝兒拿出去燒了!」
李蓮英喳喳連聲,取攝影機遞給旁邊的太監傳出去燒掉。珍妃面有不悅之色。
「怎麽?不捨得嗎?」西太后問。
「奴婢不敢,這不算什麽,老佛爺吩咐怎麼辦,就怎麽辦好了!」珍妃昂然答。
「哼!氣派倒不小啊!」
「本來嘛!」隆裕后應聲而道:「瞧她這一身打扮可不就像皇帝嗎?」
西太后目覩珍妃的聰明和模樣,有點彷彿自已當年,她心中頗有憐惜的意思,可是想到珍妃可能助光緖反叛自己時,西太后就絕不容情地,命令李蓮英剝下珍妃的男裝,李蓮英巴不得一聲,要上前動手,珍妃焉肯給太監侮辱,不假思索,一把打向李蓮英,李蓮英不提防珍妃如此胆大,給她打得眼前昏黑,慌忙倒退。西太后怒不可遏,喝道:
「跪下!」
珍妃不肯,昂然而立,瑾妃大驚,牽了珍衣袖,哀聲懇求:
「妹妹,妹妹!」
珍妃忍不住珠淚直流,屈膝下跪。西太后威風萬分吩咐李蓮英掌珍妃之嘴,李蓮英捲起衣袖,上前想摑珍妃。
「住手!」
光緖一陣風般趕到,一手攔住李蓮英,李蓮英倒退囘太后身側,光緖且不理太后,先扶起珍妃交給瑾妃,重新又囘身追打李蓮英。
「你住手!」
西太后喝止光緖,光緖聽見聲音,積威之餘勇氣消失一半,他將身護住珍妃,向西太后請安。西太后自然不會放過他,她先將傳話將珍、瑾二人降爲貴人。光緖立刻下跪求情道:
「皇阿媽你何必這麽動怒?你就給臣兒留一點臉面。」
「我給你留臉面?你有沒有給我留臉面? 」
西太后說罷,自袖中取出不准移用海軍專欵的奏摺上硃批,向地下一鄭。
光緖這才明白西太后爲什麼來的。
頤和園按照原來計劃進行建造。國家在缺乏軍事訓練及經費的情形下,各國視爲可欺,日本以近鄰關係,興兵侵畧,造成可恥的甲午戰爭,使光緖痛心。他外受欺侮,內受壓迫,憂國憂己,身體日益衰弱。
戊戍年,光緖决意推行新政,趁頤和園蓋成,西太后每日在園中消遣,名義上已歸政光緖的當口,他重用康有爲荐引的譚嗣同、林旭等,幫助他使新政加速進行,並再三吿誡他們,不許在外招搖,免得皇帝被人誹議。
雖然光緖的行動謹愼,但實行新政一定要革去老官員,朝中引起騷動,紛紛向西太后哭訴,西太后對政治野心始終未有放棄,她怕光緖勢力膨脹後對她不利,就命榮祿爲直隸總督,她預定九月帶皇帝到天津閱兵。
天津閱兵當然是有所舉動的,光緖的近侍太監孫德把消息傳達皇帝知悉光緖表面上强作鎮靜,暗中詔康有爲獻策,康有爲囘到住所與譚嗣同等商量。嗣同道:
「前天我定下的一計,現在可用了吧?袁世凱此人忠義兩全胆識過人,北洋新車都是他的心腹,我敢以身家性命担保!」
康有爲便將袁世凱向皇帝引薦。光緖召見袁世凱,先詢問他對新政的感覺,再將詔書付給他讀,袁世凱誠懇萬狀,跪地誓言:
「臣粉身碎骨,肝腦塗地,以報答皇上隆恩,萬死不辭!」
光緖見他忠心耿耿,即在桌上取金箭付與袁世凱,囑咐他說:
「就在今天晚上,你坐第一班火車到天津,領兵圍督府,殺了榮祿,取直隸總督的印綬,然後你就帶領一萬新兵來京,圍住頤和園,請太后毋須干政。」
袁世凱唯唯聽命,汗珠從額上直流下臉頰 ,他內心誠惶誠恐,不敢仰視。
「你的責任重大,要小心在意,朕把身家性命都付託給你了!」
光緖也的情緖十分緊張,他手顫顫的將金箭交給袁世凱,再三吿誡他不可驚嚇太后,袁世凱應着,請安退出。
袁世凱走後,光緖陷入焦急中,他通宵達旦等候消息,珍妃在側遞茶送水,殷勤服侍,安慰光緖靜心待佳音。
天甫明,孫德進來報吿。
「禀皇上,新兵五千,已經圍住紫禁城! 」
光緖失聲歡呼,道:
「袁世凱呢?叫他趕快進見。」
「不是袁世凱!」孫德禀道:「是榮祿大人帶領進來,榮大人已去頤和園了。」
這消息像一桶冰水淋下來,光緖和珍妃面面相覷,手足顫抖,不知如何是好。
「禀皇上,太后老佛爺已到宮門口。」
寇連材進來禀奏,光緖一驚,囘顧珍妃。
「你趕快避到外宮去吧,讓我來應付!」
珍妃不肯讓光緖單獨受罪,她堅持留下,她不管怎樣難堪,也要陪伴皇帝。
西太后在宮門外緩緩步入,光緖上前請安,珍妃隨後跪下,西太后不理不睬,先登御座坐下。她的眼睛也充滿淚水,哽咽着道:
「你好!」
「皇阿媽有什麽慈訓?」
「我求你饒命來了!」
「臣兒不敢!」光緒看着擲下來的金箭與詔書,辯道:「臣兒祇叫袁世凱殺死榮祿,然後領兵進京,掃淸逆黨。」
「你倒說得冠冕堂皇。」太后咬牙切齒說︰「幸而天叫你瞎了眼,看錯人。榮祿,你講給皇帝聽聽!」
榮祿不敢,俯首侍立。西太后知道光緖一批謀士策劃新政,她就傳下口諭,叫步軍統領抓譚嗣同等下獄,光緖不想牽累他們,叩首求開恩,西太后不肯,珍妃忍無可忍,也開口求情,西太后見珍妃胆敢開口說話,更如火上添油,將她大駡一頓,執意要廢新政。
「太后難道不怕亡國嗎?」珍妃理直氣壯,向西太后直說。
「什麽話?你找死?」西太后那容得珍妃當面駁她,吩咐李蓮英說:「小李子,把這個賤人押起來!」
光緖跪在珍妃前面,他沉痛反抗,道:
「要押連我一起押,我是皇帝,我到底是個皇帝!」
西太后見光緖對珍妃的情意綿密,愈加恨極,就吩咐將光緒也押起來,等下詔廢帝。
她話聲未了,太監寇連材從人叢中閃出,冒死諫議不能廢皇帝,他不待西太后下令殺他,大聲呼道:
「大淸的江山要完了,大淸亡了國,我活着也沒用!」
寇連材撞向大柱,頭裂慘死。
他的死對西太后的固執毫無影响,僅僅阻止了廢帝之議。
光緖就此被禁在瀛台,珍妃拘留在殘舊的北三所,兩人異地相思,都爲對方處境焦慮。日子一久,光緖行動稍稍自由,他就冒險去探珍妃,一叙相思之情。
珍妃在冷宮中操勞辛苦,被折磨得憔悴不堪,幸虧瑾妃顧手足之情,偸偸的送點東西給她吃用,藉以苟延性命。
光緖在孫德等的安排下,潛至北三所會見珍妃,珍妃驚喜交集,相對哽咽。半晌,珍妃向皇帝問道:
「皇上,你瘦了,前些日子聽說你病了,現在大好了嗎?」
「沒有什麼?不過是飮食不調!」
珍妃一向都知道西太后對自己的飮食豐富異常,而對光緖刻薄得連太監都不如,有時給他吃的都是餿了的菜餚,光緖沒法改善,飢一頓,飽一頓的過日子,她走向床邊,在牆中取出一盒點心,獻給皇帝。光緖問知是瑾妃送來,珍妃怕太監搜去,將食物藏在暗格時,嘆口氣說:
「國都要亡了,還要這樣小心眼!」
珍妃聽提到國事,就向光緖問外面的情形,光緒便將義和團犯了衆怒,八國聯軍將攻入京城之事吿訴珍妃,並且低聲說:
「我正爲此事來跟你商量,看來太后將一走了之,朝中一二赤胆忠心的臣子讓孫德帶了口信給我,勸我到時候留在京裡,不必隨着太后出走。」
「這些人可靠嗎?」珍妃想起了袁世凱,不禁心驚肉跳。
「聽說外國留在北京的使臣也有這種意思 ,倒叫我進退兩難。」
「要是這些話都可靠的話,我以爲沒有什麽爲難,皇上應該留下,收拾這個殘破的河山—這倒是一個機會。」
珍妃的思想和光緖同樣,生不如死,何不冒一下險,或者還可挽囘殘局,重登寳座。
他們娓娓不斷的談話,巡更太監綁聲漸近,光緖躱在暗中,等他們過去,孫德在外面促駕,珍妃也不敢久留皇帝,送到他門口,鼓勵光緖說:
「皇上,剛才咱們說的話,你要拿定主意 !」
光緒應着,匆匆而去。
義和團根本是一羣烏合之衆,那能與八國聯軍對抗,兵敗如山倒,八國聯軍一直攻到北京城時,西太后還是口口聲聲的喊殺,不肯和議,她一意孤行,朝中大臣紛紛自保,旣不肯出力抵抗,也不肯冒死諫議,朝內外人心惶恐,西太后一手造成了戰禍。
八國聯軍終於攻入了北京城,他們瘋狂般搶刧,百姓們走避不及的,都遭殺害。紫禁城中的御林軍,見來勢汹湧,大家都脫下軍裝,混在百姓羣中逃難。
西太后聞報時,差不多宮中能走的都已走完了。西太后知道洋兵痛恨旗人,下令各人都改穿漢人裝束,她也換上村婦衣服,用黑布裹髮,雖在危急中,他仍不肯放過光緖,再三的要迫光緖同行,光緖不肯動身。
李蓮英見狀,獻計叫珍妃去勸,西太后就喚小太監去北三所釋放珍妃。
珍妃盛裝而至,她久困冷宮,神色有點憔悴,但今天她宮裝打扮,在一羣穿了民間服裝的宮眷面前,珍妃顯得華麗莊嚴,不可逼視。
珍妃行至西太后面前下跪請安。
「老佛爺吉祥!」
「你起來說話。」西太后在珍妃面前感到慚愧,她解嘲地說:「第一次這麽丢臉,打扮成鄕下老婆子。洋兵已經進城,我要你去勸勸皇上,趕快收拾,跟我們一起動身。」
「皇上要留京收拾殘局,奴婢也不走。」
「我叫你去勸皇上。」
西太后厲聲說話,珍妃不爲所動,麽仍是冷靜堅定的囘答:
「奴婢不去,奴婢不能夠妄談國事,不能夠干預外務,這是你老佛爺平日的敎訓。」
珍妃侃侃而言,急壞了瑾妃,她怕西太后翻面無情。果然,西太后變色說:
「如果你不聽話,你不要怪我心狠,宮裡的女孩子可不能留在這兒讓洋兵糟塌,你要是不走,就給我自盡!」
瑾妃嚇得混身抖擻,她怕珍妃說出頂撞的話,急急走上前跪下,說:
「老佛爺息怒,讓奴婢來跟她說。」
瑾妃把珍妃拖入鄰室談話,西太后又叫李蓮英去請光緖。
「你再去請皇帝,就說珍主兒在這兒,看他來不來?」
珍妃隨着瑾妃到鄰室,瑾妃是忠厚人,她先對妹妹幾年來的受苦自己無法幫忙表示歉意,再叫她不必固執,應該順從太后。珍妃知道姊姊的心地善良,永不會想到陰險惡毒的一方面,但珍妃却明白,無論她順從或不順從,西太后决不會放過她。
「姐姐。」珍妃凄然泣下,說:「我們祗有來生再見了,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去勸皇上走。我死了以後,這個玉連環請你轉交皇上,請他爲國珍重。」
珍妃從懷中掏出珍藏的玉連環,遞給瑾妃,她向姊姊下跪,痛哭着說:
「請姊姊好好侍候皇上,我不能再侍候他的了!」
姊妹倆抱頭痛哭時,西太后在門口出現,瑾妃立刻停聲收淚,暗暗收藏起玉連環。
「說完了沒有?」西太后厲聲說:「你還不走是不是?」
西太后瞧着珍妃默然的態度,一橫心,吩咐太監帶領珍妃去自盡。珍妃平靜地跪辭太后,她眞是視死如歸。
「老佛爺,奴婢去了!」
西太后目視珍妃從容地步出宮殿,太監崔玉桂在後跟隨,寂靜的宮殿後院中,有一口井,被選爲珍妃的葬所。崔玉桂聽見外面槍聲密集,心中不安,就催着珍妃自盡。
「珍主兒,你不下去我要推了!
