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的過去和現在及他對將來的希望
已經成爲本港武俠影壇新偶像的李小龍,不單只他的「截拳道」獨創一格,而且他的思想作風和他的人生觀都是與所有的明星或武術中人不同的。李小龍認爲研究武術並非爲了要打架、做英雄。他說習武只是作爲鍛練身體、增進健康的運動方法之一。他一直都堅持着這樣的宗旨:習武不是要打倒別人,而是要打倒自已的個人慾望和自私好勝。所以他始創的「截拳道」在他口中的定義始終是:忠誠地表達自己!
由於截拳道聞名海外,李小龍被譽稱爲武術祖師。這一次他應聘爲嘉禾拍片,竟然在港掀起了空前的哄動熱潮,影圈內外都被李小龍和他的「唐山大兄」所震動。
唐山大兄上映後
李三脚之名大噪
「唐山大兄」是李小龍爲嘉禾拍的兩部影片之一,也是他來港拍的第一部國語片。以李小龍的身手和名氣,該片早被看好是必然的,但放映後那種前所未見的凌厲勁勢遠遠超乎想像,「唐山大兄」賣座竟超過三百萬大關!破本港開埠以來所有中西影片賣座的最高紀錄。
在本港的影史上,破二百萬票房紀錄的影片依次爲「仙樂飄飄處處聞」、「偷襲珍珠港」、「龍門客棧」和「龍虎鬥」四部。前兩者是西片,後兩部是國語片,最高票房的「仙」片也只是二百二十四萬,如今「唐山大兄」已然高踞首座。
無可否認,「唐山大兄」的盛況與李小龍的截拳道是分不開的,觀衆可以說大多數都爲看李小龍的身手而去捧「唐」片的場,而這位截拳道高手的不凡之技早已在電視片集「靑蜂俠」中贏得了廣大觀衆的熱愛,在「唐山大兄」中倍顯身手又怎不令影迷更爲崇拜呢?片中他那「連環三脚」的招數簡直使武俠迷如醉如痴,所以現在李小龍得了一個充滿讚美的新綽號:李三脚。
李三脚風頭之勁,無第二人可以比擬,雄霸武俠小生第一把交椅多年的王羽,也被映得黯然失色了。街頭巷尾人們都談論李小龍,許多人看過「唐山大兄」都說:「李小龍的拳術眞的與衆不同,在銀幕上我從沒有看過這様『威』的身手,以前我最喜歡看王羽,但現在我愛看李小龍!
成爲王羽之勁敵
片酬高至廿五萬
事實上李小龍已經成爲王羽的勁敵。自從電影衰落以來,港台影人頻僕兩地爭取拍片,製片家辛苦經營,影壇是一片不景現象,只有王羽迄然無損,因爲他是首席武俠小生,又能編能導,所以成爲當今製片家爭聘的對象,在台灣,開拍的新片日見減少,而開拍的新片中佔了絕大部份都是王羽主演的。王羽的片酬達港幣二十萬,比所有影星都高出一大截,王羽之得意是可以想像了。但現在,才拍過一部「唐山大兄」的李小龍在身價擢升比王羽有過之無不及,製片家紛欲拉攏他拍戲,片酬出到廿五萬!同時,不少製片家又紛紛登記開拍「唐山大兄」類型的影片,不久之後,將會有許多「唐山XX」的電影出籠了。
王羽以「空手道」稱雄多時,李小龍則是截拳道創始者,當小龍一抵本港,記者們即問他:「你的截拳道與王羽的空手道誰更厲害?」這是個發難的問題,但李小龍沒有被難倒,他微笑地回答:「王羽的武功很好,不過空手道與截拳道各有不同之處,如果叫我判斷恐怕有失公允,我倒希望你們仔細看看,然後把你們的評判和意見告訴我呢!」
這答覆何等高明,就如同他的身手一樣詭詰敏捷,記者再無可說了。
