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仙侶 本事
金牡丹是宰相金寵的女兒。金寵告老還鄉,榮華猶在,只是沒有兒子,故對牡丹十分鍾愛。
當初與牡丹指腹爲婚的張珍,到相府來投親,金寵見張家敗落,欲悔前約,又恐被人批評,與夫人商量後,將珍送到後花園碧波潭去讀書,表面上是好意,實際上是軟禁起來,設法慢慢地害他。
金寵怕女兒知道反對,力守秘密。一天,牡丹遊園時,從丫環春蘭秋菊口中聽到消息,使暗暗去偷看張珍。她見張珍衣衫襤褸,頓生鄙棄之念,金寵窺得女兒心事,反而歡喜。張珍獨居碧波潭書舘三年,不聞金寵動靜,懷念牡丹,又無法謀見一面,歲月凄凉,朝夕在碧波潭前悲嘆,那知眞情所至,竟感動了潭中的鯉魚精。
鯉魚精對金寵父女薄情寡義,頗覺不平,見張珍敦厚老實,有了憐愛之心。她遂化作牡丹,和他相見,並將金寵惡意說出。張珍不知是鯉魚精所化,感牡丹之德。二人對月盟誓,準備偕逃,詎知好事多磨,觀音駕雲而至,鯉魚精恐被點破,匆匆約張珍元相會,乘機躍入潭中。
元宵夜,金寵與妻女進園賞梅。張珍遙見牡丹,喜極相迎,被金寵父女當面辱,張珍一氣之下,拂袖離開金宅。鯉魚精知情趕往,仍復化作牡丹,泣求與珍同走,張珍片刻之間,爲何判若二人?怕非善意,猶豫不决,鯉魚以自殺明志,張珍始囘嗔作喜,乃扶去看花燈。
二人在大街瀏覽時,給金寵撞見,誤認女兒與張珍私奔,立命家將捉间,將女兒押到綉房,才發覺兩個牡丹。眞牡丹本來潑辣,假牡丹也不甘示弱,於是互相扭打,眞假難分,金寵急將二人分閉一房,邀包來判斷眞假。
鯉魚精關在房中,想念張珍,焦急不安,便放出毫光到龍宮求師兄龜丞相帮助。龜丞相靈機一動,變了包公到相府,金寵殷勤接待,正請捉妖之時,忽然眞包公駕到,一時兩個包公,兩個牡丹,兩班衙役,弄到金寵夫婦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到底眞包公有見識,他已看出了金寵父女的勢利心腸,當面諷刺了幾句,就不願多事的走了。龜丞相亦乘機退出。金寵惱羞成怒,要殺張珍,幸虧鯉魚精知道,又得到春秋菊的見義勇爲,救出張珍,悄悄將二人放走。
二人出了相府,慶幸如願,不想觀音恰於此時召了天兵天將趕來,鯉魚精力向張珍吐露眞情,且贈以寶珠,命他逃走,張珍感激不捨,願同生死,鯉魚精遂與天兵抵抗,雙方各顯神通,鬧得天翻地覆,但鯉魚終於不敵而逃。
張珍愛妻失踪,瘋狂尋覓,觀音見鯉魚精奮力不懼,乃曉神仙好處,冀其就範,鯉魚精不爲所動,引起觀音不悅,指爲不歸仙班,須還金麟,鯉魚精立卽答應,忍痛割去了身上金麟,倒入張珍懷中,從此永留人間了。
魚比目!鳥並翼!
碧波潭上結仙侶
「碧波仙侶」是個十分美麗的神話故事:書生張珍在窮途落魄的時候,偏又遇到薄情寡義的親家公。他不明情由的給幽閉在碧波舘裡,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月下徘徊黯然自傷,不料竟因他的一片痴情,召來了一位美麗神仙,幾經波折,結成了人間仙侶。通過這個動人的故事,人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一般勢利人的心腸了。
碧波仙子載歌載舞
窮書生張珍,在碧波書舘裡吟出一片朗朗書聲,把潛居潭底修道的鯉魚精引了出來,她被人間的美麗所吸引,不由載歌載舞,放懷自樂。夏夢在這一塲戲裡演來儀態萬千,舞袖翩翩,彷彿眞是仙女下凡了。
元宵觀燈
鑼鼓响,放花燈,
元宵佳節鬧紛紛。
儷影雙雙出現人堆裡,
鯉魚仙子挽着窮書生。
書生張珍心裡樂,
還以爲牡丹娘子愛斯文。
早知道她如此多情義,
何必再存一腔恨。
張珍越想越心花放,
偷看娘子不覺暗銷魂。
鯉魚仙子大鬥天兵天將!
鯉魚仙子爲了愛情,不但敢於違犯天條,還和天兵天將打了起來,觀音大士駕雲而至,加以勸說,仙子不爲所動,於是天昏地黑,又展開了一塲惡戰。
準備對天兵天將戰鬥! 夏夢苦練武功
夏夢在「碧波仙侶」裡,飾鯉魚仙子,有以幾塲打仗的武戲,她用雙劍對敵,因此在未拍之前,天天到花園裡練功,爲了適應拍攝時的身段,她化了粧呢。
此情永像金石樣
(「碧波仙侶」插曲)
(張)有牡丹 (鯉)與張郎
(合)同拜中天明月光
前生緣分此生償啊,
男恩女愛配成雙啊
此情永像金石樣
由它地老與天荒。
拜罷明月精神爽
(張)張郎愛牡丹
(鯉)牡丹愛張一郎
(張)我與你白頭之約已訂上
不知賢妻何時再來訪
(鯉)明晚共把元宵佳節費啊
妾身二更花園候張郎
比翼鳥
「碧波仙侶」揷曲
(過門)
(女高)(男低)(男優)
比翼鳥,再飛翔。(過門)
並蒂花,重開放。(過門)
一點眞情,冲破了千層駭浪!
都只爲一點眞情,冲破千層駭浪!
(過門)
三片金鳞誠可貴,
怎及得碧波仙侶,
响遍了漁村晚唱,
响遍了漁村晚唱!
碧波潭(二)
「碧波仙侶」揷曲
碧波潭裡鯉魚精,奉命苦修鍊道行,苦修千年道行深,了卻凡心長金鱗,
(過門)
還是書聲伴痴心,鯉魚精朝夕相處生愛情,生愛情。
鯉裡精長金鱗,修得道行情愛深,三年被困,了却凡心長金鱗
(過門)
還是書聲伴痴心,鯉魚精朝夕相處生愛情,生愛情。
碧波潭裡鯉魚精奉命苦修鍊道行 鯉魚精苦修千年行深,了却凡心長金鱗
(過門)
還是書聲伴痴心,鯉魚精朝夕相處生愛情,生愛情。
鯉魚精長金鱗修得道行,情愛深張珍三年被困,了却凡心長金鱗
(過門)
還是書聲伴痴心,鯉魚精朝夕相處生愛情,生愛情。
哀求
「碧波仙侶」揷曲
(唱)張郎夫息雷霆,且聽爲妻訴怨情!
(張白)你還有寃情?哼!
(鯉唱)早想園中會夫君。怎奈人前覊難脫身,
剛要暗裡把你叫,誰知爹娘已經到花亭。
(張白)那也用不着趕我走,眞是反臉無情。
(鯉唱)我若是反臉無情份,爲何黑夜奔波追郎君。
(張白)這……
(張唱)就算你黑夜奔波有情份。可是我餓死也不囘相府門。
(鯉唱)誰要你囘轉相府門,爲妻的願到寒窰伴夫君。
(張視鯉不敢置信)
(張唱)花言巧語難置信,爲何她一夜之間。變兩人。
(鯉見張猶像進一步)
(鯉唱)張郎夫,聽分明,爲妻的不貪富貴重愛情。
願今後夫勤妻儉,度光陰,
(張白)照她這樣說……難道我錯怪她了?
(鯉白)張郎(張遲疑,終於上前)
(張沉思不敢深信,又放下鯉魚走去)
(張白)不,不,我還是不敢相信,
(鯉痛苦,掙起)
(鯉唱)張郎啊,張郎啊!爲妻的棄家不歸爲愛情,可恨張郎不解牡丹心,山窮水盡,不如碰死!表眞情!
奔逃曲
「碧波仙侶」揷曲
(鼓聲漸响)
(合)一個逃,一個奔,奔一程,逃一程,
一個逃,一個奔,奔一程,逃一程,
只爲張珍愛鯉魚,鯉魚愛張珍,
觸犯了金寵和天神,天地之間不容情!
(合)奔一程,逃一程。擂鼓聲,一陣陣。
奔一程,逃一程。擂鼓聲,一陣陣。
但見張珍追鯉魚,鯉魚等張珍,
那管天兵天將追得緊,夫妻恩愛不離分!
擂鼓聲,一陣陣,一陣緊一障,
可憐張珍倒地不能行,鯉魚見狀心不忍。
無奈天兵天將太逼人,鯉魚嚇得胆額心又驚!
擂鼓聲,更加緊,大難就來臨,
徒然連累害張珍,不如讓他先逃出。
鯉魚心中主意定,斬釘截鉄訴眞情!
擂鼓聲,一陣陣,一陣緊一障,啊 啊 啊 啊
(鯉)張郎聽來休驚慌,我本是鯉魚精,
千年修鍊在銀濤碧浪,不求成仙只爲愛張郎,
擂鼓聲,更加緊,眼看大難就來臨。啊 啊 啊 啊
(張)娘子把眞情,對我講,
不由我感慨長,眞牡丹愛的是富貴郵,怎及得娘子好心腸,
(鯉)張郎夫,有情郎,感動得爲妻涙兩行,
我把寶珠贈與你入水不沉火不傷。
將它好好藏身上爲妻的不死,定能缺月重圓份外光!
