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導演大凉山恩仇記的經過
(卜萬倉)
「大凉山恩仇記」劇本,為歐陽予倩先生推荐於永華公司,由永華購得電影攝製權,常以導演一職畀余担任,接受之初,曾再三考慮,蓋此種特型民族影片,須深知其風俗人情,方可着手,本人對於羅羅族的一切所知和幫助,獲得許多寶貴的意見和關於果果族的種種書籍以作參考。如曾昭倫先生的「大凉山〇區考察記」,及西康省政府印行的,「西康〇族調查報告」等,均給余以莫大的幫助,但導演一片,須將一舉一動刻劃真實,始予人以實感,於是復由友人介紹,請得大涼山的黑〇阿札慕甘拉惹君來港充任該片顧問,舉凡服裝道具習俗禮節,均由其親自指導乃知書本所敘,猶多未盡,由此「大凉山恩仇記」劇中的〇人表情動作,敢云逼近真實,這不能不歸功於〇胞顧間指導之功。
〇人的階級觀念極深,分黑白〇,黑〇是貴族,白〇是平民,他們都擁有許多娃子,娃子即是奴隷,奴隷越多,越顯其富,奴隷等於田產,隨時可作買賣,而為奴隷者,全是他們被擄去的漢人,他們所謂的黃牛是黃牛,水牛是水牛,白〇不能變黑〇,漢人不能變〇人,黑〇與白〇絕不通婚,奴隷尚與〇人發生苟且,均得處死,素來對漢人為冤家,本劇就利用這種階級性的衝突獲得戯劇性的成就,原著者李洪辛先生編寫的稠密,令人佩服後經洪深先生,顧仲彝先生,李祖永先生及余,再三研究,改成電影劇本,既不能失掉原著之精華,又不能超過電影應有之長度,這番工作,亦不甚易,上述諸位先生給我幫助不少,這裏應該謝謝。
該劇内景外景各半,内景還有燈光控制較有把握,惟外景一部分,除應有美麗之外,還要將〇區氣氛描慕出來,關於這一點,攝影師王春泉君,有着驚人的技術進步,王君為余多年老友,應向其道賀,錄音師石劍鳴君,亦爲多年同事,然在同一片中合作,尚屬初次,在攝製期間我對他種種要求,
(以〇代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