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維談「精武門」
讚李小龍演出精采
「唐山大兄」和「精武門」的導漢都是羅維,事前曾經有好些人担心他與李小龍無法合作成功,因爲羅百萬的火爆脾氣在圈中是無人不知的,他生起怒火來,就連他的太座劉亮華也畏懼幾分,其他人等眞要退避三舍的,而李小龍又是一個有名氣而硬骨子的人,恐怕不容易聽人發號施令,兩人碰在一起,難怪大家都不敢看好。
但事實上完全相反,「唐」片順利完成,「精武門」緊接開拍,羅維與李小龍不但沒有不咬弦事件,而且頗有識英雄重英雄之勢,合作得非常愉快。李小龍說正因彼此都是脾氣硬的人,所以相當投契。
羅維與李小龍也不否認,拍片的時候他們有過爭執,但那全是磋商性的,大家都是爲了把片拍得更好而已,所以爭執的結果必然使意見得到完善的統一。羅導演雖然火氣大,但無記恨在心,且樂於接受合理的意見。李小龍就很敬佩他,因此,在合作過程中,小龍常常毫無保留地把自已對片中劇情與招式的意見提出來,羅維認爲有理由的都加以採納,但羅維合理地堅持原議,李小龍也會立刻放棄自己的要求的,比如有一場戲小龍和幾個龍虎武師在高空打架,小龍就不同意,說那太神化了,人怎可能在天上打鬥呢?但羅維詳細跟他解釋這種「吊威也」的半空過招是符合生意眼和打鬥角度的,結結果小龍也就欣然馴服,照拍如儀了。
繼「唐山大兄」到「精武門」,羅維的導演手法比前有了很大改進,令人刮目相看,他本人也覺得這兩部戲是他執導影片的新頁。他說「唐山大兄」的賣座盛况除了李小龍功夫好、導演與演員合作無間之外,這部戲的故事也着實有動人之處,自然得不像做戲,片中主題鮮明,不像時下的武俠片那樣亂打一通,應打時候,就該打,這完全合乎劇情的發展。而李小龍本來是不想開殺戒的,這是他到泰國前受母親再三的叮囑。所以,前半部戲李小龍幾次要忍往動手了,但一看胸前玉扣,想起母親的一番話,也就忍住了。但到玉扣被打碎,眼見兄弟死傷遍地,達到了忍無可忍的程度,幾次忍手的蓄勢,到了飽和點,一爆發開來,即以雷霆萬鈞之勢,大開殺戒,把劇情推至高潮,也使觀衆積鬱在心中的緊張,一下子得到了宣洩,以後劇情一步步的緊逼,到李小龍與韓英傑的一場生死戰而達到了高峯。
這樣的處理,比起亂打亂殺一通,只求達到觀衆官能上的刺激獲得滿足,要合理得多。
羅維很坦白的說:「我拍戲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都是平平穩穩的,盡自己的力量去拍一部片,『唐山大兄』收入超過三百萬後,我更要小心了。」
提到別人起切時對他與李小龍難於合作的看法,他只淡然笑笑,說圈内人總是過多「未卜先知」的議論,而且常常會生出許多中傷的謠言。「唐山大兄」說明他與李小龍是一對好拍當,但到拍「精武門」的時候,仍然有消息傳出,說李小龍不滿意「精武門」的劇本,認爲結尾不夠緊張,要求修改,否則不拍。
羅維說:「那有這件事,消息登出了第二天,李小龍不是依舊拍片嗎?如果這是事實,李小龍那會肯拍片?修改劇本,是由我先提出來的,那是開拍前的事,結果。一共有四個不同結局的意見。」
「精武門」結局,是討論李小龍應不應該死。羅維以爲,英雄人物不應該讓他死去,因爲這是觀衆心目中的偶像,就是自己寫劇本,也不忍心把英雄殺掉,就是勉强的寫了,心中也感到難過和不舒服,而且,相信觀衆也有同感。
羅維希望,是探長把李小龍拘捕,但不帶回警署把他交給外國人處理,而中途敵人讓他遠走高飛。因爲探長也是英雄的崇拜者,並認爲李小龍是中國人裏最爭氣的一位。
羅維提出這個結局,靈感觸動自以前上海發生的一件事實,也是因爲一個中國人打死了外國人而引起的,同樣理由,羅維在「唐山大兄」不也沒有讓李小龍死去?他說:「李小龍可能被帶警署裏,獲得釋放。如果我要拍下集,可以一開始,李小龍就從警署出來。」
