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學生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其內容細節可能並未完全經有關教授驗證。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和大學圖書館並不對其內容的真確性負上任何責任。

纏足鞋/繡花鞋

創造時間

南唐李後主時期


基本說明

纏足鞋,又名繡花鞋,亦稱為弓鞋,是由於女子小腳鞋彎曲上翹如弓狀,因而得名。[2] 纏足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說法指商代、春秋已經出現。[3] 其中,最多的說法是指在南唐李後主時期,由他的妃子窅娘開創了纏足的歷史先河。當時,李後主命工匠作金蓮,高六尺,用寶物裝飾,命令窅娘用帛纏足,穿上金蓮,翩翩起舞。[4] 直到宋徽宗宣和年間,出現了纏足專用鞋,名為「錯到底」。自此,纏足開始在社會上流傳。在明朝、清朝期間,纏足在民間亦非常興盛,纏足鞋更隨著朝代的變化有不同的款式。直至民國初年,提倡放足,出現了鞋型較寬,而且有了按腳大小制售的鞋款。[5]


歷史意義

纏足鞋記錄了中國古代服飾的演變。在《周禮》中記載了當時的鞋履有分赤舄、黑舄等,男女鞋履在當時差別並不大。[6] 而唐代人則穿著外形高翹的笏頭履 [7],未見纏足鞋的興起。直到南宋時期,纏足逐漸在民間興起。當時,纏足婦女所穿的鞋多為纖小,鞋頭做得很尖,鞋底向內凹,彎曲如弓。[8] 而在明代,纏足鞋已有高底,是用布納成的。直到清朝,漢族婦女所穿的纏足鞋也以高底為多,有「外高底」和「內高底」之分。「內高底」是指用木根加厚鞋底,有助顯得小腳的瘦小。

另外,纏足鞋隨著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特色的款式。在南方,婦女的腳形略胖及短小,因此纏足鞋會略呈三角形;而在北方,婦女的腳形則較為纖細,因此鞋形會較瘦而長。[9] 由此可見,纏足鞋在不同朝代、地方的演變記錄著中國古代服飾的變化。

另一方面,纏足鞋反映出古代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及社會風氣。當時,纏足鞋講求小,鞋有小至能置於杯中,有如嬰兒鞋般。古人追求腳小鞋小的原因,是因為小腳婦女行動不便,男人看了會產生憐憫之心,這與中國傳統男剛女柔的觀念有關。[10] 纏足有著尊貴的象徵,無論上流社會還是窮人也會幫女兒纏足。當時,更形成了「娶妻要娶小腳妻」的社會風氣。甚至,有指纏足鞋有著侑酒助興的作用,因而出現了所謂「金蓮杯」,以鞋載著酒杯。故此纏足鞋反映出中國古代的崇拜小腳的審美觀以及當時男子的特別喜好。


相關史料説明

相關史料可以從中國方面以及外國方面說明。當中,古代文人喜愛提及纏足鞋,如歐陽修在《南鄉子》中提到「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遺下弓弓小繡鞋。」及姜夔在《眉嫵》也提到纏足鞋。由此可見,古代人也喜愛先留意女性的纏足鞋及對纏足鞋有欣賞的態度。[11]

而古時纏足的女性,雖然飽受纏足的痛楚,但由於以前禮教關係以及以往喜歡腳小的審美觀,女性亦會遵從。當時,婦女從小就要練習女紅,會為自己製作纏足鞋。他們對於纏足鞋的圖案非常講究,喜歡「成雙成對」的圖案,也會繡出左右對稱、帶有吉祥意思的圖案等;顏色的選擇通常也較鮮豔,而顏色豐富了纏足鞋的裝飾。這些史料實際上也可用作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及手藝中的發展。[12]

再者,纏足鞋對古人來說更有著祝福、吉祥的意思。在古代女子婚嫁時,嫁妝亦會包含一雙纏足鞋,取其國語音「諧」,祝福新人新婚生活可以「和和諧諧」,可以「白頭偕老」的意思。這種傳統婚嫁玩意一直流傳至今。另外,古時纏足鞋跟被認為有助祝福懷孕。不孕的婦女會到觀音廟前上香祈求保佑,然後偷一隻纏足鞋,待日後能生兒育女便成雙奉還 [13]。這些資料,亦有助研究纏足鞋與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人迷信的證明。

另一方面,外國人對於纏足及纏足鞋的看法也有助研究相關文物。在 1790 年代,英國使團來訪中國,隨團的畫家根據他們所見所聞畫下他們對中國的看法。當他們一到達中國,很快便留意到中國女子纏足的習俗。他們認為纏足鞋能顯優雅但對纏足卻不敢苟同。例如,在《上層社會母子與僕人》一畫中,畫家指出當時婦女的小鞋彷彿是精緻美麗的工藝,十分優雅。而在《路邊一家人》一畫中,畫家指出當時婦女以小腳為榮,即使穿著的衣服破爛,仍要用繡花的帶子等仔細裝飾腳。在《母與子》中,畫家指出希望英國女士不要模仿中國婦女纏足,因為會使行動非常不便。[14] 這些豐富的資料有助我們了解其他地方對於中國的纏足鞋甚至相關文物文化的看法。


