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四庫全書

創造時間

清代乾隆(1735-1795 年)年間


基本說明

《四庫全書》共收錄了清乾隆以前的 [1] 重要典籍三千四百多種,分裝成三萬六千餘冊。它的名稱源自於唐代,將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故有「四庫」之名,加上基本收錄了所有清以前的重要典籍,故名為「全書」。《四庫全書》乃乾隆三十七年下令編纂的,[2] 編纂工作由四庫全書館負責,四庫館臣包括了紀曉嵐、于敏中、陸錫熊等三百六十多名大臣,並由乾隆第六子永瑢統領,規模龐大。至乾隆五十二年,十五年間鈔成七部,[3] 分別收藏成於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源閣、文宗閣、文匯閣、文瀾閣。然而,多份抄本於戰火中被毁,時至今日,完整的抄本只有三本。


歷史意義

乾隆在位期間文治武功盛極一時,文治方面最著名的無疑是《四庫全書》,而《四庫全書》除了彰顯其功績、整理中國傳統古籍外,同時是乾隆進一步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

《四庫全書》反映了清乾隆時期國力繁盛的情況。編修工作歷時十年才完成,當時清朝的穩固統治、穩定的社會及經濟發展正正為編纂工作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平台,否則清朝難以 [4] 動員三百六十多位官員從事編纂工作,四千五百餘人參與抄錄工作。自明成祖的《永樂大典》、康熙的《康熙字典》後,《四庫全書》,一部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耗時甚長的經典著作見證了乾隆的成就及清朝盛世。

雖然,乾隆下詔修書無可避免有炫耀其文化上功績的用意,但《四庫全書》的確對中國文化傳承有深遠的影響。中國的文明源遠流長,數千年來的文化積累,留下數量龐大的文章著作,清政府在全國各地搜訪圖書,凡經史百家、文人專集均在採集之列,《四庫全書》正是對歷代典籍加以整理、收錄,並進行編目,其範圉廣泛是目前最大規模的中國文化集成,[5] 中國的文、史、哲、理、工、醫,這些傳統學科皆囊括其中。被收錄的文獻則能系統性的流傳下去,使有價值的著作避免在天災人禍下落得散佚的結果,可見,《四庫全書》集各類古書,對於保存古代文獻有著偉大的貢獻。

同時,《四庫全書》的開展促進了清代考據學的發展。由皇帝下詔徵書、修書,更設四庫全書館專責編纂工作,乾隆亦會親自審閱其成果,可見此項工作的重要程度;又因此項工作牽涉大人力,故此《四庫全書》對當時文人有著很大程度上的影響,推動了清代對中國傳統學術作整理和總結學術風氣。

可是,《四庫全書》修訂卻有著不足之處。《四庫全書》著重經史、倫理、政治,而忽略自然科學、生產技術、商業、民間文藝等;對於西方科技學說更視之為異端,抱鄙棄態度,自是不會將西洋學說收錄其中;對農業、醫學、天文算法的書籍雖有收錄,但遺漏甚多;戲劇著作和章回小說亦不在徵集之列。所收錄的書香會根據正統儒家標準進行修補,[6]「以孔子是非為是非」,未能涵蓋通俗文學及民間一些書籍,造成《四庫全書》不夠全面的遺漏,更重要的是所收錄的書籍與原著有所出入,後人對有關文獻的研究可能因此出現謬誤。

再者,乾隆下令編纂《四庫全書》絕不是單純總匯傳統著作的巨大工程,亦是乾隆作為外族統治漢人的政治手段。康熙、雍正為統治漢人,取得士人的支持,先以科舉取士、同時設立博學鴻詞科等科目吸引漢人,同時表現其對儒家學說的推崇,攏絡人心,以確保清廷統治的穩定,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有著同樣的成效,以懷柔的手段統治漢人。

另一方面,乾隆借編纂《四庫全書》的機會對全國所有書籍進行一次大檢查,銷毀對清統治不利的內容。清作為外族統治漢人,對漢人的民族意識極為敏感,因此編輯《四庫全書》的過程中對有關於夷夏之防或對滿、蒙有貶損的文字均加以銷毀或改寫,[7] 當時全毀的書目多達二千四百多種,相反,有關明朝失德的文字則要公告天下。編纂《四庫全書》的期間,乾隆與先皇同樣大興文字獄,以高壓手段避免反清思想出現。


