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hough student projects available on this page were highly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quality and accuracy, they may or may not be fully verif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faculty.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HKBU do not hold responsible for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se projects.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STUDENT PROJECT

明代 錦衣衛象牙牌

創造時間

明代 洪武十一年始(1378 年)


基本說明

這塊明代時期的錦衣衛象牙腰牌約始終洪武十一年(1378 年) [1],現收藏於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2] 其意義只是用作身份、權力的識別,但基於皇宮門禁森嚴,須持牌出入。[3]

其上部刻有雲花圓紋,見中間有小圓孔,以便懸掛。外型則呈八楞形,長 9.4 厘米,寬6 厘米,厚1 厘米。正恩中間陰識篆書「關防」二字,上部陰識楷書「錦衣衛」,左為「壹百貳拾肆號」,背恩陰識楷書「緝事旗尉懸帶此牌,不許借失,違者治罪」。 [4]

象牙牌,即符牌的一種,多是佩帶在腰間,因此亦稱作腰牌,又因經常出入皇宮,也稱穿宮牌。「常朝官懸帶牙牌,專主關防出入,與古所佩魚袋之制不同」、「而南京諸司……未必出京不用也」。[5] 可見,縱使牙牌是職官的象徵,卻不是所有官員都佩帶牙牌,而是由常出入皇官的朝官、留值內閣的官員以及內官佩帶,固此,牙牌起了保護皇宮安全的安全。[6] 此外,錦衣衛象牙牌亦分了「旗尉牙牌」和「朝參牙牌」兩種 [7],前者為官長所用,後者則屬錦衣衛小官吏,本次研究的象牙牌為後者。

佩帶此象牙腰的為錦衣衛,其全名是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設置於洪武五年(公元1382 年),其前身是朱元璋在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 年)仿照元拱衛直設立的拱衛司。[8]


歷史意義

可分為表恩歷史意義和背後歷史意義:

在表恩歷史意義方恩,錦衣衛象牙牌說明出明代對佩帶腰牌有嚴格規定,官員不同級別、身份需佩帶不同質地、形制的腰牌,是權力與職官的象徵。[9] 「指揮佩金牌,雙雲龍,雙虎符。千戶佩鍍金銀牌獨雲龍,獨虎符。百戶素雲銀牌符」……[10] 其職位之多,不能盡錄。至於錦衣衛,書上記載「不佩則門者卻之,私相借者論如律」、「文武官出入禁門帶牙牌,有執事、供事、朝參之別。執事,供事者皆屆期而領,如期而繳。惟朝參牙牌,得朝夕懸之」。[11] 可見,象牙牌不但顯示出明代對腰牌的重視程度,更是等級制度的反映。

在背後歷史意義而言,錦衣衛象牙牌是建基於當時的錦衣衛制度,而錦衣衛制度又反映出:

第一,錦衣衛的設立反映出皇帝朱元璋的個性十分猜忌功臣,對所有人都異常敏感。朱元璋出身低微,其祖父朱初一為淘金戶,身份低於平常人。至朱元璋十七歲那年,他無家可歸,進了皇覺寺當個小和尚,到後來又投奔了紅巾軍。[12] 從參加民變到統一全國,前後足足花了三十年,他年少的悲慘生活實是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到當了皇帝,少年的影響以致他極為注重個人的威望與權力,亦變到高度自尊和無限度的猜忌。[13] 從壓迫的最低層逐步爬上封建統治的最高峰,地位、權力大了,就要考慮如何保住既得地位和權力。[14] 固此,他用盡不同方法以鞏固君主集權,其中一項便是史無前例的極端專制主義國策-特務政治,錦衣衛就是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織。

與此同時,自明代起,君主集權更為明顯,透過錦衣衛看出了朱元璋皇權至上的行為。基於立國之初,政局不穩 [15],加上他的個性,便加強鞏固皇權。而錦衣衛,是為直接受皇帝指揮,他們不必經任何的司法機關及不必辦理正常的法律手續,便能隨意伺察和監視任何人的行動,更甚是隨意捏造一些罪名,然後成批地抓押、審訊人,再施行各種毒刑。[16] 還有,「舊制提人,所在官司,必驗精微批文,與符相合者,然後發遺,此祖宗杜漸防微深意也」 [17],他們逮人後是需要拿原情事到刑科簽發駕帖,但後來都不管,不拿原奏,便叫刑科簽發。[18] 可見,錦衣衛之所以橫行無忌,完全是因為背後有皇帝支持,而皇帝賦予他們如此龐大的權勢無非也是為了自己能掌握一切,達到最高獨裁統治的目的,當每人聞之變色時,便不敢在他背後生事端,正如朱元璋自己也說錦衣衛「譬如惡犬,則人怕[19]」 。