珍妃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態,令崔玉桂不敢動手,她斥責道:
「你不配!」
珍妃仰天禱吿,求上天庇祐光緖平安後,一躍入井,崔玉桂等立即移二塊大石在井裡,眞是落井下石,喪盡良心。
當珍妃入井時,正是光緖被釋出瀛台之際,他直奔井邊搶救珍妃,惜爲時已晚。
天長地久,此恨綿綿。大淸國運,從此一 蹶不振,無法挽囘了。 (完)
THE IMPERIAL LADY
(Synapsis)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Hsien Feng (Chao Lei) of the Ching Dynasty, a joint British-French army attacked the imperial capital of Peking, forcing the Emperor to flee to Jehol. Prince Yi Su (Lo Chi) stayed behind in the capital to seek a peaceful solution. In view of the poor health of the Emperor, a power struggle unfolded between Su Shun (Li Ying), an influential member of the imperial family, and Yi Kwei-fe (Li Mei) an imperial concubine who was later known as Empress Dowager. Outmaneuvering Su, Kwei-fei chose her own son to succeed the Emperor and proclaimed him as Emperor Tung Chih. When the young emperor was six years old, the old emperor died in Jehol and Su again sought to usurp power. It was again Kwei-fei, now as Empress Dowager, who emerged victorious. When Su and his followers returned to the capital, they were arrested by General Jung Lu (Chiao Hung), a right-hand man of the Empress Dowager, and were executed. By then the Empress Dowager had wielded power in her hands.
When the fragile Emperor Tung Chih died at the age of 19, Empress Dowager, acting contrary to the practice of imperial succession, chose her nephew, son of Prince Chun, and put him in the throne as Emperor Kuang Hsu (Lei Chen). She herself was still in firm control of the Imperial Court.
Emperor Kuang Hsu was dissatisfied with his wife, Empress Lung Yu (Mo Chou), who was chosen for him by the Empress Dowager. However, to console him, the Empress Dowager allowed him to take two beautiful concubines, Chen-fei (Chang Mei-yao) and Chih-fei (Yung Yung).
Confront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weakening imperial power, Emperor Kuang Hsu issued an edict calling on the governors of all provinces to raise funds for building up a strong navy. However, the Empress Dowager, who saw no need for a strong navy, used the funds to build the magnificent Summer Palace.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the Ching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pay indemnities and make territorial concessions to the foreign powers. Emperor Kuang Hsu, accepting the advice of Kang Yu-wei (Wang Hao), a Minister for Political Affairs and a noted scholar, introduced a new deal that aimed at reform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country. The Empress Dowager was so infuriated that she wanted to dethrone Kuang Hsu.
When word of the attempted dethronement spread, the followers of the Emperor sought to protect him. At this time, General Yuan Shih-kai (Tang Ti) was recommended to the Emperor for an important position. Yuan was instructed to go to Tientsin to have General Jung Lu arrested and executed, and then lead ten thousand reinforcements into the capital to besiege Summer Palace and demand a promise from the Empress Dowager that she would henceforth refrain from interferring with the affairs of the State. But the treacherous Yuan betrayed Emperor and revealed the secrets to Jung Lu and the Empress Dowager. As a result, Kuang Hsu and Chen-fei were detained in the palace and deprived of their freedom.
At this time, the Boxer Rebellion broke out. The rebels proclaimed as the aim the support of the Ching Government and the expulsion of the foreign powers from the Chinese territory. They were encouraged by the Empress Dowager to burn down foreign embassies and slaughter foreign nationals. This resulted in the invasion by the eight-nation allied force. At this critical moment, Chen-fei persuaded Emperor Kuang Hsu not to follow the Empress Dowager in fleeing to west China but to stay in the capital to handle the situation. To force the Emperor to flee with her the Empress Dowager had Chen-fei thrown into a well. Left with no other choice and his heart broken by the death of his beloved, Kuang Hsu sadly left the palace with the Empress Dowager.