目前,二十五萬的片酬,並未能把李小龍留住,因爲這位「唐山大兄」由美來港,只答應替嘉禾主演「唐」片及另一部「精武門」,他仍然要兼顧美國方面的電視片集拍攝。如眾所知,李小龍在美國拍的電視片「靑蜂俠」、「無敵鐵探長」和「蝙蝠俠」都在本港無線電視播映贏得佳評的。當他在港拍片時,美國華納公司函電通知他將開拍一部由他飾主角的電視片集「武士」,他便謝絕所有留港拍戲的邀約,因爲他很重視那部第一次由中國人當主角的電視片,認爲是中國人的光榮,所以,他一定要回去接受演出。甘辭厚幣不能打動李小龍的心,在明星羣中也是少見的。
當然,李小龍在美國拍片,收入自是不菲,他爲華納拍攝電視,週薪就有一萬美元。不過現在的他對電影的興趣比什麽都更濃厚,他覺得囘來香港拍戲很有意思,因爲他雖然成名於海外,但其藝術生涯的開始却在香港。
嬰兒時候便拍戲
天賦和家學俱佳
回首過去,香港喚起了李小龍不少有趣的回憶,持別是他的從影過程。十多年前李小龍已是本港有名的童星了,他正式從影是在六歲,拍的片叫「富貴浮雲」,但若論處女作則應該是「金門女」,這是李小龍還在襁褓中的時候便參加拍攝的一部戲,因爲那時該片剛巧需要一個嬰兒,小龍便被抱登銀幕了。
「富貴浮雲」、「細佬祥」、「人之初」等都是他以童星姿態拍的代表作,後來他和張瑛、梅綺、白燕、黄曼梨那一班紅極一時的粵片演員拍了「雷雨」及「人海孤鴻」,演得相當有水準,許多觀衆是至今未忘的。
李小龍晋身藝術之門,除天賦條件外,家學淵源是重要因素。如衆所知,他的父親就是當年粤片四大名丑之一的李海泉,這位已故名伶星,正因見小龍有志於影劇,於是如其所願,使他小小年紀便順利踏上藝術之途。小龍對他的父親十分尊敬,直到現在他還常常向人讚美慈父生前的事跡,說李海泉的成功是跟自己的刻苦努力分不開的,李海泉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却能把對白曲詞唸得好好的,這其中就包含了多大的苦功!生活上李海泉自奉甚儉,事業得意時也不任意揮霍,時常要作最壞的打算,多爲將來着想,這些優點,在一個藝術工作者的身上是尤爲可貴的,李小龍的直率性格相信亦與其父之遺傳有關。
美國出生香港讀書
十九歲再度去美國
在五兄弟姊妹中,李小龍是唯一幼受薰陶而追隨父親從事電影工作的一人。小龍只是他的藝名,他原名叫李振藩,是紀念他在美國三藩市出生之意。一九三九年李海泉偕太太赴美登台,逗留彼邦頗長一段時間,第二年李小龍就在三藩市出世。然後回港。
李小龍在香港成長、唸書、拍戲。他在十九歲時正在沙喇中學唸四年級,也在那一年,他再次飛往他出生的國度,以半工讀的方式進入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攻讀哲學和心理學,雖然父親有的是錢,但小龍沒有依賴家人,只靠自己勞力完成學業,甚至不惜當摺報紙的小工,這也是遺傳父親儉樸精神的一例。
在香港拍戲時,小龍就愛上了打拳,曾拜師習詠春拳等國術武功,在美國仍時加練習,後來他發覺在那兒教人學拳也很有作爲,於是他用二十元美金租了個停車場,開始以授拳生涯闖天下,最初只收十五美元一小時的學費,慘淡經營,僅可維持個人生活,但逐漸有所發展。今天的李小龍在美授的學費已高至每小時二百七十五美元,荷李活大明星占士高賓、史提夫麥昆等都會是他的學生,他的截拳道使這些當代的國際紅星俯首稱臣。
在美國始創截拳道
公開比賽一鳴驚人