(愈來愈快)(鼓聲)
(鯉)張郎快快走他方,
免得爲了妻子連累上。
(張)拖住賢妻我不放!
要死要活都成雙!
(鯉)求求張郎把我放,生離死別太匆忙!
(霹靂一聲)張郎不走我自走,
抛却張郎爲救張郎!
追尋
「碧波仙侶」揷曲
(過門)
(鯉)金烏咚,玉兔昇,
忙忙走,急急行,
可恨金寵父女太無情,張郎氣得天涯奔!
待我追上張郎那受屈的人,
待我暖囘那顆冷透了的心
(鯉白)那邊張郎來了,讓我躲起來聽他講些什麽,
(憤慨、决絕地)
(張)恨岳父金寵心腸狠,嫌貪愛富賴婚姻,
根牡丹賤人言無信,反臉無情不認人,
恨只恨人情如紙張張薄。
父不義來女不仁,
我張珍人窮志不短,
餓死不入相府門
(豪邁地)信步我把大街行,
(張)何來女子放悲聲?
尋妻
「碧波仙侶」揷曲
(張)雷鳴閃電天色變,找尋賢妻到此間,
四顧茫茫妻不見,只見一片水連天!
(張)風又大來浪又駭,定是我妻水中遭追緝,
打救妻子我心切,大海水遮不斷我們的情義和恩愛!
(鯉)奔一程,趕一里,筋疲力盡心胆驚!
逃脫了天將和天兵,不見了張郎我心上人。
(鯉)望大海,浪濤險,又只見隨波逐浪一少年。
莫非是張郎遭慘變,定然是他呀他把恨海填!
夫妻觀燈
「碧波仙侶」揷曲
(張鯉)夫妻携手往前行,心境實來景自明,
(張)大街小巷鑼鼓响,(鯉)萬戶千門絃管聲,
(張)莫道去年燈景好(鯉)今年又比去年新
(張)這廂是獅子滾球遍地錦(鯉)那是二龍戲珠满天雲,
(張)這廂是雙雙蝴蝶花間舞(鯉)那廂是對對鴛鴦水上行。
(張)脚踏蓮花是那慈悲佛(鯉)手使金刀是二郎神
(張)鏡里新主粧是趙飛燕(鯉)琵琶馬上是王昭君
(張)還有斷橋相會的白娘子(鯉)大破洪州是穆桂英
(張)千般古事說也說不盡哪,(鯉)只少一個牡丹嫁張珍
(唱)娘子說話眞正叫人愛呀,你又是聰明又天眞!
碧波仙侣
電影小說
一
一幢宏偉矗立的相府第,雄赳赳的石獅子,高不可攀的相府大門,處處顯出金碧輝煌,也給人們一種陰森難近的感覺。
隱隱約約,巨大的石獅子背後有一個人影走出來,看樣子這人的衣着和所拿的簡單行李,分明是一個落魄潦倒的文人。他慢慢地向相府大門走過去,當他走到高大的正門時,連忙打了個後退,看看旁邊還有一個小門,便鼓起勇氣拍門。門「呀」的一聲開了,走出一個家人打扮的老人來:
「相公是……」老人倒有禮地問。
「我叫張珍,求見相爺。」
「噢,原來是張相公,請進來,我去禀告相爺。」說完後,老家人急忙向書房走去。
二
相爺金寵正在書房伏案寫詩,從他那胖胖的身體和那怡然自得的神氣看來,就知道他生活得非常適意!此刻,他正得意地撚鬚朗誦自己的作品:
「官居首相輔聖上,一官贏得鬢如霜,告老囘家榮華在,有女無兒最可傷。」……
「啓禀相爺,張相公求見。」金相爺給家人的聲音打斷詩意,臉色顯得不好看。
「什麽張相公?」相爺粗聲大氣地問。
「就是相爺的姑爺……」
「呀!」金相爺吃了一驚。他稍爲停了一下,連忙叫家人去請夫人出來。這個突然而來的消息,使他很煩惱。
「夫人!想我金寵堂堂宰相,只有一個女兒,那能叫她下嫁張珍這窮書生呢?」相爺說時滿臉不悅之色。
「那牡丹的親事……」夫人也拿不定主意。
「牡丹不能嫁他!雖然當年牡丹跟張珍指腹爲婚,可現在他一無功名,二無家產,而且家破人亡,要一個這樣的女婿,叫我這相爺怎麽對人?我女兒卽使不能招個狀元女婿,也不能嫁他。」相爺堅决地說。
「這樣說來,難道你想賴……」夫人似乎很懂得丈夫的心意,笑容可掬地望着相爺:
「不過……只怕人家會說我們嫌貧愛富,背信棄義呵!」
「不怕!只要我們賙濟他,讓他另娶妻子,不就可以了嗎?」相爺斷然决定,夫人不但不加反對,還頻頻點頭。於是,他們相偕走出書房,準備對付張珍。
三
張珍在大廳中煩燥地來往走着,他的心裡像有螞蟻在爬動,難過極了。當他一看見相爺夫婦進來,臉上立卽充滿笑容上前拜見:
「拜上岳父,岳母大人!」
「張珍!」相爺這一聲叫喚,使張珍打了一個寒慄,他馬上應了一聲「岳父大人。」又垂頭站囘一旁。
「我家三代未有過白衣女婿,你功名未成那……與牡丹的婚事,不談也吧。」相爺鄙夷地說。
「岳父大人!岳母大人!」張珍正欲辯白,相爺就阻住說:
「張珍,這樣吧,我留你在後園碧波潭住下,你專心攻讀,到你有了功名,再談婚事吧!」相爺說完也不等張珍囘答,便拂袖而行。在無可奈何的情况下,張珍只好跟着家人往碧波潭書舘走去。
四
春風吹過的花草,處處都顯出向榮景象。相府花園,鳥語花香,春光燦爛,滿園芬芳,牡丹小姐和侍婢春蘭在花園撲蝶,她們都浸淫在愉快的氣氛中……驀的,一陣子談話聲把她們驚擾了,這是張珍和老家人的聲音,牡丹見到張珍,先是感到奇怪,不一會,却變得討厭,因爲她看見張珍襤褸的樣子,心生鄙薄。她叫了春蘭過來,向春蘭問個明白:
「春蘭,那人是誰?」牡丹用手指輕蔑地向張珍那邊指去。
「唔,白生生,文縐縐的,想來是個讀書人」春蘭說。
「哼,看他那副模樣,就不像是個貴家公子。」
「小姐,讓我去問問他?」春蘭天眞地說。
「你瘋了!這等人,我們犯不着和他攀談。」牡丹臉有不屑,像有人得罪了她一樣。
遠處有一個婢女走過來,她叫秋菊,也是牡丹小姐的侍婢。她是來請小姐去書房見相爺的。牡丹聞說父親傳喚,連忙起行。當她聽到背後秋菊告訴春蘭那窮書生是她的未婚夫時,心裡更氣,她登時加快了脚步,去找父母理論。
牡丹走入書房,來不及給父母請安,便對父母說出心事:
「爹娘只生我一個,女兒縱不能光宗耀祖,可也不能嫁那窮書生呀!」牡丹幾句話,叫相爺夫婦喜上眉梢,他們初時還担心女兒反對他們的做法,現在女兒也有此意,那有不開心之理。
「哈……好一個懂事的女兒,這下子父母放心了。張珍那窮小子,就讓他在碧波潭讀上一輩子書吧!」相爺這個計劃,可以說妙不可言,使金家一家子都含笑歡欣,特別是牡丹小姐,更樂不可支。
五
時光過得眞快,轉瞬間張珍在碧波潭己經苦讀了三年;三年的時間眞不好過,張珍孤零零的一個人在書房裡,寒窗苦讀,每天除了見到送飯來的傭人外,再也不能見到其他人了。張珍痴心一意地等着和牡丹成親,可是,經過三年的折磨,他已經對這頭親事失望了,如果牡丹愛他,斷不會在三年那麽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不來看他一次。他只好怨一聲牡丹無情,叫一聲相爺無義了。
每當明月當空,張珍習慣了憑欄興嘆,對月傷情。張珍可憐的遭遇,使長年生活在碧波潭裡的鯉魚精很難過,她和張珍相處了三年,雖然張珍不認識她,沒跟她談過話,不過,當張珍每次對着碧波潭嘆氣的時候,她就想出來安慰他,然而,人妖有分,她不敢出來,恐怕嚇壞張珍。這時候她了解到自己已經愛上了孤苦伶仃的窮書生了。
鯉魚精奉命苦修,已經修有千年道行,身上長了金鱗,不久便可位列仙班。但如果鯉魚精在修鍊中動了凡心,她必要受到上天的懲罰。鯉魚精同情張珍,動了愛念,在愛念的推動下,她忘了戒條,準備大胆和張珍相見。
晚上,微風吹動竹樹,月光照明碧波潭,張珍讀書讀得疲倦了,伏在書枱上睡着……
鯉魚精從潭裡躍起,只見她身披輕紗,體貼金鱗,煞是一個美人兒,她隨着微風飛舞,搖曳生姿。忽然,她停止了舞蹈,凝望書房,此時,她正想進去見見張珍,她望望自己的打扮,知道這樣進去不成,連忙把身一轉,變成金牡丹的樣子,她得意地笑笑,用近乎飛的步伐走入書房,這時張珍已入夢鄉,一無所知。
鯉魚精在書枱旁站了好久,張珍仍未醒來,她故意敲動物件,依然沒鬧醒張珍,心急計生,輕折嫩枝在張珍耳朶裡搔弄,果然此計行得,張珍被弄醒了,張目四望,見一女郎站在面前,不由吃了一驚:
「咦!妳是誰?夜深人靜到這兒來……」鯉魚精見張珍認眞起來,不覺好笑。張珍見她不答更是着急。
「妳,妳快走吧!」他緊張地站了起來準備送客。
「張郎!」鯉魚精柔情蜜意地說:「我是牡丹呀!」
「啊!原來是牡丹小姐,小生有禮了!」
「張郎,你知道我今晚來找你幹什麽?」鯉魚精盯着他。
「不知内情!」
「我是來和你談婚事的,張郎,你對我們的婚事同意嗎?」
「岳父大人說妳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要我在這兒苦讀三年,又不提出舊事,這……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麽藥呀?」張珍心裡實在難過,他垂倒頭,不敢正視佳人。
「你眞的不知道?」鯉魚精故作試探。
「不知道呀!」張珍表示並非假意。
「如果我家一不提親,二不送你應攷,這樣五年十年下去,那你不就……」鯉魚精進一步說。
「啊,那我的一生眞的完了,」張珍對自己的猜疑,有幾分相信,他知道自己命運可悲,傷心透了,由於一時氣憤,連站在眼前那艷美動人,楚楚可憐的愛人也給恨上不覺忿然地說:「想不到相府重富輕貧,情薄如紙,嗨,眞可恨!」
「怎麽,我不避嫌疑深夜來看你,你竟連我也駡進去?」
「不,不,妳有情有義,當然不同!」張珍急忙示歉。
「那你打算怎辦?」鯉魚精追問一句。
「葬送我一生還不要緊,耽誤你的青春可……」
「張郎,我看你還是趁早走吧!」鯉魚精鼓勵他說。
「小姐,要是我走!妳……」張珍吶吶說不下去。
「你如果有情,我們一同到園中去,請月亮作証,共拜天地!」張珍聽從了鯉魚精的話,於是,兩人便步出書房,同到花園。
花園裡,皓月當空,如同白晝,在月光的照射下,隱約看見枝頭一對相思鳥相依相偎着。張珍和鯉魚精也和相思鳥一樣,手携手,肩並肩,乘着月華在花園裡歌舞起來,他們含情默默,歡欣陣陣,唱出了共同的心願:
「同拜中天明月光,
前生緣份此生償。
男恩女愛配成雙,
此情永像金石樣。
由它地老與天荒,
拜罷明月精神爽。
張郎愛牡丹!