延伸研究用途

在未來的研究中,學術界可試著將纏足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作比較。例如在泰國北部與緬甸邊界,有一個住著「長頸族」的村莊。女孩在五歲時便要開始在頸上戴上銅圈,她們認為頸愈長愈美。而在寮國境內,也有所謂的「大耳族」,她們的耳朵會戴上銅環,將耳朵撐大至直徑五公分以上。學術界可試著將纏足鞋與銅圈、銅環等作比較,研究一下這些與普世價值不同的審美觀出現之因素,以及當中的相異之處。這研究有助了解文化的根源,也有助了解當中這些文化會否互相影響而產生。

在相關史料中提到,在 1790 年代曾經有一批英國使團到中國考察,畫家以自己的角度表達了對中國社會以及纏足的看法,他們不希望英國女性跟隨。不過,當時的畫家認同纏足鞋十分精緻及優雅。在過往,甚少有學術研究有關於外國人對纏足鞋的看法。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去了解其他國籍的人對於纏足鞋的看法,包括精緻度,接納程度和喜愛程度等。這有助了解不同地方的審美觀以及對纏足鞋是採取欣賞或者不認同的態度。

與此同時,纏足鞋經歷了不同朝代的變遷,由平直至彎曲,由平底至有高跟,包含了每個朝代審美的態度。其中,在古代,鞋底也很有特色,會以木料、皮革等經削製、編織而成。纏足鞋經人手一針一線製作,被繡出精緻、美輪美奐的圖案。婦女繡出藤蔓和花,栩栩如生,代表著她們當時對美的追求以及手藝的精巧度。這是一個「從小放大」觀察的機會,由一對小小的纏足鞋能觀察由北宋至清朝對服飾文化的追求,理解在沒有機器之前,人們如何憑她們一雙巧手,製作出巧奪天工,連鞋底都講究的纏足鞋。研究各朝代纏足鞋的變化,更有助理解不同朝代人的服飾文化、審美觀的不同,從而對中國服飾有更仔細及具體的認知。


主要參考資料

王秋墨、龍志丹:《圖說清代女子服飾》,(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年)。
沈弘:《1793:英國使團畫家筆下的乾隆盛世-中國人的服飾和習俗圖鑑》,(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年)。
周天:《中國服飾簡史》(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1 年)。
周祥:〈血淚 金蓮 繡工鞋〉,《西部皮革》,1 期(2002 年),頁 64。
金韻:〈淺談弓鞋繡履的裝飾特色與審美情趣〉,《文物世界》,5 期(2008 年),頁 74-76。
徐鳳文、王昆江:《中國陋習》(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2 年)。
袁仄、胡月:《百年衣裳 20 世紀中國服飾流變》,(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1 年)。
高春明:《中國服飾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年)。
高洪興:《纏足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年)。
梁景時、梁景和:《中國陋俗批判》(台灣:團結出版社,1999 年)。
賀琛:《民間服飾》(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 年)。
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劉潞:《帝國掠影 英國使團筆下的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年)。
鄭婕:《圖說中國古代人體裝飾》,(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6 年)。
韓猛:《服飾的故事》,(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 年)。


注腳

[2] 賀琛:《民間服飾》(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 年)。
[3] 高洪興:《纏足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年)。
[4] 梁景時、梁景和:《中國陋俗批判》(台灣:團結出版社,1999 年)。
[5] 徐鳳文、王昆江:《中國陋習》(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2 年)。
[6] 周天:《中國服飾簡史》(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1 年)。
[7] 故宮數位博物館,筆錄或整理。年份缺。笏頭履。
http://tech2.npm.gov.tw/literature/beauty/beauty.asp?P=182&B=185
[8] 周天:《中國服飾簡史》(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1 年)。
[9] 同上。
[10] 梁景時、梁景和:《中國陋俗批判》(台灣:團結出版社,1999 年)。
[11] 周祥:〈血淚 金蓮 繡工鞋〉,《西部皮革》,1 期(2002 年),頁 64。
[12] 金韻:〈淺談弓鞋繡履的裝飾特色與審美情趣〉,《文物世界》,5 期(2008 年),頁 74-76。
[13] 同上。
[14] 劉潞:《帝國掠影 英國使團筆下的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年)。


資料收集及撰寫 : 黃樂敏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91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國際鞋業網,筆錄或整理。2008 年。三寸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