羅維說「精武門」將會比「唐山大兄」拍得更好,因爲在條件上好得多,第一,是有充份的籌備時間,準備功夫做到十足,單是開會研究劇本,已有許多次,因而劇情一定緊密;其次,有了自己的片塲,可以隨意控制,不像在泰國,借用人家的片廠和寫字樓,時間和設備,都完全被動的。比如,現在一連把兩個攝影棚打通,而作精武館,在泰國,却沒有辦法做得到。還有,拍「唐山大兄」時,李小龍離開了香港十五年,對這裏電影界感到陌生,跟工作人員也合作不慣,但現在不同,李小龍對香港電影已有了認識,而且,跟工作人員合作慣了,大家都會意,彼此了解,所以拍攝起來,順利得多了。
即在生意眼上,「精武門」也比「唐山大兄」好。第一,過往中國人被稱爲「東亞病夫」,但李小龍却是個英雄,他一脚把東亞病夫牌扁踢碎,爲中國人爭面子,看起來,大快人心。
至於打法方面,也跟「唐山大兄」不同。「唐」片中,李小龍在一個鏡頭裏,連環三腿,表現出速、準、勁,已使觀衆大爲嘆服,但在「精武門」中,李小龍在一個鏡頭裏,連環八腿,像旋風式的,一個鏡頭映完,觀衆更要讚賞不已,單憑這一招,已夠吸引觀衆了。
不過,拍這個鏡頭時,很辛苦,因爲要在這短短的時間內連踢八脚,一定其快無比,而李小龍的腿力甚勁,自然是越快越勁,既要他踢倒對手,又躭心對手的安危,只有到點到即止的地步,但是要不讓觀衆看出來,所以,李小龍吃了許多次NG,而踢這麼一腿是十分吃力的,當然戲也就拍得格外精彩。
羅維還說,拍這部片後,自已摸索到一條路,認爲拍片要盡量做到眞實,他領悟到過往拍的武俠片,武功太假了,假到越來越使觀衆難於置信,他以爲,最好的戲,是自然到不似做戲的;以後他會循此途徑做下去。
羅維的眼中,李小龍除武術湛精之外,其實也是個非常會演戲的人,他的表情、動作都很符合劇中人物的要求。羅維還覺得小龍擅演喜劇片,這靈感是觸自李小龍在「唐山大兄」中做了工頭後,高興得領着大家操起兵來,手舞足蹈,那種傻頭傻腦的神態,已有做喜劇的潛質。
自然,李小龍因爲打得太好了,蓋過了他的表情和演技,但事實上,李小龍是很會演戲的,過去的粵語片「人海孤鴻」不必說,就是在「唐山大兄」中被打碎了玉扣要破戒大展拳脚的一剎那神情,入木三分,許多觀衆在欣賞他的拳脚之餘,對這個鏡頭仍有回味,証明小龍的演技是成功的。羅維喜愛這個演員,希望今後多合作,他要讓李小龍演多方面類型的影片,以便更多地發揮他的潛質,因爲一個會演戲的影星是不該走獨沽一味的戲路的。
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賣座竟破了三百萬大關,刷新了香港有電影史以來的最高紀錄,連創下舊紀錄二百三十萬多元的西片「仙樂飄飄處處聞」的差額,竟被抛離了近百萬元之譜,這三百多萬元的新紀錄,是一個使人難於想像的數字,是一個奇跡,也相信事前圈中圈外人士沒有一個預料得到。
鄒文懷認爲「精武門」好過「唐山大兄」
此片爲什麼如此賣座?賣座的因素是什麼?記者爲此特別訪問對電影圈富有經驗的嘉禾首腦鄒文懷。
「鄒先生,『唐山大兄』賣座的數字突破了三百萬大關,你們事前有沒有料得到?是意想中事還是出乎你們的意料?」記者問。
鄒文懷說:「事先我們沒有估計到『唐山大兄』能收到多少錢,但我知道,這部片一定會很賣座。」
記者又問:「以後,有沒有新片可以打破『唐山大兄』所創下的紀錄?」
鄒文懷沒有直接答覆這問題,只表示這很難說,漸漸地,把話題引到「精武門」去,他說:「『精武門』比起『唐山大兄』來,在影片質素上,好得多了,更能夠吸引人,一方面,在投資方面增加了,羅維導演有了充份的準備,拍得更細心,而李小龍對香港的工作環境更加熟悉,況且,他對電影的興趣,也比以前濃厚了,拍片的時候,永遠都留在片場,即使沒有戲,他也跟其他演員站在一起聽導演的解釋,試演着各個不同的角色,研究應該有什麼反應。至於演員陣容方面,也更爲强大,除了原有的班底外,魏平澳、田豐、黄宗迅、馮毅,這些都是一流的性格演員,還有羅拔碧克(李小龍之徒),無論在演員陣容、感情和武術打鬥方面,都比『唐山大兄』好,羅維和李小龍都認爲,以這樣的一部片,比起『唐山大兄』來會更賣座,但我比較客觀一點,我却認爲未必,因爲一部影片之賣座,除了影片本身的質素外,還有許多客觀的條件配合,才能夠創造一個紀錄。」按照鄒文懷的意思,「精武門」影片雖然比「唐山大兄」好,但除非具備了其他客觀環境因素的配合,否則,賣座未能與影片質素成正比例相應提高。自然,一些客觀環境做成的因素,是無法預測和估計它所形成的影响力的,正如「唐山大兄」一樣,一般圈中人士估計,在百五十萬到一百八十萬之間。但後期看影片趨勢,才逐漸把預測的數字提高,甚至懷疑它是否會達到三百萬。
