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河橋
本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濃,在險惡的緬甸與泰國交界的森林裡, 一列載着英軍戰俘的車子由日軍押往集中營。戰俘營中日軍司令「齋藤」大佐發出一張命令,不論戰俘之官階如何均須一律動員參加工作。那時日軍正趕着建築横跨桂河的一座大橋。在這大隊戰俘裡有着各國不同官兵,其中有英軍高級指揮官「尼古信」上校,他是一個性格剛强的軍官,極力反對日軍對待戰俘那樣殘忍的措施,他認爲日軍用高壓手段迫使全體戰俘築橋,此舉實有違反日內瓦議訂對待敵國戰俘之條例,但結果被視爲反動人物,「齋藤」大佐下令把他關禁起來並施以酷刑。同時另一位戰俘「西亞斯」是一名美國海軍,常設法逃生,而「尼古信」上校極力反對他這樣冒險,認爲沒有週詳凖備,决不能妄動,而且上方下令投降,如逃走便等於違背軍令。
「西 亞斯」一意孤行,依着原來的計劃,不顧生命危險,逃出集中營,經過無數驚險,嘗盡飢寒交迫的滋味,終於逃到泰緬邊境的一個小村落,幸獲當地人士帮助他駛船渡河,使他離開該地。
「西亞斯」抵達錫闌,得到醫藥治療,名醫和護士的照料,很快便恢復健康。 那時,英軍軍官「華頓」少校奉命炸毁日軍交通要道桂河橋,他因「西亞斯」是識途老馬,故邀他同往參加此項重要任務。「西亞斯」初時不想接納,後來因美軍部發覺他被俘時曾冒認是司令官,要解他返國審訊,所以迫得硬着頭皮同去,同行的還有一
位擅於游泳 的工程人員「哉斯」。「華頓」得到該地村民協助和帶領,故一切進行頗爲順利。
這時,桂河橋上集中營的戰俘們正忙着趕築, 因「齋藤」大佐已被「尼古信」上校說服,免除英軍參加勞役,「尼古信」並向日軍當局建議,自願負責築橋工作及負責一切管理事務。他的用意是想發揮英國軍人的精神,和以事實表現出他個人的才幹。往他領導下,日軍和全體戰俘總動員,桂河橋終於依期完成。
在炎熱的夏天,「西亞斯」與「哉斯」等一隊人馬沿着森林沼澤進展,日以繼夜,雖曾遭受日軍的截擊,但終於抵達目的地。當他們抵 達時,大橋早已築成,正値第一隊日軍火車凖備造過。「西亞斯」等乘夜暗佈炸藥於橋下,待軍車通過時炸毁。次晨「尼古信」作最後巡察,發現橋底有炸藥導火綫,還不醒悟是盟軍的破瓌行動,反而立刻通知「齋藤」大佐。
大佐親自來到視察,被埋伏在樹旁的「 哉斯」以閃電手法殺死,「西亞斯」追殺「尼古信」,不幸兩人均死於亂鎗之下,「尼古信」倒下時恰觸及爆炸機掣,結果所有日軍,火車與桂河橋俱被炸毁,同歸於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