相關史料説明

研究有關文物涉及的史料範圍廣泛,這些史料主要來自中國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有關乾隆的記載,乾隆對《四庫全書》頗為重視,從乾隆下達的詔令則能了解其編修《四庫全書》的用意,以及有關《四庫全書》進行的章程。而另一方面,當時成立四庫全書館,所牽涉的大臣、文人不在少數,他們會記述了有關編修工作的見聞,可舉的例子則有紀昀,此人作為《四庫全書》的總纂,與《四庫全書》有莫大的關連;其他學者亦能就這些記載進行對人物或有關《四庫全書》的研究。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四庫全書》的抄本,目前文淵閣本四庫全書正藏書於故宮博物院,不少的研究所會根據原本進行考據及研究,當中所囊括的古代文獻典籍,對中國文化傳承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四庫全書》的目錄亦是重要的史料,《四庫全書總目》及《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有助查閱《四庫全書》,同時《四庫全書》所收錄文章的作者生平佚事有所記錄,方便後人研究和閱讀。


延伸研究用途

在未來的研究中,學術界可以就著《四庫全書總目》或《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所應用的目錄學加以研究,畢竟查閱《四庫全書》少不免了解其書籍分類的依據,《四庫全書》的目錄及乃是伴隨《四庫全書》而生的產物,並具有其研究價值。同時,有關《四庫全書》所收書籍的標準,決定按原本抄錄或只將書本存目,當中的根據值的學術界深入考據。

再者,《四庫全書》的編纂工作繁複,有資料顯示《四庫全書》動用了龐大人力物力,亦可以了解當中詳細的分工,例如考核取捨、抄錄、校訂的工作如何開展,交由誰人負責。這些資料對於《四庫全書》來說都是重要的一環,《四庫全書》乃一項巨大的文化工程,當中的遺漏錯失可能影響甚遠,日後可以透過這些研究作為評論《四庫全書》功過得失的依據。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研、牛貫杰:《清研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2. 趙伯陶。《冷月清風 清代卷》(香港:中華書局,1992 年)
3. 翦伯贊、鄭天挺:《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79 年)。
4. 馮元魁。:《清史》(香港:中華書局,1998 年)。
5. 國立故宮博物館。整理。2012 年。清 四庫全書。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1076 (上網日期:2013 年04 月17 日) 。
6. 中文大學。整理。2013 年。《四庫全書》簡介。
http://www.lib.cuhk.edu.hk/collections/sikuquanshu.htm l(上網日期:2013 年04 月17日) 。
7.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整理。2013 年。四庫全書概述及其利用。
http://www.lib.nthu.edu.tw/guide/resource/sikuquanshu.htm#03 (上網日期:2013 年04月17 日) 。
8. 中國網。整理及筆錄。2006 年。編纂與流傳 文津閣《四庫全書》出版前言。
http://big5.china.com.cn/book/txt/2006‐04/27/content_6195253.htm (上網日期:2013年4 月23日) 。
9. 佚名,整理及筆錄。2009 年。評述清代編纂《四庫全書》的功過。
http://taisingcha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648091。(上網日期:2013 年4 月23 日) 。
10. 中央研究院,整理及筆錄。2002 年。談《四庫全書》底本的價值‐‐從本所收藏談起。
http://www.ihp.sinica.edu.tw/~museum/upload/documents/D1170144646.pdf。(上網日期:2013 年4 月23 日) 。
11. 國際在線,整理及筆錄。2013 年。紀昀與《四庫全書》。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3601/2004/06/09/109@189396_1.htm(上網日期:2013 年4 月23 日) 。
12. 中國文化研究院,整理。2003 年。四庫全書。
http://hk.chiculture.net/0704/html/a01/0704a00_short.html(上網日期:2013 年4 月23日) 。


注腳

[1] 國立故宮博物館。整理。2012 年。清 四庫全書。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1076(上網日期:2013 年04 月17 日) 。
[2] 中文大學。整理。2013 年。《四庫全書》簡介。
http://www.lib.cuhk.edu.hk/collections/sikuquanshu.html(上網日期:2013 年04 月17 日) 。
[3]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整理。2013 年。四庫全書概述及其利用。
http://www.lib.nthu.edu.tw/guide/resource/sikuquanshu.htm#03 (上網日期:2013 年04 月17 日) 。
[4] 中國網。整理及筆錄。2006 年。編纂與流傳 文津閣《四庫全書》出版前言。
http://big5.china.com.cn/book/txt/2006‐04/27/content_6195253.htm (上網日期:2013 年4 月23 日) 。
[5] 張研、牛貫杰:《清研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6] 張研、牛貫杰:《清研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7] 趙伯陶。《冷月清風 清代卷》(香港:中華書局,1992 年)


資料收集及撰寫 : 何倩盈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69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