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黛締姑娘」的種種
蔣偉光
記得先哲曾經講過以下的一句話——「當人類都消戢了自私心,那便是達到眞正和平的日子⋯⋯」。事實上,「自私」在由古至今的歷史頁中,劃下了最大量醜惡的,乖偏的。羞恥的事實,與及無數人類的糾紛與流血,「自私」,始終存在于每一國家,每一家庭,每一人之中,成爲了一個無形的大問題!
幾千年來的學者,宗敎,都諄諄要求人類「博愛」「捨己」,而在事實上,動亂的社會,戰爭的歲月,更造成了人類更甚的自秋私,使有知者痛心疾首,而「黛絲姑娘」!便是針對了人類自私而作出發點的一部小說,它曾分譯成八國的文字,原著者哈代,用其最流利的文筆,献給世界上無數讀者以一個血淋淋的故事,而在我們電影工作從業的一員,能把這個對每一人最有警惕性的故事搬上銀幕,這當是我們能吿慰于衷心的一點……。當然:「黛絲姑娘」的作者是一個英國人,其筆下的農村社會背景風土習俗等等,當然是帶着濃厚的外國氣氛,而怎樣把這一些在劇情中不能不要的地方,改成與我國農村相近的風味,這當是改編前應有的考慮,而在「黛絲姑娘」的劇本中,我們已達到了可能做的更易,至于其大概情節,則我們仍一秉忠實原著的神髓,而不將之改得全非面目!
在表面上看「黛絲姑娘」,不論是在銀幕抑或小說中,其是一個樸素的,悽惋的故事,但其幕後,可以隱約發覺人類固有的自私劣根性,茲舉起數例如下:(一)黛絲的父母,不以女兒被阿力姦汚爲恥,反沾沾自喜,這正諷刺了一般人向金錢而諂媚奉承的面孔。(二)阿力爲了實現自己的愛,便不惜用强力,把一個村女毁在自己淫憨之下,這正顯示了人們常爲自己而罔顧他人!(三)安琪對黛絲矢誓相愛,但發現了對方在婚前已失去貞操,便立刻冷顔相向,前後判若兩人,這也証諸口中滿是新名詞的人,其對貞操問題仍作「自私」的重視。在本片中,在我的意思中,該有「黛絲」一角,才是眞眞正正毫無自私的人,但她所缺乏的是反抗與勇氣,所以;她不能在社會立足。得到一個最慘酷的完場,這該是原著者向社會最有力提出的一個控訴!在「黛絲姑娘」公映的今天,我們所要向觀衆們說的便是:「應做的也已做盡!應說的也已說盡!」本片的完成,是毎一環工作者的心血結晶,同時,本片若有所成功的話,那應歸與原著者與每一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