牡丹愛張郎!
我與你白頭之約已訂上,不知賢妻何時再來訪?。
明晚共把元宵佳節賞,妾身三更花園候張郎。」
歌舞剛停,瞧樓鼓响,已是深夜時分,鯉魚精一陣心血來潮,又突然看見雲朶深處出現一道白光,不由臉色陡變。她怕張珍依依不捨,故急對張珍說:
「張郎,我剛才推說燒香、偷來看你,晚了恐有不便,我要走了!」
張珍無可奈何,只好和她告別。鯉魚精一看張珍進了書房,連忙變囘原形。這時一道白光逼近,現出觀音,善才,龍女形象,鯉魚精連忙跪下,恭敬參拜。
「鯉魚精,我讓妳在碧波潭修鍊,現在妳動了凡心,天庭戒律,你可知道?」觀音詰問鯉魚精,鯉魚精俯首認罪。
「鯉魚精妳聽着,妳已有了千年道行,再修五百年就能得道登仙,如違犯天條,前功盡棄,豈不可惜?」觀音見鯉魚精長跪不語,心有不忍:「我提醒了妳,還不囘碧波潭去!」鯉魚精抬起頭來,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是」,便縱身一跳,飄入潭中,墮水冉冉而下,消失芳踪。
六
元宵佳節,相府呈現一派豪華景象:走廊綴滿了爭奇鬥艷的花燈,五彩繽紛,燦爛奪目。
相爺一家上香完畢,金相爺提議到後園去賞梅,牡丹也要同去,相爺因有張珍在着,不答應她前往,牡丹嬌蠻萬分,不去不罷休,父母無奈,只好同意她去,誰曉得這一去果然鬧出事來。
張珍應昨宵之約,早在潭前徘徊。鯉魚精心急如焚,爲的是張珍在面前,無法化身出來和他相見。張珍等了好些時,未見牡丹前來、心内焦急,忽見遠處傳來珮環叮噹,抬頭望去,只見了環掌燈領了牡丹小姐前來賞梅!張珍一見心上人,喜不自勝,便迎了上去,恭身下禮,道出相候之苦,牡丹一聽柳眉倒竖,狠狠地說:
「哼,你這窮書人,誰約了你呀!」
「昨晚分明是你約我,甜言蜜語,隔了一夜就反臉無情,妳這眞是……」張珍又氣又急。
「你這無賴,誰約你呢!你是賊,秋菊替我叫人捉賊!」一陣叫捉賊聲,把金相爺夫婦叫了出來。相爺見女兒和張珍站在一起,急起來,忙上前問什麽事?當他聽女兒說張珍誣賴女兒花園相會,更加生氣,大駡張珍無耻,他心生一計想借此駡走張珍,這不僅使張珍難堪,也使鯉魚精萬分難受。張珍遭此不白之冤,恨恨地唸了幾句:「反臉無情宰相家,錯將惡草當名花,從今跳出陷人坑,乞食天涯不認她!」拂袖而去,鯉魚精目看張珍離開相府,芳心欲碎,决定去追趕張珍。
七
冷僻無人的荒郊野嶺,張珍帶了一顆破碎的心在憤恨地徘徊着,他不知道自己應到什麽地方去?
這時,痴情的鯉魚精化成了牡丹的樣子追來,她已經決定要和張珍一道走天涯,卽使要受天庭的懲罰,,她也在所不計,偉大的愛情在支持着她呵!
幾經艱難,終於給她追上了張珍。鯉魚精知道張珍此時心情,如果就這樣上前見他,必定給他大駡一頓,且必鬧個不歡而散。於是她想了一法,故作跌倒地上,哀聲哭叫,張珍果動惻隱之心,把她扶起,可當他看見是牡丹時,臉色立卽下沉,退在一旁,理也不理。
「張郎,我爲了追你摔了交,你都……」鯉魚精嬌嗔地說。
「我是賊!不是妳的郎,妳爲什麽要追我!」
「剛才因爹娘在前,我不能不這樣忍心呀。我要是反臉無情,怎會黑夜奔波追你呢!」鯉魚精聲帶傷感。
「我這輩子餓死也不會囘你們相府的了。」
「你不囘去,爲妻的到寒窰件你好嗎?」
「別花言巧語,我不信妳一夜會變成了兩個人!」
「張郎呀,爲妻棄家爲愛情,你如不解牡丹心,那我一死表眞心!」說完便要去死,張珍細細觀察,發覺她果是眞心,受了感動,態度變得溫和,兩人偎在一起,無限愛憐,荒山寒冷,可兩人心懷熱烈,甜情默默。忽然他們想起說過雙雙去觀燈會,於是,張珍和鯉魚精親親熱熱依偎向大街而去。
花筒爆出銀花,街上懸掛各色各樣燈彩,襯若熙攘人羣,顯得熱鬧非凡。張珍和鯉魚精夾在人羣中,歡樂萬分,配着熱鬧動聽的鼓鑼聲,歌舞一番。
「夫妻携手往前行,心境寬來景自明。
大街小巷鑼鼓响,
萬戶千門絃管聲。
莫道去年燈景好,
今年又比去年新!
這邊廂是獅子滾球遍地錦!
那邊廂是二龍戲珠滿天雲。
這邊廂雙雙蝴蝶花間舞,
那邊廂對對鴛鴦水上行。
脚踏蓮花是那慈悲佛,
手使金刀是二郎神。
鏡裡新粧是趙飛燕
琵琶馬上是王照君。
還有斷橋相會的白娘子,
大破洪州是穆桂英。
千般古事說不盡哪。
只少了牡丹嫁張珍。
娘子說話眞叫人愛呀,
你又是聰明又天眞。
他們兩人載歌載舞,張珍偶一抬頭,忽見金相爺坐在高樓上看燈,心裡一急,拉了鯉魚精便走。相爺眼明手快,立卽叫家人追上去。張珍和鯉魚精儘管走得快,但還是給他們追上,一對鴛鴦被押囘相府。
八
宰相府內,這時候閙得亂哄哄;因爲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方出現了兩個牡丹!一模一樣,就是親生的父母,侍奉小姐多年的丫環也無從分辨誰眞誰假?雖然大家都知道兩個必有一假,却無法分出,使金相夫婦急得如鍋上螞蟻。最後想到請包公判斷,這消息給鯉魚精知道了,她心情很苦惱,在迫近眉睫的危機下,如無辦法渡此難關,必不能和心愛的人結合,於是,她連忙化形到海底去找她的師兄龜精想辦法。
龜洞非常熱鬧,大家見鯉魚精到來,高興極了。鯉魚精來不及與師兄妹們問安好,便急忙往見龜精,道出心中苦衷,還請求兄弟們帮忙渡難關!
