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幕揭開銀幕現 傳聲留影在人間
衷心的佩服
梁羽生
「雲海玉弓緣」是新派武俠小說宗師梁羽生先生名著之一。梁先生的作品,具有極高的評價,他被許多人尊爲新派武俠小說宗師,是他高度的寫作藝術必然的結晶。廣大的「梁迷」:一卷在手,寢食俱忘的那種熱愛程度,實不在當年迷不肖生「江湖奇俠傳」,還珠樓主「蜀山劍俠」之下。而梁先生的文采、結構、人物性格的刻劃細緻,尤勝前者多多。長城公司第一次拍武俠片,選中梁先生這部名作,也充分說明了梁先生作品的價値。今天承梁先生惠賜鴻文,並贈佳句,使「雲海玉弓緣」影片公映,增加了不少光彩。相信「梁迷」聞之也加倍歡喜也。用誌數語,畧表謝意。(編者)
「雲海玉弓線」是一部七十多萬字的小說,長城公司拿去改編電影的時候,老實說,我心理有點担憂。我當然知道長城公司高手甚多,决不至於改編壞了。但這畢竟是部長篇小說,故事複雜,人物衆多,同時是幾條線索在書中穿挿的,有金世遺與厲勝男、谷之華的情感糾紛,有孟神通與厲家的武林仇殺,有岷山派與淸廷的衝突⋯⋯,這麽一個頭緖紛繁、超過七十萬字共有十三集的長篇小說,怎麼樣在一集電影中表現出來呢?我對電影藝術是個門外漢,我想不出。因之我旣是好奇的等待,同時又難免有點杞憂。
看試片的時候,我看得又是歡喜、又是驚奇,高手畢竟是高手,改編得不但緊凑,幾條線索有條不紊的都表現了,而且比原著更凸出了人物的性格,更加强了是非善惡的衝突。我這部小說寫得本來不好,但我看了電影,却禁不住連讚「精彩」!精彩的不是我的小說,是他們的演出!
當時有記者問我:「你看傅奇、陳思思、王葆眞⋯⋯,他們的演出,可似你書中的人物?」我說:「可惜我沒有時間改寫這部長篇小說,要不然我會按照銀幕上的形象,把原來書中的人物刻劃得更細緻一些,補救我以前寫得不夠好的地方。因爲他們豈祗是演活了我書中的人物,經過他們的藝術加工,那是比我筆下的金世遺更像金世遺,比厲勝男更像厲勝男了,其他的人物也是一樣。」
這不是我矯情之語,而是衷心佩服。隨便舉個例:厲勝男的性格本是相當複雜的,有刁蠻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有時令人生氣,有時惹人愛憐。這種複雜的性格,我往往要用一千幾百字來描寫,自己還覺得不滿意的,陳思思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甚至祇是一個眼波,就把厲勝男的性格神韻都活現了。我心目中想像而筆下難以表達的就正是這樣。
「雲海」中的人物在銀幕出現,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比書中的人物更出色,我無以爲報,聊贈歪詩兩句:「雲幕揭開銀幕現,傳聲留影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