電懋鄭重攝製淸代歷史宮闈內幕赫赫巨片
西太后與珍妃
最偉大的演員陣容
最豪華的煌煌巨鑄
電懋公司籌拍「西太后與珍妃」時,曾經數度商討主角及重要演員問題。電懋號稱 「電懋一家」,表示公司中上上下下的融洽,所以製片部的工作十分順利,除了拍片期及戲路不合的明星外,其餘的都參加了「西 太后與珍妃」的演出,不但如此,電懋更重金聘了不少生力軍,使這部彩色宮闈歷史鉅片有最偉大的演員陣容,「西太后與珍妃」 成爲最豪華的煌煌巨鑄。試看該片的陣容:有李湄、喬宏、雷震、張美瑤、白冰、林靜、李英、洛奇,陳浩、屠光啓、錢蓉蓉、莫愁、鹿瑜、唐迪等,還有客串演出的趙雷和王豪。在今日的影壇中有如此陣容,眞可以稱爲「堂堂無敵」了。
淸朝離開現在年代不遠,一切服飾都可以查考得出,因此「西太后與珍妃」中的服飾和佈景道具,都極力逼眞,例如珍妃投井的那口井和周圍情景,都是根據當年的實景來仿製,使觀眾產生眞實感而引起更大的同情,使「西太后與珍妃」的成就更加輝煌!
西太后與珍妃本事
遜淸咸豐年間,英法聯軍進攻京畿,京城圓明園內仍歌舞昇平,漢女牡丹春(白冰飾)與懿貴妃(李湄飾)爭寵,旋戰火逼近京城,咸豐帝(趙雷飾)以北狩名義,出奔熱河行宮,由恭親王奕訢(洛奇飾)留京議和,辦理善後。
熱河行宮內,咸豐帝衰病交侵,態度消極,宮內外則互相對峙,醞釀巨變,宮外以宗室肅順(李英飾)爲首,聯同瑞華,杜翰等人,擬擁立近支親王載垣(陳浩飾)即帝位,宮內則以懿貴妃爲首,貴妃在宮中原無地位,嗣生大阿哥,晋位爲貴妃,爲人聰明機變,皇后(林靜飾)不育,視大阿哥如已出,因是皇后與貴妃相處頗洽。
咸豐帝匿牡丹春,並有孕,帝頗有意使牡丹春進宮,肅順亦暗中助成此事,貴妃偵知肅順此舉有奪寵之意,乃先下手鋤除牡丹春,咸豐帝悲戚過度,病益劇。
肅順等見機不可失,派禁軍守宮門,勸咸豐帝遺詔立載垣,緊急間,貴妃抱大阿哥入寢宮,力斥肅順之非,皇后亦以大阿哥爲親骨肉,勸帝當機立斷,帝意遂决,大阿哥即位,是爲同治帝,皇后稱東宮太后,生母貴妃則爲西宮太后。
同治帝年甫六歲,肅順等數人以贊襄王大臣名義把持朝政,並詔令恭親王等所有文武大臣不必來熱河奔喪,意擬挾帝自重,號令天下,漸有篡竊之意。
兩宮太后逼處深宮,形勢亦甚危殆,幸賴西太后運用機謀,密詔恭親王奏請皇上返京,東太后亦竭力主張,肅順等不得已奉帝還京,甫抵京,肅順即被西太后心腹榮祿(喬宏飾)奉詔拿辦,斬於菜市口。其餘附從者或死或囚,鋤誅殆盡。同治帝重新即位,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晋爵爲議政王,榮祿亦成朝廷重臣。
東太后賦性仁和寛厚,拙於智術,西太后獨攬朝政,寵用內監李蓮英(屠光啓飾),擅作威福,兩宮之間,遂亦難免於軋鑠,未幾,東宮太后崩逝,其死因迄爲千古疑案。
同治帝體素弱,年十九即崩,西太后不惜違背祖制,立醇親王之子載湉爲帝,是爲光緖(雷震飾),以光緖帝爲西太后母家內侄,便於控制,仍施行「垂簾聽政」,掌握實權。
光緖帝年長,選立皇后,太后暗示取捨,帝不得已選立隆裕皇后(莫愁飾),實則心所不喜,太后乃爲帝另立珍,瑾二貴人,珍貴人(張美瑤飾)柔婉明艷,聰明過人,甚得帝寵,未幾晋爲珍妃,姊稱瑾妃(容蓉飾)。
時國勢日弱,光緒帝思有所振作,着各省督撫籌儲建造海軍專欵,西太后却以天下承平,以聲色爲樂,有意將建造海軍專欵,移造頤和園,權監李蓮英更先意承旨,豉吹甚力,而終被光緖帝反對,太后疑爲珍妃影响,蓋珍妃胸懷坦蕩,少不更事,平時據理直言,早已失歡於西太后,而皇后及李蓮英又從中構搧,至此已勢同水火。
甲午戰後,賠欵失地,喪權辱國,光緖帝乃接受工部主事康有爲(王豪飾)之奏議,詔行新政,銳意維新,派譚嗣同等六人爲軍機章京,一日數詔,意甚操切,一班老臣,慄慄自危,乃環請於太后,太后忍而未發,但內心已隱有廢立之意。
廢立之說不脛而走,帝左右不能不爲之防,康有爲等乃籌思保皇之策,譚嗣同力荐袁世凱(唐廸飾)才堪大用,光緖帝於勤政殿召見袁世凱,授以密詔,着馳赴天津,斬榮祿,帶一萬新兵入京,圍頤和園,請母后勿再干政,帝實以天下爲重,初無不利母后之意。
袁世凱權衡利害,反向榮祿及母后吿密,兵圍大內,拘光緖帝,禁於瀛台,而珍妃亦以「莠言亂政」獲罪,拘於北三所,形同囚犯。
此時山東等省,義和團蠭起,倡言刀槍不入,扶淸滅洋,西太后及一班老臣愚昧無知,竟以爲「民氣可用」,縱使義和團燒使館,殺洋人,坐致八國聯軍攻進京城,太后鑒事急,改作漢裝,倉皇西奔避難。
光緖帝內外甚得人心,故珍妃力勸光緖留京主持國政,勿隨太后離京,太后則以死相脅,命珍妃勸光緖出奔,珍妃不屈,遂被宮監崔玉桂沉於井,一代佳人,香消玉殞。
光緖帝萬念俱灰,隨同太后西奔,車仗在途,行色匆匆,夕陽殘照中,光緖帝澘然淚下。 (完)
人物介紹
西太后……李湄飾
西太后是咸豐的妃子,因生太子載惇册封爲懿貴妃,爲人好大喜功,同治崩後,爲獨攬大權起見,立載湉爲皇,自己親政。晚年寵信太監佞臣,鼓勵拳匪作亂幾致亡國。
榮祿……喬宏飾
榮祿是西太后未入宮時的情人,西太后執同道堂印信後,不斷提拔,及咸豐駕崩,西太后執政,榮祿扶搖直上,對西太后忠心耿耿,他始終守君臣之份,衛護着西太后。
光緒……雷震飾
光緖以幼年入宮,長成後由西太后作主大婚,他是一個明智之主,可惜在西太后積威之下,使他的維新政策不能實行,婚姻上得不到安慰,珍妃死後,不久亦抑鬱而終。
珍妃……張美瑤飾
珍妃是光緒的妃子,深得光緖歡心,珍妃非但長得美麗,生性聰慧不讓西太后,惜少年氣盛,不能圓滑處世,以致樹敵太多。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她被逼投井自盡。
咸豐……趙雷飾
淸朝的歷代皇帝中,除了末代宣統外,要數咸豐最無出息,他在位時除了醇酒婦人,一無所嗜,因懶於朝政,將奏摺讓懿貴妃批閱,造成大淸帝國後來一蹶不振的情勢。
牡丹春……白冰飾
牡丹春是咸豐在圓明園中挑選的漢女中的魁首,她雍容華貴使咸豐在羣雌粥粥中,對她不能忘情,千方百計令牡丹春入宮,她因與肅順合謀,被懿貴妃窺破,畏罪自盡。
東太后林靜飾
東太后自咸豐死後,與西太后垂簾聽政,因她面慈心軟,優柔寡斷,被西太后挾持,雖有咸豐遺詔可殺西太后也被騙焚去,憂忿攻心,體弱多病,後忽暴卒,死因成謎。
肅順……李英飾
肅順是咸豐的寵臣,英法聯軍時隨駕到熱河行宮侍候,他百忙中還帶了牡丹春以媚主,得咸豐歡心,但因懿貴妃精明,肅順雖有篡奪之心,難遂所願,卒被西太后殺死。
恭親王……洛奇飾
恭親王是咸豐的胞弟,在一羣親王中,他是一個最能幹有胆畧的,咸豐倚爲左右手,西太后對他也言聽計從,後因小事逆西太后被撤職,他一生對淸朝盡忠,功不可沒。
載垣……陳浩飾
載垣是一個沒出息的親王,在宗人府的名冊中,他也是近支皇孫之一,如咸豐無子,可能被立爲儲君,肅順想擁他爲皇以自保,載垣終因參與篡位密謀,被西太后所害。