關於能否再刷新「唐山大兄」紀錄這問題。記者曾跟嘉禾另一位大員梁風談及。他表示:「會有的,正如『唐山大兄』未上映前,『仙樂飄飄』和『龍門客棧』創下紀錄後,許多圈中人士認爲不可能再打破這紀錄一樣。不過,要刷新『唐山大兄』紀錄的那一部片,一定是一部很新很好的片子,而又有着許多因素的配合,那將會是一部可遇而不可求的影片,誰也沒有把握拍這樣的一部片,只有等待着機會。」
「『唐山大兄』上映過後,給你什麼感想?或者給你什麼啓示?」記者問鄒文懷。
鄒文懷畧一思索,說:「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當然是以嘉禾公司成立一年多來,在這短短的時間,能夠拍出一部刷新香港中西影片賣座紀錄的影片。懼的是以後拍片將會更難,因此可以顯示出,香港觀衆對於影片的選擇能力很强,以後的影片,無論在題材上和拍攝的技巧上,一定要有相當的水平,才能吸引觀衆,否則的話,必然受到觀衆的揚棄,那是很明顯的。對於香港的影片,也具有相當的影响力,以後的發展,一部好的影片,賣座會比現在的情況更好,一部普通的影片,將會失去若干的觀衆;而一部壞的影片,收入將會更壞。這本來是世界性的趨勢,日本和美國早已形成,香港電影也有這跡象,但『唐山大兄』上映後,則起着催化的作用,加速了這種趨勢的發展!」
「對嘉禾公司本身有什麽影响?會改變你們拍片路線嗎?」
鄒文懷說:「有,我們正在談論着這個問題,也作了檢討,大家以爲,今後的路途會更艱幸,今後,拍片更加要謹慎和小心,題材一定要新,製作也要認眞。」
因爲「唐山大兄」打破賣座紀錄,已有若干製片家,像過往一樣,蜂湧地搶拍同類的片子,而據所知,已有製片家登記拍『唐山來客』、『截拳道』或以『唐山』爲戲名的影片。」
鄒文懷以爲,這種現象,在電影圈一直循環着,一部某一類型的影片收得,許多獨立製片公司卽行競拍,而達到了濫拍的程度,使觀衆唾棄,於是,電影圈又沉寂下來;到另一類型影片賣座,又掀起另一個競拍的高潮,循着老路,又歸於沉寂。但作爲長遠投資的影片公司,不應該這樣,應以招牌名譽爲重,不該濫拍以致失去觀衆。
「聽說外邊的製片家願出厚酬挖李小龍拍片,你聽到嗎?」
鄒文懷說:「聽到,但李小龍會繼續和嘉禾拍戲的,因爲合作得很愉快。以後,我們還會拍『唐山大兄鋤奸記』和『唐山五虎」,可能在他回美國拍完電視片後回來拍。」
「是不是要拍成『唐山大兄』片集?」「唐山大兄」這人物塑造得很好,持別對華僑來說,有一種親切感覺,以前,光藝也拍過一部「唐山阿嫂」,在星馬十分賣座。
鄒文懷說:「現在還不能决定,要看看觀衆反應情形,不過,『唐山大兄』的人物性格有很好的反應,許多人鍾意。」並以爲,李小龍除了武術片外,他是一個好演員,如果有適當的題材,可以拍許多類型的戲。
「在外國人眼中,對『唐山大兄』一片的反應又怎樣?」
鄒文懷說:「有許多外國朋友也看過了『唐山大兄』,他們認爲,這是一部最適合在外國放映的中國動作片,因爲外國人對於中國的武俠片不能接受,他們不相信飛簷走壁的武功。不過,中國人可不同,因爲有着長遠的歷史背景,卽如我們小孩子的時候,卽已聽說古代人的武功和飛簷走壁,所以,會自然地接受。」
目前,外國的娛樂商,已對「唐山大兄」感到濃厚的興趣,已跟嘉禾接洽歐美的版權,持別是美國,有計劃在全國性大規模放映,因爲除了「唐山大兄」影片本身具有號召力處,李小龍在美國人中亦有深刻的印象,會有良好的票房收入。但嘉禾一向賣片是以整批計算的,不以單獨一部賣外埠版權,故目前還沒有達成協議。
鄒文懷透露,將會於短期內到美國一行將會了解當地影業情況,並可能進一步研究「唐山大兄」安排在全美上映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