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高棄彤管而握導演筒,使人重視。因爲他十足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一位忠於藝術的文化藝術工作者,故而他會否跟隨目下「一窩绛」的製片潮流,「順流」而下?抑或別創一格,大爬「逆水」?是文化與影劇界友好,甚至這位年靑的小說家底記者們所嚴密佇視的趣味問題。
然而,羅馬就是羅馬,他不獨有着文藝復興時代文化戰士的剛健,思想上更追及時代的尖端,他沒有揚言揚棄拍些什麼片 ,什麽片,但,一貫以來他沉着應戰,默默趕拍完一部又一部。
「紅燈緣燈」拍攝期間,不少圈中人對此片十分關懷,恆常入廠探班。
蕭芳芳是時下公認的文藝性格影星,她也常常覷個空兒過來探班,與羅馬,芳玲大談寫實路綫。
國泰導演張森也陪同尼協盛公司協建等入廠參觀拍攝,相談甚歡。
星馬「金星」機構駐港專員葉振峯更重金購下星馬版權,這年靑英俊的華僑片商對「紅」片十分重視,經常地視察拍攝進行過程。
歌王黃淸元,大馬歌王吳峯入廠參觀,大讚「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