李蓮英……屠光啓飾
李蓮英倔起於安得海死後,爲人奸滑無比,善於趨迎,以熟悉西太后性格獲得寵信。慫恿西太后移海軍費建頤和園,從中取利,逼珍妃以減光緖帝威風,眞是無惡不作。
瑾紀……容蓉飾
瑾妃是珍妃之姊,忠厚誠實。珍妃獲寵,隆裕后籠絡她以抗珍妃,瑾妃明是向皇后低頭,暗中却迴護珍妃,珍妃入北三所,瑾妃照料飮食,無微不至,獲得光緒的信任。
隆裕……莫愁飾
隆裕是西太后的內姪女,不爲光緖所喜,大婚後皇帝絕跡坤寧宮,隆裕不甘寂寞,在西太后面前哭訴,讒言珍妃干涉朝政,使珍妃失歡西太后。隆裕終身過着寂寞時光。
小徳張……鹿瑜飾
小德張是隆裕的近侍太監,他恃寵犯上,對光緖都不客氣,光緖恨極他,屢次痛責,都被皇后以西太后的名義迴護,同時小德張對李蓮英恭順異常,光緖也奈何他不得。
康有爲……王豪飾
康有爲是南海舉人,光緒賞識他對朝政有新見識,特地提拔他,康有爲報答君恩,引荐譚嗣同、林旭等,幫助皇帝推行新政,惜被袁世凱所出賣,新政未成,倉皇出走。
袁世凱……唐廸飾
袁世凱是大淸罪人。光緖因譚嗣同力保,把自己的新政和國運都付與袁世凱,希望他盡忠報國,誰知袁世凱權衡輕重,竟出賣光緖,向西太后吿密,以遂自己升官之願。
鄭重推荐「西太后與珍妃」
電懋公司籌拍「西太后與珍妃」一片時,外界猜測一定以光緖一朝為背景,及至開拍時發表陣容,赫然有趙雷客串咸豐帝的消息,也就是說,「西太后與珍妃」要從咸豐時代拍起,描寫淸末三朝興亡史實,把西太后從頭寫來,使觀衆對這專橫一時的婦人有深度的了解。「西太后與珍妃」一片可想而知是如何的偉大,不但陣容空前,再加上彩色攝製,它將名副其實成為中國影壇空前偉大的巨鑄。
「西太后與珍妃」中以李湄飾演西太后,環顧影壇,李湄的影齡和演技是最適合這個角色的了,她夠嫵媚也夠威風,把慈禧的喜怒哀樂刻劃得不失身份,尤為難能可貴。珍妃是「寶島玉女 」張美瑤。觀眾對張美瑤大槪不會陌生吧?她在「諜海四壯土」及「吳鳳」中給觀衆的印象甚佳。以張美瑤淸麗脫俗的美姿,來飾演珍妃,眞有不作第二人想之感。
「西太后與珍妃」攝製經年,電懋公司以最鄭重的態度來處理該片,寸寸膠片,皆是心血,我們且看一看本片的演員陣容:李湄、喬宏、雷震、張美瑤、白冰、林靜、洛奇、陳浩、李英、屠光啓、容蓉、鹿瑜、唐迪等,加上客串演出的趙雷和王豪,都是以演技著稱的明星。「西太后與珍妃」是値得向觀眾推荐的影片,因為除了娛樂成份外,它還有歷史價値。
陰險狠毒的慈禧太后
俗語道:物必先腐而後蟲生。淸朝開國以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都能治國,雖剛柔有別,均不失爲英明的皇帝,乾隆以後,則一朝不如一朝,咸豐皇帝更是糊塗昏君,終日沉溺酒色,遂有慈禧的崛起。
慈禧以宮女身份,生太子載惇獲封懿貴妃,其中花費不少心血,安排機會,年靑時代她已如此工於心計,及至大權在握,當然更提防別人暗算,所以在寧枉毋縱的心理下,慈禧顯得陰險狠毒,變成了連母愛都沒有的一個男性化女人。在兒子同治朝中,她憎恨媳婦,害得同治寄情於花街柳巷,身染惡疾而死。光緖生性聰慧,熱心愛國,她又怕他鏟除自己勢力,百般折磨光緖,殺其愛人珍妃,幽禁瀛台十數年,甚至在慈禧臨危,猶設法命人酖害光緖。
慈禧一生中,殺忠諫之臣不少,弄得滿朝盡是佞臣,義和團之亂,也是臣子討好她而起,大淸國運,完全斷送在這個陰險狠毒的慈禧之手。
珍妃支持光緒變法維新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爲什麽要讀書?求明理也。讀書明理非得良師不可,珍妃在家時,她的父親不以女子廢學,聘請文廷式敎導女兒,使珍妃能在書本之外,得到了一知半解的政治敎育。及長,被選入宮廷爲妃,光緖的勤政,引起她的政治興趣。但珍妃對政治興趣的出發點是爲了愛光緖,她目覩光緖在慈禧手中受盡痛苦,做的是傀儡皇帝,一舉一動受太西太后牽掣,珍妃不避「婦人干涉朝政」之罪名,支持光緖變法維新。
光緖得珍妃鼓勵,又獲康有爲等效忠,决心實行維新,日夜策劃,盡力推行,珍妃在光緖的薰陶下,對政治逐漸有深刻了解,憑她的一份聰明,也能批評一二,光緖內有賢妃,外有良師,他當然更加倍努力,想獨力挽囘垂危的大淸國運。
珍妃的美麗和才智,隆裕皇后對她妒忌不算,西太后對珍妃也相當忌憚,她知道珍妃是光緖之翼,所以在倉皇避亂中,西太后也要置珍妃於死地而甘心,蓋防她協助光緖成自己大敵也。
西太后與珍妃
・電影小説・
懿貴妃隨着皇后和咸豐皇帝奕詝,到圓明園去閒遊。圓明園是一所離皇宮不太遠的行宮,却沒有宮中的規矩,所以奕詝不怕違背祖宗家法,納了四個漢女侍寢,她們被題名為牡丹春、武陵春、杏花春、海棠春,其中以牡丹春最美,眞有「花王」之姿,艷壓羣芳,奕詝寵幸異常,格於規律,不能帶入宮中,因此時時流戀圓明園中不返,皇后是個賢淑的人,她對奕詝的迷戀四春,不發一言,但懿貴妃却是費盡心機才掙扎到現在的地位,眼看漢女們輕易地從她手中搶去皇帝,未免妒火中燒。
她是一個工於心計的婦人,雖然最近皇帝已信任地將同道堂印信交給了她,命她代拆代行,批閱奏摺,但這不能証明奕詝對懿貴妃的愛,相反的,皇帝的委任祗不過為了他自己的方便,他擺脫國事,就可以整天和四春混在一 起,因此懿貴妃决定要乘游園之便,對四春來一個下馬威,讓她們永遠記得她——懿貴妃是她們的主子,懿貴妃是名正言順的皇帝的貴妃。
那天晚上,牡丹春等探聽得皇帝和皇后、懿貴妃及儲君載淳在一起飮宴,想必一時不會到她們的住所,於是四個人凑在一起飮酒作樂 ,歡笑唱曲,自由自在的談天。
牡丹春飮得微醉,一時興起,唱了一段小調,杏花春大聲喝采,衆人隨聲附和,亂作一團。一個年長的宮女看不過眼,上前勸說:
「今天上頭都在園中,少喝點吧!」
「怕什麽?」杏花春使性的說:「他們樂,就不許我們樂?」
她斟了一杯酒,搖搖擺擺走到牡丹春面前,把酒送到牡丹春嘴邊,說:
「姊姊,我再敬你一杯,你為我們漢人爭光,過幾天照樣生出個皇帝兒子來!」
她的話逗得室中的人們嘩笑。牡丹春抿着嘴笑,她攔着杏花春遞過來的酒說:
「知道是男是女的?妹妹以後不要再提這個,傳了出去,讓懿貴妃知道可不得了!」
原來懿貴妃早已威名四播,懦弱的牡丹春連提也不敢提,倔强的杏花春都要一再的說懿貴妃當年事,說她以唱小調勾引皇帝,以生兒子才升到貴妃,講得高興索性學懿貴妃唱曲,那知杏花春樂極悲生,她唱得得意時,懿貴妃悄沒聲息的帶了一大羣太監宮女到達長春仙館。
「懿主兒吉祥!」
牡丹喜領導衆人,向懿貴妃行禮。
「這是什麽地方,容你們這樣放肄!」懿貴妃神氣十足指着杏花春說:「你南方小調唱得眞好,再唱一個我聽聽!」
她那種冷冰冰的語調,使倔强的杏花春大驚,不知如何應付,牡丹春怕肇事,對杏花春說:「蘭兒,給主兒叩頭……」