第二,在明代政治風氣而言,錦衣衛說明了明代擁有著極為嚴密的監察、司法制度,朝廷上彌漫著「白色恐怖」的特務政治氣息。明以前其實也有很多類似錦衣衛這些特別鎮壓機構,如漢朝有「詔獄」、唐朝有「麗景門」和「不良人」、五代有「侍衛司獄」、宋朝有「皇城司獄」等等。[20] 而到了明代,設立了許多大大小小不同的監察制度,它們都有著相同的共通點—使人聞風喪膽,錦衣衛只是其中一個組織。

明初的「檢校」 [21],可視為未完備的錦衣衛。有次學士宋濂在家請客食飯,第二天朱元璋便問他:「昨天喝酒沒有?同座的客人是誰?吃了什麼酒菜?」,然後宋濂一一如實作答,朱元璋聽後笑著稱讚宋濂沒騙他,[22] 完全反映出檢校之舉使當時人人自危。及後,錦衣衛逐漸替代了檢校的工作。

錦衣衛,是為明朝皇帝的禁衛軍十二衛中最親近的一衛,下設同知、金事、鎮撫司、官校等官吏。[23] 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恒以勛威都督領之,恩蔭寄祿無常員」、「凡盜賊奸宄街塗溝洫,密緝而時省之」。[24] 可見,最初的職務只是保護朱元璋,確保他安全,但到後來,演變成負責監察文武百官言行,更允許他們設立了獨立的監獄—錦衣獄 [25]。錦衣獄用酷至「五毒備嘗,肢體不全。其最酷者,名曰琶,每上,百骨盡脫,汗下如水.死而復生,如是者二三次。茶酷之下,何獄不成」 [26],其殘酷表露無遺。

至於,「廷杖」 [27] 是為對大臣懲罰的一種,其執刑者正正就是錦衣衛。如朱元璋的親侄子朱文正,被貫以「親近儒生,胸壞怨望」罪名被活活鞭死。[28] 由此看來,錦衣衛的權力之大,實是聞者股栗。

可看出,檢校、錦衣衛及廷杖皆是明代「特務化」的最佳證明,某程度上,它們確是替皇帝「能知天下事」,然而,這樣的制度令朝廷上、官員之間都人心惶惶,害怕「做錯事」,進而抱著「少做少錯」的心態。過度的「特務化」不但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更令人們之間熱衷於內鬥,敗壞了民族精神,最終亦因如此埋下明代亡國的原因。[29]


相關史料説明

本次文物研究報告中參考了三個不同範疇的史料,包括正史、皇帝背景以及制度資料。但事實上,本次研究文物的對象—錦衣衛象牙腰牌,並不能從史料中找尋任何的相關資料,只能在僅僅數份的學術論文又或是期刊找到主要的資料說明,如大小、外型等。而圖片則由紀錄符牌的圖錄所得,有助觀察作進一步研究。

明朝的正史資料如《明史.輿服志》、《明史.職官志》大大幫助分析明代符牌制度的運用,而《明史.刑法志》等則清楚說明了錦衣衛的由來、工作性質及其用刑方法,同時又可得到其他的相關資料如檢校、廷杖等,以便進行比較,突出錦衣衛的重要性。

至於明太祖朱元璋的背景資料,有利剖析他大搞特務政治的原因。基於出生背景,他極為痛恨官吏貪污之事,如洪武二年,便告誡群臣 「不禁貪暴,則民無隨其生」,「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終不可得」。[30] 可見,為了整頓吏治,錦衣衛成了他其中一項重要的監察措施。

此外,從歷代監察制度中可得知,明代設立的錦衣衛其實能追溯至以前各個朝代,只是不同時期有不同名稱以及不同組織規模而已。[31]