「好吧,師妹,請放心囘去,我們一定前來相助,這件事包在妳師兄身上。」龜精充滿信心地說。
「請問師兄有何妙計?」
「有,有,有!我們變成包大人和侍衛,這不就成了嗎?」
「好呀!果然妙計,多謝師兄操心。」
「一定!一定。」龜精熱情地送走了鯉魚精囘到洞裡,挑選人材,一同前往宰相府,準備先下手爲强。
九
相府大廳此刻森嚴得怕人,金相爺端坐正中,假包公坐在其右,大家正在談論案情:
「老相爺,張珍旣是家業凋零,大人就該多多照顧呵!」
「老夫己經照顧了他,可是他大胆在花園調戲小女,這……這還成何體統?」相爺故張其詞。
「令媛與張珍既是指腹爲婚,名份已定,花園相會,也不算越理,只怕老大人嫌貧愛富吧!」假包公話裡帶刺。
「大人言重了,可恨張珍,誘我少女鬧市觀燈……」
「元宵觀燈,也是少年人愛熱鬧之常情呵!」
「大人……」相爺沒有再說下去,不過心裡感覺奇怪,想不到包公同僚竟會反過刀鋒向自己,心裡很氣,但也無可奈何。龜精「假包公」見狀大樂。
正在此際,家丁又領了眞正包大人進來,把相爺驚得目瞪口呆,這麽一來,案情不是越來越複雜了嗎?兩個牡丹案還未解决,現在又加了一件雙包案,到底是怎麽囘事呀?假包公在旁看着,忍不住發笑,但他仍故作驚惶問相爺:「這,這事太奇了!」相爺不知所答。
「奇怪,大宋朝那來二包?你,你這妖孽!J眞包公說。
「哈……先發制人,只怕你是個草包吧!」假包公得意洋洋。
眞假兩包鬥了一囘,還是不分眞假,急死了金相爺,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他只好不理雙包案,請求兩位包公審兩個牡丹的案件。可是,他把兩位牡丹叫出來請包公升堂查審:在詢問中,眞包偏帮眞牡丹,假包則處處爲假牡丹說話,審了大半天,還是沒有結果,可把相爺急個半死。眞包出盡辦法,還是不能奏效,最後,只好傳張珍出來認妻:張珍說出與牡丹指腹爲婚之經過,更講出岳父嫌貧愛富,有意悔婚的事情,氣得金相爺怒髮冲冠,大聲呌打,嚇得張珍急忙呌牡丹相救,眞牡丹不理不睬,還加以白眼。鯉魚精却顔色悽然,忙上前護住張珍:
「張郎,是我害了你!哼,說什麽鐵面無私包靑天,原來也是官官相護的糊塗官。」鯉魚精與張珍抱頭痛哭,帶給了眞包公判案的線索:「哈哈,相爺,案情可明白了!」包公興奮地說。
「老夫還分辨不出,請大人明示。」相爺說。
「這不是很明白嗎?一樣牡丹兩樣心,一個不睬一個憐愛,不用說也知道哭的是假,不哭的是眞囉!」包公說完拈鬚微笑。
「我說不對,夫妻重情義,照道理講,情眞卽眞,情假卽假。我說哭的是眞,不哭的才是假!」假包公反駁他。
眞包公給假包公氣得跳起來,可是他說得是合情合理,自己都無從推翻。因此,他只好轉問張珍誰是眞牡丹:
「啓禀二位大人,學生與小姐書房相見以來,千恩萬愛,義重情深,今日學生公堂受審,保護我的自然是眞,反臉無情必是假!」張珍理直氣壯地說。眞包公此時己知自己再沒可能反案的了,同時對這件案,他亦知如帮相爺,自己就成了助紂爲虐,實爲不智,故此,他便對相爺起身告辭,且勸相爺應遵指腹爲婚之約,讓牡丹與張珍早日成婚。金相爺聽他這樣說:氣得七窮生烟,但因包公鐵面無私,只得忍氣吞聲。直至雙包告退,他仍是一籌莫展。面對兩個牡丹,怒冲冲地說:「哼,等我奏明聖上,不拿此妖,不殺張珍,我金寵决不罷休!」相爺之話、使張珍和鯉魚精慌張起來,鯉魚精暗暗思索,設計救愛郎。
十
到了最危急關頭,鯉魚精只好對侍婢秋菊說出眞相,秋菊是個正義瀆然的女孩子,她知鯉魚精深愛張珍,甚爲同情,所以冒了危險帶鯉魚精到柴房會張珍。
柴房黑暗,張珍含冤被困,鯉魚精心痛欲碎,她進入柴房,見張珍在頻頻嘆氣,心更不忍。在秋菊的協助下,鯉魚精决定和張珍雙雙逃出相府,張珍得佳人相救,能脫虎穴,正暗暗慶幸。但一想到如果自己一走累了秋菊,心有不忍,但秋菊極力鼓勵他們,且保証自己不會有事。張珍這才安心。秋菊目送一對有情人離去,也暗暗爲他二人祝福。
十一
鯉魚精領着張珍拼命奔逃。忽然,天空一道白光,鯉魚精心知觀音大士已知内情,將派天兵天將來追她,在驚惶中加快步伐,向荒山中亡命飛跑。一路上雷聲震天,鯉魚精心知不妙,此番爲了愛情觸犯天條,定必不爲觀音見諒,如果觀音執法,又將如何?她爲了保護張珍,定下主意,卽使面臨大難,亦在所不惜。
山路崎嶇,上坡下山,兩人都覺得疲乏萬分,文質彬彬的張珍,經過一段時間的奔逃,已是步履艱難。鯉魚精一參一扶勉强前行。天際頻閃白光,似是報告鯉魚精大難迫近。雷聲响得越勵害,鯉魚精和張珍就跑得更快,誰然兩人屢屢躓撲,但一腔熱愛力量在支持着兩人,他們靠得越來越緊,心貼心,身貼身,就算前面是一條火路,兩人亦毫不畏懼地向前走。
張珍與鯉魚精愴惶萬狀地走着,驟然間,遠處天際出現了天兵天將,擂鼓聲音,一陣緊一陣,張珍幾次跌倒,鯉魚精盡力衛護,最後,張珍再也不能動彈了,鯉魚精苦思無策,焦急萬狀,望天際驚惶不安。張珍見鯉魚精神色有異,帶着奇異眼光盯着她;鯉魚精知大難難逃,不忍連累張珍,倒希望他能快快逃出生天,主意已定,便向張珍坦白地吐露自己的處境和眞相:
「張郎聽來休驚慌,我本是鯉魚精,千年修鍊在銀濤碧浪,不求成仙只爲愛張郎。」
張珍一聽,先是萬分慌張,後見她一片眞情感動得的毫無懼色。
「媳子把眞情對我講,不由張珍感慨長,眞牡丹愛的富貴郎,怎及得娘子好心腸。」
「張郎夫,有情郎,感動的爲妻淚兩行。我把寶珠贈與你;入水不沉火不傷,將它好好藏身上,爲妻不死定能缺月重圓份外光。」
張珍不肯接寶珠,鯉魚精强他接受。鼓聲振耳,鯉魚精催促張珍快走:
「張郞快快走他方,免得爲了妻子連累上。」
「抱住賢妻我不放,要死要活都成雙。」
「求求張郎把我放,生離死別太匆忙。張郎不走我自走,抛却張郎爲的是救張郎。」
鯉魚精猛力推開張珍,她非常難過,但爲救張珍,她終於忍痛離去。
天兵天將騰雲駕霧追到,鯉魚精邊逃邊囘顧張珍一撲一倒的追去,忽然天上轟然巨响,空中傳來叫聲:「鯉魚精在那裡!」聲如霹靂,又舉手放出白光,到了此時,張珍和鯉魚精倒也不再害怕了,他們擁抱着,含情地對着天兵天將,他們的堅定不怕,天兵天將也爲之束手,儘管鯉魚精還是要張珍離開,可是張珍却願一塊兒死去。倏忽間,狂風大作,捲起地上塵土,烏雲翻滾,閃電行雷,天昏地黑,張珍與鯉魚精乘機逃走,但天兵天將迎面兜捕而來,迫得他們走投無路,鯉魚精處處保護張珍,見情形再難奔逃,鯉魚精决心和天兵天將抗爭,她厲聲對天空說:「你們不能傷害我丈夫!」說完與天兵天將大打起來,這時鯉魚已改變魚裝,身上三片金鱗亦射出白光,但寡不敵眾,終於敗逃。
鯉魚精逃入龜洞,請求師兄弟救助,但天兵天將越來越多,也無濟於事,霎時間上撒天羅,下張地網,鯉魚精被綑得動彈不得。張珍帶着寶珠入水上山去找鯉魚精,觀音在天上看見夫喚妻,妻呼夫,心有不忍,便招見鯉魚精:
「鯉魚精,你如要成仙就跳進魚籃,要不然你就拔下三片金鱗,到人間去受苦。」鯉魚精躇片刻,决心拔下金鱗,和張珍在塵寰過一輩子。於是,她咬緊牙關,流着眼淚,慢慢的把金鱗拔下,雖然當時她痛得幾至昏過去,但當她一想到將來和張珍生活在一起的快樂,倒覺得雖苦猶甜。
這時候,觀音叫人帶上張珍,便和天兵天將離去。張珍重見嬌妻,無限憐愛。鯉魚精重會張珍,溫情萬種。
大雷大電停止後,四周景色佳麗,有如仙境。張珍和鯉魚精携手繼續奔前程,一陣輕快的歌聲把他們送遠:
比翼鳥,再飛翔,
並蒂花,重開放,
都只爲一點眞情,
冲破了千層駭浪。
魚籃觀音人尊仰,
怎及得金鱗記傳遍了漁村晚唱。
——劇終——
A MERMAID'S LOVE
Once upon a time in ancient China, there lived a young scholar of the name Chang Tsen. He was an orphan and very poor, and so came to live by his perspective father-in-law, Chin Tehong, who had been Chancellor of the Emperor but since retired with great wealth.