牡丹春的話還沒有說完,站在旁邊的太監安得海就一巴掌摑過來,斥道:
「貴妃的名諱是你叫得的嗎?」
「給我拉下去重重的打!」懿貴妃的眼中釘是牡丹春,她不理杏花春辯白,怒冲冲駡道 :「你們裝狐媚子哄住皇上,當我不知道?外頭軍情吃緊,你們還在作樂?這就該杖責。來 !把她們這種奇形怪狀的衣裳剝下,請家法出來,給我重重的打!」
安得海等巴不得這一聲,個個上前動手,牡丹春等不敢反抗,嚇得流淚滿面。
「住手!想造反嗎?」
咸豐皇帝奕詝及時趕到,喝住了安得海。他看見脂粉殘零的牡丹春,無限憐惜去扶了起來,碍於懿貴妃在側,他揮手令四春退出。
懿貴妃上前請安,皇帝怒斥她說:
「園子裡的事,早就叫你少管。」
「皇上這樣袒護,宮中還有何體統?」
「你連我也頂撞?給我跪下!」
奕詝把心疼牡丹春的一份情意化爲怒火,向懿貴妃發洩,懿貴妃委屈下跪,安得海早已溜出去請皇后解圍,不多時,皇后携了儲君載淳進來,三言兩語,替懿貴妃說情,使咸豐皇帝怒氣消釋,皇后是個賢德的人,極得奕詝尊重。
當年是英法聯軍攻打中國,淸朝對外政策失敗,軍事又不利,眼看就要攻入北京城,所以大臣肅順建議,以北狩爲名,勸咸豊到熱河行宮暫避,京中的事,交舆恭親王善後。
奕詝疏懶成性,自然接納肅順提議,即日命駕到熱河,皇后和懿貴妃隨侍。
在熱河行宮中,懿貴妃仍舊代替皇帝批閱奏摺,與恭親王互通消息,她在處理國事中,發覺肅順野心頗大,但她屢次在皇帝面前提及肅順時,皇帝都顧左右而言他,這種情形不由得懿貴妃大起疑心,她派遣安得海暗中調查,安得海聯絡皇帝近侍,知道肅順秘密把牡丹春接到熱河,皇帝每天出宮與牡丹春私會。
奕詝對牡丹春一往情深,肅順與載垣等把牡丹春當作抵禦懿貴妃的武器,在上愛下捧的情形下,加上牡丹春懷孕,奕詝輕易地獲得皇后的允許,牡丹春改作滿洲女兒裝束,進入了熱河行宮。
懿貴妃在表面上不能反對牡丹春入宮,暗中千方百計,務求拔去這眼中釘。這一年的秋天,恭親王辦妥了對英法的和議,消息傳到熱河,咸豐皇帝大喜,每天傳伶人進宮做戲,並賞賜隨行官員聽戲,牡丹春初次逢到如此熱鬧塲面,看得出了神,懿貴妃見大家歡樂中渾忘禮節,示意安得海,安得海交了一包藥末給小太監置入茶中,遞給牡丹喜飲,牡丹春毫不留意何人遞茶,接過來就飮,不料禍從口入,剎時間胸腹疼痛,腹中一個成形的男胎墮下。
咸豐帝爲此無限傷心,肅順等慫恿他查問懿貴妃,皇帝倒並不相信,誰知懿貴妃瞞了皇帝,私自委舊情人榮祿署理盛京將軍,觸怒了奕詝,口口聲聲要教訓懿貴妃,皇后在旁好言慰勸,皇帝嘆口氣說。
「朕看人不會錯的,蘭兒等到她的兒子做了皇帝,大權在手,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了,最担心的倒是你,趁朕還在的時候,先寫下遺詔,你收看,將來如果她恃子而驕,逼你太甚,你就取出遺詔殺了她!」
說罷,取過紙筆,振筆直書後交付皇后。 另一方面,肅順與載垣等也顧忌懿貴妃,他們想趁皇上留熱河之時,先謀殺他,然後誅貴妃,擁載垣繼位,肅順的富貴可待。他們利用牡丹春,命她下巴豆使皇帝腹瀉,本來孱弱的奕詝,瀉得奄奄一息。
那天,肅順又進宮見牡丹春,牡丹春驚惶萬分對肅順說:
「我不能做,皇上對我這樣好,我再下不了手!」
「你不要傻,皇上本來虛弱,早點晚點升天有什麽兩樣?等到囘了北京,懿貴妃有恭親王榮祿里應外合,你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肅順的一席話,令牡丹春心動,懿貴妃的險惡是她所畏懼的,爲了自己的前途打算,牡丹春不能不接受肅順的指使。她接過巴豆,轉過假山石,走向凝碧軒時,忽然看見一條繡有蘭花的手絹遺留在地下,她給起手帕,知道方才與肅順的一番話都已被懿貴妃聽去,牡丹春心頭頓如小鹿亂撞,驚悸萬分中遙遙見到皇后和懿貴妃同行,於是把心一橫,躍入池沼中自盡。
牡丹春之死,肅順和懿貴妃各執一詞,在病榻前爭論不休,皇帝不理他們說什麼,他是深深哀悼心愛的牡丹春,悲痛加深他的病况漸漸入彌留狀態。
肅順把握時間,以重兵守宮門,阻攔懿貴妃,一方面自己在病榻前再三請求皇帝立載垣爲帝。奕詝平日雖懶理國政,但他精明之處不下於肅順,他明知肅順弄權,故遲遲不答,皇后心中不願立載垣,頻頻抹淚,肅順催促不已時,懿貴妃手抱載淳,直闖病榻前。
她不待任何人開口,氣喘喘先說:
「皇上恕奴婢來遲,皇上恕罪。」
懿貴妃向皇帝吿罪後,放下載淳,轉身向肅順,厲聲責問:
「肅順,你是什麼意思?派兵守住宮門,不讓我們母子進來,你是想離間皇上爺兒倆?皇上,肅順等算計淳兒已經不止一日了,皇上千萬不要信他們的話,阿哥是你的親骨血。」
懿貴妃說罷,暗中搯了載淳一把,載淳受痛,哭着奔向床邊,抱住皇帝大哭。
奕詝一時親情激發,摟住兒子目視皇后,皇后點頭,皇帝就說:
「朕祗有這個獨子,不能不立他。」
肅順等跪下聽遺詔,奕詝吩咐幾句,聲音漸細,語不成聲,隨即駕崩。
六歲的載淳登基,改國號爲同治,尊皇后爲慈安太后,懿貴妃爲慈禧太后。
同治雖然即位,肅順等野心未冺,他以贊襄王大臣的身份,向二后逼取玉璽。
「這是大家的公意,名位不正,不敢取信於天下,所以傳國寳一定要立刻拿出來,請太后不要更留難了。」
慈安太后向慈禧看一眼,說:
「傳國寶不在熱河,在京裡恭王爺手中,去年秋狩匆匆忙忙和逃難一樣,所以……」
慈安是老實守禮之人,要她向大臣撒謊,簡直連話也說不像,慈禧心中暗暗着急,怕她洩漏機關。
「把傳國寳璽隨便交付給恭王爺,就不怕他造反嗎?」
肅順語氣咄咄迫人,慈安被他一嚇,畏縮不語,慈禧立刻反駁道:
「肅順,你這話可不對了,恭王爺是大行皇帝的親兄弟,你不造反,他怎麼會造反?」
慈禧的話直擊肅順心事,肅順知道僵持對自己無益,就拂袖而出。他的狂妄之態,令懦弱的慈安不禁掩面痛哭。
「姊姊,老是哭不是辦法,處理國事要緊,大家想個辦法。」慈禧說。
「你拿主意吧,我的心實在亂了。」
慈安旣然推辭,慈禧就不客氣地自作主張 。以當時的情形來講,她不出主意,可能母子三人全遭肅順毒手,她們仗着傳國玉璽暫保性命。慈禧畧加思索,囘顧侍候在側的李蓮英。
「小李子,我看你平日忠心耿耿。」慈禧胸有成竹的對跪下的李蓮英說:「我這裡有密詔一道,要你叫人帶到京裡,面交恭王,你辦不辦到?」
「奴才一定辦到!」李蓮英恭敬地囘答:「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還有密札一件,叫奉天將軍榮祿即刻來熱河。這兩件事半點風聲都不能漏,你要小心着才好。」
李連英唯唯答應,啣命而去。
肅順對二后沒有辦法下手,他唯有挾持同治,以皇帝口吻吩咐杜翰起草上諭,批駁兩后批垂簾聽政之議,並囑令恭王,不准來熱河,他站在殿上頤指氣使地在分派時,太監傳話,禀報恭王駕到。
同治在座位聽見叔叔來,大喜,不理肅順,立即吩咐太監:
「叫他進來!」