截拳道是李小龍在不斷的練習、研究中把所學到各門各派的拳術、空手道、柔道等等精華揉合創造而成。一九六四年小龍就憑此截拳道參加美國加州長堤舉行的萬國空手道競賽,横掃大會所有選手,成了美國青年及華僑們的崇拜對象。他就此一鳴驚人,娛樂界人士爭聘他表演,他的學生愈來愈多。後來還被「霍士」電影公司羅致拍片,尤以電視片集「靑蜂俠」演出最成功,雖然屈居第二主角,但他的敏捷身手搶盡了主角溫威廉斯的鏡頭。
李小龍開設的武館規模漸大,且有三間之多,他是名成利就了。樹大招風,在美國一度傳來李小龍被人襲擊而死亡的消息,這是因爲他風頭太勁惹起某些人猜忌而造他的謠。也可見李小龍在外國的名堂有多响亮了。
在港出名樹大招風
武人拳師提出挑戰
來港拍片期間,這「樹大招風」的麻煩同樣臨到李小龍頭上,在截拳道瘋魔香港的熱潮中,小龍接到了兩位本港國術名將的挑戰,一位是會經蟬聯四屆香港西洋拳賽冠軍的查拳高手劉大川,是個二十七歲的青年。另一位是蔡李佛家高手陳成彪師傅,他現年五十九歲,十三歲卽開始練武,自稱三十歲起一直未嘗吃過敗仗。爲免有欺凌晚輩之嫌,他準備只遣小徒出手較量。這兩位武林高手都異口同聲指出李小龍武功雖好,但被訪問時語出驕傲,目中無人,故要向他下戰書,一比高低。然而李小龍並沒有接受他們的挑戰,一幕精彩眞實的「擂台比武」遂上演不成。
有人很着急問李小龍爲何不敢應戰?小龍說那是無謂的爭鬥,過去他也曾熱衷過此類爭强好勝的挑戰,因爲那時候他還未明白練習武功的眞正意義,以爲有武功就要打倒別人,要爲自己搶風頭、爭名利。但後來他明白這是錯的,眞正的武林英雄不應該爭名奪利,小龍說自己現在是服從眞理、熱愛和平的,這世界需要和平與愛!他一再強調說,練武功不是爲了打倒別人,而是爲了打倒自己!
有人担心,這類挑行動會否使熱愛和平的李小龍不再喜臨是非地,但小龍毫未爲此減少對香港的留戀,因爲他愈來愈有興趣於拍國語片了,他雖沒有改變返美拍「武士」的主意,但曾透露心底裏倒希望「武士」不開拍,他就可以留港多拍戲。對於將來的計劃,他暫無在港定居的打算,因捨不得一下子放棄在美奮鬥多年的事業成果。不過他很願意能以港美兩地爲家,他說這對於自己和太太都適合的。
拍完「唐山大兄」再次抵港拍「精武門」的時候,李小龍偕妻與子同臨,他的太太玲達是美國人,有東方女子的溫婉賢淑,對小龍服待週到,會話一般應酬的廣東話,還會燒中國菜,好像一切都中國化了。他們是從師生而成夫婦,結婚八年,恩愛不減,李小龍滿意地說,他這一生的最大收穫還在於他得到了個好太太。
希望拍出好戲
還想當個導演
從小就在香港拍戲的李小龍,這回重臨舊地的水銀燈下,對今日粵語片的崩潰無限感慨。他並指出香港電影今後實宜認眞拍攝,尤其「武俠片」,往往犯了亂打亂殺的毛病,李小龍認爲拍俠電影也必須有劇情、有主題、有眞正的武功,否則就難在國際取得席位。他在美國時常因看到國語武俠片無「俠」味,使他很難過,也使他渴望有機會回來拍幾部好片。他說「唐山大兄」並非他很滿意的作品,希望以後能繼續提高水平,自己將盡其所能爲拍好國片而努力。
李小龍對於將來,是頗有雄心的,他不僅希望自己拍多些好片,而且,希望自己成爲拍電影的全材,最近,他在拍片餘暇,勤力自修,參看影理論書籍(包括如何當導演),看來,他有强烈的要當導演的希望,記者曾就此問過他,他承認,他希望自己有成爲導演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