Chin regreted of his earlier promise of his daughter, Peony, to Chang, so he kept Chang isolated in a pavilion which was surrounded by a deep pond in the garden at the rear of his house. However, a fairy Mermaid living in this pond, took pity on the young scholar. She often came up and visited him in the appearance of Peony, which she could assume at will. She tried her best to encourage Chang's studies, and gradually they fe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Unfortunately, on the night of Lantern Festival, the real Peony and her father came to the garden to view the full moon. And Chang, mistaking the real Peony for his beloved, tried to speak lovingly with her. He was indignantly repulsed and ignominously driven from Chin's home. Later, the Mermaid, still in the guise of Peony, followed andovertook him. After a fervent argument, she was able to convince the angry Chang of her love and faith in him, but then they encountered Chancellor Chin, who mistook the Mermaid for his daughtor eloping with Chang, immeaiately have both of them seized and brought back.
The simultaneous appearance of two Peonys caused great consternation. Chin had to commission the legendary Minister Pao, the Iron Face, and then the Grand Wizard of the Emperor to differen- tiate his daughter from the impersonating monster. The Mermaid, on the other hand, so desperately want to keep her disguise and Chang's love, did her utmost to resist detection.
A great struggle ensued, during which the Mermaid called upon many of her aquatic friends, the Turtle, the Crabfish, the Lobster, etc. who impersonated Pao, Pao's followers, the Grand Wizard, his apprentice and others, and caused the utmost confusion.
Pao, the Iron Face divining the true state of affairs, departed without persecuting the lovers, since he was a just man. But the Grand Wizard, calling on the help of heavenly knights and war- riors, was finally able to defeat the water dwellers.
The Mermaid, in order to save Chang from harm by the heaveenly host, resolutely parted company with him, and was chased into the sea. Chang immediately jumped into the sea to rescue her. After fearful struggle with the waves and the Grand Wizard's wrath, the lovers were united by a desperate embrace and determined to face death together.
Kannon, the Goddess of Mercy suddenly descended from heaven, and stayed the hand of the executioners. She tried fo persuade the Mermaid to give up Chang for the everlasting life of a fairy. But the Mermaid, now learnt that Chang loved her for herself and not the beautiful appearance of Peony, decided to give up everlasting life to be a normal human. With great pain, she wrenched off the three golden scales from the body, which were the sourse of her magic power, and Kannon was moved to grant them their wish of living together ever happily afterwards.
碧波仙侶 本事
金牡丹是宰相金寵的女兒。金寵告老還鄉,榮華猶在,只是沒有兒子,故對牡丹十分鍾愛。
當初與牡丹指腹爲婚的張珍,到相府來投親,金寵見張家敗落,欲悔前約,又恐被人批評,與夫人商量後,將珍送到後花園碧波潭去讀書,表面上是好意,實際上是軟禁起來,設法慢慢地害他。
金寵怕女兒知道反對,力守秘密。一天,牡丹遊園時,從丫環春蘭秋菊口中聽到消息,使暗暗去偷看張珍。她見張珍衣衫襤褸,頓生鄙棄之念,金寵窺得女兒心事,反而歡喜。張珍獨居碧波潭書舘三年,不聞金寵動靜,懷念牡丹,又無法謀見一面,歲月凄凉,朝夕在碧波潭前悲嘆,那知眞情所至,竟感動了潭中的鯉魚精。
鯉魚精對金寵父女薄情寡義,頗覺不平,見張珍敦厚老實,有了憐愛之心。她遂化作牡丹,和他相見,並將金寵惡意說出。張珍不知是鯉魚精所化,感牡丹之德。二人對月盟誓,準備偕逃,詎知好事多磨,觀音駕雲而至,鯉魚精恐被點破,匆匆約張珍元相會,乘機躍入潭中。
元宵夜,金寵與妻女進園賞梅。張珍遙見牡丹,喜極相迎,被金寵父女當面辱,張珍一氣之下,拂袖離開金宅。鯉魚精知情趕往,仍復化作牡丹,泣求與珍同走,張珍片刻之間,爲何判若二人?怕非善意,猶豫不决,鯉魚以自殺明志,張珍始囘嗔作喜,乃扶去看花燈。
二人在大街瀏覽時,給金寵撞見,誤認女兒與張珍私奔,立命家將捉间,將女兒押到綉房,才發覺兩個牡丹。眞牡丹本來潑辣,假牡丹也不甘示弱,於是互相扭打,眞假難分,金寵急將二人分閉一房,邀包來判斷眞假。
鯉魚精關在房中,想念張珍,焦急不安,便放出毫光到龍宮求師兄龜丞相帮助。龜丞相靈機一動,變了包公到相府,金寵殷勤接待,正請捉妖之時,忽然眞包公駕到,一時兩個包公,兩個牡丹,兩班衙役,弄到金寵夫婦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到底眞包公有見識,他已看出了金寵父女的勢利心腸,當面諷刺了幾句,就不願多事的走了。龜丞相亦乘機退出。金寵惱羞成怒,要殺張珍,幸虧鯉魚精知道,又得到春秋菊的見義勇爲,救出張珍,悄悄將二人放走。
二人出了相府,慶幸如願,不想觀音恰於此時召了天兵天將趕來,鯉魚精力向張珍吐露眞情,且贈以寶珠,命他逃走,張珍感激不捨,願同生死,鯉魚精遂與天兵抵抗,雙方各顯神通,鬧得天翻地覆,但鯉魚終於不敵而逃。
張珍愛妻失踪,瘋狂尋覓,觀音見鯉魚精奮力不懼,乃曉神仙好處,冀其就範,鯉魚精不爲所動,引起觀音不悅,指爲不歸仙班,須還金麟,鯉魚精立卽答應,忍痛割去了身上金麟,倒入張珍懷中,從此永留人間了。
哀求
「碧波仙侶」揷曲
(唱)張郎夫息雷霆,且聽爲妻訴怨情!
(張白)你還有寃情?哼!
(鯉唱)早想園中會夫君。怎奈人前覊難脫身,
剛要暗裡把你叫,誰知爹娘已經到花亭。
(張白)那也用不着趕我走,眞是反臉無情。
(鯉唱)我若是反臉無情份,爲何黑夜奔波追郎君。
(張白)這……
(張唱)就算你黑夜奔波有情份。可是我餓死也不囘相府門。
(鯉唱)誰要你囘轉相府門,爲妻的願到寒窰伴夫君。
(張視鯉不敢置信)
(張唱)花言巧語難置信,爲何她一夜之間。變兩人。
(鯉見張猶像進一步)
(鯉唱)張郎夫,聽分明,爲妻的不貪富貴重愛情。
願今後夫勤妻儉,度光陰,
(張白)照她這樣說……難道我錯怪她了?
(鯉白)張郎(張遲疑,終於上前)
(張沉思不敢深信,又放下鯉魚走去)
(張白)不,不,我還是不敢相信,
(鯉痛苦,掙起)
(鯉唱)張郎啊,張郎啊!爲妻的棄家不歸爲愛情,可恨張郎不解牡丹心,山窮水盡,不如碰死!表眞情!
奔逃曲
「碧波仙侶」揷曲
(鼓聲漸响)
(合)一個逃,一個奔,奔一程,逃一程,
一個逃,一個奔,奔一程,逃一程,
只爲張珍愛鯉魚,鯉魚愛張珍,
觸犯了金寵和天神,天地之間不容情!
(合)奔一程,逃一程。擂鼓聲,一陣陣。
奔一程,逃一程。擂鼓聲,一陣陣。
但見張珍追鯉魚,鯉魚等張珍,
那管天兵天將追得緊,夫妻恩愛不離分!
擂鼓聲,一陣陣,一陣緊一障,
可憐張珍倒地不能行,鯉魚見狀心不忍。
無奈天兵天將太逼人,鯉魚嚇得胆額心又驚!
擂鼓聲,更加緊,大難就來臨,
徒然連累害張珍,不如讓他先逃出。
鯉魚心中主意定,斬釘截鉄訴眞情!
擂鼓聲,一陣陣,一陣緊一障,啊 啊 啊 啊
(鯉)張郎聽來休驚慌,我本是鯉魚精,
千年修鍊在銀濤碧浪,不求成仙只爲愛張郎,
擂鼓聲,更加緊,眼看大難就來臨。啊 啊 啊 啊
(張)娘子把眞情,對我講,
不由我感慨長,眞牡丹愛的是富貴郵,怎及得娘子好心腸,
(鯉)張郎夫,有情郎,感動得爲妻涙兩行,
我把寶珠贈與你入水不沉火不傷。
將它好好藏身上爲妻的不死,定能缺月重圓份外光!
(愈來愈快)(鼓聲)
(鯉)張郎快快走他方,
免得爲了妻子連累上。
(張)拖住賢妻我不放!
要死要活都成雙!
(鯉)求求張郎把我放,生離死別太匆忙!
(霹靂一聲)張郎不走我自走,
抛却張郎爲救張郎!