恭王朝拜新君完畢,同治初見親人,心內凄哀交集,他向叔叔說:
「恭王,你爲什麽到今天才來看朕?」
他言簡情哀,令恭王墮淚。肅順在旁邊羼言道:
「𡂿,恭王爺,今天你第一次拜見皇上,怎麽可以哭吶?」
恭王逆來順受,低聲下氣囘答道:
「是我看見皇上和大行皇帝太像了,所以不由自主地難過起來,請皇上恕罪。」
肅順的心目中恭王爺是當前大敵,恨不得馬上趕出他,所以他借「贊襄王」的權力,斥責恭王不應到熱河。恭王異常柔順,他表示自己爲念手足之情,趕到熱河奔喪,隨柩歸京後,他將要歸隱西山,朝中一切都付與肅順等偏勞,他婉轉陳述,倒使肅順不好意思再扳起面孔說話,恭王乘機要求見兩宮太后,肅順最顧忌的是慈禧,怕恭王與她相見後改變態度,趕緊說:
「大行皇帝新喪,叔嫂應避嫌疑。」
恭王笑着答道:
「請贊襄王陪伴相見。」
肅順不願見慈禧,恭王又請杜翰相陪,杜翰自然不敢答應,恭王作無可奈何之態,對肅順說:
「那末,我祇能單獨晋見了。」
恭王在殿中絆住肅順,榮祿從後宮門進內朝見兩宮太后,他雖是慈禧的舊情人,但兩人以舅甥相稱。榮祿受命帶兵到熱河,部署一切 ,加上恭王相助,由慈禧用計激得肅順交出兵權,榮祿立刻接收,於是兩宮立即傳出懿旨,起駕囘京。
兩宮太后心急囘京,車駕啓行甚速,榮祿領兵衛護。到達京中,同治正式坐朝,羣臣按班朝拜,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慈安爲東太后,慈禧爲西太后,恭王爲議政王,所有朝中事件,都由兩后决議交付恭王辦理。
肅順、載垣、端華、杜翰等從熱河囘到北京時,西太后早已部署停當,不容肅順四人入宮朝見,命榮祿在宮門把守,循例審問,載垣是近支皇族,發往宗人府審問,東太后爲人慈和,她不願將載垣判死刑,因爲他倒底是皇子皇孫,但西太后傳下密旨,令榮祿不必將肅順等付司法審問,直接提向菜市口斬首。
肅順等的死訊,由東宮太監崔長壽傳給東太后知道,東太后不由得大怒,她不是可惜肅順等四人,祗是恨西太后越權和藐視,憤憤地說:
「給先帝料中了。」
她悲忿攻心,有點暈眩,崔長壽扶持東太后囘寢宮,一面打發人傳太臣,東太后說:
「把先帝的遺詔請出來!」
她的命令給伏在窗外偸聽消息的李蓮英聽見,連忙奔報西太后,西太后開始有點慌張,後來聽見東太后病,她胸有成竹,保持沉默。
東太后的病勢很兇。她從熱河咸豐帝薨逝起,肅順陰謀篡位,强迫玉璽,恭王爺奉密諭解圍後,又辛苦地囘鑾北京,朝政甫定,西太后又刺激她,素來荏弱的她,經不起再三打擊,病勢頗爲危險,日日傳太醫診治,西太后每天向宮門請安,因爲東太后不接見她。
那天,崔長壽在偏殿煎藥,西太后帶了李蓮英等到臨。崔長壽怕她不利於東太后,戰戰兢兢說一聲:
「太后吉祥。」
他不敢稍離藥罐,提防下毒。西太后一派温和,對崔長壽說:
「把蓋拿開!」
崔長壽遲遲不敢應命,西太后先在庭院中焚香,虔誠禱吿一番,然後從宮女手中要過金剪,咬牙向臂上剪去,對剪下來的肉往藥罐中放下,崔長壽看得十分感動,連連叩首,西太后吩咐:
「誰都不准吿訴太后!」
西太后成功地先使崔長壽心服,他少不免在東太后處境說上幾句好話,東太后病勢漸減時,聽從崔長壽的話,接見西太后。
西太后先向東太后問好,然後自己認罪,十分婉轉的對東太后說:
「姊姊,我知道您是爲肅順他們的事跟我生氣,是我年輕冒失,可是我知道姊姊你面慈心軟,要是跟您一商量,少不得恩赦了他們,留着這些奴才總是一個後患,咱們的孩子又小,所以我才斗胆先把他們斬了,再向姊姊請罪。」
一番話表面上聽來很有理由,東太后倒不能使她難堪,僅僅說:
「我也沒說你做得不對,可是總該先跟我商量一下。」
這句話完全暴露了東太后的弱點,使西太后明白她只是爲面子問題,越發恭順地跪下去囘道:
「我已知道錯了。我受了姊姊恩典才做了太后,因爲皇帝幼小,這大淸江山就在咱們身上,別爲這件小事氣壞了身子,那我的罪孽可大了,您看在皇帝份上別生氣啦!」
她儘量地捧東太后,使那位病在床榻的東太后不能不軟化,命西太后起身,西太后裝作孱弱得很的樣子扶着榻邊站起,東太后見狀,驚問:
「你也身體不好?」
西太后搖頭。崔長壽上前囘稟道:
「太后可眞一片眞誠,奴才不敢隱瞞,太后彷照那割股療親的故事,對臂子上的肉給您做了藥引了。」
東太后聽見崔長壽的話深為感動,她是老實人,深信神佛之說,以為西太后誠心誠意感動菩薩,才能把她從危殆中救囘,旣然是虔誠禱吿來醫治自己的,當然不會有背叛之心,於是取出咸豐遺詔給西太后看。西太后露出驚駭之色,叩求賜死,東太后就在燈火中焚去遺詔,以示自己無殺西太后之意。
她這樣做無非想西太后永遠感激她,可是東太后不知自己已墮入西太后的圈套中。
在同治一朝中,頗現中興之兆,同治年幼,內有兩宮太后執政,外有恭親王管理,他為了婚姻不愉快,常私自作狎邪遊,不久身染惡疾,十九歲就駕崩了。
繼同治之位的是載湉,載湉是醇親王之子,也是西太后妹妹所生。朝中大臣在西太后積威之下,無人敢反對,東太后此時此地,已鬥不過西太后。四歲的載湉在西太后命令下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光緖。
光緖七年,東太后暴病死。至光緖十五年,西太后隆重地為皇帝選后。光緖依照西太后吩咐,挑選了皇后和二個妃子,成婚之日,冊封皇后為隆裕皇后,二個妃子,一名瑾妃,一名珍妃。
隆裕后是西太后娘家的人,她深深了解西太后的性格,所以她拘束於宮中禮節,萬事以太后為前題,對着光緖皇帝嚴守君臣之禮,完全不像夫妻,使皇帝無毫樂趣,因此絕跡坤寧宮,常常宿於珍妃的景仁宮中。
那天,光緖帝興冲冲的駕臨坤寧宮,隆裕聞報,連忙伏地接駕。光緖忙道:
「起來,起來。」
他臉上露出難看見的笑容,坤寧宮中的宮女太監都引為奇蹟。唯有隆裕后仍肅然侍立,毫無笑容。
「今天朕看到一本奇書,講的是日本明治天皇的故事,有趣得很。」光緖對隆裕低聲說 :「有酒沒有?朕想喝一點。」
「太后有過旨意,宮禁之內不准用酒。」
隆裕后鄭重地奉上參湯,侍候光緖飮,光緖不耐煩地往書桌上一放,自己就在側邊坐下。隆裕后行前一步,請安奏道:
「奴婢有一件事耍請皇上成全。奴婢表親裕元,在吏部郞中任上已經有五、六年了,想請皇上給吏部堂官關照一聲……」
光緖乘興而來,至此被隆裕后掃盡興緻,他含有怒意地截斷她話頭,說:
「你怎麽時時都有事相求?」
「皇上不准,奴婢去求老佛爺。」
當時宮中俱稱西太后爲老佛爺,頌揚她慈善心腸和壽與天齊,西太后非常樂意接受此稱呼。光緖一聽見隆裕有輕視之意,立刻拂袖而去,逕往景仁宮。
景仁宮中的珍妃也正讀着「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是禁書之一,珍妃自幼跟隨文廷式讀書,文廷式是個關心國家之人,他不但敎導經書,還灌輸了政治思想給珍妃,他鑒於淸廷腐敗,而光緖帝又受挾制於西太后,文廷式想藉珍妃之力,助光緖對國家有所建樹。
