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hough student projects available on this page were highly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quality and accuracy, they may or may not be fully verif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faculty.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HKBU do not hold responsible for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se projects.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STUDENT PROJECT

天壇祈年殿

創造時間

1421年(明永樂十八年)


基本說明

天壇建於1421年(明永樂十八年),由南面的圜丘和北面的祈谷壇組成 [2],而祈年殿正是屬於祈谷壇,為天壇的主建築,有三層圓形藍簷及一個金頂建在三層的白玉石臺上 [3]。祈年殿是明清兩代皇帝為五穀豐登而祈禱的聖地,後在1860年和1900年先後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佔據,中華民國成立後,袁世凱的登基也在此舉行。

它俗稱無樑殿,整座建築沒有用大樑長檁及鐵釘,完全依靠28根楠木巨柱和36根枋楠支撐 [4],並以榫連接起來。據說殿內的柱子都是按天象而設﹕內圍的四根通天柱叫「龍井柱」象徵一年四季;中圍的12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圍的12根「檐柱」象徴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圍和外圍相加共24根,代表一年24個氣節;這個數字再加上外圍為28,代表天上28星宿;再加周圍的8根童子柱,即代表36天罡。最後,大殿頂端和中心的雷公柱則代表天帝「一統天下」[5]。

1530年(明嘉靖九年),簷由上而下用了藍、黃、綠三色瓦;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瓦片均被統一為深藍色琉璃瓦,象徵藍天 [6]。


歷史意義

祈年殿可謂是歷史的見證人,它最有感觸的應該莫過於是中國十分失敗的外交關係﹕先在明末有來自滿清的威脅,後來明朝終不敵清軍而滅亡,而到場祈禱的皇帝變了;後來清朝要面對列強的入侵,列強的軍隊更佔據了祈年殿,甚至是整個天壇——1860年英法聯軍和1860年八國聯軍——當中包括英、法、德、美、日、俄、義、奧等國,先後簽了多份不平等條約,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和《辛丑條約》,不但要賠多筆巨款,還喪失多項主權,使百姓的生活更加陷入水深火熱當中,生活負擔更大;後來帝制結束、中華民國成立後,又有袁世凱這個野心家在祈年殿上演一場鬧劇,想要恢復帝制、自立為王。

另外,祈年殿也印證了中國人迷信的思想。整個大殿本身之所以會存在,就是因為人們相信通過祭祀可向天神傳遠自己的願望,而祈年殿更是皇家專用,皇帝每年都得親臨祈年殿兩次祭天。第一次是農曆正月十五日,保佑五谷豐收;第二次是冬至,感謝上天保佑使五谷豐收;而且皇帝更會先齋戒沐浴以示虔誠 [7]。明清歷代皇帝都有保持這項傳統,是如此相信祭天真的有效,皇帝作為一國之首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百姓。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到祈年殿祭天也是皇室的一種政治活動。因為中國古代皇帝自稱「天子」,即是天之子,所以要對上天表現出崇敬。祭祀建築在帝王的都城建設中占很重要的位置,皇室會花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並集最高的知識技術水平及最好的藝術去建設祭壇 [8],在建築中帶出寓意。就正如前文提到殿內柱子的數量都是經過精心而設,配合了五行等等的學說,充分地表達了古人對「天」的認知。整個天壇的總面積更是紫禁城的四倍,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9]。 


相關史料説明

正如上文談到祈年殿的簷在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由藍、黃、綠三色瓦轉為象徵藍天的深藍色琉璃瓦。事實上,原本的藍色也是代表著天,只是黃色代表地,綠色代表人,合起來就是古人常說的天、地、人三才。天和地都不難理解,皇帝本身在祈年殿拜的本就是天與地,可是「人」卻是有些典故。在這裡,「人」不是代表著黎民百姓,而是代表著明嘉靖帝的父親朱佑杬。《考經》內提到「嚴父莫大於配天」,意思是對父親最大的孝道是把他與天一起祭祀。但按照中國古代的禮制,只有皇帝這個天之子才配得與天祭拜,而朱佑杬只是一個藩王,沒資格與天並肩,一直想盡孝道的嘉靖帝為此與臣子發生過幾次沖突但又未成功。終於有人獻計,就是用綠色作瓦,暗指朱佑杬 [10]。