碧波仙侣
電影小說
一
一幢宏偉矗立的相府第,雄赳赳的石獅子,高不可攀的相府大門,處處顯出金碧輝煌,也給人們一種陰森難近的感覺。
隱隱約約,巨大的石獅子背後有一個人影走出來,看樣子這人的衣着和所拿的簡單行李,分明是一個落魄潦倒的文人。他慢慢地向相府大門走過去,當他走到高大的正門時,連忙打了個後退,看看旁邊還有一個小門,便鼓起勇氣拍門。門「呀」的一聲開了,走出一個家人打扮的老人來:
「相公是……」老人倒有禮地問。
「我叫張珍,求見相爺。」
「噢,原來是張相公,請進來,我去禀告相爺。」說完後,老家人急忙向書房走去。
二
相爺金寵正在書房伏案寫詩,從他那胖胖的身體和那怡然自得的神氣看來,就知道他生活得非常適意!此刻,他正得意地撚鬚朗誦自己的作品:
「官居首相輔聖上,一官贏得鬢如霜,告老囘家榮華在,有女無兒最可傷。」……
「啓禀相爺,張相公求見。」金相爺給家人的聲音打斷詩意,臉色顯得不好看。
「什麽張相公?」相爺粗聲大氣地問。
「就是相爺的姑爺……」
「呀!」金相爺吃了一驚。他稍爲停了一下,連忙叫家人去請夫人出來。這個突然而來的消息,使他很煩惱。
「夫人!想我金寵堂堂宰相,只有一個女兒,那能叫她下嫁張珍這窮書生呢?」相爺說時滿臉不悅之色。
「那牡丹的親事……」夫人也拿不定主意。
「牡丹不能嫁他!雖然當年牡丹跟張珍指腹爲婚,可現在他一無功名,二無家產,而且家破人亡,要一個這樣的女婿,叫我這相爺怎麽對人?我女兒卽使不能招個狀元女婿,也不能嫁他。」相爺堅决地說。
「這樣說來,難道你想賴……」夫人似乎很懂得丈夫的心意,笑容可掬地望着相爺:
「不過……只怕人家會說我們嫌貧愛富,背信棄義呵!」
「不怕!只要我們賙濟他,讓他另娶妻子,不就可以了嗎?」相爺斷然决定,夫人不但不加反對,還頻頻點頭。於是,他們相偕走出書房,準備對付張珍。
三
張珍在大廳中煩燥地來往走着,他的心裡像有螞蟻在爬動,難過極了。當他一看見相爺夫婦進來,臉上立卽充滿笑容上前拜見:
「拜上岳父,岳母大人!」
「張珍!」相爺這一聲叫喚,使張珍打了一個寒慄,他馬上應了一聲「岳父大人。」又垂頭站囘一旁。
「我家三代未有過白衣女婿,你功名未成那……與牡丹的婚事,不談也吧。」相爺鄙夷地說。
「岳父大人!岳母大人!」張珍正欲辯白,相爺就阻住說:
「張珍,這樣吧,我留你在後園碧波潭住下,你專心攻讀,到你有了功名,再談婚事吧!」相爺說完也不等張珍囘答,便拂袖而行。在無可奈何的情况下,張珍只好跟着家人往碧波潭書舘走去。
四
春風吹過的花草,處處都顯出向榮景象。相府花園,鳥語花香,春光燦爛,滿園芬芳,牡丹小姐和侍婢春蘭在花園撲蝶,她們都浸淫在愉快的氣氛中……驀的,一陣子談話聲把她們驚擾了,這是張珍和老家人的聲音,牡丹見到張珍,先是感到奇怪,不一會,却變得討厭,因爲她看見張珍襤褸的樣子,心生鄙薄。她叫了春蘭過來,向春蘭問個明白:
「春蘭,那人是誰?」牡丹用手指輕蔑地向張珍那邊指去。
「唔,白生生,文縐縐的,想來是個讀書人」春蘭說。
「哼,看他那副模樣,就不像是個貴家公子。」
「小姐,讓我去問問他?」春蘭天眞地說。
「你瘋了!這等人,我們犯不着和他攀談。」牡丹臉有不屑,像有人得罪了她一樣。
遠處有一個婢女走過來,她叫秋菊,也是牡丹小姐的侍婢。她是來請小姐去書房見相爺的。牡丹聞說父親傳喚,連忙起行。當她聽到背後秋菊告訴春蘭那窮書生是她的未婚夫時,心裡更氣,她登時加快了脚步,去找父母理論。
牡丹走入書房,來不及給父母請安,便對父母說出心事:
「爹娘只生我一個,女兒縱不能光宗耀祖,可也不能嫁那窮書生呀!」牡丹幾句話,叫相爺夫婦喜上眉梢,他們初時還担心女兒反對他們的做法,現在女兒也有此意,那有不開心之理。
「哈……好一個懂事的女兒,這下子父母放心了。張珍那窮小子,就讓他在碧波潭讀上一輩子書吧!」相爺這個計劃,可以說妙不可言,使金家一家子都含笑歡欣,特別是牡丹小姐,更樂不可支。
五
時光過得眞快,轉瞬間張珍在碧波潭己經苦讀了三年;三年的時間眞不好過,張珍孤零零的一個人在書房裡,寒窗苦讀,每天除了見到送飯來的傭人外,再也不能見到其他人了。張珍痴心一意地等着和牡丹成親,可是,經過三年的折磨,他已經對這頭親事失望了,如果牡丹愛他,斷不會在三年那麽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不來看他一次。他只好怨一聲牡丹無情,叫一聲相爺無義了。
每當明月當空,張珍習慣了憑欄興嘆,對月傷情。張珍可憐的遭遇,使長年生活在碧波潭裡的鯉魚精很難過,她和張珍相處了三年,雖然張珍不認識她,沒跟她談過話,不過,當張珍每次對着碧波潭嘆氣的時候,她就想出來安慰他,然而,人妖有分,她不敢出來,恐怕嚇壞張珍。這時候她了解到自己已經愛上了孤苦伶仃的窮書生了。
鯉魚精奉命苦修,已經修有千年道行,身上長了金鱗,不久便可位列仙班。但如果鯉魚精在修鍊中動了凡心,她必要受到上天的懲罰。鯉魚精同情張珍,動了愛念,在愛念的推動下,她忘了戒條,準備大胆和張珍相見。
晚上,微風吹動竹樹,月光照明碧波潭,張珍讀書讀得疲倦了,伏在書枱上睡着……
鯉魚精從潭裡躍起,只見她身披輕紗,體貼金鱗,煞是一個美人兒,她隨着微風飛舞,搖曳生姿。忽然,她停止了舞蹈,凝望書房,此時,她正想進去見見張珍,她望望自己的打扮,知道這樣進去不成,連忙把身一轉,變成金牡丹的樣子,她得意地笑笑,用近乎飛的步伐走入書房,這時張珍已入夢鄉,一無所知。
鯉魚精在書枱旁站了好久,張珍仍未醒來,她故意敲動物件,依然沒鬧醒張珍,心急計生,輕折嫩枝在張珍耳朶裡搔弄,果然此計行得,張珍被弄醒了,張目四望,見一女郎站在面前,不由吃了一驚:
「咦!妳是誰?夜深人靜到這兒來……」鯉魚精見張珍認眞起來,不覺好笑。張珍見她不答更是着急。
「妳,妳快走吧!」他緊張地站了起來準備送客。
「張郎!」鯉魚精柔情蜜意地說:「我是牡丹呀!」
「啊!原來是牡丹小姐,小生有禮了!」
「張郎,你知道我今晚來找你幹什麽?」鯉魚精盯着他。
「不知内情!」
「我是來和你談婚事的,張郎,你對我們的婚事同意嗎?」
「岳父大人說妳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要我在這兒苦讀三年,又不提出舊事,這……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麽藥呀?」張珍心裡實在難過,他垂倒頭,不敢正視佳人。
「你眞的不知道?」鯉魚精故作試探。
「不知道呀!」張珍表示並非假意。
「如果我家一不提親,二不送你應攷,這樣五年十年下去,那你不就……」鯉魚精進一步說。
「啊,那我的一生眞的完了,」張珍對自己的猜疑,有幾分相信,他知道自己命運可悲,傷心透了,由於一時氣憤,連站在眼前那艷美動人,楚楚可憐的愛人也給恨上不覺忿然地說:「想不到相府重富輕貧,情薄如紙,嗨,眞可恨!」
「怎麽,我不避嫌疑深夜來看你,你竟連我也駡進去?」
「不,不,妳有情有義,當然不同!」張珍急忙示歉。
「那你打算怎辦?」鯉魚精追問一句。
「葬送我一生還不要緊,耽誤你的青春可……」
「張郎,我看你還是趁早走吧!」鯉魚精鼓勵他說。
「小姐,要是我走!妳……」張珍吶吶說不下去。
「你如果有情,我們一同到園中去,請月亮作証,共拜天地!」張珍聽從了鯉魚精的話,於是,兩人便步出書房,同到花園。
花園裡,皓月當空,如同白晝,在月光的照射下,隱約看見枝頭一對相思鳥相依相偎着。張珍和鯉魚精也和相思鳥一樣,手携手,肩並肩,乘着月華在花園裡歌舞起來,他們含情默默,歡欣陣陣,唱出了共同的心願:
「同拜中天明月光,
前生緣份此生償。
男恩女愛配成雙,
此情永像金石樣。
由它地老與天荒,
拜罷明月精神爽。
張郎愛牡丹!
牡丹愛張郎!