光緖含着盛怒到來景仁宮。他一見到珍妃,宛如雪獅子向火,所有的怒氣全無,同時又看到珍妃也在硏究「明治維新」,兩人旨趣相投,產生了眞正的愛情。
光緖從珍妃處得到鼓勵,决意要革新政治,起用了南海舉人康有爲策劃維新變法,又批駁了移用海軍專欵建頤和園之議。他一團高興地幹,早晨,他親自臨朝和重臣們商議政治,晚間,他有珍妃陪伴,討論日間的得失,談談心中的憂鬱。光緖感慨的說:
「我從小就在宮裡長大,太后就像嚴師一樣,自己的母親在宮外,兩三個月才能見一次,宮裡沒有親情,沒有遊伴,好寂寞的歲月!現在可不同了,我有了你,宮中也有了生氣! 」
珍妃靜聆着光緖訴心事,她感極泣下,對皇帝說:
「皇上,你對我太好了,我沒有任何別的指望,祗望一輩子厮守在一起。」
光緖面對着紅顏知己,又愛又憐,自內襟解下一雙玉連環,送給了珍妃。
「我們像這玉連環一樣,永遠不分開,你藏着。」
他們兩人說不盡郞情妾意之際,坤寧宮太監小德張奉西太后之命,要皇帝往坤寧宮住宿,光緖怒小德張無禮,斥退他說:
「你對你主子說,我愛在那裡就在那裡,她管不着!」
隆裕后得到小德張囘來後一番加油添醬的報吿,酸火中燒,她不敢向西太后面前說皇帝是非,於是把能想得出來的罪名都加在珍妃頭上,對西太后哭訴自己被冷落。
李蓮英對建造頤和園一事非常關心,因爲包建園子的人早已允許他一筆可觀的佣金,如今被皇帝批駁,他不能說皇帝不是,所以這不建園子的罪名又被加上珍妃身上。
珍妃病了五、六天,西太后被隆裕及李蓮英煽動得壓止不住怒火,率領一批太監宮女,往景仁宮問罪。
珍妃病態方癒,在景仁宮外拍照自娛。她把皇帝的便裝穿戴起來,儼然一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和瑾妃二人閒談着。瑾妃日夕追隨太后,消息靈通,她不斷地勸導珍妃不要太任性,珍妃認爲己不損人,有什麼關係,正在說得起勁時,西太后不待人通報二妃接駕,已率領眾人到達景仁宮外。
「老佛爺吉祥!」
珍、瑾二妃雙雙跪下請安。西太后不理兩人,先向走在她前面的景仁宮太監寇連材說:
「好快的腿啊?通風報信來了?」
「奴才不敢!」寇連材連連叩首。
「給我攆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求老佛爺開恩,奴才眞的沒聽見!」
「廢話!」西太后瞧也不瞧一揮手。
李蓮英命令太監把寇連材拖下去,珍妃不忍,上前講情,西太后冷笑一聲,說:
「別人來說情我可不依,如今珍主兒來說情,我怎麽能不依?來,叫他們把這犯上的奴 才重打六十大板,打完了,叫她進來謝謝珍主兒!」
她的話刺入珍妃之心,加强了她反抗之意,珍妃倔强的神情逃不過西太后銳利的眼睛。
「小李子,那是什麽新鮮玩藝兒?」
西太后看見攝影機故意問,李蓮英也故意的答:
「這個就是照相匣子!」
「哦!」西太后作恍然大悟之狀,轉問珍妃,說:「我早就聽說你能幹,原來這些玩藝兒都讓你學會了啊!」
「這不過是偶然拿來解解悶的。」
「解解悶什麽東西不好學,偏偏去學洋鬼子的玩藝兒?」
「是皇上賜給奴婢的。」
「好哇!又把皇上抬出來啦!」西太后勃然大怒,說:「是皇上給你的又怎麼樣?小李子,把這個鬼子玩藝兒拿出去燒了!」
李蓮英喳喳連聲,取攝影機遞給旁邊的太監傳出去燒掉。珍妃面有不悅之色。
「怎麽?不捨得嗎?」西太后問。
「奴婢不敢,這不算什麽,老佛爺吩咐怎麼辦,就怎麽辦好了!」珍妃昂然答。
「哼!氣派倒不小啊!」
「本來嘛!」隆裕后應聲而道:「瞧她這一身打扮可不就像皇帝嗎?」
西太后目覩珍妃的聰明和模樣,有點彷彿自已當年,她心中頗有憐惜的意思,可是想到珍妃可能助光緖反叛自己時,西太后就絕不容情地,命令李蓮英剝下珍妃的男裝,李蓮英巴不得一聲,要上前動手,珍妃焉肯給太監侮辱,不假思索,一把打向李蓮英,李蓮英不提防珍妃如此胆大,給她打得眼前昏黑,慌忙倒退。西太后怒不可遏,喝道:
「跪下!」
珍妃不肯,昂然而立,瑾妃大驚,牽了珍衣袖,哀聲懇求:
「妹妹,妹妹!」
珍妃忍不住珠淚直流,屈膝下跪。西太后威風萬分吩咐李蓮英掌珍妃之嘴,李蓮英捲起衣袖,上前想摑珍妃。
「住手!」
光緖一陣風般趕到,一手攔住李蓮英,李蓮英倒退囘太后身側,光緖且不理太后,先扶起珍妃交給瑾妃,重新又囘身追打李蓮英。
「你住手!」
西太后喝止光緖,光緖聽見聲音,積威之餘勇氣消失一半,他將身護住珍妃,向西太后請安。西太后自然不會放過他,她先將傳話將珍、瑾二人降爲貴人。光緖立刻下跪求情道:
「皇阿媽你何必這麽動怒?你就給臣兒留一點臉面。」
「我給你留臉面?你有沒有給我留臉面? 」
西太后說罷,自袖中取出不准移用海軍專欵的奏摺上硃批,向地下一鄭。
光緖這才明白西太后爲什麼來的。
頤和園按照原來計劃進行建造。國家在缺乏軍事訓練及經費的情形下,各國視爲可欺,日本以近鄰關係,興兵侵畧,造成可恥的甲午戰爭,使光緖痛心。他外受欺侮,內受壓迫,憂國憂己,身體日益衰弱。
戊戍年,光緖决意推行新政,趁頤和園蓋成,西太后每日在園中消遣,名義上已歸政光緖的當口,他重用康有爲荐引的譚嗣同、林旭等,幫助他使新政加速進行,並再三吿誡他們,不許在外招搖,免得皇帝被人誹議。
雖然光緖的行動謹愼,但實行新政一定要革去老官員,朝中引起騷動,紛紛向西太后哭訴,西太后對政治野心始終未有放棄,她怕光緖勢力膨脹後對她不利,就命榮祿爲直隸總督,她預定九月帶皇帝到天津閱兵。
天津閱兵當然是有所舉動的,光緖的近侍太監孫德把消息傳達皇帝知悉光緖表面上强作鎮靜,暗中詔康有爲獻策,康有爲囘到住所與譚嗣同等商量。嗣同道:
「前天我定下的一計,現在可用了吧?袁世凱此人忠義兩全胆識過人,北洋新車都是他的心腹,我敢以身家性命担保!」
康有爲便將袁世凱向皇帝引薦。光緖召見袁世凱,先詢問他對新政的感覺,再將詔書付給他讀,袁世凱誠懇萬狀,跪地誓言:
「臣粉身碎骨,肝腦塗地,以報答皇上隆恩,萬死不辭!」
光緖見他忠心耿耿,即在桌上取金箭付與袁世凱,囑咐他說:
「就在今天晚上,你坐第一班火車到天津,領兵圍督府,殺了榮祿,取直隸總督的印綬,然後你就帶領一萬新兵來京,圍住頤和園,請太后毋須干政。」
袁世凱唯唯聽命,汗珠從額上直流下臉頰 ,他內心誠惶誠恐,不敢仰視。
「你的責任重大,要小心在意,朕把身家性命都付託給你了!」
光緖也的情緖十分緊張,他手顫顫的將金箭交給袁世凱,再三吿誡他不可驚嚇太后,袁世凱應着,請安退出。
袁世凱走後,光緖陷入焦急中,他通宵達旦等候消息,珍妃在側遞茶送水,殷勤服侍,安慰光緖靜心待佳音。
天甫明,孫德進來報吿。
「禀皇上,新兵五千,已經圍住紫禁城! 」
光緖失聲歡呼,道:
「袁世凱呢?叫他趕快進見。」
「不是袁世凱!」孫德禀道:「是榮祿大人帶領進來,榮大人已去頤和園了。」
這消息像一桶冰水淋下來,光緖和珍妃面面相覷,手足顫抖,不知如何是好。