縱使皇帝已身處權力最高峰,仍然會受到臣子的限制。即使皇帝只是想一盡孝道,仍然會被傳統禮教所束縛著。可見權力愈大的人反而有愈大的束縛,並非可利用權力而妄為。雖然當時仍然是帝制時期,理應皇帝是擁有最大的話事權,但從這件事上可窺探到中國史上其實也有西方民主思想的那套「制約與平衡」(Check and Balance)。

另外,到清乾隆時瓦一律轉為深藍色。雖然未有資料顯示乾隆為何要轉色,但可以理解到的一件事是﹕縱然中國古代禮教強調要對祖先常感到崇敬,但祈年殿是由明朝傳到清朝的文物,換句話說,嘉靖帝不是乾隆的祖先,所以乾隆若想要改變什麼也不用有所顧忌。既然很多的參考資料都沒有記載過乾隆弄令改色的因由,有可能此事也只因隨他心而動,沒有特別原因。


延伸研究用途

根據史料記載,祈年殿在1890年(光緒十六年)曾遭雷火而毁,後依原樣重建。普遍來說,書籍都只是輕描淡寫地提過是次損毁為天災所受,然而,在眾多的資料當中卻有一份大膽指出其中有疑點 [11],作者先提出因各種因素可使供詞者的作供未必可靠,進而推測出這火災可能是人為有心引起的。事實上,作者的推斷都是言之有理的,唯現今欠缺更多的相關研究,難以妄下定論。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學術界可嘗試尋找這方面的證據。若此火災是有心為之,可研究當時什麼身份的人最有可能要毁掉祈年殿,而結果又是對他有好處的。

另外,既然列強曾入侵過祈年殿並從中掠走文物,那她們的歷史應該有相關記載,學術界可由此作切入點,觀察列強對於祈年殿的觀感,以及文物被帶回國後,在文化交流的層面上有何促進,看看東方的珍品對西方等國造成了什麼影響,而西方又對東方有沒有增加具體的認識。


主要參考資料

天壇公園管理處﹕《天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魏莉…[等]﹕《從北京故宮到避暑山莊》(濟南市﹕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藏羚羊自助旅行工作室﹕《北京歷史散步地圖》(台北市﹕紅樹林文化出版,2008)。

楊振鐸,徐志長﹕ 〈天壇祈年殿柱與柱間之寓意〉,《北京園林》,1999年第2期(出版日期缺),頁40-41。

孫淑鬆,黃益﹕ 〈光緒年間祈年殿火災的疑點〉,《紫禁城》,2010年第3期(出版日期缺),頁35-38。

武裁軍﹕ 〈祈年殿解讀〉,《中華遺產》,2008年第1期(出版日期缺),頁74-85。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2012。天壇祈年殿。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86148。(上網日期﹕2013年4月20日)


注腳

[1] 圖片來源﹕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2012。天壇祈年殿。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86148。(上網日期﹕2013年4月20日)
[2] 天壇公園管理處﹕《天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3] 藏羚羊自助旅行工作室﹕《北京歷史散步地圖》(台北市﹕紅樹林文化出版,2008)。
[4] 同上。
[5] 楊振鐸,徐志長﹕ 〈天壇祈年殿柱與柱間之寓意〉,《北京園林》,1999年第2期(出版日期缺),頁40-41。
[6] 魏莉…[等]﹕《從北京故宮到避暑山莊》(濟南市﹕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7] 同上。
[8] 同上。
[9] 同上。
[10] 武裁軍﹕ 〈祈年殿解讀〉,《中華遺產》,2008年第1期(出版日期缺),頁74-85。
[11] 詳細內容請看孫淑鬆,黃益﹕ 〈光緒年間祈年殿火災的疑點〉,《紫禁城》,2010年第3期(出版日期缺),頁35-38。


資料收集及撰寫 : 陳嘉敏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8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2012。天壇祈年殿。(上網日期﹕2013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