我與你白頭之約已訂上,不知賢妻何時再來訪?。
明晚共把元宵佳節賞,妾身三更花園候張郎。」
歌舞剛停,瞧樓鼓响,已是深夜時分,鯉魚精一陣心血來潮,又突然看見雲朶深處出現一道白光,不由臉色陡變。她怕張珍依依不捨,故急對張珍說:
「張郎,我剛才推說燒香、偷來看你,晚了恐有不便,我要走了!」
張珍無可奈何,只好和她告別。鯉魚精一看張珍進了書房,連忙變囘原形。這時一道白光逼近,現出觀音,善才,龍女形象,鯉魚精連忙跪下,恭敬參拜。
「鯉魚精,我讓妳在碧波潭修鍊,現在妳動了凡心,天庭戒律,你可知道?」觀音詰問鯉魚精,鯉魚精俯首認罪。
「鯉魚精妳聽着,妳已有了千年道行,再修五百年就能得道登仙,如違犯天條,前功盡棄,豈不可惜?」觀音見鯉魚精長跪不語,心有不忍:「我提醒了妳,還不囘碧波潭去!」鯉魚精抬起頭來,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是」,便縱身一跳,飄入潭中,墮水冉冉而下,消失芳踪。
六
元宵佳節,相府呈現一派豪華景象:走廊綴滿了爭奇鬥艷的花燈,五彩繽紛,燦爛奪目。
相爺一家上香完畢,金相爺提議到後園去賞梅,牡丹也要同去,相爺因有張珍在着,不答應她前往,牡丹嬌蠻萬分,不去不罷休,父母無奈,只好同意她去,誰曉得這一去果然鬧出事來。
張珍應昨宵之約,早在潭前徘徊。鯉魚精心急如焚,爲的是張珍在面前,無法化身出來和他相見。張珍等了好些時,未見牡丹前來、心内焦急,忽見遠處傳來珮環叮噹,抬頭望去,只見了環掌燈領了牡丹小姐前來賞梅!張珍一見心上人,喜不自勝,便迎了上去,恭身下禮,道出相候之苦,牡丹一聽柳眉倒竖,狠狠地說:
「哼,你這窮書人,誰約了你呀!」
「昨晚分明是你約我,甜言蜜語,隔了一夜就反臉無情,妳這眞是……」張珍又氣又急。
「你這無賴,誰約你呢!你是賊,秋菊替我叫人捉賊!」一陣叫捉賊聲,把金相爺夫婦叫了出來。相爺見女兒和張珍站在一起,急起來,忙上前問什麽事?當他聽女兒說張珍誣賴女兒花園相會,更加生氣,大駡張珍無耻,他心生一計想借此駡走張珍,這不僅使張珍難堪,也使鯉魚精萬分難受。張珍遭此不白之冤,恨恨地唸了幾句:「反臉無情宰相家,錯將惡草當名花,從今跳出陷人坑,乞食天涯不認她!」拂袖而去,鯉魚精目看張珍離開相府,芳心欲碎,决定去追趕張珍。
七
冷僻無人的荒郊野嶺,張珍帶了一顆破碎的心在憤恨地徘徊着,他不知道自己應到什麽地方去?
這時,痴情的鯉魚精化成了牡丹的樣子追來,她已經決定要和張珍一道走天涯,卽使要受天庭的懲罰,,她也在所不計,偉大的愛情在支持着她呵!
幾經艱難,終於給她追上了張珍。鯉魚精知道張珍此時心情,如果就這樣上前見他,必定給他大駡一頓,且必鬧個不歡而散。於是她想了一法,故作跌倒地上,哀聲哭叫,張珍果動惻隱之心,把她扶起,可當他看見是牡丹時,臉色立卽下沉,退在一旁,理也不理。
「張郎,我爲了追你摔了交,你都……」鯉魚精嬌嗔地說。
「我是賊!不是妳的郎,妳爲什麽要追我!」
「剛才因爹娘在前,我不能不這樣忍心呀。我要是反臉無情,怎會黑夜奔波追你呢!」鯉魚精聲帶傷感。
「我這輩子餓死也不會囘你們相府的了。」
「你不囘去,爲妻的到寒窰件你好嗎?」
「別花言巧語,我不信妳一夜會變成了兩個人!」
「張郎呀,爲妻棄家爲愛情,你如不解牡丹心,那我一死表眞心!」說完便要去死,張珍細細觀察,發覺她果是眞心,受了感動,態度變得溫和,兩人偎在一起,無限愛憐,荒山寒冷,可兩人心懷熱烈,甜情默默。忽然他們想起說過雙雙去觀燈會,於是,張珍和鯉魚精親親熱熱依偎向大街而去。
花筒爆出銀花,街上懸掛各色各樣燈彩,襯若熙攘人羣,顯得熱鬧非凡。張珍和鯉魚精夾在人羣中,歡樂萬分,配着熱鬧動聽的鼓鑼聲,歌舞一番。
「夫妻携手往前行,心境寬來景自明。
大街小巷鑼鼓响,
萬戶千門絃管聲。
莫道去年燈景好,
今年又比去年新!
這邊廂是獅子滾球遍地錦!
那邊廂是二龍戲珠滿天雲。
這邊廂雙雙蝴蝶花間舞,
那邊廂對對鴛鴦水上行。
脚踏蓮花是那慈悲佛,
手使金刀是二郎神。
鏡裡新粧是趙飛燕
琵琶馬上是王照君。
還有斷橋相會的白娘子,
大破洪州是穆桂英。
千般古事說不盡哪。
只少了牡丹嫁張珍。
娘子說話眞叫人愛呀,
你又是聰明又天眞。
他們兩人載歌載舞,張珍偶一抬頭,忽見金相爺坐在高樓上看燈,心裡一急,拉了鯉魚精便走。相爺眼明手快,立卽叫家人追上去。張珍和鯉魚精儘管走得快,但還是給他們追上,一對鴛鴦被押囘相府。
八
宰相府內,這時候閙得亂哄哄;因爲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方出現了兩個牡丹!一模一樣,就是親生的父母,侍奉小姐多年的丫環也無從分辨誰眞誰假?雖然大家都知道兩個必有一假,却無法分出,使金相夫婦急得如鍋上螞蟻。最後想到請包公判斷,這消息給鯉魚精知道了,她心情很苦惱,在迫近眉睫的危機下,如無辦法渡此難關,必不能和心愛的人結合,於是,她連忙化形到海底去找她的師兄龜精想辦法。
龜洞非常熱鬧,大家見鯉魚精到來,高興極了。鯉魚精來不及與師兄妹們問安好,便急忙往見龜精,道出心中苦衷,還請求兄弟們帮忙渡難關!
「好吧,師妹,請放心囘去,我們一定前來相助,這件事包在妳師兄身上。」龜精充滿信心地說。
「請問師兄有何妙計?」
「有,有,有!我們變成包大人和侍衛,這不就成了嗎?」
「好呀!果然妙計,多謝師兄操心。」
「一定!一定。」龜精熱情地送走了鯉魚精囘到洞裡,挑選人材,一同前往宰相府,準備先下手爲强。
九
相府大廳此刻森嚴得怕人,金相爺端坐正中,假包公坐在其右,大家正在談論案情:
「老相爺,張珍旣是家業凋零,大人就該多多照顧呵!」
「老夫己經照顧了他,可是他大胆在花園調戲小女,這……這還成何體統?」相爺故張其詞。
「令媛與張珍既是指腹爲婚,名份已定,花園相會,也不算越理,只怕老大人嫌貧愛富吧!」假包公話裡帶刺。
「大人言重了,可恨張珍,誘我少女鬧市觀燈……」
「元宵觀燈,也是少年人愛熱鬧之常情呵!」
「大人……」相爺沒有再說下去,不過心裡感覺奇怪,想不到包公同僚竟會反過刀鋒向自己,心裡很氣,但也無可奈何。龜精「假包公」見狀大樂。
正在此際,家丁又領了眞正包大人進來,把相爺驚得目瞪口呆,這麽一來,案情不是越來越複雜了嗎?兩個牡丹案還未解决,現在又加了一件雙包案,到底是怎麽囘事呀?假包公在旁看着,忍不住發笑,但他仍故作驚惶問相爺:「這,這事太奇了!」相爺不知所答。
「奇怪,大宋朝那來二包?你,你這妖孽!J眞包公說。
「哈……先發制人,只怕你是個草包吧!」假包公得意洋洋。
眞假兩包鬥了一囘,還是不分眞假,急死了金相爺,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他只好不理雙包案,請求兩位包公審兩個牡丹的案件。可是,他把兩位牡丹叫出來請包公升堂查審:在詢問中,眞包偏帮眞牡丹,假包則處處爲假牡丹說話,審了大半天,還是沒有結果,可把相爺急個半死。眞包出盡辦法,還是不能奏效,最後,只好傳張珍出來認妻:張珍說出與牡丹指腹爲婚之經過,更講出岳父嫌貧愛富,有意悔婚的事情,氣得金相爺怒髮冲冠,大聲呌打,嚇得張珍急忙呌牡丹相救,眞牡丹不理不睬,還加以白眼。鯉魚精却顔色悽然,忙上前護住張珍:
「張郎,是我害了你!哼,說什麽鐵面無私包靑天,原來也是官官相護的糊塗官。」鯉魚精與張珍抱頭痛哭,帶給了眞包公判案的線索:「哈哈,相爺,案情可明白了!」包公興奮地說。
「老夫還分辨不出,請大人明示。」相爺說。
「這不是很明白嗎?一樣牡丹兩樣心,一個不睬一個憐愛,不用說也知道哭的是假,不哭的是眞囉!」包公說完拈鬚微笑。
「我說不對,夫妻重情義,照道理講,情眞卽眞,情假卽假。我說哭的是眞,不哭的才是假!」假包公反駁他。
眞包公給假包公氣得跳起來,可是他說得是合情合理,自己都無從推翻。因此,他只好轉問張珍誰是眞牡丹:
「啓禀二位大人,學生與小姐書房相見以來,千恩萬愛,義重情深,今日學生公堂受審,保護我的自然是眞,反臉無情必是假!」張珍理直氣壯地說。眞包公此時己知自己再沒可能反案的了,同時對這件案,他亦知如帮相爺,自己就成了助紂爲虐,實爲不智,故此,他便對相爺起身告辭,且勸相爺應遵指腹爲婚之約,讓牡丹與張珍早日成婚。金相爺聽他這樣說:氣得七窮生烟,但因包公鐵面無私,只得忍氣吞聲。直至雙包告退,他仍是一籌莫展。面對兩個牡丹,怒冲冲地說:「哼,等我奏明聖上,不拿此妖,不殺張珍,我金寵决不罷休!」相爺之話、使張珍和鯉魚精慌張起來,鯉魚精暗暗思索,設計救愛郎。
十
到了最危急關頭,鯉魚精只好對侍婢秋菊說出眞相,秋菊是個正義瀆然的女孩子,她知鯉魚精深愛張珍,甚爲同情,所以冒了危險帶鯉魚精到柴房會張珍。
柴房黑暗,張珍含冤被困,鯉魚精心痛欲碎,她進入柴房,見張珍在頻頻嘆氣,心更不忍。在秋菊的協助下,鯉魚精决定和張珍雙雙逃出相府,張珍得佳人相救,能脫虎穴,正暗暗慶幸。但一想到如果自己一走累了秋菊,心有不忍,但秋菊極力鼓勵他們,且保証自己不會有事。張珍這才安心。秋菊目送一對有情人離去,也暗暗爲他二人祝福。
十一
鯉魚精領着張珍拼命奔逃。忽然,天空一道白光,鯉魚精心知觀音大士已知内情,將派天兵天將來追她,在驚惶中加快步伐,向荒山中亡命飛跑。一路上雷聲震天,鯉魚精心知不妙,此番爲了愛情觸犯天條,定必不爲觀音見諒,如果觀音執法,又將如何?她爲了保護張珍,定下主意,卽使面臨大難,亦在所不惜。
山路崎嶇,上坡下山,兩人都覺得疲乏萬分,文質彬彬的張珍,經過一段時間的奔逃,已是步履艱難。鯉魚精一參一扶勉强前行。天際頻閃白光,似是報告鯉魚精大難迫近。雷聲响得越勵害,鯉魚精和張珍就跑得更快,誰然兩人屢屢躓撲,但一腔熱愛力量在支持着兩人,他們靠得越來越緊,心貼心,身貼身,就算前面是一條火路,兩人亦毫不畏懼地向前走。
張珍與鯉魚精愴惶萬狀地走着,驟然間,遠處天際出現了天兵天將,擂鼓聲音,一陣緊一陣,張珍幾次跌倒,鯉魚精盡力衛護,最後,張珍再也不能動彈了,鯉魚精苦思無策,焦急萬狀,望天際驚惶不安。張珍見鯉魚精神色有異,帶着奇異眼光盯着她;鯉魚精知大難難逃,不忍連累張珍,倒希望他能快快逃出生天,主意已定,便向張珍坦白地吐露自己的處境和眞相:
「張郎聽來休驚慌,我本是鯉魚精,千年修鍊在銀濤碧浪,不求成仙只爲愛張郎。」
張珍一聽,先是萬分慌張,後見她一片眞情感動得的毫無懼色。
「媳子把眞情對我講,不由張珍感慨長,眞牡丹愛的富貴郎,怎及得娘子好心腸。」
「張郎夫,有情郎,感動的爲妻淚兩行。我把寶珠贈與你;入水不沉火不傷,將它好好藏身上,爲妻不死定能缺月重圓份外光。」
張珍不肯接寶珠,鯉魚精强他接受。鼓聲振耳,鯉魚精催促張珍快走:
「張郞快快走他方,免得爲了妻子連累上。」
「抱住賢妻我不放,要死要活都成雙。」
「求求張郎把我放,生離死別太匆忙。張郎不走我自走,抛却張郎爲的是救張郎。」
鯉魚精猛力推開張珍,她非常難過,但爲救張珍,她終於忍痛離去。
天兵天將騰雲駕霧追到,鯉魚精邊逃邊囘顧張珍一撲一倒的追去,忽然天上轟然巨响,空中傳來叫聲:「鯉魚精在那裡!」聲如霹靂,又舉手放出白光,到了此時,張珍和鯉魚精倒也不再害怕了,他們擁抱着,含情地對着天兵天將,他們的堅定不怕,天兵天將也爲之束手,儘管鯉魚精還是要張珍離開,可是張珍却願一塊兒死去。倏忽間,狂風大作,捲起地上塵土,烏雲翻滾,閃電行雷,天昏地黑,張珍與鯉魚精乘機逃走,但天兵天將迎面兜捕而來,迫得他們走投無路,鯉魚精處處保護張珍,見情形再難奔逃,鯉魚精决心和天兵天將抗爭,她厲聲對天空說:「你們不能傷害我丈夫!」說完與天兵天將大打起來,這時鯉魚已改變魚裝,身上三片金鱗亦射出白光,但寡不敵眾,終於敗逃。
鯉魚精逃入龜洞,請求師兄弟救助,但天兵天將越來越多,也無濟於事,霎時間上撒天羅,下張地網,鯉魚精被綑得動彈不得。張珍帶着寶珠入水上山去找鯉魚精,觀音在天上看見夫喚妻,妻呼夫,心有不忍,便招見鯉魚精:
「鯉魚精,你如要成仙就跳進魚籃,要不然你就拔下三片金鱗,到人間去受苦。」鯉魚精躇片刻,决心拔下金鱗,和張珍在塵寰過一輩子。於是,她咬緊牙關,流着眼淚,慢慢的把金鱗拔下,雖然當時她痛得幾至昏過去,但當她一想到將來和張珍生活在一起的快樂,倒覺得雖苦猶甜。
這時候,觀音叫人帶上張珍,便和天兵天將離去。張珍重見嬌妻,無限憐愛。鯉魚精重會張珍,溫情萬種。
大雷大電停止後,四周景色佳麗,有如仙境。張珍和鯉魚精携手繼續奔前程,一陣輕快的歌聲把他們送遠:
比翼鳥,再飛翔,
並蒂花,重開放,
都只爲一點眞情,
冲破了千層駭浪。
魚籃觀音人尊仰,
怎及得金鱗記傳遍了漁村晚唱。
——劇終——
A MERMAID'S LOVE
Once upon a time in ancient China, there lived a young scholar of the name Chang Tsen. He was an orphan and very poor, and so came to live by his perspective father-in-law, Chin Tehong, who had been Chancellor of the Emperor but since retired with great wealth.
Chin regreted of his earlier promise of his daughter, Peony, to Chang, so he kept Chang isolated in a pavilion which was surrounded by a deep pond in the garden at the rear of his house. However, a fairy Mermaid living in this pond, took pity on the young scholar. She often came up and visited him in the appearance of Peony, which she could assume at will. She tried her best to encourage Chang's studies, and gradually they fe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Unfortunately, on the night of Lantern Festival, the real Peony and her father came to the garden to view the full moon. And Chang, mistaking the real Peony for his beloved, tried to speak lovingly with her. He was indignantly repulsed and ignominously driven from Chin's home. Later, the Mermaid, still in the guise of Peony, followed andovertook him. After a fervent argument, she was able to convince the angry Chang of her love and faith in him, but then they encountered Chancellor Chin, who mistook the Mermaid for his daughtor eloping with Chang, immeaiately have both of them seized and brought back.
The simultaneous appearance of two Peonys caused great consternation. Chin had to commission the legendary Minister Pao, the Iron Face, and then the Grand Wizard of the Emperor to differen- tiate his daughter from the impersonating monster. The Mermaid, on the other hand, so desperately want to keep her disguise and Chang's love, did her utmost to resist detection.
A great struggle ensued, during which the Mermaid called upon many of her aquatic friends, the Turtle, the Crabfish, the Lobster, etc. who impersonated Pao, Pao's followers, the Grand Wizard, his apprentice and others, and caused the utmost confusion.
Pao, the Iron Face divining the true state of affairs, departed without persecuting the lovers, since he was a just man. But the Grand Wizard, calling on the help of heavenly knights and war- riors, was finally able to defeat the water dwellers.
The Mermaid, in order to save Chang from harm by the heaveenly host, resolutely parted company with him, and was chased into the sea. Chang immediately jumped into the sea to rescue her. After fearful struggle with the waves and the Grand Wizard's wrath, the lovers were united by a desperate embrace and determined to face death together.
Kannon, the Goddess of Mercy suddenly descended from heaven, and stayed the hand of the executioners. She tried fo persuade the Mermaid to give up Chang for the everlasting life of a fairy. But the Mermaid, now learnt that Chang loved her for herself and not the beautiful appearance of Peony, decided to give up everlasting life to be a normal human. With great pain, she wrenched off the three golden scales from the body, which were the sourse of her magic power, and Kannon was moved to grant them their wish of living together ever happily after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