「禀皇上,太后老佛爺已到宮門口。」
寇連材進來禀奏,光緖一驚,囘顧珍妃。
「你趕快避到外宮去吧,讓我來應付!」
珍妃不肯讓光緖單獨受罪,她堅持留下,她不管怎樣難堪,也要陪伴皇帝。
西太后在宮門外緩緩步入,光緖上前請安,珍妃隨後跪下,西太后不理不睬,先登御座坐下。她的眼睛也充滿淚水,哽咽着道:
「你好!」
「皇阿媽有什麽慈訓?」
「我求你饒命來了!」
「臣兒不敢!」光緒看着擲下來的金箭與詔書,辯道:「臣兒祇叫袁世凱殺死榮祿,然後領兵進京,掃淸逆黨。」
「你倒說得冠冕堂皇。」太后咬牙切齒說︰「幸而天叫你瞎了眼,看錯人。榮祿,你講給皇帝聽聽!」
榮祿不敢,俯首侍立。西太后知道光緖一批謀士策劃新政,她就傳下口諭,叫步軍統領抓譚嗣同等下獄,光緖不想牽累他們,叩首求開恩,西太后不肯,珍妃忍無可忍,也開口求情,西太后見珍妃胆敢開口說話,更如火上添油,將她大駡一頓,執意要廢新政。
「太后難道不怕亡國嗎?」珍妃理直氣壯,向西太后直說。
「什麽話?你找死?」西太后那容得珍妃當面駁她,吩咐李蓮英說:「小李子,把這個賤人押起來!」
光緖跪在珍妃前面,他沉痛反抗,道:
「要押連我一起押,我是皇帝,我到底是個皇帝!」
西太后見光緖對珍妃的情意綿密,愈加恨極,就吩咐將光緒也押起來,等下詔廢帝。
她話聲未了,太監寇連材從人叢中閃出,冒死諫議不能廢皇帝,他不待西太后下令殺他,大聲呼道:
「大淸的江山要完了,大淸亡了國,我活着也沒用!」
寇連材撞向大柱,頭裂慘死。
他的死對西太后的固執毫無影响,僅僅阻止了廢帝之議。
光緖就此被禁在瀛台,珍妃拘留在殘舊的北三所,兩人異地相思,都爲對方處境焦慮。日子一久,光緖行動稍稍自由,他就冒險去探珍妃,一叙相思之情。
珍妃在冷宮中操勞辛苦,被折磨得憔悴不堪,幸虧瑾妃顧手足之情,偸偸的送點東西給她吃用,藉以苟延性命。
光緖在孫德等的安排下,潛至北三所會見珍妃,珍妃驚喜交集,相對哽咽。半晌,珍妃向皇帝問道:
「皇上,你瘦了,前些日子聽說你病了,現在大好了嗎?」
「沒有什麼?不過是飮食不調!」
珍妃一向都知道西太后對自己的飮食豐富異常,而對光緖刻薄得連太監都不如,有時給他吃的都是餿了的菜餚,光緖沒法改善,飢一頓,飽一頓的過日子,她走向床邊,在牆中取出一盒點心,獻給皇帝。光緖問知是瑾妃送來,珍妃怕太監搜去,將食物藏在暗格時,嘆口氣說:
「國都要亡了,還要這樣小心眼!」
珍妃聽提到國事,就向光緖問外面的情形,光緒便將義和團犯了衆怒,八國聯軍將攻入京城之事吿訴珍妃,並且低聲說:
「我正爲此事來跟你商量,看來太后將一走了之,朝中一二赤胆忠心的臣子讓孫德帶了口信給我,勸我到時候留在京裡,不必隨着太后出走。」
「這些人可靠嗎?」珍妃想起了袁世凱,不禁心驚肉跳。
「聽說外國留在北京的使臣也有這種意思 ,倒叫我進退兩難。」
「要是這些話都可靠的話,我以爲沒有什麽爲難,皇上應該留下,收拾這個殘破的河山—這倒是一個機會。」
珍妃的思想和光緖同樣,生不如死,何不冒一下險,或者還可挽囘殘局,重登寳座。
他們娓娓不斷的談話,巡更太監綁聲漸近,光緖躱在暗中,等他們過去,孫德在外面促駕,珍妃也不敢久留皇帝,送到他門口,鼓勵光緖說:
「皇上,剛才咱們說的話,你要拿定主意 !」
光緒應着,匆匆而去。
義和團根本是一羣烏合之衆,那能與八國聯軍對抗,兵敗如山倒,八國聯軍一直攻到北京城時,西太后還是口口聲聲的喊殺,不肯和議,她一意孤行,朝中大臣紛紛自保,旣不肯出力抵抗,也不肯冒死諫議,朝內外人心惶恐,西太后一手造成了戰禍。
八國聯軍終於攻入了北京城,他們瘋狂般搶刧,百姓們走避不及的,都遭殺害。紫禁城中的御林軍,見來勢汹湧,大家都脫下軍裝,混在百姓羣中逃難。
西太后聞報時,差不多宮中能走的都已走完了。西太后知道洋兵痛恨旗人,下令各人都改穿漢人裝束,她也換上村婦衣服,用黑布裹髮,雖在危急中,他仍不肯放過光緖,再三的要迫光緖同行,光緖不肯動身。
李蓮英見狀,獻計叫珍妃去勸,西太后就喚小太監去北三所釋放珍妃。
珍妃盛裝而至,她久困冷宮,神色有點憔悴,但今天她宮裝打扮,在一羣穿了民間服裝的宮眷面前,珍妃顯得華麗莊嚴,不可逼視。
珍妃行至西太后面前下跪請安。
「老佛爺吉祥!」
「你起來說話。」西太后在珍妃面前感到慚愧,她解嘲地說:「第一次這麽丢臉,打扮成鄕下老婆子。洋兵已經進城,我要你去勸勸皇上,趕快收拾,跟我們一起動身。」
「皇上要留京收拾殘局,奴婢也不走。」
「我叫你去勸皇上。」
西太后厲聲說話,珍妃不爲所動,麽仍是冷靜堅定的囘答:
「奴婢不去,奴婢不能夠妄談國事,不能夠干預外務,這是你老佛爺平日的敎訓。」
珍妃侃侃而言,急壞了瑾妃,她怕西太后翻面無情。果然,西太后變色說:
「如果你不聽話,你不要怪我心狠,宮裡的女孩子可不能留在這兒讓洋兵糟塌,你要是不走,就給我自盡!」
瑾妃嚇得混身抖擻,她怕珍妃說出頂撞的話,急急走上前跪下,說:
「老佛爺息怒,讓奴婢來跟她說。」
瑾妃把珍妃拖入鄰室談話,西太后又叫李蓮英去請光緖。
「你再去請皇帝,就說珍主兒在這兒,看他來不來?」
珍妃隨着瑾妃到鄰室,瑾妃是忠厚人,她先對妹妹幾年來的受苦自己無法幫忙表示歉意,再叫她不必固執,應該順從太后。珍妃知道姊姊的心地善良,永不會想到陰險惡毒的一方面,但珍妃却明白,無論她順從或不順從,西太后决不會放過她。
「姐姐。」珍妃凄然泣下,說:「我們祗有來生再見了,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去勸皇上走。我死了以後,這個玉連環請你轉交皇上,請他爲國珍重。」
珍妃從懷中掏出珍藏的玉連環,遞給瑾妃,她向姊姊下跪,痛哭着說:
「請姊姊好好侍候皇上,我不能再侍候他的了!」
姊妹倆抱頭痛哭時,西太后在門口出現,瑾妃立刻停聲收淚,暗暗收藏起玉連環。
「說完了沒有?」西太后厲聲說:「你還不走是不是?」
西太后瞧着珍妃默然的態度,一橫心,吩咐太監帶領珍妃去自盡。珍妃平靜地跪辭太后,她眞是視死如歸。
「老佛爺,奴婢去了!」
西太后目視珍妃從容地步出宮殿,太監崔玉桂在後跟隨,寂靜的宮殿後院中,有一口井,被選爲珍妃的葬所。崔玉桂聽見外面槍聲密集,心中不安,就催着珍妃自盡。
「珍主兒,你不下去我要推了!
珍妃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態,令崔玉桂不敢動手,她斥責道:
「你不配!」
珍妃仰天禱吿,求上天庇祐光緖平安後,一躍入井,崔玉桂等立即移二塊大石在井裡,眞是落井下石,喪盡良心。
當珍妃入井時,正是光緖被釋出瀛台之際,他直奔井邊搶救珍妃,惜爲時已晚。
天長地久,此恨綿綿。大淸國運,從此一 蹶不振,無法挽囘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