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婆媳和・請看「碧玉簪」
——周寶奎演活了好婆婆
・譚公道・
紹興地方凡對待兒媳婦慈愛和善的老婆婆,往往會被左右鄰舍打趣說笑,叫喊爲「王阿林格娘」。這「王阿林」非他,就是「碧玉簪 」戲中男主角的王玉林,因爲戲中王玉林之母於演出時,在道白中叫喚她兒子爲「阿林」或「我格阿林」。如此叫喚,乃是紹興人土俗的叫喚方式,多少含有一些親暱喜愛的意念。
「王阿林格娘」這句打趣話,於六十多年前在紹興故鄕,時常有得聽聞。我的祖母就是被鄰舍取笑爲「王阿林格娘」的一位好婆婆。在六十多年前的紹興一班鄕下老婦人都能知道王阿林之母是對待兒媳婦萬分慈愛,千般和善的「好阿婆」,這自然都是從看「碧玉簪」戲中得來的。
紹興地方劇種,向來祇有兩個,即「文亂彈」與「高腔」,這齣「碧玉簪」正是「高腔班」的拿手傑作,也是一個傳統劇目。文亂彈班沒有這個劇目的,也不會演唱,「越劇」所以有「 碧玉簪」這一個劇目,不言可知是從高腔班的劇本改編過來。一九二四年程硯秋在上海看見越劇演出碧玉簪,認爲該劇本的情節,佳妙無比,遂把它改編成爲京劇。從此,評劇、徽劇、豫劇、淮劇等各地方劇種裡,都有這齣「碧玉簪」的劇目了。
當紹興高腔班沒有趨於沒落時代,一班「頭家老相公」(即僱班演戲之主持人)凡延聘高腔班演戲,必喜歡擇演這齣「碧玉簪」,這實在含有一種敎育作用的意義。因爲紹興地方,不管富貴人家和貧賤人家,總是鬧着婆媳不和的家庭糾紛。普遍的統計,十家之中,難得有一兩家的婆媳慈孝、和睦無間的,不是姑惡不慈,就是媳逆不孝。因此,一般有心人要擇演這齣「碧玉簪」,作爲「婆媳寳鑑」,演給一班婆媳不和者,作當頭棒喝。
不知是紹興地方受着封建社會的傳統關係的呢?還是風俗習慣的沾染關係?似乎婆媳不和的造因,乃是「姑惡」竟要佔着最大部份。關於這點,可以舉出一人一事作爲例證。凡看過「釵頭鳳」一戲的,便知那戲中男主角宋代詩人陸放翁的母觀唐氏老夫人,可爲紹興地方姑惡的代表人物。因爲她的姑惡不慈,迫壓着旣是姪女又是媳婦的唐蕙仙作了下堂之婦,而使其子陸放翁終身抱喪失佳耦之痛。所有禹蹟寺題壁、沈家園重逢這種悲慘的恨事,都因姑惡而產生後果。
因高腔班的日趨沒落,這部「婆媳寳鑑」的「碧玉簪」戲文,難得機會看見。幸而去今五十餘年前,嵊縣地方有初名「的篤班」,現改名爲「越劇」的這個劇種崛起,它有許多戲目,從高腔班吸收過來,改編越劇,而第一本的本戲劇目,就是這齣「碧玉簪」。從此,這位「王阿林格娘」典型的好婆婆,不但再得與紹興人見面,而且得與全中國的各地方人見面。
港九人士,欲知「王阿林格娘」對待兒媳婦好到如何程度?可看即將上映大鵬影業公司出品的越劇歌唱七彩巨片「碧玉簪」。該片主演人計爲金采風的李秀英、陳少春的王玉林、周寳奎的「王玉林格娘」
陸氏、錢妙花的李廷甫、魏鳳娟的顧文友、鄭忠梅的王裕、張慧娟的春香等。該片最特出的一點,在越劇藝人中向負有 「三花不及一娟」之譽的姚水娟,以客串身份,飾演李夫人。
原來這齣「碧玉簪」的編製,不管高腔和越劇,總以劇團中的頭肩小花臉飾演「王阿林格娘」。因爲她在戲裡的言語舉止,正是紹興人口語中的「花臉阿婆」。自從近年來戲劇界對於化裝方面,發出了淨化運動的口號以來,碧玉簪裡的好阿婆「王玉林格娘」,鼻上不再打「荳腐塊」的小丑臉譜,頭頂也不再戴「牛角笄」的假髮髻,力向劇藝眞實感的方向邁進。
准此,「碧玉簪」片中的周寳奎頭上所挽的髮髻,乃是高聳於頂而尖形如峯的髻型,這正是六十年前一般紹興老婦人的髮髻。再加上她所有道白,全是紹興方言,使越劇迷一見其形,一聞其聲,便會笑知是個典型的紹興好阿婆。她對「新婦大娘」的慈愛眞摯之情,旣週到又體貼,更樸實滑稽得惹人好笑,眞的周實奎把「王阿林格娘」演活了。「送鳳冠」一塲戲,她所唱的乃是越劇老腔老調中的一種,她所唱的「淸水調」,要聽了而不掩口胡盧者,是無聽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