另一方面,作為重要參考的錦衣衛象牙牌,羅振玉編的《歷代符牌圖錄》是為非常重要的依據,且收錄的錦衣衛象牙牌亦有五枚之多,對本次研究起重大用途。


延伸研究用途

在未來的研究之中,學術界可透過相關的錦衣衛服飾,去看錦衣衛的官階演變及特許權。「獨錦衣衞堂上官,大紅蟒衣,飛魚,烏紗帽,鸞帶,佩繡春刀」,[32] 以他們的飛魚服為例,在明後期其實加多了限制,「天順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龍、飛魚……」、「違例奏請蟒衣、 飛魚衣服者,科道糾劾,治以重罪」,但「錦衣衞指揮,侍衞者仍得衣麒麟,其帶俸非侍衞,及千百戶雖侍衞,不許僭用」 [33],反映出錦衣衞的特殊地位。固此,學者們可透過研究明代不同君主時期的飛魚服,比較其顏色、用料、剪裁等,去探討不同級別的錦衣衛之間所持的權勢會否有所差異,又或是與其他官員比較。

另外,也可作一些官廷的有趣探討,比如錦衣衛與官員、君主之間鮮為人知的關係。學者們大多強調錦衣衛是為「特務政治」,極為陰森恐怖,官員都害怕至心驚肉跳,卻鮮有從正直的錦衣衛進行探討,如袁彬、牟斌等。再說,透過他們的墓誌銘 [34] 可得知更多個人經歷,從而發掘更多有趣的史料。


其他說明

其他:錦衣衛對於後代的影響

錦衣衛可視為影響清代君主集權措施的重要因素之一。縱使錦衣衛在明後被取消,但其影響力一直延伸至清代。錦衣衛透過行動去監視文武百官的一舉一動,報告皇帝,有助其加強監察;觀看清代,康熙帝時實行了一種文字上的秘密政治機制—密摺制度 [35],其目的、性質可以說是與錦衣衛無異。學者莊吉發指密摺制度使「君主耳目遍及京外各處,形成嚴密的通訊網,所有地方利弊,施政得失,皆暸如指掌」。[36] 由此可見,錦衣衛和密摺制度同樣作為君主重要監察工具的一種,有助成為君主控馭全國官僚的有效政治工具,鞏固其皇權。


主要參考資料

正史
《明太祖實錄》卷68
《明太祖實錄六》卷69
《明史.宋濂傳》卷128
《明史.刑法志》卷73
《明史.刑法志二》卷94
《明史.輿服志三》卷67
《明史.輿服志四》卷68
《洪武實錄》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陸容《菽園雜記》卷2
劉辰:《國初事蹟》

近人著作
丁易:《明代特務政治》(北京:中外出版社,1951 年)頁38
木易、季明:《錦衣衛秘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年),頁240
王穎芝、呂振基、姚世外:《高中中國歷史4 下》(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2009 年),頁59,64
韋慶遠:《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 年),頁1-3,5,19
馬渭源:《大明帝國:從南京到北京-奇特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卷(下)》(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416-417
婁曾泉、顔章炮:《明朝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年),頁203
馮紹霆:《細說明太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頁1,23-24,275
劉雙舟:《明代監察法制硏究》(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 年),頁23
羅振玉:《歷代符牌圖錄》(北京:中國書店,1998 年),頁112-121

論文
胡丹: 〈明代的朝參牙牌——從「馬順牙牌」說起〉,《紫禁城》,2008 年10期
卜永堅: 〈從墓志銘看明代米氏錦衣衛家族的形成及演變〉,《明清論叢》,2012年00 期
莊吉發: 〈清世宗與奏摺制度的發展〉,《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76 年04 期(1976 年4 月),頁11
彭文位: 〈騰沖出土明代墓志銘簡介〉,《保山學院學報》,2010 年04 期,頁39
董建: 〈一塊明代「特務」的牙牌〉,《收藏》,2013 年03 期,頁111-112


注腳

[1] 《明太祖實錄》卷68 載:洪武十一年(1378 年),「 始制牙牌給文武朝臣。其制以象牙為之,刻官稱於上,凡朝參佩以出人,有不佩者門者卻之,私相借者,論如律;有故則納之內府,其在外來朝百司官,牌者則於各門附名以入。」
[2] 董建: 〈一塊明代「特務」的牙牌〉,《收藏》,2013 年03 期,頁111
[3] 同1
[4] 同1
[5] 陸容《菽園雜記》卷2
[6] 董建: 〈一塊明代「特務」的牙牌〉,《收藏》,2013 年03 期,頁112
[7] 羅振玉:《歷代符牌圖錄》(北京:中國書店,1998 年),頁112-121
[8] 馮紹霆:《細說明太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頁275
[9] 董建: 〈一塊明代「特務」的牙牌〉,《收藏》,2013 年03 期,頁111-112
[10] 《明史.輿服志四》卷68
[11] 同上
[12] 馮紹霆:《細說明太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頁1,23,34
[13] 馬渭源:《大明帝國:從南京到北京-奇特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卷(下)》(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416-417
[14] 韋慶遠:《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 年),頁1
[15] 因當時北方引弓之士、歸附之部尚未完全解決,南方的豪民又大量兼併土地、隱瞞賦稅,以致元時百姓受欺。詳見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及《洪武實錄》
[16] 韋慶遠:《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 年),頁2
[17] 《明史.刑法志二》卷94
[18] 丁易:《明代特務政治》(北京:中外出版社,1951 年)頁38
[19] 劉辰:《國初事蹟》
[20] 韋慶遠:《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 年),頁3
[21] 檢校:職務是「專主察聽在就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閒之事,無不奉聞」,即是專門察聽京師各大小衙門官吏一些不利於封建統治的言行,繼而暗中報告給朱元璋,但實際上連官吏的日常生活瑣事也受到監察。詳見韋慶遠:《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年),頁5
[22] 《明史.宋濂傳》卷128
[23] 劉雙舟:《明代監察法制硏究》(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 年),頁23
[24] 同10
[25] 錦衣獄又名詔獄,是個極為陰暗的特種監獄,內有各式各樣的殘酷刑法,如械、鐐、棍、剝皮、抽腸、鈎背……等等。詳見韋慶遠:《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年),頁19
[26] 《明史.刑法志》卷73
[27] 廷杖:《大明律》中並沒有廷杖的規定,只要是官員違忤旨意,便鞭打杖責一番,不少官員更是被活活打死。詳見婁曾泉、顔章炮:《明朝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年),頁203
[28] 婁曾泉、顔章炮:《明朝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年),頁203
[29] 木易、季明:《錦衣衛秘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年),頁240
[30] 《明太祖實錄六》卷69
[31] 同13
[32] 《明史.輿服志三》卷67
[33] 同上
[34] 墓誌又稱墓贊,分為墓誌和墓銘兩部分。墓誌多為散文體,主要記錄死者姓名、籍貫和生平,旁及祖人世系及功名、祖母及母族情況、子孫姓名及兒媳、女婿情況(女性墓誌與男性同,但世系簡略)。墓銘則用韻駢文來概括全篇,全篇每句均為四至七字,是對死者的讚揚、悼念或安慰之詞,所用之詞只褒不貶。詳見彭文位: 〈騰沖出土明代墓志銘簡介〉,《保山學院學報》,2010年04 期,頁39
[35] 密摺制度:即摺子不經通政司,亦不經內閣票擬,直達御前,由皇帝御覽和親自批改拆閱,且高度機密,除起草奏摺者外,不允許第三人拆閱。作用在於密摺夫君臣之間的私人通訊,雙方無話不談,加上極為保密,臣下都會直言無諱,君主遂得以廣耳目,洞悉全國情況。所以說,密摺促使官員互相監察之外,最重要的是成為君主控馭全國的官僚工具之一。詳見王穎芝、呂振基、姚世外:《高中中國歷史4 下》(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2009 年),頁59,64
[36] 莊吉發: 〈清世宗與奏摺制度的發展〉,《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76 年04 期(1976 年4 月),頁11


資料收集及撰寫 : 黎潔湲

●  永久網址: http://digital.lib.hkbu.edu.hk/history/relic-view.php?id=24
●  分享元數據的 XML Dublin Core 編碼



圖片來源 : 董建:〈一塊明代“特務”的牙牌〉,《收藏》,2013 年03 期,頁111 [此象牙牌為“錦衣衛旗尉象牙牌”]



圖片來源 : 羅振玉:《歷代符牌圖錄》(北京:中國書店,1998),頁112-113 [此象牙牌為“錦衣衛朝參官牙牌”]